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版重疾險本月31日停售 險企「擇優理賠」方案搶客

2021-01-15 騰訊網

「張姐,您好! 2月1日起,我們不能再銷售老定義的重疾險,新定義的重疾險對部分重疾賠付進行了調整,為了保障您的權益,過渡期,我們公司發布了『擇優理賠方案』,新老定義的理賠都可以享受。」

1月5日,張女士收到了太平人壽雲南分公司一位營銷員的微信,也正是這條微信讓她堅定了買太平福祿全能保的決心。

微信中提到的新老定義的重疾險,指的是2020年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發布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銀保監會明確自發文之日起至2021年1月31日為過渡期,確保重大疾病保險新老規範平穩切換。過渡期結束後保險公司不得繼續銷售基於舊規範開發的重疾險產品,也就是說目前市場上在售的所有老版重疾險都將在1月31日下架。

新重疾定義最大的變化有三點。一是將原有25種重疾定義擴展至28種重度疾病和3種輕度疾病,重症增加了嚴重慢性呼吸功能衰竭、嚴重克羅恩病、嚴重潰瘍性結腸炎3個病種;輕症新增了惡性腫瘤—輕度、較輕急性心肌梗死、輕度腦中風後遺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礙3個病種。二是首次引入輕度疾病定義,規定每種輕度疾病的累計保險金額分別不高於相應重度疾病保險金額的30%。三是部分重疾定義發生變化。 早期甲狀腺癌不算重疾,舊定義不論輕重都按重疾賠付,新定義為分級賠付; 「原位癌」和「交界性腫瘤」被剔出「輕度惡性腫瘤」保障範圍;部分疾病理賠更規範,冠狀動脈搭橋術的定義由「開胸手術」改為了「切開心包/心臟」,重大器官移植術定義包括小腸移植,急性心肌梗塞由「較重急性心肌梗死」增加了臨床數據,主動脈手術也由此前的不含胸腔鏡和腹腔鏡改為了包含胸腔鏡和腹腔鏡。

對於客戶而言,老舊定義的重疾險都各有特點,重視甲狀腺癌和腦血管疾病的人會傾向於購買舊版重疾險,關注心血管疾病的人則更傾向於新定義產品,還有部分人則持觀望態度。於是,不少險企推出了擇優理賠方案衝刺舊版重疾險銷售。

「擇優理賠方案是指哪一種定義更有利於客戶,就按哪一種定義理賠。」太平人壽雲南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太平人壽發布的重疾擇優理賠方案的適用範圍是已售的所有使用2007版重疾定義的重疾險產品及2007年以前銷售的重疾險產品。對於被保險人於2020年11月5日(含)之後初次確診保險產品條款中約定的重大疾病,在客戶申請重大疾病理賠時,可基於2007版標準重疾定義或2020版標準重疾定義,擇優選擇有利於客戶的疾病定義標準作為賠付依據。除該疾病定義擇優選擇外,原保險合同疾病種類、保險責任及其他約定內容均保持不變。

目前,太平人壽已有相關理賠案例。青島即墨的S先生於2013年9月投保了太平人壽康頤金生B款重大疾病保險。2020年,S先生突發腦出血,隨即住院治療。12月,S先生複查被診斷為右側肢體肌力2級。隨後,S先生向太平人壽申請理賠。按照2007版重疾定義,S先生的情況未達到保險合同條款「腦中風後遺症」重疾的賠付標準,但依據2020版「重疾嚴重腦中風後遺症」定義,S先生的病情符合神經系統永久性功能障礙「一肢(含)以上肢體肌力2級(含)以下」等三種條件之一的新定義重疾標準,因此按照2020版重疾定義進行了理賠。

