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龍頭 制龍船 做樂器 78歲巧手老人了不得

2020-11-24 泉州網

【開欄語】

「讓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習近平總書記一直以來的牽掛,正慢慢成為新時代中國的生動實踐。正所謂「夕陽紅燦不覺晚,老有所樂未知秋」,不知您有沒有注意到,咱們身邊的不少「老前輩」可真的不一般,他們身懷絕活,沉浸其中,樂此不疲,讓老年生活展現出年輕姿態。值此重陽節來臨之際,早報推出「高齡絕活」系列報導,帶您領略咱厝這些高齡「牛人」的精彩。

■早報記者 陳玲紅 莊麗祥 文/圖

泉郡後山宮裡的嗦囉嗹龍頭已經接受香火14年了,不少信徒會去那裡祈福。78歲老人李金針便是這尊龍頭的雕刻者,也是14年前為社區重拾嗦囉嗹遊街盛況的發起者和組織者。

李金針從小喜歡做手工活,中學時代便參加過全省的航模製作大賽並拿獎,結婚前自己製作家中所有的家具門窗,退休後潛心鑽研手工,雕刻龍船模型。他還會製作五六種樂器,而且自學自彈,雖彈得一般,但樂在其中。

80釐米嗦囉嗹龍頭

他花3個月雕出來

在鯉城聚寶社區,不少老人提起2006年重新組織起來的嗦囉嗹遊街盛況都激動不已。「這是泉州的傳統,也是我們小時候的記憶,大家都非常歡喜,擺供桌迎神明求平安,這是我們鄰裡之間的盛會。」社區老人王大爺說。

經歷當年遊街活動的老人都知道,那場端午習俗能辦起來都虧了李金針。當年李金針64歲,他在電視上看到安海的嗦囉嗹表演在電視臺播放,反響挺不錯,卻和他記憶中小時候看到的泉州本土表演不一樣。於是,他便有了自己雕刻嗦囉嗹龍頭並組織一場端午遊街,重現泉州嗦囉嗹習俗的想法。

雕刻龍頭歷時約3個月,他查閱一些歷史資料,結合自己的記憶,先用泥土做了一個模型作為參考,然後買了一塊樟木,打造一尊高約80釐米的龍頭。緊趕慢趕,龍頭在當年的端午節前完成了。之後,他便開始組織嗦囉嗹遊街表演,還幫表演者化過妝。

結婚時自製家具門窗

巧手雕兩艘龍船模型

手工雕刻是李金針從小就喜歡的手藝。早在小學時,他會拿一個塑料罐打兩個孔,穿兩條繩子,加一根竹子,一個土味「二胡」便做好了,他便有模有樣地拉起來。中學時,他多次參加全省的航模、船模大賽還拿了獎。結婚時家裡沒什麼錢,他便自己製作了所有的家具,包括柜子、書桌、床和門窗,現在他和老伴仍在使用這些家具。

去年,鯉城浮橋街道要辦龍舟賽,請他幫忙製作兩艘龍船。他很誠懇地說,如果是用於比賽的龍船,他做不了。「比賽的龍船有嚴格的規格要求,我們自己做的工藝和標準都不行的。」李金針說,後來街道成立了浮橋龍船促進會,為了再現泉州古龍船,請他製作了兩艘龍船模型。

聊起龍舟習俗,李金針娓娓道來。他說,泉州的龍舟賽嚴格說起來應該叫「爬龍舟」,一船有20人,16名爬手、1人掌舵、1人打鼓、2人敲鑼。龍舟分公母,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母船」先下水,「公船」再陸續下水追逐。「我跑你追,不是比賽。」李金針解釋道。

龍船模型他陸續製作了四個月才完成,公母各一條,長1.4米,寬20釐米。現在這兩艘龍船模型就陳列在市區新門街郵政銀行2樓展示。

「偷師」製作多種樂器

自學自彈樂在其中

除了這些大件,李金針還製作過很多小物件。他家裡掛著十幾件樂器,其中有9件是他自己製作的,包括二胡、吉他、板胡、月琴、雙青和笛子。他說,從泉州影劇院電影放映員的崗位退休下來後,他就開始鑽研樂器。每次製作前,他會先到樂器商店裡看看樣式,重點是看看尺寸。然後再回家買材料製作。「做一把樂器大概要一個月,要重點記住各個零件的部位和尺寸,否則音色就不準。」李金針說,所有的樂器他也都自學自彈,彈得不好,但也是一種樂趣。

現在,李金針正在給社區的舞蹈隊製作錢棍舞的錢棍。「這種舞蹈也是泉州的傳統,類似於女版的拍胸舞。現在可查的錢棍舞的資料已經不多,我也是根據一點資料一點記憶加一點創作來完成編舞和錢棍製作。」李金針介紹,傳統的錢棍是竹子做的,兩頭的鈴鐺各有兩個。他製作的是用木頭做的,兩頭各有六個鈴鐺,繪上彩條在兩頭綁上紅綢,美化了一下。「鈴鐺多了,打出來的聲音才響才好聽。」

