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四大皆空」,可真正知道「四空」是啥的人卻很少

2021-01-15 新咖說歷史

現在看古裝劇的時候,劇中的人物動不動就是一個「四大皆空」,這個詞一聽就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高大上玄學詞彙,模仿的也不少。但是都說「四大皆空」,可真正知道「四空」是啥的人卻很少,這個詞可是一個很關鍵的詞,在儒釋道三家經典學派當中,三個詞其實都有著不一樣的解釋。先來談談道家,在三種主流學派中,道法可一直都是完全植根於咱們中華傳統,而且一直都是沒有被異域文化過多地幹涉和影響的。

▲老子傳奇劇照

所以道學的傳統,其實代表著的就是咱們中國的傳統,道法的創始人老子,就是咱們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他所代表的,也正是那個時代古人出世的思想。在道家的說法中,「道」就是一切的核心,其他事物都是從「道」中發展出來的。在《道德經》的原文中就有過這種記載,「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所以所謂的「四大」指的也就是這裡的「道,天,地,人」。而道家的思想一向很玄妙,有無難易,世間萬物在道法當中都是相輔相成的,所以說這裡的四大皆空也就不難理解了。

▲老子傳奇劇照

那麼對於儒家而言,所謂的「四大」又是什麼呢?

在咱們傳統文化中,儒家的禮儀道德一直都是規範群眾行為,保證民眾思想一致性的一種思想工具。在它統治中國幾千年的時間裡,中國的知識分子一直都是保持著入世的思想,秉承著讀書為國,為當官為百姓的主題思想。所以儒學所尊崇的「四大」其實也和綱常倫理有著密切的關係,這也其實就是所謂的「忠孝仁義」,古人常說,君子就應該秉承這種「忠孝仁義」的行為準則,讀書為了功名,為官要盡忠職守,為人要孝順父母,為友要講義氣。

▲老子傳奇劇照

而電視劇中常說的這「四大皆空」其實是針對「出家人」的,出家人和紅塵斬斷了羈絆,不再受世間倫理道德所束縛,自然也就不必再拘泥於四大,更是可以保證這「四大皆空」了。那麼真正的出家人心中的「四大」又是什麼呢?佛教中的「四大皆空」又和儒家以及道教有什麼區別呢?說出來大家可能會感到意外,因為這典型的唯心佛教,它所尊崇的「四大」竟然是「地」「風」「水」「火」這些物質上的元素。

▲老子傳奇劇照

咱們中國古代其實也有這樣的說法,就比如所謂的「陰陽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是宇宙的根本,是世界的本源。但是這其實是一種樸素唯物主義的觀念,雖然承認了世界是物質的,但分析的方式其實略顯狹隘了。佛教的想法和這種古老的樸素唯物主義有相同之處,也有很大的差別。佛學認為世界的本源並不是這種物質性的東西,但是世間萬物又都由這些物質所構成,總之佛家的思想很是複雜,但源頭都是圍繞著這「四大」而來的。

▲老子傳奇劇照

雖然儒釋道三家都有著不同的「四大」,但是這所謂的「四大皆空」其實也是佛教的一種術語,總之世界是複雜的,而佛學的思想是超世豁達的,咱們常人不能理解也算是情有可原了。

