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女怕纏郎」啥意思?它的後半句你聽過嗎?古人忠告要牢記

2021-01-08 行者講歷史官方

俗語「烈女怕纏郎」咋解釋?它還有後半句,祖宗的勸誡早知曉為好

民間俗語一直以來就成為了社會上廣為流傳的一種獨有文化,在很多人看來,似乎是覺得這種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不能「登堂入室」,語言粗鄙好像就不能夠代表整個的中華文化,可他們能夠長時間流傳下來,這對於他們來說本來就是一種肯定。中華文化歷經了幾千年的發展,在如今也已經是形成了諸多的文化門類,而來自民間獨創的俗語也走上了歷史的舞臺。

如今的社會可以說是完全開放的一個社會,而且是在網際網路的驅使之下,更多的人將不同的語言融入到了不同的社會背景當中,甚至有一些更是成為了「網紅」詞句。而今天我們要講到的這句話則是跟男女有關係,自古這婚姻大事對於一個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而一直以來人們對於愛情的追捧也是很痴迷,哪個男子不盼望著能夠抱得美人歸,又有誰不盼望嫁給如意郎君呢?

而在長時間的經驗積累當中,古人就流傳下來這樣的一句話,那就是「烈女怕纏郎」,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我想應該也是相當容易理解了,這「烈女」也害怕會有糾纏的男子來追求,對於這些個女性來說,在很多事情上都有自己的原則,而且脾氣還很倔,男人要想追求談何容易。

那麼這「纏郎」又該當作何解釋呢?或許大家在現實生活當中也有了解了,很多的女孩在被追求的過程當中,並不是由於喜歡而答應了對方,往往就是由於對方男生的一些行為感動了她們,而殊不知這正是男生們慣用的套路,只要是無情獻殷勤,用死纏爛打的手法爐火芳心。

生活中我們或許就會有諸多的一些個很詫異的情況出現,分明是漂亮的女生,身邊的男孩子們還真是看著不咋地,當然不乏是有很多的富豪,其餘的可真就是男孩們自身努力的結果,女生往往是招架不住這樣的戰鬥力,在一次次的拒絕之後,面對軟磨硬泡還是繳械投降了。

而在這句話之後還有後半句卻鮮有人知,那就是「惡鬼怕鍾馗」,當然這兩句話在意思上並沒有什麼關聯,最多的也就是在詞句的使用上是有一些個押韻的手法。這句話的意思倒也算是比較容易理解,鍾馗這位捉鬼的能手,任憑是遇到了什麼妖魔鬼怪也很難逃脫他的手掌心的,實際上頗有一物降一物的意思的,而這就和上半句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對於這些個俗語,其本質的意思並非是太重要,而對於我們大眾來說,句子背後的那些才是值得我們去深思的,前半句用來勸誡女孩們,在選擇男伴的時候一定要用心,否則還真是後悔也來不及;而後半句更是令人深思,這不就是說要我們在日常行為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一旦是有任何的越界的行為,那最終也一定會招來災害的,老祖宗的忠告我們還是應該要早知曉為好,做到防患於未然。

