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重疾險月底停售 保險公司力推重疾擇優理賠方案

2021-01-10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舊版重疾險月底停售 保險公司力推重疾擇優理賠方案

舊版重疾險產品將於2021年1月31日停止銷售。

目前,保險公司正在兼顧銷售新老定義重疾險產品,並以重疾擇優理賠方案助推。天風證券在研報中稱,重疾新舊產品切換預計短期將提振重疾險產品銷售。

首次引入輕度疾病定義

2020年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發布了《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中國精算師協會發布了《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20)》。

銀保監會明確自發文之日起至2021年1月31日為過渡期,確保重大疾病保險新老規範平穩切換。過渡期結束後保險公司不得繼續銷售基於舊規範開發的重疾險產品。

新重疾定義及新重疾表主要包括三大重點:優化重疾定義範圍,將原有25種重疾定義擴展至28種重度疾病和3種輕度疾病;建立重疾分級體系,首次引入輕度疾病定義,規定每種輕度疾病的累計保險金額分別不高於相應重度疾病保險金額的30%(徵求意見稿為20%),將甲狀腺癌根據疾病嚴重程度進行分級(早期甲狀腺癌確認為輕症);重疾發生率表更符合被保險人特徵,其中2007版新定義重疾發生率(用於舊產品準備金評估)中,主要年齡段發病率增高,而2020版新定義(用於新報備產品)中,發病率出現明顯下降。

國泰君安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劉欣琦分析稱,在新重疾定義及新重疾表下,由於早期甲狀腺癌計入輕症,重疾發病率將出現明顯下降。根據測算,6病種/28病種下新推重疾險產品(2020版新定義)的發病率僅為舊產品(2007版新定義)發病率的90%/92%(男性)和81%/82%(女性);粵港澳大灣區6病種/28病種的發病率分別為其他地區發病率的88%/87%(男性)和92%/92%(女性)。因此,預計發病率下降將給予保險公司更大的定價空間,根據調研,當前再保尚未調整新產品費率,預計直保公司對新產品的費率調整幅度有限,新業務價值率總體保持平穩。

劉欣琦認為,銀保監會明確基於舊規範開發的重疾險產品將於2021年1月31日停售,當前保險公司尚有過渡期準備推出符合新規範的重疾險產品。預計上市保險公司將在過渡期間兼顧銷售新老定義重疾險產品,產品種類更加豐富多元,有利於滿足更多客戶的差異化需求。

12月28日,中國精算師協會發布了《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20)編制報告》,並將探索建立重疾表動態調整機制。及時跟蹤市場環境變化,適當縮短重疾表編制周期,動態更新重疾資料庫,提高重疾表的科學性、準確性。

重疾擇優理賠方案

目前,保險公司正在兼顧銷售新老定義重疾險產品,並相繼推出重疾擇優理賠方案。

以太平人壽發布的重疾擇優理賠方案為例,其適用範圍是已售的所有使用2007版重疾定義的重疾險產品及2007年以前銷售的重疾險產品。根據方案規則表述,對於被保險人於2020年11月5日(含)之後初次確診保險產品條款中約定的重大疾病,在客戶申請重大疾病理賠時,可基於2007版標準重疾定義或2020版標準重疾定義,擇優選擇有利於客戶的疾病定義標準作為賠付依據。除該疾病定義擇優選擇外,原保險合同疾病種類、保險責任及其他約定內容均保持不變。

目前,市場上已有相關理賠案例。太平人壽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稱,其已經依據重疾擇優理賠方案完成了一例理賠。例如,青島即墨的S先生於2013年9月投保了太平人壽康頤金生B款重大疾病保險。2020年,S先生突發腦出血,隨即住院治療。12月,S先生複查被診斷為右側肢體肌力2級。隨後,S先生向太平人壽申請理賠。按照2007版重疾定義,S先生的情況未達到保險合同條款「腦中風後遺症」重疾的賠付標準,但依據2020版「重疾嚴重腦中風後遺症」定義,S先生的病情符合神經系統永久性功能障礙「一肢(含)以上肢體肌力2級(含)以下」等三種條件之一的新定義重疾標準,因此按照2020版重疾定義進行了理賠。

對於重疾擇優理賠方案,北京工商大學保險專業副主任宋佔軍持肯定態度,認為這有利於保障消費者權益。

另有業內人士稱,即使沒有重疾擇優理賠方案,消費者在遇到問題時,通常也能爭取到合適的理賠方案。

探索適用特定疾病人群產品

事實上,重疾險是人身保險市場上最重要的保障型產品之一。自1995年引入中國市場至今,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隨著中國經濟及社會的發展,未來重疾險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表示,從經濟發展水平看,中國目前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但無論是保險深度,還是保險密度,中國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這也給未來的人身保險,包括重疾險,提供了充足的發展空間。

與此同時,從社會公眾的整體健康水平看,我國慢性病的患病率在持續攀升,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生活方式改變,人口老齡化加劇,慢性病的患病率預期將進一步惡化,也導致保障缺口的繼續擴大。雖然社會醫療保險已有很高的覆蓋率,但其宗旨是廣覆蓋、保基本。其保障缺口,仍需由商業保險補充。特別是重疾保險,對嚴重疾病的高額費用,及由於嚴重疾病所導致的收入損失,都是必要的補償方式。