相關焦點

  • 佛教說的「四大皆空」是什麼意思?
    我們都知道佛教有「四大皆空」之說,那麼這裡面的「四大」是指什麼呢?關於這個其實有不同的說法。 有人認為「四大皆空」是指佛教修行所達到的一種境界,一種大圓滿、大自在的般若境界。「四大皆空」是一種修煉達到極高修為的世界觀。「空」的意思並不是沒有,不是不存在,而是以我融入世間萬物,了悟宇廟人生。「空」不但不是無,正相反,「空」是萬有,但又無對待、無差別。
  • 什麼才是「空」?多少修佛的人,都領悟錯了,獨劉慈欣說得很對!
    空,四大皆空,佛教的用語,何為四大皆空,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虛的,道空、天空、地空、人空。誰能真正做到四大皆空,那麼也就可以一心一意去修佛了,佛教還講究「六根清淨」,四大皆空的人就能做到六根清淨。那麼六根清淨是哪六根呢?六根是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所引起的慾念,以達到無煩無惱的境界。
  • 佛教:「四大皆空」究竟指的是什麼?
    佛教中經常提到四大皆空,不管我是不是學佛人,也許都聽過四大皆空這四個字。那到底四大皆空是什麼意思呢?四大到底是什麼?我們先來看一看這裡的空是什麼意思?其實很多人都誤解了空的意思,空在佛教中是指一切變化不實的事物都是無自性的,都是會經歷成住壞空四個階段的,對於那些虛妄不實會生會滅的事物,我們就可以說是空的。但空並不等於沒有,如果空是沒有的,那連因果、善惡豈不都是沒有的了?顯然不能這樣去理解。很多人因為誤解了空的意思,甚至會走在歪了,如果把一切都想像成是沒有的,誰還去行善積德呢?所以對空這個字,我們一定要先去了解了才行。
  • 老人們常說:「地空不葬墳,天空不起屋」,「地空」指的是什麼?
    以前的農村人最在意的事情就是蓋房子,從選址到動工日期都會找人看一看,如果說房子是給活人住的,那麼給去世的人蓋房子就叫「打墓」,當然都是要選日子的,有句農村俗語叫「地空不葬墳,天空不起屋」,你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地空不葬墳到底什麼是「地空」呢?
  • 佛家說的四大皆空、六根清淨,是什麼意思?
    佛教之中,經常提及「四大皆空」和「六根清淨」的概念。那麼,「四大皆空」是哪四大,為什麼皆為空?「六根清淨」是哪六根,為什麼須保持清淨?1.四大皆空佛教所說的「四大」,乃是指構成世界的地水火風4種基本元素。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空又是什麼意思?
    那麼,四大皆空是不是指的地、水、火、風都是空無的呢?其實還不是的。有關四大,在《圓覺經》中有這樣的記載:「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意思就是我們的這個身體,是由地、水、火、風這四大組合而成的。那麼,這個身體是空的嗎?不是的。在《心經》中這樣一句話:「照見五蘊皆空。」這裡,又將人的身體比作五蘊所構成的。
  • 四大皆空,六根清淨,講的是什麼?
    空是什麼?空間。見是我們的認識。識是什麼?是存在的一種狀態。任何東西是以什麼一種什麼究竟形式存在的,是一種識就是認識的識,存在於什麼?存在於我們的觀念當中。這是佛陀對物質世界的客觀世界的一種解釋。為什麼成為皆空,四大皆空,這空是什麼?不是沒有的意思,而是平衡的存在。我們看我們眼前的世界就是地、水、火、風,它是平衡的存在。為啥叫平衡?這個需要那個風來的時候它自然會來。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佛、道、儒不同的理解,體現三教理念的衝突
    雖然我們很多人平時以佛系自居,也經常說自己四大皆空,但對這類詞的具體含義還是了解的比較少的。四大皆空,出自佛教的《四十二章經》,意思大概是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空、虛幻的。《金剛經》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種世界為虛的理論也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
  • 『南懷瑾』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說四依法?為什麼學佛先要了解四依法?
    4、以佛法佛說的佛經的所講的佛法為標準。真正學佛,所以我們皈依佛、皈依法,以佛所說的,這個留下來的記錄,那叫做經典。經典是我們後人尊稱它,實際上每一本佛經,都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對話的討論集,或者是這個菩薩提出問題囉,或者那個弟子提出問題囉,譬如大家都知道金剛經,是須菩提尊者為主體所提的問題,這種對話的記錄下來,後世叫做經典。那麼這一種經典就叫做佛法。