相關焦點

  • 老話「人怕三長兩短」,究竟是啥意思?後半句同樣經典,長見識了
    而在我國俗語文化之中,也有這樣一句俗語「人怕三長兩短」,當成語文化和俗語文化相結合,裡面蘊含了無窮的智慧和學問。那麼有的朋友會問,「人怕三長兩短」這句老話到底是什麼意思,究竟哪「三長」,哪「兩短」呢?下面筆者和大家一起分享其中的奧秘。首先「三長兩短」有著幾種不同的說法,第一種就是和棺木有關。
  • 俗語:「男怕孤辰,女怕寡宿」,啥意思?孤辰、寡宿指的是啥
    文/孟浪俗語:「男怕孤辰,女怕寡宿」,啥意思?孤辰、寡宿指的是啥農村的生活不像城市,沒有種種的娛樂設備,每天就是在田地間勞作。不過在農村,鄰居鄉親們的關係一般都要比城市裡面要好。在城市,我們可能連上下樓甚至對門的人叫什麼都不知道,可能連一句話都沒說過。
  • 人生大忌,京東劉強東事件,老農忠告:野花莫入房,啥意思?
    話糙理不糙農村俗語「人怕出名豬怕壯」,如此大老闆的花邊事件不熱都難。這不,就農村年輕人看熱鬧的事件,再次被俺農村老人用於教訓及忠告年輕人,說:「野花雖香,莫入房」還自問啥意思?然後意味深長的樣子,告訴我們農村年輕人;京東劉強東事件有答案!那麼!「野花」入房有啥問題及講究呢?一起來看看,農村老人的這些忠告您有認真體會過及聽說過嗎?看一看農村老人關於京東劉強東事件的言辭忠告您認同嗎?
  • 俗語「最怕端午節水,不怕七月半鬼」啥意思?為何怕端午節水呢?
    俗語「最怕端午節水,不怕七月半鬼」是啥意思?為何怕端午節水?文/農夫也瘋狂過萬了六一兒童節,又迎來了新的一個星期一。今天是6月3日(農曆五月初一),這也就意味著這周五將要迎來傳統的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了。
  • 大家都聽過"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對你更重要,但很少有人聽過
    &34;這句話就出自這裡,相必大家也都聽過。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成年人臉上沒有肉的話,這個人就可以不必深交,因為此種人心機很深,萬一那天就會與你拔刀相向!在古代男士這樣的容貌就給人一種陰險狡詐的感覺;如果是女士的話,這樣的面容就是克夫,並且很有心機。
  • 古人說「麻面青須不可交,兩腮無肉大彎腰」,有道理嗎?祖宗忠告
    相由心生是根據年齡大的階段得出來的結論,對於青壯年並不實用,但是在農村流傳的一些俗語可以更能看出一些人的好壞,就像這句——「麻面青須不可交,兩腮無肉大彎腰。」這句俗語是古人的忠告,說的是不可輕易深交招惹的人。
  • 俗語:「好藥難治冤孽病」,啥意思?很少人知道,後半句才是精華
    俗語:「好藥難治冤孽病」,啥意思?很少人知道,後半句才是精華文/雲夢俗語,一般都是一些生活經驗豐富的勞動人民總結出來的,無一不包含了他們的智慧,而其中很多的俗語內容都非常的有意義,可以給後人提供建議,幫助他們多多學習一些人生的道理,這些知識一般不是書本教給我們的。
  • 老人言:「頭平額腦寬」,後半句你知道嗎?老祖宗的識人智慧
    老人言:「頭平額腦寬」,後半句你知道嗎?老祖宗的識人智慧老話常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從古至今都有「面相」一說,所謂面相,就是相面,相的其實不是面,是心。經常會聽到一個詞「相由心生」,就是你的樣子就是你心底最真實的樣子。
  • 俗話說:「男怕生前,女怕生後」,這句話啥意思?道盡父母的不易
    俗話說:「男怕生前,女怕生後」,這句話啥意思?道盡父母的不易俗語文化博大精深,很多俗語,我們解釋它卻不能夠完全深刻理解它。而且,有些俗語是有多層含義的,不能夠單單只是片面地去看待一句俗語。
  • 俗語:最怕端午節的水,不怕七月半的鬼;啥意思,有根據嗎?
    俗語:最怕端午節的水,不怕七月半的鬼;啥意思,有根據嗎?文|海豐說歷史農村的俗語有不少和節氣,氣候有關,而莊稼和天氣可是息息相關,一旦天氣紊亂,對種植的作物可是會造成比較大的影響的。最怕端午節的水,不怕七月半的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七月半是我國的傳統鬼節,相傳陰氣極重,太陽落山之後最好不要在外面逗留,有可能生病或者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情,而端午節的水是指在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前後的較大降水,這個時候下大雨以來會影響到端午節本身的賽龍舟活動,二來會對莊稼的生長造成影響,嚴重程度甚至大於七月半的鬼。
  • 古人云:樹怕三搖,女怕三撩,下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揭露了人性
    明代大才子馮夢龍在《智囊全集》中曾這樣說道:「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樹怕三搖春季是植樹的最佳季節,也就是三四月份。這個時候的土壤比較鬆動,把樹種下之後還要把填好的土用腳踩實,這時的根基還不穩,有時還需要用木頭來固定住,就是希望新種下的樹能穩穩地紮根。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話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話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鏡物之情,揆事之本;福始禍先,驗不回瞬;藏鉤射覆,莫予能隱。——《智囊全集》這句話的意思是:察照事物的真相,度量事物的根本。如此,在福禍發生以前就能迅速預測它。即使如藏鉤射覆這樣的事,也都不能矇騙我。