此外,隨著保險姓「保」理念的不斷深入人心,特別是疫情的影響,都會不斷加深社會公眾對商業保險的認識,從而尋求人身保險,包括重疾險產品。同時,隨著醫療水平、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大數據的應用,越來越多保險公司將健康管理、疾病管理等服務引入重疾產品,從原來的被動賠付向主動管理,促進被保險人健康提升,延緩重疾發病的方向轉變。

值得一提的是,如何做好與其它保險險種的配合,平衡各種風險,及開發適用於某些已患特定疾病人群的重疾險產品,使重疾險產品從原來面向健康人群,向患病人群轉變,從而進一步擴大保險保障,也需要不斷探索。

2020年12月16日,在銀保監會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坦言,目前的商業保險產品數量雖然還是不少的,但是產品的形態較為單一,同質化的產品比較多。產品本身的吸引力也不夠,與人民群眾的需求仍有較大的距離。特別是針對老年人、兒童、新業態從業人員風險特徵的產品供給不足,在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災害時,保險業的風險補償作用的發揮也比較有限。

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最新部署,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支持開發更多針對大病的保險產品,做好與基本醫保等的銜接補充,提高城鄉居民大病保險保障能力。鼓勵商業保險多維度介入養老和大病需求場景,鼓勵保險公司將醫保目錄外的合理醫療費用納入保障範圍。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建議,投保重疾險產品時,消費者應該根據自身保障需求,選擇合適的重疾險產品,認真閱讀保險條款,尤其是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等重要內容,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諮詢業務員或保險公司專業人士,要多聽、多問、多比較,不要盲聽盲信,一定要仔細閱讀並如實填寫投保單,對既往病史不隱瞞、不欺騙,避免因沒有如實告知而造成的賠付問題。

