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改調整後,入境通關時一旦被認定為「高檔手錶」,則進境稅率由4月8日前的30%猛增到了60%,而且每單必徵,一點兒沒商量!這對於奢侈品跨境交易來說,無非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4月初,關於《2016年跨境稅改新政》相關內容的新聞傳遍朋友圈,成為了現象級的熱點話題。據悉,「稅改新政」對行郵稅進行了重大調整,將目前的四檔稅目(對應稅率分別為10%、20%、30%和50%)調整為三檔,稅率分別為15%、30%和60%,其中調整最大的莫過於鐘錶行業。稅改調整後,入境通關時一旦被認定為「高檔手錶」,則進境稅率由4月8日前的30%猛增到了60%,而且每單必徵,一點兒沒商量!這對於奢侈品跨境交易來說,無非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另外,在今年的315打假晚會上,雖然沒公開點名,但是電商假貨的話題卻在線下鬧得沸沸揚揚,假貨隱憂一直限制電商的發展,數日內上百篇關於「電商假貨」的文章不斷浮現,國內個別奢侈品電商的假貨率居然高達90%,這已然成為消費者最為擔憂的購物問題。
在「稅改新政」及「假貨隱憂」的雙重打擊下,立足於跨境政策紅利的奢侈品電商野蠻生長期宣告正式結束。
傳統運營方式缺乏創新,奢侈品電商舉步維艱
傳統奢侈品電商平臺,依靠招商入駐的方式,把傳統線下超市運營方式照搬到線上,除了日常的小活動以外,只能靠綜合大平臺打造的雙11、雙12及618等節日,跟進營銷,缺乏創新,消費者已經開始不買帳。
在多種不利因素的「圍剿」下,傳統奢侈品零售商終於坐不住了,紛紛拓展自己的新市場跟新渠道,如進駐第三方電商平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數泰格豪雅(TAGHeuer)進駐京東、巴寶莉(Burberry)進駐天貓了,這些品牌大多願意流血參加雙11等節日大促,但高昂的代運營費用、平臺佣金及降價促銷,卻在一步步蠶食它們的利潤。另一批品牌商則以自建電商平臺,作為入華的手段。美國時尚品牌COACH曾在2012年就宣告在6到12個月內完成自建的電商平臺,但時隔4年過去了,最後卻只變成了一句口號。
豪拋1.7億採購,打造行業首屆「4.12手錶節」
在這日益嚴峻的環境下,常規的電商運營手法已然走不通了,跨境奢侈品電商如何才能殺出一條血路呢?
本月12日,國內名表垂直電商萬表網聯合全球知名手錶品牌商舉辦首屆「412手錶節」。 為了成功打造手錶節,萬表網可謂籌備已久,早前已豪拋1.7億採購合同,通過大量的採購爭取行業更低的折扣價回饋消費者,此舉不僅能與品牌商建立良好合作關係,也能消除消費者對於假貨的疑慮,後續又通過與一眾國外大牌溝通,使它們能藉助萬表網平臺,成功的進入中國市場,間接提升萬表在鐘錶界的地位。
4月8日以來,類似《海關新政抓"現行":27萬名表課稅16萬多!》等手錶行業稅改政策的新聞在微信瘋傳,消費者對於未來跨境購表價格的提升非常擔憂。萬表網此次及時推出手錶節,恰合時宜,吸引到大批消費者爭相購買。
「4.12手錶節」共享雙贏的戰略
萬表網為什麼要舉辦手錶節呢?原因是顯然而見的。
第一,每逢雙11、雙12等重大節日,電商屆就會普遍出現廣告資源位緊張,ROI過低等現象,非天貓京東唯品會等大平臺,基本搶不到。但如果自造節日,則能最好的解決此問題;
第二,打造手錶節此舉,能有效提昇平臺與品牌商的關係,解決品牌商的銷售問題,可謂雙贏;
並且,通過打造「首屆」手錶節,能進一步的鞏固萬表在鐘錶界的行業地位,品牌效應、知名度與美譽度均得以提升。在舉辦首屆手錶節活動期間,萬表網將獨自承擔關稅費用,讓消費者繼續體驗「逃稅」的快感。
為國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成功鋪路
上文說到,國外品牌入駐中國市場,想要成功,本就不是易事,再加上現在的各種不利政策,更是難上加難。萬表網做為作為最早的跨境奢侈品電商企業之一,已經經營了4年,並在全球手錶行業具有良好的行業口碑及知名度。在跨境奢侈品品牌運營方面,萬表網無疑是有著豐富的行業資源以及成功經驗的。
長期以來,萬表網對於今日頭條、UC、智慧推等程序化購買平臺的廣告投放有著最優的經驗與談判能力,保證了比市場價更低的投入拿到同樣的展示效果,讓品牌的推廣如虎添翼。此次「412手錶節」,萬表網更是拿下了此前只有寶馬、奔馳等高端品牌才能採購的微信朋友圈廣告位,更有效的拉升了萬表品牌的品牌形象。
通過這整整一系列的全網拉動,萬表APP在蘋果應用商店總榜的排名由原先的72名,一躍升至15名,以及購物類APP排行榜第2名,排在眾多知名電商APP前面。外部的廣告投放對於應用商店排名的拉升,使其後續引來近50倍的APP下載量,形成了良性循環。萬表網官網當日預計也達到了千萬級收入。
由此可見,萬表網舉辦的首屆「4.12手錶節」無疑是搶佔了奢侈品手錶電商發展的先機,在奢侈品電商日益艱難的大環境下,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路,這是其他跨境奢侈品電商平臺無法複製,短時間內也無法超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