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酒後不語真君子」,其實還有後半句,能夠做到才是好男人

2021-01-11 阿凱閱讀

古人說的真正的君子是什麼樣的呢?在不同時期,君子的意思也各不相同,最早的時候指的是國君之子,強調地位的尊崇,後來經過千百年演變,逐漸成為品行高尚、博學多才的代名詞。在馮夢龍的《智囊全集》中,嚴格規定了君子的言行舉止:

成大事者,爭百年,不爭一息。說的是人生那麼長,聰明的人會把目光放長遠,忍一時不僅僅是海闊天空,還有無限逆轉的機會。

一直以來,人們都說酒後吐真言,《智囊全集》中的一句話,酒後不語真君子,很多人都對這句話十分熟悉。接下來跟著聞道一起來看看吧。

自控力很強的君子,也不能保證不說錯一句話,尤其在喝酒之後,腦子不太清醒,說一些不該說的話,很容易得罪別人,於是就產生矛盾,鬧得不歡而散。

所以,酒場上能夠儘可能做到少說話,稱得上是真君子。聞道看來,「不語」並非一句話都不說,否則大家都低著頭喝悶酒,也沒有多大趣味,失去了喝酒的樂趣,最好的做法是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這其中還有一個歷史典故,三國時期的國君孫浩,因為他是庶子,比較擔心朝廷中有大臣對他不忠心,於是便想出酒後吐真言這一說法。

在宴會上他將這些臣子灌醉後,很多大臣就開始胡言亂語,甚至說一些不好聽的話,但還有部分大臣很平靜,什麼也沒說。這時孫浩便心中有底,哪些人可用哪些人不用了,就像是鬼谷子的一句話「醉之有酒而觀其性」,所以說酒後還是可以看出一個人人品的。在《智囊全集》中還有提及:酒中不語真君子。

再來看看它後面一句話,即「財上分明大丈夫」。中國有句古話:親兄弟,明算帳!無論兩個人關係多好,在金錢方面一定要分清楚,丁是丁卯是卯,要不然日後很可能因此鬧彆扭,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甚至因為金錢問題老死不相往來。

所以,《智囊全集》中這句俗語「酒中不語真君子,財上分明大丈夫」,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它的意思:「在酒桌上喝酒時,不亂吹牛、不許諾言的人是好樣的;錢財方面不假大方、才是有所作為的人!」

從這句俗語上,的確後半句才是精華,老祖宗說透人性入木三分!這句話是老祖宗口口相傳的下來的,時至今日依然有借鑑意義,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如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年輕人在奮鬥的過程中,要心存善念,因為「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也不能死腦筋,因為「防人之心不可無」。

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實力,這樣你才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你說的話別人才會聽!因此,對於老祖宗的俗語,我們還是應該細細品味其中的真諦,這對於我們的成長來說,非常重要!

俗語,約定俗成,廣泛流行,且形象精煉的語句。包括諺語、歇後語、慣用語和口頭上常用的成語。大多為群眾所創造,並在群眾口語中流傳,有的是生活經驗的總結

如果只能推薦一本俗語方面的書,一定是馮夢龍的《智囊全集》

這本書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運用智術計謀來排憂解難、克敵制勝的處世奇書。不論是經邦治國,高瞻遠矚,還是出奇制勝,決勝千裡,古人的種種智慧韜略,幾乎收攬無遺。

讀此書如入寶山,金玉琳琅,美不勝收。《智囊全集》,裡邊有一千多個智慧故事,大部分都是從史書裡選摘的一些名人真實事跡,看完後頗有啟發,適合反覆閱讀,增長為人處事的智慧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運用策略,克敵制勝。