受疫情影響,錢棍舞的編排放慢了,李金針說,他希望能儘快完成編排和排練,讓這一傳統舞種也能像嗦囉嗹一樣,再放光彩。

相關焦點

  • 雕龍頭 制龍船 做樂器 泉州78歲巧手老人了不得
    78歲老人李金針便是這尊龍頭的雕刻者,也是14年前為社區重拾嗦囉嗹遊街盛況的發起者和組織者。李金針從小喜歡做手工活,中學時代便參加過全省的航模製作大賽並拿獎,結婚前自己製作家中所有的家具門窗,退休後潛心鑽研手工,雕刻龍船模型。他還會製作五六種樂器,而且自學自彈,雖彈得一般,但樂在其中。
  • 菏澤78歲老人悉心照顧臥床婆婆17年:有個老人在一起怪好嘞
    菏澤78歲老人悉心照顧臥床婆婆17年:有個老人在一起怪好嘞 2020-06-27 2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為夢想而執著——河北六旬農民36年巧手製作小提琴(7)
    新華社照片,邢臺(河北),2020年7月2日為夢想而執著——河北六旬農民36年巧手製作小提琴7月1日,崔法晨在家中為自己製作的小提琴調音。今年61歲的崔法晨是河北省臨城縣鴨鴿營鄉西瀆村村民,由於母親曾是當地河北梆子劇團的演員,崔法晨自幼便與樂器結緣。
  • 為夢想而執著——河北六旬農民36年巧手製作小提琴(1)
    新華社照片,邢臺(河北),2020年7月2日為夢想而執著——河北六旬農民36年巧手製作小提琴7月1日,崔法晨展示自己製作的小提琴。今年61歲的崔法晨是河北省臨城縣鴨鴿營鄉西瀆村村民,由於母親曾是當地河北梆子劇團的演員,崔法晨自幼便與樂器結緣。
  • 古稀老人KTV裡唱京劇 自帶樂器伴湊感覺很棒(圖)
    古稀老人KTV裡唱京劇 自帶樂器伴湊感覺很棒  現場  老人拿樂器進KTV唱京劇  4日下午1時許,位於黃島區香江路上的摩登天空KTV內,站在三樓迎賓的工作人員聽見電梯門打開的聲音後,照例低頭大聲問好。可當他們抬起頭的時候,卻發現了令人驚訝的一幕:從電梯門裡走出來的,是一群頭髮花白的老者。
  • 福建七旬老人用鼻子吹奏樂器 曾流鼻血臉腫脹
    鼻吹橫笛鼻吹葫蘆絲  如果有人用嘴吹各種樂器,你不覺得稀奇,那麼如果有人能用鼻子吹這些樂器呢?在惠安山霞鎮,就有這麼一位老人,他不僅能用嘴吹,還能用鼻子吹橫笛、嗩吶、口琴、葫蘆絲、巴烏、陶笛等各種樂器,聞名鄉裡。  回憶起學習用鼻子吹奏樂器的緣由,73歲的李少宗老伯感慨萬千。他說:「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叔叔從外地回來探親時為鄉親們表演用鼻子吹奏南音,博得滿堂喝彩。從那時起我就把叔叔當成榜樣。」但是,由於當時生活壓力比較大,根本沒什麼時間來練習吹奏。
  • 老人自帶樂器進KTV唱京劇 「冷落」點歌機(圖)
    現場  老人拿樂器進KTV唱京劇  昨天下午1時許,位於黃島區香江路上的摩登天空KTV內,站在三樓迎賓的工作人員聽見電梯門打開的聲音後,照例低頭大聲問好。可當他們抬起頭的時候,卻發現了令人驚訝的一幕:從電梯門裡走出來的,是一群頭髮花白的老者。
  • 民國極品「剩女」:張愛玲不敢得罪,為情等待52年,78歲做新娘!
    所以,民國時期,美女很多才子也很多,他們在在亂世之際掙扎著謀愛謀生,不過,當時這些民國紅顏中的大多數,都因亂世而不得已苦苦掙扎,或淪落在情感泥淖,或被命運丟棄。今天小編要說的這個女人,他堪稱是民國極品「剩女」:張愛玲不敢得罪,為情等待52年,78歲做新娘!眾所周知,78歲,按照歷史上的傳統稱謂已經是古稀之年,放到現在也是早已退休,兒孫滿堂盡享天倫之樂的時候。
  • 78歲老人寫日記60載 點滴記錄生活變化
    每天,家住託克託縣新營子鎮乃同村78歲的任梅女老人都會在日記本上記錄著當天發生的事或新聞,這一習慣一直堅持了60年。「2018年2月22日,時間過得很快,又一個大年過去,今年很熱鬧,3個孫子都回家看看。這裡變化很大,過去背上娃娃回娘家,15裡路要走兩個鐘頭,如今坐汽車十幾分鐘就到了。如今,過去的舊土房變成了磚瓦房、土路變成了水泥路,還安裝了路燈,真亮!
  • 武漢78歲老人翻出18年前存摺,還有餘額69元,卻被銀行告知取不了
    武漢78歲老人翻出18年前存摺,還有餘額69元,卻被銀行告知取不了過去幾十年,人們把錢存在銀行,銀行都會給儲戶一個存摺,存摺就和現在的銀行卡一個功能,只不過每次去取錢的時候,只能去櫃檯辦理,不像現在的銀行卡,只有有ATM機,就能取錢。