  • 孫悟空的「空」字,有何玄機?
    而叫「空」字大師有很多,如「了空」,「淨空」,等。為什麼佛門喜歡用「空」字取名呢?「空」字有何玄機呢?正如原著所說「打破頑空須悟空」。明李贄《觀音問·答自信》:若無山河大地,則清浄本原為頑空無用之物,為繼滅空不能生化之物,非萬物之母矣,可值半文錢乎?通俗地講,矇昧無知即為頑空,因為他並不是看破了紅塵世界,而是因為無知才無欲無求,看似灑脫其實無知。
  • 佛教的空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呢?
    佛教文化在中國不斷的傳播發展,一些佛教術語也經常出現在我們生活當中,極其賦予佛教文化特色的非【空】莫屬,如【四大皆空】,我們常在生活中會聽到【四大皆空】。在生活中沒有了解佛教文化的會以為,【四大皆空】代表的事酒、色、財、氣。
  • 南懷瑾老師:我們常看到「四大皆空」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我們常在小說中看到「四大皆空」這句話。什麼是四大呢?四大的大就是大類。在佛學中地、水、火、風為四大,就是四大類。講宇宙的現象,整個的物質世界屬於地大,人身上的骨肉等固體的體質也屬於地大。水大指宇宙間的水蒸汽、海洋、河川、冰山;人身上的唾液、汗水、血液、荷爾蒙等也是水大。火大則指熱能。至於風大,物理世界就是大氣流;在人身則指呼吸而言。
  • 為何古人都喜歡吉利數字「四」
    數字「四」在當今社會很多人認為是不吉利的數字,因為它與「死」諧音,但是這種不吉利的來源是沒有根據並且不科學的。相反在古代經常會用到「四」字,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易傳·繫辭上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 真正聰明的人,往往很少交朋友
    一直以來,我都一直認為真正聰明的人往往很少交朋友,越是聰明的人,他們願意和同等級別、同樣聰明的人深交,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說的也正是這個道理。和他們相處的時候你會發現,互相都能聊得來,他會尊重你的一切想法,但是,你卻不能將他們的想法所左右。 聰明的人不願意交朋友,並不是因為他們冷漠不願意和別人打交道,而是把更多的心思用在了自己的目標上。
  • 葉羅麗:茉莉說沒人知道時希的真正模樣,此話不準確,她一定知道
    主題:時希公主終究還是網開一面,給了舒言一次機會,說是只要他在限定時間內找出真正的她,時希便收回時間懲罰。時希其人行蹤不定,至於她到底長什麼樣?對此,茉莉仙子說時間之神每次現身的樣子經常不一樣,沒有人知道她真實的樣子,這話說得不準確,至少她一定知道。
  • 俗語:「好藥難治冤孽病」,啥意思?很少人知道,後半句才是精華
    俗語:「好藥難治冤孽病」,啥意思?很少人知道,後半句才是精華文/雲夢俗語,一般都是一些生活經驗豐富的勞動人民總結出來的,無一不包含了他們的智慧,而其中很多的俗語內容都非常的有意義,可以給後人提供建議,幫助他們多多學習一些人生的道理,這些知識一般不是書本教給我們的。
  • 「笑貧不笑娼」,啥意思?下半句才是經典,不過很少有人知道!
    「笑貧不笑娼」,啥意思?下半句才是經典,不過很少有人知道!在大家的生活中應該聽到過很多老人說的話,通常那些老人說的話都是非常有道理的。而且他們都包含了很多的人生道理,如果你理解這句話的話,那麼就可以對你的人生產生非常大的幫助,今天就帶大家來學習一句老祖宗說的話,這句話叫做笑貧不笑娼,很多人聽到這句話肯定覺得笑就是說笑話,娼肯定就理解為娼妓,其實並不是這樣子的。「笑貧不笑娼」,啥意思?下半句才是經典,不過很少有人知道!
  • 農村俗語「臘月立春,十欄九空」,啥意思?
    導讀:農村俗語「臘月立春,十欄九空」,啥意思?現在已經進入到臘月了,臘月人們主要準備過年了,在外打工的農民兄弟們也陸續回來了,現在的農村很熱鬧,車子在村子間川流不息,走親訪友的也多了起來,有很多年輕人趁著年底,在臘月裡辦喜事呢!臘月天氣怎麼樣呢?
  • 辭職在家,人快廢了,不知道幹啥,悶在家裡不知所措,是何等感受
    聽著老師、學長的建議,這個專業最好的就業方向就是去央企工作:裡面待遇不錯,專業對口,還有很多學長都在裡面。因此,我也抱著這樣的態度,選擇了上海的一家國企,通過考試和面試之後,正式開始了職業生涯。但是,在體制裡面待了兩年我發現,自己並不是真正的適合這個企業,雖然待遇還不錯,但由於自身性格問題,看不慣裡面很多現象,最後,工作兩年後選擇了離職。當初自己太衝動,選擇了裸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