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好藥難治冤孽病」,啥意思?很少人知道,後半句才是精華

2021-01-11 納蘭歷史

俗語:「好藥難治冤孽病」,啥意思?很少人知道,後半句才是精華

文/雲夢

俗語,一般都是一些生活經驗豐富的勞動人民總結出來的,無一不包含了他們的智慧,而其中很多的俗語內容都非常的有意義,可以給後人提供建議,幫助他們多多學習一些人生的道理,這些知識一般不是書本教給我們的。所以多學習一些俗語是很有必要的。

有很多俗語都是從古代傳承下來,經歷過歷史的洗滌,傳到如今必定是有它們存在的價值,富有人生真諦。那麼今天小編想和大家一起學習的這句俗語,就是非常經典的一句——好藥難治冤孽病,好話難勸糊塗蟲。

這句話的意思非常明確,藥再好再有效也難以治療冤孽病,也就是俗話說的心病。心病不是真正身體上的疾病,而是心理上的,心病只有用心藥才能醫治。現在人的確有很多心理上的病,因為壓力太大,敏感多疑已經成了現代人的常態。

很多真正生病的人也許並不是什麼大病,只要積極配合治療就能痊癒,但是心中卻一直害怕,胡思亂想,影響治療的心情,這可是會大大地降低康復率的。比如說,有些得癌症的患者明明可以康復,但是一直害怕死亡,反而加重了病情。

還有一種心病就是相思病,面對喜歡的人卻不能在一起,或者在一起後就分開生活,這種病就是俗稱的相思病。其實想念愛人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一旦想到走火入魔,不能自拔,影響到了生活和工作,那後果就有點大,可以說是一種心理上的疾病,而且用藥還不能治療,只能想辦法調節好心情。

所以生活中面對一些看似無法超越的困難,最重要的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能被自己的心魔打倒了,只有戰勝了自己才能戰勝困境,避免深陷其中。

下一句的意思是再好的話語也勸不動糊塗的人,這後半句其實才是精華所在。這些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聽不進外人對他的勸告,一心一意做自己的事情。

哪怕這些話再有道理再有意義也難以被這種人接受,反而會對你心生怨念,所以生活中最怕遇到這種人,交流是沒有用的,可能只有吃了虧才能明白別人的苦衷。

所以要找好搭檔,還是需要找可以和自己一起討論,互相尊重對方意見的人吧,這種自作聰明的人還是敬而遠之比較好,找對的人做對的事,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學習到的東西。

這句俗語分享的人生哲理非常有用,畢竟是古人的智慧,有些人總是希望什麼都不做就能吃到餡餅,到最後就成了沒有成果的人,但是生活中總是會遇到這種人,這句俗語就是勸誡大家,對待這樣的人還是要謹慎交往。

