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的真正的君子是什麼樣的呢?在不同時期,君子的意思也各不相同,最早的時候指的是國君之子,強調地位的尊崇,後來經過千百年演變,逐漸成為品行高尚、博學多才的代名詞。在馮夢龍的《智囊全集》中,嚴格規定了君子的言行舉止:
成大事者,爭百年,不爭一息。說的是人生那麼長,聰明的人會把目光放長遠,忍一時不僅僅是海闊天空,還有無限逆轉的機會。
一直以來,人們都說酒後吐真言,《智囊全集》中的一句話,酒後不語真君子,很多人都對這句話十分熟悉。接下來跟著聞道一起來看看吧。
自控力很強的君子,也不能保證不說錯一句話,尤其在喝酒之後,腦子不太清醒,說一些不該說的話,很容易得罪別人,於是就產生矛盾,鬧得不歡而散。
所以,酒場上能夠儘可能做到少說話,稱得上是真君子。聞道看來,「不語」並非一句話都不說,否則大家都低著頭喝悶酒,也沒有多大趣味,失去了喝酒的樂趣,最好的做法是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這其中還有一個歷史典故,三國時期的國君孫浩,因為他是庶子,比較擔心朝廷中有大臣對他不忠心,於是便想出酒後吐真言這一說法。
在宴會上他將這些臣子灌醉後,很多大臣就開始胡言亂語,甚至說一些不好聽的話,但還有部分大臣很平靜,什麼也沒說。這時孫浩便心中有底,哪些人可用哪些人不用了,就像是鬼谷子的一句話「醉之有酒而觀其性」,所以說酒後還是可以看出一個人人品的。在《智囊全集》中還有提及:酒中不語真君子。
再來看看它後面一句話,即「財上分明大丈夫」。中國有句古話:親兄弟,明算帳!無論兩個人關係多好,在金錢方面一定要分清楚,丁是丁卯是卯,要不然日後很可能因此鬧彆扭,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甚至因為金錢問題老死不相往來。
所以,《智囊全集》中這句俗語「酒中不語真君子,財上分明大丈夫」,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它的意思:「在酒桌上喝酒時,不亂吹牛、不許諾言的人是好樣的;錢財方面不假大方、才是有所作為的人!」
從這句俗語上,的確後半句才是精華,老祖宗說透人性入木三分!這句話是老祖宗口口相傳的下來的,時至今日依然有借鑑意義,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如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年輕人在奮鬥的過程中,要心存善念,因為「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也不能死腦筋,因為「防人之心不可無」。
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實力,這樣你才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你說的話別人才會聽!因此,對於老祖宗的俗語,我們還是應該細細品味其中的真諦,這對於我們的成長來說,非常重要!
俗語,約定俗成,廣泛流行,且形象精煉的語句。包括諺語、歇後語、慣用語和口頭上常用的成語。大多為群眾所創造,並在群眾口語中流傳,有的是生活經驗的總結
如果只能推薦一本俗語方面的書,一定是馮夢龍的《智囊全集》
這本書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運用智術計謀來排憂解難、克敵制勝的處世奇書。不論是經邦治國,高瞻遠矚,還是出奇制勝,決勝千裡,古人的種種智慧韜略,幾乎收攬無遺。
讀此書如入寶山,金玉琳琅,美不勝收。《智囊全集》,裡邊有一千多個智慧故事,大部分都是從史書裡選摘的一些名人真實事跡,看完後頗有啟發,適合反覆閱讀,增長為人處事的智慧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運用策略,克敵制勝。
點擊下方【看一看】即可購買,一本書只有78元,卻可以將古人智慧一覽無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