  • 龍船見得多了,「鳳船」你見過未?車陂迎來首條「鳳船」!
    其中一條龍舟是正兒八經的「龍船」:龍頭、龍尾;另一艘則顯得很特別:鳳頭、鳳尾。「男人們有龍船,我們女人們也要有鳳船嘛!羨慕他們扒龍舟幾十年了,我們的龍舟夢也圓了!」女村民們告訴記者。為了迎接鳳船,車陂村沙美片的村民們成立了車陂沙美女子鳳船隊,超過200名婦女報名,年紀最大的已經67歲,年紀最小的才幾歲。
  • 大手小手變巧手 和青羊妹兒一起為他們喝彩~
    大手小手變巧手 和青羊妹兒一起為他們喝彩~ 2021-01-15 1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惹不起」的肖馬人,特別是66、78、90年的,老人說的話真準!
    「惹不起」的肖馬人,特別是66、78、90年的,老人說的話真準! 78屬馬人,終身會有3次磨難:初次是在31歲的時,適逢牛年,在這一年,屬馬人的作業不順;在36歲的時分就到了人生中的第二大磨難
  • 不得不了解的交響樂團樂器——小提琴
    是被哪些樂器演奏出來的呢?這些樂器為什麼會有那麼特殊的性能和表現力?它們是在什麼時候和怎樣結合成為這樣一個龐大的整體的?一個交響樂隊所具有的那種魔術般的力量又是怎樣產生的......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響曲》第三樂章 (指揮:西本智實) 一般交響樂團的樂器根據演奏方法分為以下幾組:用弓拉的弦樂器是一組,用嘴吹的管樂器又是一組,這一組樂器由於構造的材料不同還可以分為木管樂器和銅管樂器兩組,用手來敲打的叫做打擊樂器
  • 人均期望壽命從2013年的78.51歲升至2019年的78.94歲
    此《報告》通過分析大量人群健康數據發現,我市人群健康狀況不斷改善,人均期望壽命從2013年的78.51歲上升到2019年的78.94歲,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率從2013年的561.46/10萬降低至2019年的437.77/10萬。
  • 京劇樂器一覽
    原標題:京劇樂器一覽 單皮鼓 又稱小鼓。是打擊樂和管弦樂的指揮樂器,演奏時用兩根細竹(通稱鼓箭子、鼓籤)。指揮方法用底鼓,有時並配合手勢,各種樂器都隨著它的指揮來演奏。歌唱時輔助板打節奏。司鼓、板者稱為鼓佬(即鼓師)。
  • 78歲農村老人挖樹根,言說不能坐吃山空,賺錢不如省錢咋回事
    周日下午4點多鐘,山西省臨猗縣沿黃公路的一側,78歲的農民程大爺在黃土崖下費力的砍著一棵榆樹,一會用鐵鍁,一會用板斧,忙的是不亦樂乎,他似乎過於專注,對公路上的過往車輛充耳不聞
  • @蒼南女巧手,省級百名「女紅巧手」尋找推薦活動等...
    @蒼南女巧手,省級百名「女紅巧手」尋找推薦活動等...,省級百名「女紅巧手」尋找推薦活動等你來翻牌!》各位女巧手、女匠人,你們的舞臺來了!浙江省婦聯攜手中國絲綢博物館開展百名「女紅巧手」尋找推薦活動,要在全省範圍內,挖掘一批技藝精湛,既立足傳承又追求創新的傳統手工藝女巧手、女匠人!報名須知評選條件1.有技藝專長。具有傳統手工精湛技藝,在同行中公認度較高,在地方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 《易經》智慧:多少歲該做壽?有什麼講究?家裡有老人的不妨看看
    當一個人超過60歲時,這「生辰」的叫法就被「壽辰」所取代。那麼老人應該在什麼時候做壽呢?其中又有著什麼樣的講究呢?一、男不做九,女不做十做壽分為兩種,一種是逢十大壽,一種是普通的壽辰。在民間,有一種傳統,被稱為「男不做九,女不做十」,這意味著女性在過逢十大壽的時候,需要提前一年,比如六十大壽需放到五十九歲來過,而男性則不必。《易經繫辭》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
  • 民國最老「剩女」,為愛等待52年,在78歲時嫁給初戀,做他的新娘
    一年,等下一個人來代替,等七年,等全身血液換新,還是真的可以為了一個人等了很久很久,而今天小編給你們介紹的傳奇女子,她為愛等待52年,在78歲時嫁給初戀,做他的新娘,堪稱是民國最老「剩女」,她就是張茂淵,張茂淵一個在歷史長河中,並不算有大貢獻的女子,但她的一生卻頗為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