點擊下方【看一看】即可購買,一本書只有78元,卻可以將古人智慧一覽無餘。

相關焦點

  • 老人常說「酒中不語真君子」,下半句才是精華,說透人性入木三分
    雖然許多農村老人並沒有非常高深的學問,但是往往卻能夠說出一些耳熟能詳的俗話俗語,不少俗語值得深思!其中《老人言》中收錄了這樣一句農村俗語「酒中不語真君子」,下半句才是精華,說透人性入木三分!完整的一句俗語應該是:「酒中不語真君子,財上分明大丈夫」,這句俗語的意思非常簡單明了,但是農村老人們為什麼會把它們凝練成俗語傳承下來呢?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
  • 「酒中不語真君子」,後半句也是精闢,藏著一個人的人品
    不清楚大家對「酒桌文化」是怎麼看的,酒局推杯換盞,又是敬酒又是勸酒,喝醉時經常可以看到五花八門的眾生百態,鬼谷子有一句話叫「醉之有酒而觀其性」,就是酒後看人品,那麼什麼樣的的人才算經過了「酒」的考驗呢?馮夢龍在《智囊全集》中說:「酒中不語真君子」。
  • 你知道「觀棋不語真君子」的下半句嗎?它才是經典,道破做人真理
    而他們為了把總結的智慧經驗更好地傳播給後人,便創造出了俗語這種特有的文化題材。俗語,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雖然沒有什麼華麗的辭藻修飾,卻句句充滿智慧。也正是因為它的簡單實用性,使得它成為了平民百姓中最為歡迎的文化題材。而我們常常聽到「觀棋不語真君子」,便是百姓們在日常交往中所積累的經驗。可你知道,這句話的後面一句是什麼嗎?
  • 俗語:「笑貧不笑娼」,後半句話才經典,卻很少人能夠做到
    ——約翰·赫爾達在五千年的時間裡面,我們民族誕生過很多優秀的文化,其中有一部分就以俗語的形式傳承下來。但很可惜的是,現代有很多的年輕人對於這些傳稱下來的知識都不太重視。雖然如此,這些俗語之所以能夠傳承千年的時間,必然是有著道理的。可能這些俗語看起來沒有那麼的文雅,實際上卻飽含了人生哲理,可以教會我們處世之道,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句俗語。
  • 俗語「人看四相,富貴難忘」,究竟是哪四相?其實後半句才是精華
    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在交流溝通的過程當中,總是會說出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俗語。一兩句俗語可以讓我們交談的更加方便,同時俗語還風趣幽默,這樣很容易讓人記在心裡,不容易忘記。俗語文化早已經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雖然表面的意思看起來簡陋,但是內在的道理卻是讓人感同身受,受益良多。民間有一句老話「人看四相,富貴難忘」,這句俗語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其中的四相指的是哪四相?其實俗語的後半句才是精華所在,讀懂後可以讓我們擁有「識人」的本事。
  • 俗語:「好藥難治冤孽病」,啥意思?很少人知道,後半句才是精華
    俗語:「好藥難治冤孽病」,啥意思?很少人知道,後半句才是精華文/雲夢俗語,一般都是一些生活經驗豐富的勞動人民總結出來的,無一不包含了他們的智慧,而其中很多的俗語內容都非常的有意義,可以給後人提供建議,幫助他們多多學習一些人生的道理,這些知識一般不是書本教給我們的。
  • 俗語:「飽暖思淫慾」,許多人不知道還有後半句,那才是精華所在
    並非所有的俗語都能廣為流傳,有些俗語因為某些原因,只火了一句,並不完整,但很多人都不知曉。今天跟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是「溫飽思淫慾」,其實這只是上半句,最經典的是下半句,卻因為太直白,被很多人忽略了。「溫飽思淫慾」的意思首先,我們要理解這個句子的意思,它是從《玉梳記》中的「富貴不淫」演變而來的。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術
    所以,很多人慣用「面相」來觀人,在這個過程中,便有這麼一個說法,在老一輩人當中,經常可以聽到——「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俗語,不過,在這後邊兒,還有一句更是經典,不過,這知道的人就少很多了。「兩腮無肉不可交」這一句俗語的意思便是指,如若一個人的臉上,並沒有什麼肉(不是指單純地瘦),那麼,和這一個人還是不要有過多的交往。
  • 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下半句才是精華,可惜十人九不知
    換句話說,俗語就是人們生活的真實寫照,反映人們對生活的認知和理解。 我們經常聽到「好馬不吃回頭草」,並把這句話當做口頭禪,多用於形容不走回頭路。原來,我們都認為「好馬不吃回頭草」只有一句,後來,才知道它的下半句才是真正的精闢。 那麼「好馬不吃回頭草」的下半句是什麼?為什麼很多人不知道呢?卻被稱為精華部分呢?
  • 它的後半句你聽過嗎?古人忠告要牢記
    俗語「烈女怕纏郎」咋解釋?它還有後半句,祖宗的勸誡早知曉為好民間俗語一直以來就成為了社會上廣為流傳的一種獨有文化,在很多人看來,似乎是覺得這種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不能「登堂入室」,語言粗鄙好像就不能夠代表整個的中華文化,可他們能夠長時間流傳下來,這對於他們來說本來就是一種肯定。
  • 俗語「色字頭上一把刀」,後半句說出人性,「色」究竟是好是壞?
    比如色這個字,不知道有沒有人仔細觀察過這個字的寫法,有個類似刀的上半部分。古人說:色字頭上一把刀,還有下半句說的很符合人性,色是好事還是壞事?這句俗語完整的話是這樣的"色字頭上一把刀,石榴裙下命難逃",色字寓意很多,可是主要指男性對女子美貌的貪戀。人是視覺動物,誰會不喜歡美好的事物呢,漂亮的花兒和漂亮的人自然都是看著賞心悅目的。
