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的話,不管是體裁還是體材都特別多。古體詩,現代詩,打油詩,當然還有各種體。我們且不論具體屬於詩裡的什麼體裁體型吧。總之,可謂是五花八門。另外可寫的東西也多,心情,情感,人物,言志,言物,言情也都可以。還有就是,字數通常也沒有特別的限制。古體詩除外,但古體詩短啊,也就幾十個字。以上這些,反應出,詩的一個特點,就是特別好入門。先別管你寫的好壞吧,總之,感覺人人都可以拽兩句。所以,這也是造成了寫詩的泛濫。
詩的入門,也不同於小說,散文,或者新聞體,或者雜文。需要一定的而且也可以說是有些厚的文字基礎,文學素養,才能寫出入門的文章。而且,文章的好壞也很容易判斷。最起碼,一遍看去,就知道這篇文章寫的好不好。立意,論點,故事,段落,用詞,還有作者自身的知識儲備等等,也都能體現出來。而且字數也一般都比較多。所以,在入門上,這些都比詩要難的多,而且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也多。
自然的,先難倒一部分人。最重要的是,文章的好壞很容易區分。好就是好,語言通順,故事吸引人,用詞恰當等等,就連我們基本的讀者都能很明白的區分出來。所以,也不容易摻假,不容易出現混子。而詩就不同了。以上規則對它全不管用,而且一百個人有一百個欣賞眼光,什麼角度,臆想,
誇張,甚至亂寫,都有點讚的。另外就是用詞,也沒有人去給它一個特別的約束,尤其現代詩,這點最為突出。有些人,一句話,分成幾行就是一首詩。有些人亂七八糟的胡寫一通,
也有人認為是詩。甚至還有越看不懂,越玄乎的,反而成了好詩。最奇葩的是,如今湧現出來了一些小學都還沒學好,連基本的用詞都不會的的農民詩人,當然,個人對農民在這裡沒有貶義。我自身也是農村的孩子。
至於對不對號入座,就不說了,大家可以去網上看。總之,我的意思就是說,詩這個東西,誰都可以寫。會寫字你都可以寫。而且還沒人敢說你寫的不好,因為它沒有一個具體的衡量標準。如果說你用詞不對,你會說故意的。如果說你語言不通順,你會說要的就是意境。所以,對詩的評判,也真是沒轍了。由此,也造成了,寫詩的人,泥沙俱下,不管他文字功底如何,反正分行了,押韻了,他就認為自己寫的就是詩。你能怎麼著?
以上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還有一點就是,你發現沒有,詩這個東西,跟書法,還有一些被習慣冠於藝術一類的東西一樣的。就是沒有一個完整的評判標準。什麼行為藝術,街頭藝術,拿一張白紙點了一個黑點,或者把墨或者油彩隨便一潑,就成了亂七八糟的藝術名畫一樣!其實這些,都是誤人子弟,或者皇帝的新衣。最終是經受不了評判的,時間也終會給這些小丑一個笑話的。君不見,最近網上流行的,那些什麼射墨書法,頭髮書法,拿一支粗大的毛筆,美女站成一排,亂畫一通的書法。這些,其實就是一種亂像,就是一種跳梁小丑。其實,詩屆也有很多類似的現象。就是因為,他沒有一個嚴格的標準體系。所以才出現了什麼,梨花體,農民體,順口溜體,無病呻吟體,等等。
其實這些,也是作協不作為和網絡文學暴力的一個亂像體現。具體就不說了。就說原因,為什麼這些還能紅?就是捧的唄,誰捧的?作協和網絡唄。也怨不得別人。
所以,綜上所述,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在什麼人都寫詩。這句話是貶義的。這其實,就是因為詩屆的亂象體現,而非詩屆的真正繁華。
門檻低,無標準的評判體系,無系統的研究,也無一個好的引領。再加上寫了反正也沒人看,也沒人敢說不好。敢說不好的要麼就說他不理解,要麼就懟他不懂意境。
當然,也有些人,是真正喜歡詩,愛研究詩,才去寫詩的。這是值得稱讚的。當然,依然沒人看。因為,現狀就是寫詩的人多,看詩的人少。
有人說,詩已經落寞了!再也不行了。
我還想說,在郭德綱沒出現之前,相聲還一直被鼓吹落寞了呢?甚至有些曲藝的領導,想直接申遺呢?而且,最重要的是,郭德綱沒出現之前,大眾都以為相聲很簡單,就是倆人對臺詞。而郭德綱的橫空出現,才又一次讓我知道,原來相聲真麼難啊!要會那麼多東西啊!要那麼專業才能說好啊!原來,小劇場的相聲,這麼吸引人啊!原來,說相聲的,也可以這麼有才華啊!只有這樣,也才能把一些相聲的混子刷掉!讓人明白過來,原來那什麼什麼著名相聲演員,其實並不會說相聲啊?原來他也只是個門外漢啊!
所以,歸根結底,詩也出現如此的亂象,並不是因為詩不行了,詩落寞了!而是真正會寫詩的人,幾乎沒有了!
所以,還真的希望詩屆,哪天如能蹦出一個「郭德綱」出來!到那時,才是詩的真正又一個春天的到來。那才是詩的幸事!那樣,才會自然而然的刷掉一些連文字基礎都沒打好,卻到處題詩寫詩發表詩的人!
而非如今是人都可以寫詩的亂象!
這裡主要指現代詩。當然,古體詩也有這種現象,但不多。因為古體詩還是有著自己嚴格的標準,門檻相對也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