相關焦點

  • 俗語:「飽暖思淫慾」,許多人不知道還有後半句,那才是精華所在
    通俗的說俗話就是具有傳統意義其有一定道理的話,這是老祖宗用人生經驗總結出來的精華,讓後人受益匪淺。並非所有的俗語都能廣為流傳,有些俗語因為某些原因,只火了一句,並不完整,但很多人都不知曉。今天跟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是「溫飽思淫慾」,其實這只是上半句,最經典的是下半句,卻因為太直白,被很多人忽略了。
  • 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下半句才是精華,可惜十人九不知
    換句話說,俗語就是人們生活的真實寫照,反映人們對生活的認知和理解。 我們經常聽到「好馬不吃回頭草」,並把這句話當做口頭禪,多用於形容不走回頭路。原來,我們都認為「好馬不吃回頭草」只有一句,後來,才知道它的下半句才是真正的精闢。 那麼「好馬不吃回頭草」的下半句是什麼?為什麼很多人不知道呢?卻被稱為精華部分呢?
  • 俗語「人看四相,富貴難忘」,究竟是哪四相?其實後半句才是精華
    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在交流溝通的過程當中,總是會說出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俗語。一兩句俗語可以讓我們交談的更加方便,同時俗語還風趣幽默,這樣很容易讓人記在心裡,不容易忘記。比如我們用人的時候,經常會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對一件事情專心下苦功夫,也會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再比如我們和朋友之間稱兄道弟,常常會想到「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等等。俗語文化早已經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雖然表面的意思看起來簡陋,但是內在的道理卻是讓人感同身受,受益良多。民間有一句老話「人看四相,富貴難忘」,這句俗語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其中的四相指的是哪四相?
  • 「笑貧不笑娼」,啥意思?下半句才是經典,不過很少有人知道!
    「笑貧不笑娼」,啥意思?下半句才是經典,不過很少有人知道!在大家的生活中應該聽到過很多老人說的話,通常那些老人說的話都是非常有道理的。而且他們都包含了很多的人生道理,如果你理解這句話的話,那麼就可以對你的人生產生非常大的幫助,今天就帶大家來學習一句老祖宗說的話,這句話叫做笑貧不笑娼,很多人聽到這句話肯定覺得笑就是說笑話,娼肯定就理解為娼妓,其實並不是這樣子的。「笑貧不笑娼」,啥意思?下半句才是經典,不過很少有人知道!
  • 又到一年殺年豬時,俗語「屠夫不殺五爪豬」啥意思?下半句更經典
    摘要:又到一年殺年豬時,俗語「屠夫不殺五爪豬」啥意思?下半句更經典文/農夫也瘋狂不知不覺中就要迎來2020年的新年了,因為在農曆2019年沒有立春,並且也沒有閏月,所以今年的春節來得有點早。雖然現在和過去相比農村養豬的少了很多,但是依然有一部分人養豬,並且不是為了賣錢,而是為了吃上正宗的土豬肉。所以在年底的時候,屠夫的生意也開始火爆起來了。在民間還有一句老俗語「屠夫不殺五爪豬」,是啥意思呢?下半句更經典!關於殺年豬在農村裡其實是有些說法的,一般如果誰家裡要殺豬了,都會先挑選一個「好日子」,然後再去請屠夫,如果他們正好有空就會過來幫忙。如果沒空,就得再約一個日子。
  • 俗語:「一日夫妻百日恩」,下半句才是精華,卻鮮有人知!
    俗語:「一日夫妻百日恩」,下半句才是精華,卻鮮有人知!本文由【亮哥說史】獨家原創,作品未經作者本人允許,禁止抄襲轉發,侵權必究。本文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非常重視情感。
  • 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下一句才是精華所在,卻很少有人知道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的俗語有勸勉孩子珍惜時間的「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描述世間險惡的「畫皮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等,今日給大家介紹的俗語是大家都聽說過的「半路夫妻硬如鐵」,但其實這句俗語的精華並在此,而是在很少人知道的下一句。
  • 俗語:「笑貧不笑娼」,後半句話才經典,卻很少人能夠做到
    ——約翰·赫爾達在五千年的時間裡面,我們民族誕生過很多優秀的文化,其中有一部分就以俗語的形式傳承下來。但很可惜的是,現代有很多的年輕人對於這些傳稱下來的知識都不太重視。雖然如此,這些俗語之所以能夠傳承千年的時間,必然是有著道理的。可能這些俗語看起來沒有那麼的文雅,實際上卻飽含了人生哲理,可以教會我們處世之道,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句俗語。
  • 俗語:「酒後不語真君子」,其實還有後半句,能夠做到才是好男人
    在不同時期,君子的意思也各不相同,最早的時候指的是國君之子,強調地位的尊崇,後來經過千百年演變,逐漸成為品行高尚、博學多才的代名詞。在馮夢龍的《智囊全集》中,嚴格規定了君子的言行舉止:成大事者,爭百年,不爭一息。說的是人生那麼長,聰明的人會把目光放長遠,忍一時不僅僅是海闊天空,還有無限逆轉的機會。
  • 俗語「富不睡大宅,貧不出遠門」,下半句才是精華,卻少有人知!
    不僅如此,古人還不斷的學習其他文化,使我國的文化趨於完善,這一點也令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對中華文化痴迷,其中最令老外痴迷的莫過於俗語文化。俗語是老祖宗們根據生活經驗,總結下來具有生活哲理的短語,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指引我們更好的生活。有的俗語,甚至連老外都能一本正經地說上幾句。在農村盛傳一句俗語,叫作「富不睡大宅,貧不出遠門」。我在很小的時候,經常聽村裡的長輩們說起。