  • 俗語「富不睡大宅,貧不出遠門」,下半句才是精華,卻少有人知!
    即使這個國家風雨飄搖,有過頻繁的戰亂,甚至是外敵入侵,中華民族依然是屹立不倒。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古人為我們留下許多優秀的歷史文化。這些文化在流傳的過程中不斷更新、進步。不僅如此,古人還不斷的學習其他文化,使我國的文化趨於完善,這一點也令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對中華文化痴迷,其中最令老外痴迷的莫過於俗語文化。
  • 俗語:「一日夫妻百日恩」,下半句才是精華,卻鮮有人知!
    俗語:「一日夫妻百日恩」,下半句才是精華,卻鮮有人知!本文由【亮哥說史】獨家原創,作品未經作者本人允許,禁止抄襲轉發,侵權必究。本文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非常重視情感。
  • 農村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識人智慧
    這些俗語雖然說並沒有根本的科學依據,但是它也是人們根據日常生活來的總結,所以也有其存在的道理,大家了解的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的後半句,也就證實來古人的智慧無窮。古代的時候人們把看面相的人都稱之為相識,最早的相士記載是在公元557年到581年的《周書》中,當時只是一些簡單的體現,並沒有形成一種體系。一直到了公元581年開始才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 「男人無毛貴似金,女人有毛混半街」,這句俗語有何含義呢?
    那就是作為男人,想要當好一家老小的頂梁柱,擁有健康的體魄至關重要。倘若身體沒了保障,反而成了全家累贅。古人對於判斷男人健康就有獨到見解,只要正常該長毛的地方都有就行,畢竟體發茂盛說明身體分泌好,如此一來生病機率就小的多。  說完男人,那麼對於女人來說,體態豐滿多半身體健康,這也符合多數人的審美觀。而且體壯膘肥的女性,有了孩子後,一般都奶水充足不擔心餵養問題,這樣孩子長得好婆家自然高興。
  • 古人云:「食色性也」,下半句才是重點、但惜十人九不知
    古人云:「食色性也」,下半句才是重點、但惜十人九不知從古至今和「色」相關的論述非常多,這並不是什麼壞事,反而是好事,因為這是人的本性,我們有越多揭露本性的言論,也進一步說明我們對自身有著深刻的認識。不過由於古代和現代的語境發生了一些變化,再加上部分言論在世代流傳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偏差,所以本意被現代人所歪曲,今天我們要談論的這句古話也正面臨著被曲解的困境。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食色性也」這句話,這也是當前很多犯錯的男人為自己尋找的說辭,但其實這都是斷章取義的說法,這句話的本來含義並非如此。這裡的食指的並非吃,而是指喜愛的意思,而色指的是美好的事物,而不是好色的意思。
  • 農村俗語「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傳子孫」,後半句你未必知道
    你還記得曾經在村頭,圍坐在老人跟前聽他講農村俗語的情景嗎?你還記得曾經每天都要聽老人聊天,然後把學到的俗語向大人張揚的樣子嗎?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農村文化的一部分,都深深的刻上了農村文化的烙印。它們通過農民的口口相傳,成為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其中蘊含著老祖宗的處世之道和做人智慧,有不少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 俗話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更經典,真不是以貌取人嗎?
    久而久之,則傳下了一些與之相關的俗語,比如這句「兩腮無肉不可交」,就是大家經常可以聽到,那麼根據一個人的面相,判斷一個人到底可不可交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真不是以貌取人嗎?這句俗語從字面意義上來理解的話非常簡單,那就是說一個人的臉上如果兩邊的腮部沒有什麼肉,那麼這種人是不值得交往的,一定要離他遠點。那麼我們現在在腦海中想一下兩腮無肉是一個什麼樣子,其實仔細一想,這不就是尖嘴猴腮嗎?
  • 俗語「男人有毛貴似金,女人有毛混半街」怎麼理解?有沒有道理?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認識一句這樣的俗語,這句話叫做「男人有毛貴似金,女人有毛混半街」,這句話怎麼理解呢?首先史上半句,「男人無毛貴似金」,這句俗語可以理解為,一個男人如果毛髮旺盛,證明身份非常金貴。至於,後半句「女人有毛混半街」,怎麼講!
  • 農村俗語:「娶親不找『半個』人,迎親不走屋後門」,是啥意思?
    俗語是漢語詞彙中為群眾所創造而且在群眾中口口相傳的一種語言單位。這種語言具有通俗、簡練和形象化的特點,能夠被許多群眾所接受。一般來講,大部分俗語都比較易於理解,但也有一少部分俗語卻有些晦澀難懂。比如,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娶親不找『半個』人,迎親不走屋後門。」就是比較難懂的一句農村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