擇優理賠方案更好的保護了消費者的權益,同時讓客戶不用在新舊定義的優劣中糾結,在過渡期可以給客戶更多選擇。(太平人壽雲南分公司 供稿)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舊版重疾險月底停售 保險公司力推重疾擇優理賠方案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舊版重疾險月底停售 保險公司力推重疾擇優理賠方案舊版重疾險產品將於2021年1月31日停止銷售。目前,保險公司正在兼顧銷售新老定義重疾險產品,並以重疾擇優理賠方案助推。天風證券在研報中稱,重疾新舊產品切換預計短期將提振重疾險產品銷售。
  • 還有最後20天,告別舊版重疾險
    但到重疾險,我發現問題很多,主要還是涉及了這次重疾新規。1月31日,舊版重疾險就要全面下線了,對新舊定義之間的變化、重要影響是什麼,選哪個更好,大家都不算特別明確。於是這裡就把問的最多的點整理了統一回答一下。01重疾險新定義,舊定義哪個更好?新舊定義有好有壞。
  • 為什麼說1月31日前是購置重疾險的黃金時機
    新規定將在今年2月1日執行。新規定執行後,目前舊規定下的重疾險產品將全面停售。 這個可不是某個保險公司的事,是整個保險行業的調整。 新舊規範究竟有什麼不同?
  • 全行業停售,買新重疾/舊重疾?
    今天下午,我分享的核心內容是: 1、什麼是重疾險 2、重疾新規核心解讀 3、什麼是擇優賠付 4、如何選購重疾險 1、什麼是重疾險?
  • 重疾險迎新變化 眾安保險多次賠付模式提升產品性價比
    距離《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 年修訂版)》正式發布已有一個月,各險企紛紛在新規正式實施的過渡期內開發、上線全新的重疾險產品,為消費者提供完善的保障服務。國內首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眾安保險於近日上線了眾安重疾險(多次賠付版),其賠付模式開創保險行業短期重疾險產品的先河,為構建眾安大健康生態提供推動力。
  • 短期健康險大地震:花式續保全否,不符合要求2021年5月1日前停售!
    剛剛提到的醫療險,肯定是健康保險產品,重疾險也是。不知道還有哪些算健康保險產品的,可以參見《健康保險管理辦法,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2.條款中明確表述為「不保證續保」此次的文件要求,保險公司開發的短期健康保險產品,凡是包含續保責任的,必須在條款中明確表述為「不保證續保」條款。
  • 關於平安人壽重大疾病理賠擇優方案的公告
    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聯合發布了《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以下簡稱「2020版標準定義」),本次重大疾病定義的修訂以最新醫療實踐為標準,同時充分考慮保險理賠服務的可操作性。
  • 銀保監會頻下「緊箍咒」規範短期健康險,險企已著手整改
    銀保監會近日發布了《關於規範短期健康保險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短期健康險的續保、定價、銷售、停售等方面都將被進一步規範,「自動續保」這樣的字眼就被列為「短險長做」的誤導性語句被禁止出現在短期健康險的產品條款和宣傳中。事實上,從2018年至今,銀保監會已多次對於短期健康險的「套路」敲響警鐘,隨著這次《通知》的下發,業內也認為短期健康險面臨新一輪的整改。
  • 重疾險新定義凸顯三大變化 原位癌仍沒有被納入
    10月26日,證券時報記者從保險業內獲得一份名為《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終審稿)》的文件,顯示重疾新定義的下發已經進入尾聲。據了解,這份文件已經獲得通過,預計在不久後正式發布。從文件中可以看到,重疾險新定義在兩次徵求意見後,吸收和採納了業界主要反饋,比如輕症的理賠上限較第一版徵求意見稿的20%提升至30%。
  • 重疾險到底應該怎麼買?
    那麼,買重疾險就是為了解決重大疾病的風險。 這裡要說一點,我的一位客戶買了一款重疾險,之後因為頸椎的問題住了2次醫院,在我這裡買的重疾險沒有報銷,所以他認為買的保險無用,要退保,現在已經退保成功了。 解釋一下,當初有給客戶說附加一般醫療保險,但是客戶認為自己有醫保,不需要,所以沒有附加。
  • 中再壽險發布《2019-2020年度健康險產品研究報告》
    近日,中再壽險發布《2019-2020年度健康險產品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在民眾保險意識覺醒、監管引導保險回歸保障、險企積極轉型的大背景下,健康險保費收入自2014年起以年化34%的速度增長,在人身險中的佔比節節攀升。《報告》認為,在「銀髮浪潮」下,長期護理險有望成為健康險的下一個增長點。
  • 最便宜的保證續保百萬醫療險,超越保2020全面升級!
    相比老版,這兩項的基礎保障內容沒有太大變化,主要是報銷比例、免賠額有所變化。 若已發生理賠,在保證續保期內,次年免賠額不再遞減,且維持上一年度免賠額。 這種免賠額遞減的設置,進一步拉低了理賠門檻,對身體健康、購買保險後長期未患病的被保人來說更公平。
  • 支付寶好醫保住院醫療報銷真實感受,住院醫療險有坑嗎?
    8月25日後,熱門重疾險超級瑪麗3號max下架保至70歲版本。01好醫保住院醫療報銷真實感受如何好醫保住院醫療是在支付寶平臺出售的產品,承保公司有兩家,一個是人保財險,一個是眾安保險。要得出比較客觀的答案,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對比測評:表格中展示的是目前市面上比較熱門的百萬醫療險產品,好醫保住院醫療跟這些產品相比是否有優勢呢?
  • 財聯社保險周報(11月23日)
    13、五大上市險企前10月保費齊增A股五大險企今年前10個月保費合計2.2萬億,同比增長5.2%,各公司增速從1.5%到22.7%不等。進入11月中旬後,各家險企的業務重點有了差異,有的在衝刺全年業績達成,有的則將重心轉到明年開門紅的準備上。1-10月上市險企的累計保費增速都放緩,反映出10月份業務節奏較9月有所放緩。
  • 11月醫療險榜單:三高、甲狀腺也能買,性價比超高的產品為你找好了!
    ,如果產品停售,保障就沒有了。 比如產品停售了,還能不能續保, 續保會不會調整保費,續保還要不要再次進行健康審核, 理賠過了還能不能續保。 條款雖然長,但是該看的部分還是要看看,如果看不懂,可以找會長。
  • 解讀:輕症、中症和重疾的含義,以及配置重疾險的注意事項!
    重疾險先來給大家說一說輕症因為重疾險的賠付門檻很高,大多數的理賠糾紛案件都是源於重疾險。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保險公司就推出了帶有輕症的重疾險產品。輕症,是重疾的早期症狀。相對於重疾而言,很多輕症不在理賠的範圍內。例如原位癌,就屬於輕症,不僅費用低,而且治療過程也很簡單。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雖然也叫癌,但不是真正的癌症,不符合重疾的理賠標準。但是如果不重視,不積極進行治療,很可能會發展成為惡性腫瘤。輕在即將手術的時候,患者再三叮囑醫生說,「手術不要給我微創,我要開胸手術,不開胸手術的話我的重疾險不賠付」。
  • 獨家定製新款重疾險,60歲前賠199%,70歲前賠166%
    獨家定製一個新款重疾險。先講講思路,新款重疾險是根據達爾文3號的一些不足之處,優化了一些不合理的細節,增加了一些保障,然後保費再便宜一些。一、直接看對比圖 二、特點總結 1、首個強化70歲前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