三門湖中心港閘半邊提升杆已經彎曲。本報記者 沈右榮 攝
長江商報消息 暴雨來襲不開閘放水,養雞場7萬隻雞被淹死
今年7月的一場暴雨,將江夏養雞場老闆陳順利帶入絕境。9萬隻蛋雞死了7萬隻,直接損失310萬元。
江夏鄭店三門湖有一道中心閘,此次暴雨,中心閘沒有開啟,導致上遊的養雞場被淹。
日前,陳順利將魯湖漁場及江夏區政府作為第一和第二被告告上法庭。他的理由是,此次損失雖為天災,但更是人禍,政府及魯湖漁場沒有管理好中心閘。除了索賠,陳順利也希望通過這場官司,推動中心閘管理明晰化。本月22日,記者從江夏法院了解,此案已進入訴訟程序。
■本報記者 沈右榮
養雞場被淹老闆自稱損失310萬
「全淹了,雞場全完了!」7月8日,武漢寧烽禽業公司老總陳順利站在養殖場齊腰深的水中發呆。
陳順利的養殖場位於江夏三門湖上遊。三門湖有東、西港及中心港,2000年,政府投資在中心港修建了一道閘。今年7月暴雨,閘口以上全被淹,而閘下平穩渡過。
據介紹,上遊面積2000畝,下遊7000畝,江夏國營魯湖漁場養殖面積約4000畝。
陳順利投資過千萬元,在鄭店街聯合村徵地300畝,建了養雞場。
「水深的地方1.2米,淺的也有一米。整個養殖場的雞舍裡全是齊腰深的水。」陳順利說,雞籠內的蛋雞被淹死了,事後統計死了7萬隻。擔心引發疫情,他只能忍痛深埋,並對養殖場內外反覆消毒。
「你看,今年進購的1.98萬隻蛋雞隻剩下了百餘只,這些是趴在飼料盆上才得救的。」陳順利說。
「直接損失310萬元,這還不包括後期的清理消毒、恢復生產等費用。」陳順利說,投資超千萬元,挺過了四五月份的H7N9,迎來了下半年雞蛋好行情,沒想到因為這場雨泡湯了。而這場雨,也將他帶入絕境。
令陳順利不解的是,包括雞場在內的上遊全被淹,而下遊則平穩渡過。
其實,上遊被淹之事,當地村民並不奇怪,因為上遊已被淹了好幾次。
暴雨來襲 三門湖中心港閘未開啟
「一下暴雨,上遊就被淹!」上遊養魚戶李師傅記得,2006年、2010年的兩次暴雨,他的魚塘都被淹了,而今年尤為嚴重,「每次淹水,上遊都是一片汪洋,魚都跑了。」
8月19日,江夏鄭店街聯合村村委會,一名村幹拿著一大摞材料,材料中有表格、圖片,還有各種蓋了公章的證明。這些材料是村委會幫受災村民收集的,材料顯示損失的總金額為520萬元,損失最大的陳順利就佔了310萬元。
為何上遊屢屢被淹而下遊平安?
在上遊承包魚池13年的養魚戶林鵬稱,洪水來時中心港閘沒有開啟。
中心港閘開啟之爭已8年有餘。林鵬記得,2006年夏天的一場暴雨,上遊村民要求開閘,下遊魯湖漁場反對。相持不下時,上遊的農田、魚池淹了。在大量村民要強行開閘的情況下,魯湖漁場相關人員才開啟了閘門。
2010年7月,洪水再次泛濫。這一次閘門沒有開啟,上遊全部被淹。林鵬稱,2006年那次洪水後,魯湖漁場採取了系列安撫措施,分裂了村民的「齊心」。
林鵬稱,2010年,魚池被淹後,眾多村民及養魚戶齊心協力跑了幾個月,最後是江夏區水產部門出面,按500元/畝(魚池)賠償了部分損失。「500元/畝的賠償標準太低,行內戲稱為安慰金。」林鵬無奈地笑著說。
讓三門湖上遊的養魚戶憂心的是,如今閘壞了,如果再陷洪災中,又將陷入周而復始的淹水與索賠中。
律師說法
本案的代理律師黃坤志認為,按照當初協議,中心港閘監管單位是三門湖工程指揮部,三門湖工程指揮部撤銷後,應當辦理移交。但截至目前,尚未發現正式的移交手續。三門湖工程指揮部屬政府相關部門聯合組建的臨時單位,撤銷後,其監管權理應由政府進行劃分,未劃分的則由政府負責。
根據近兩年的水務普查資料,加上實際使用管理,魯湖漁場是中心港閘的最大收益者和管理人,因此,魯湖漁場負有監管失職之責。
此外,作為水利工程的監管單位,江夏水務局在汛期,沒有盡到科學合理調度,也應承擔一定責任。
■探訪
監管中心港閘 多方各執一詞
多方協議:閘北、南水位差0.5米時開閘
日前,記者前往三門湖中心閘前看到,中心閘有兩道閘門,一道閘門的提拉杆彎曲明顯。閘的開啟閥門在頂端,距離地面超過4米,沒有設備無法上去。
中心港為何要建閘?開啟閘門有無相應約定?
2000年,江夏區有關文件中稱,三門湖進行生態開發,修建這道閘,但對修閘的目的沒有明確。
擔心建閘後汛期洩洪對魚池及農田影響,2000年5月8日,三門湖工程指揮部、鄭店街辦事處、聯合村、聯合村七組(主要佔用七組農田、魚池)等在鄭店街司法所見證下簽訂了中心港閘修建協議書。
這份協議書明確規定,閘北、南水位差0.5米時開閘,如水位差超過0.5米以上、汛期不及時提起閘板、一夜大雨積水受損失等,由三門湖工程指揮部(或後續接管單位)負責賠償損失。
很顯然,這份協議對何時開閘有明確規定,但實際為何未按照規定實施?
水務局:中心港閘不歸我們管
江夏區水務局農水科科長秦時軍介紹,水務局雖然掌握有水利工程資料,建設時進行監管,但平時管理實行分級,水務局只有在防汛期間發生危急情況時,才會臨時接管。他非常明確稱,中心港閘不歸該局管。
秦時軍還向鄭店街相關負責人查詢,確認中心港閘也不歸鄭店街辦管理。
「按照誰受益管理誰擔責的慣例,三門湖中心港閘應該魯湖漁場管理。」秦時軍說。
上遊村民:每次都是由魯湖漁場來開閘
鄭店街聯合村村民稱,三門湖的水原本直接流入魯湖,開發後,三門湖的水就不能直接進魯湖了,需要靠水泵抽排。「一旦洪水來臨,水泵的抽排能力非常有限,而控制中心港閘阻止上遊的水湧下來顯得非常重要。」該村村民林鵬說,起初,村民製作專用木梯,自行開閘。後來,專用木梯被魯湖漁場的人拿走,「每次開閘,都是由魯湖漁場開升降車來,將人送上去」。
魯湖漁場: 中心港閘沒人管,漁場只是偶爾客串一下
針對今年上遊被淹,江夏水產集團副總經理張祥稱,上遊2000畝,下遊有7000畝,肯定要保下遊。
魯湖漁場總經理汪火箭稱,他是今年調任的,不知道開啟閘門規定。漁場換了三屆領導,均未對其提及這一協議,上屆領導也未將該閘的相關事宜移交給他。「中心港閘沒人管,漁場只是偶爾『管閒事』客串一下。」汪火箭說。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