相關焦點

  • 老版重疾險本月31日停售 險企「擇優理賠」方案搶客
    2月1日起,我們不能再銷售老定義的重疾險,新定義的重疾險對部分重疾賠付進行了調整,為了保障您的權益,過渡期,我們公司發布了『擇優理賠方案』,新老定義的理賠都可以享受。」1月5日,張女士收到了太平人壽雲南分公司一位營銷員的微信,也正是這條微信讓她堅定了買太平福祿全能保的決心。
  • 還有最後20天,告別舊版重疾險
    最近也因為pdd的事情,很多朋友來問我關於保險的事情。像百萬醫療險、意外險、壽險大家都很好理解。但到重疾險,我發現問題很多,主要還是涉及了這次重疾新規。1月31日,舊版重疾險就要全面下線了,對新舊定義之間的變化、重要影響是什麼,選哪個更好,大家都不算特別明確。於是這裡就把問的最多的點整理了統一回答一下。
  • 全行業停售,買新重疾/舊重疾?
    今天下午,我分享的核心內容是: 1、什麼是重疾險 2、重疾新規核心解讀 3、什麼是擇優賠付 4、如何選購重疾險 1、什麼是重疾險?
  • 重疾新規正式實施僅剩一個月,消費者該如何選擇保險產品?
    自2007年起,時隔13年的重疾險定義迎來了改變,新規將於2021年2月1日正式實施。離重疾新規實施僅剩一個月,消費者對重疾險產品的關注度也持續上升,在直接購買舊產品,還是等待購買新產品中間也產生了疑惑。首先還是要先了解,重疾新規發布後,會有哪些方面的變化。重疾新規擴容了疾病保障數量,從原來的25種重疾,增加至28種,再加3種輕症。
  • 平安人壽豐富重疾險產品線再推 「大小福星」計劃
    7月1日重磅升級平安福,7月18日,推出重疾產品——大小福星保險產品計劃(以下合稱「大小福星」,簡稱「大福星」、「小福星」)。  據悉,大小福星由終身壽險和提前給付重大疾病保險組成,同時可附加輕症、惡性腫瘤、肝腎保障、意外險等多個險種,具有保障全、保費低、個性化搭配、輕症繼續賠等特點,一經推出,即受到市場追捧,特別是面向事業起步、責任重大的90後群體。
  • 解讀:輕症、中症和重疾的含義,以及配置重疾險的注意事項!
    重疾險先來給大家說一說輕症因為重疾險的賠付門檻很高,大多數的理賠糾紛案件都是源於重疾險。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保險公司就推出了帶有輕症的重疾險產品。輕症,是重疾的早期症狀。重大疾病險不同的保險公司保障的重大疾病數目不一樣,有的只有幾十種,有的可以達到上百種,但是保監會規定的25種種類種類,每家保險的公司產品都會包含在內,這25種疾病已經覆蓋約95%的重疾發生。是重疾保險的核心。
  • 新舊重疾定義更替 到底該不該買保險?怎麼買
    先來看看兩組商業保險理賠數據據「1」1月6日,慧擇公布2020年全年理賠數據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慧擇累計協助理賠案件數達4.1萬件,協助理賠結案金額達2.3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近4成用戶重疾險理賠額不足30萬元,21~40歲的中青年患病比例最高,40歲以後心腦血管引發的重疾及身故案件不容小視。
  • 4款高性價比少兒重疾即將下線!怎麼選,一文說清!
    (*採訪內容來源於新華財經)各大保險公司紛紛出臺相關利好政策,送去全面下線前最後一波福利。很多朋友都想趁著這個「辭舊迎新」之際,蹭一波福利,但又糾結於琳琅滿目的保險產品,不知道該如何選擇。(資料來源:美國再保險公司Gen Re)最近一部很火的兒童抗癌電影,四字弟弟演技「封神」的《送你一朵小紅花》。裡面講述了一種高發兒童重疾:腦腫瘤。
  • 太平洋|粵享金生,新規定義重疾但輕症還是賠20%
    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過,也有更多的新規定義的重疾險開始上架了。先說這些公司都是勇者啊,因為先推出那麼後面就很容易被人當作箭靶來打。做個一樣的費率但多一些保障,或者一樣的保障比你便宜一點那不就有競爭力了嘛。 今天說的是屬於比較老牌的保險公司「太平洋人壽」的新規定義重疾:粵享金生。
  • 平安守護星(超大重疾+返還)
    2014年4月1日,中國平安推出一款「最高重疾+最快返本+最全豁免」史上最牛少兒險「平安守護星」。史上最牛少兒險「平安守護星成長守護計劃」具備以下重要特色:最快返本:首款60歲即返還所交保費的少兒主險,且返還保費後還能終身年年返還;最高重疾:首款獨立保額的少兒重疾險,不設主附險保額比例,且少兒重疾保額最高可到50萬;新增6種重疾 男性35大種/女性36大種
  • 11月醫療險榜單:三高、甲狀腺也能買,性價比超高的產品為你找好了!
    ,如果產品停售,保障就沒有了。 比如產品停售了,還能不能續保, 續保會不會調整保費,續保還要不要再次進行健康審核, 理賠過了還能不能續保。 條款雖然長,但是該看的部分還是要看看,如果看不懂,可以找會長。
  • 重疾險迎新變化 眾安保險多次賠付模式提升產品性價比
    距離《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 年修訂版)》正式發布已有一個月,各險企紛紛在新規正式實施的過渡期內開發、上線全新的重疾險產品,為消費者提供完善的保障服務。國內首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眾安保險於近日上線了眾安重疾險(多次賠付版),其賠付模式開創保險行業短期重疾險產品的先河,為構建眾安大健康生態提供推動力。
  • 支付寶好醫保住院醫療報銷真實感受,住院醫療險有坑嗎?
    01好醫保住院醫療報銷真實感受如何好醫保住院醫療是在支付寶平臺出售的產品,承保公司有兩家,一個是人保財險,一個是眾安保險。具體由哪家公司承保,就看你投保時的界面顯示,奶爸覺得承保公司不重要,因為保障內容是一樣的。
  • 深圳「專屬重大疾病保險」1月12日上線銷售 涵蓋28種重疾保障
    2020年9月1日,深圳專屬醫療險醫療費用報銷類產品「專屬團體醫療險」正式上線。產品根據保期不同分1年期和6年期兩種投保方案,保障內容和深圳基本醫療保險、地方補充醫療保險和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補充醫療保險緊密銜接,既報銷醫保目錄內的費用,也報銷住院期間和住院前後發生的醫保目錄外費用。
  • 獨家定製新款重疾險,60歲前賠199%,70歲前賠166%
    獨家定製一個新款重疾險。先講講思路,新款重疾險是根據達爾文3號的一些不足之處,優化了一些不合理的細節,增加了一些保障,然後保費再便宜一些。一、直接看對比圖 二、特點總結 1、首個強化70歲前的產品。
  • 百萬醫療險哪家保險公司好?
    然而,一份幾百塊的百萬醫療險就能輕鬆解決,你還會擔心百萬醫療險無用嗎?今天,深藍君來剖析眾惠財產相互保險社新推出的一款百萬醫療險產品——全能百萬醫療險2021。全能百萬醫療險2021相比於原來的2020款,保障更全面,新增了重疾一次性給付津貼,傳染病身故、外購藥保障,價格比之前貴一點。好了,廢話不多說,我們將從以下幾點來看看這款產品適合哪些人買?
  • 重疾核保新變化,這些疾病能正常投保嗎?
    與此同時,多家保險公司的熱門產品核保條件也在調整。 02 三高人群可投重疾榜單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被稱為「慢性殺手」,保險公司對這類患者的承保決定會謹慎再謹慎。
  • 【小福星】8月,央視再發聲:少兒保險一定要買!
    小孩子優先要買的保險就是「重大疾病+住院醫療+意外傷害+意外醫療」這樣一個組合。小孩子為什麼要買重大疾病保險呢?保險公司的理賠數據證明,18周歲以下的年齡段重大疾病發病率甚至高於18-30歲這個年齡段。而現實中,我們可以發現,得白血病的主流是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