  • 老人常說「酒中不語真君子」,下半句才是精華,說透人性入木三分
    說起農村人,很多人都會想到他們勤勞樸實、熱情好客,一旦你與農村老人深入接觸之後,你會發現在他們滄桑的眼神背後,對於人性的理解也是入木三分。雖然許多農村老人並沒有非常高深的學問,但是往往卻能夠說出一些耳熟能詳的俗話俗語,不少俗語值得深思!
  • 農村俗語「過了七月半、人如鐵羅漢」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
    農村俗語:農村俗語「過了七月半、人如鐵羅漢」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而我們的先人,把自己一代又一代的經驗,通過用簡單易記的農村俗語的方式,在民間流傳,一直流傳到現在。
  • 俗語「最怕端午節水,不怕七月半鬼」啥意思?為何怕端午節水呢?
    俗語「最怕端午節水,不怕七月半鬼」是啥意思?為何怕端午節水?文/農夫也瘋狂過萬了六一兒童節,又迎來了新的一個星期一。今天是6月3日(農曆五月初一),這也就意味著這周五將要迎來傳統的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了。
  • 俗語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後半句才是精華,越早知道越好!
    就比如那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句話幾乎人盡皆知,但其實還有下文,而且比上文更加經典與深刻。我們先說上半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其實顧名思義很好理解。無非就是說我們在種莊稼的時候下的種子是什麼,結出來的果實就是什麼。不會出現下的瓜種卻結出了豆子,種的豆子卻結出了西瓜這樣荒謬情況。古人雖然說的是種莊稼,其實影射的還是人性,如果人不學好,那麼就會越來越壞。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術
    一個人,他的心裡在想什麼,有時候,是會反應在臉上的。所以,很多人慣用「面相」來觀人,在這個過程中,便有這麼一個說法,在老一輩人當中,經常可以聽到——「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俗語,不過,在這後邊兒,還有一句更是經典,不過,這知道的人就少很多了。「兩腮無肉不可交」這一句俗語的意思便是指,如若一個人的臉上,並沒有什麼肉(不是指單純地瘦),那麼,和這一個人還是不要有過多的交往。
  • 俗語:百年難遇閨九月,百年難逢歲交春,啥意思?老一輩經驗之談
    俗語:百年難遇閨九月,百年難逢歲交春,啥意思?老一輩經驗之談在過去的農耕社會,農作物幾乎是平常百姓家所有的收入來源。農作物收成的好壞會影響一家人的生活。所以他們時刻關注著農作物的生長狀態。在過去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全靠人力來種植莊稼、收穫莊稼。
  • 「恩愛夫妻不到頭」啥意思,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很少有人知道!
    簡介 | 探索中華文化之脈絡,聆聽世間百態之心聲作者 | 國學大觀園註:此文原創,更多文章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日獲取經典好文在我國俗語文化中,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老話,一直在我們的腦海中久久留存,因為這些民間的俗語,是生活中的智慧結晶,都是古人們不斷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
  • 俗語:「早起三光」到底啥意思?下一句才是關鍵,越早知道越好!
    因為我國的地域廣闊,各地的文化、鄉情不同,再加上俗語本身就具有強烈的地方性,所以就其中的一句俗語而言,在全國各地的叫法可能不一樣,但是「萬變不離其宗」,俗語中所暗藏的含義大體還是一致的。我們不管這些俗語的叫法有何不同,只要我們明白了其中的意味,能夠「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將其中的道理銘記於心,在漫漫人生道路之上,我們加以靈活運用,可以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少吃很多虧。
  • 俗語「兩腮無肉,必定難鬥」有理嗎?祖宗經驗之談,後半句也經典
    俗語「兩腮無肉,必定難鬥」有理嗎?祖宗經驗之談,後半句也經典我國千百年的文化發展當中,我想中國文化也已經是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存在了,即便是在我們生活當中,每個人周圍也都是被各種的文化禮節等充斥著。而在諸多文化組成當中,有的人熟讀經史子集,有的人偏愛琴棋書畫,自然有的人寄情山水,有的人退守田園,在博大的文化世界裡,我們似乎是看到了另外的一種自由,而文化則是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一種象徵。
  • 俗語:「女人顴骨高,殺夫不用刀」是啥意思,你身邊有這種人嗎?
    俗語:「女人顴骨高,殺夫不用刀」是啥意思,你身邊有這種人嗎?本文由【小江的歷史客棧】獨家原創,作品未經作者本人允許,禁止抄襲轉發,侵權必究。本文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其實有關於人們的面相,古人擅長通過一個面相來評定這個人的好壞,慢慢的這樣的說法越來越多,就形成了我們熟知的俗語,其實這些都是古人們的生活經驗總結融匯而成,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俗語就是關於面相的,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這句俗語就是「女人顴骨高,殺夫不用刀」,顴骨就是在眼睛的下方凸起的地方,古人為什麼會這樣說呢,顴骨高的女人非常的兇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