  • 又到一年殺年豬時,俗語「屠夫不殺五爪豬」啥意思?下半句更經典
    摘要:又到一年殺年豬時,俗語「屠夫不殺五爪豬」啥意思?下半句更經典文/農夫也瘋狂不知不覺中就要迎來2020年的新年了,因為在農曆2019年沒有立春,並且也沒有閏月,所以今年的春節來得有點早。在民間還有一句老俗語「屠夫不殺五爪豬」,是啥意思呢?下半句更經典!關於殺年豬在農村裡其實是有些說法的,一般如果誰家裡要殺豬了,都會先挑選一個「好日子」,然後再去請屠夫,如果他們正好有空就會過來幫忙。如果沒空,就得再約一個日子。而俗語「屠夫不殺五爪豬」就是眾多說法中的一種,其意思是說屠夫不應該屠殺腳上有五個爪子的豬。正常情況下每頭豬有四條腿,而每條腿上都是四個爪子。
  • 「婚外情是飲鴆止渴,別再執迷不悟」,3句忠告要牢記於心
    一旦有這種想法,就別再執迷不悟下去,婚外情只能是飲鴆止渴,無論彼此多麼激情,永遠也算不上真愛,只是寂寞和激情交融後的產物,而你,只是被欲望蒙蔽了雙眼。這裡也有3句忠告,送給已深陷婚外情的男人和女人,句句真實,也希望每位都能牢記於心,否則,到時候不僅失去愛情,連家庭也回不去。一、「儘早抽身回歸家庭,不至於鬧得人財兩空。」
  • 俗語「男怕生前,女怕生後」,有道理嗎?古人生活經驗之談
    當下,隨著後工業時代的深入,我們現在回想起本世紀初的一些情景,多有今非昔比之感慨。這是因為21世紀以來,隨著科舉的進步,社會發展之快讓人驚訝,今之三五年的變化勝過往昔百年。這就意味著,我們悠久的傳統文化也將距離我們漸行漸遠,比如民間常說的這句俗語「男怕生前,女怕生後」,我們很多人就沒聽過,而它的含義更是鮮為人知。過去由於受生產力局限,大多人沒有機會讀書,但是人類的進步,源於人類可以總結並傳遞相關經驗。而古代百姓雖無法通過學校等途徑將經驗傳播給後人,但可以通過經驗轉化成俗話口語的方法,傳播自己的經驗與智慧。
  • 古代俗語:「何必三更睡五更起」,後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的忠告
    古代俗語:「何必三更睡五更起」,後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的忠告俗語在我國擁著悠久的歷史,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俗語隸屬於我國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我們的先輩老祖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人生閱歷總結出道理。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啥意思?古人說的有道理嗎
    今天要說的這句「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以及他的後半句都體現了古人的生活態度,當然用今天的眼光來看,自然是不足信。但古人有什麼說法倒是對我們研究古代老百姓的歷史頗有幫助。雖然現在科技飛速發展,很多封建迷信已然消失,但少數地方對於孩子的出生時間仍然比較看中。這在有的農村仍然常見,他們會在孩子出生的時候請所謂的江湖術士進行佔卜良辰吉日,然後特意等到那天才生或者提前剝腹產。
  • 古人云:「食色性也」,下半句才是重點、但惜十人九不知
    古人云:「食色性也」,下半句才是重點、但惜十人九不知從古至今和「色」相關的論述非常多,這並不是什麼壞事,反而是好事,因為這是人的本性,我們有越多揭露本性的言論,也進一步說明我們對自身有著深刻的認識。不過由於古代和現代的語境發生了一些變化,再加上部分言論在世代流傳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偏差,所以本意被現代人所歪曲,今天我們要談論的這句古話也正面臨著被曲解的困境。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食色性也」這句話,這也是當前很多犯錯的男人為自己尋找的說辭,但其實這都是斷章取義的說法,這句話的本來含義並非如此。這裡的食指的並非吃,而是指喜愛的意思,而色指的是美好的事物,而不是好色的意思。
  • 「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牢記古人的忠告,受用無窮
    古人的告誡字字中肯。很顯然,老祖宗總結的這句俗語講了兩種生活狀態,一是有錢,二是沒錢。人這一生不論處於哪個階層,哪種社會地位,有些禁忌還是要遵從的,否則很容易步入歧途,真到那時就算是迷途知返恐怕也是為時已晚了!而所謂的「不進三地」和「莫近兩人」便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忠告所在。下面我們就分開來看看,這些到底都指的是什麼?
  • 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後半句更經典,道出了女人的弱點
    但是英雄有一關難過,那就是美人關,古人就曾說過:英雄難過美人關,其實這句話還有後半句,只是很少人知道。02一、英雄難過美人關是人之本性其實英雄和大多數人一樣,對於美好的事物十分喜愛。普通人難過美人關,英雄也是如此,這是人之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