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文學天分,更不用字斟句酌,人人都可成為「詩人」,只要你在鍵盤上敲入幾個關鍵詞,60秒就可以自動生成一首詩……這並不是天方夜譚,而是目前網際網路上流行的「寫詩軟體」提供的「便利」。
寫詩機器造就「現代詩人」
詩歌也能流水線製造
記者近日點開某網站文化頻道,「您,一位國家級詩人,請為最好的朋友賦詩一首」的字樣映入眼帘。頁面上共有華麗、朦朧、離別等30種「風格」以及朦朧詩人、豪放詩人、現實主義詩人等26種「頭銜」可供選擇,記者隨意選了兩種「風格」和「頭銜」,按照系統提示輸入了幾個關鍵詞,點擊「吾詩已成」,不一會兒,「您的大作新鮮出爐」字樣就跳了出來。
據了解,這個名為「獵戶星免費在線寫詩軟體」推出至今,已自動生成了近30萬餘首詩歌。軟體的編制者是長沙一名普通的電腦程式員——「獵戶」。在「獵戶」眼中,現代詩就是打亂語文常識中的名詞、形容詞、副詞的搭配,混淆不可能的主謂關係。「搭配越亂越好,越離奇越好,沒有其它玄妙!」
在一個寫詩網站的首頁赫然寫著:「讀多了詩壇上那哼哼嘰嘰不知所云的詩歌,我們才知道讀不懂就是現代詩的本質,胡亂搭配是現代詩的法寶。在沒有大師的年代,我們,讓所謂的詩人滾開!現在,我們自己也會寫詩!」
中小學生迷上寫詩軟體
網上「造詩」玷汙童真
寫詩軟體在網上流行之後,一些中小學生迅速迷上了「造詩」。北京東城區一位中學語文老師反映,近些天不少學生的作文本裡,突然多了一些詩歌,有些寫得還不錯,有些則讀都讀不通。
有家長對此感到不安:詩歌都可以批量生產了,孩子還有自己寫作文或詩歌的興趣嗎?另外,網站的詩歌風格裡竟有「撫摸」、「請將我安葬」、「網絡激情」等可供選擇;而在詩人頭銜裡,則有「偷情詩人」、「悶騷詩人」、「猥瑣詩人」等。輸入關鍵詞,寫出來的「詩歌」都是和這些風格相對應的,很多內容和意境根本不適合小學生。
一位教育界人士表示了他的擔憂:這樣的寫詩軟體,不僅不能給孩子美的享受,而且很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久而久之,對孩子文字基本功的培養危害極大。
程序化有悖詩歌本質
文學創作呼喚真情實感
「寫詩軟體」的出現,給詩歌界帶來了震動,文學界紛紛指責其「十分荒唐」、「胡言亂語」,是「在把文學創作快餐化,是文化浮躁的表現」。
有文藝理論家表示,詩歌在當下面臨兩種境遇:一種是偉大的詩歌擱在書架上無人問津;一種是非詩非詞的句子被當作流行歌詞廣為傳唱。
詩人梁曉明認為,今天的詩歌生成軟體能擁有如此高的點擊率,至少說明人們對詩歌還是有熱情的。詩歌其實一直都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詩是表達人類情感的最好載體,是內心的體驗和感受。程序化的文字拼湊和拙劣的模仿完全有悖詩歌的本質,寫詩軟體寫出的作品和表現的東西是對藝術的一種傷害,會毀滅詩歌。
專家說,在各種文學樣式中,對文字和意境要求最高的是詩歌,不僅要求作者有很高的文學素養,還要用真情實感去創作,這一點,機器是做不到的。
(來源:《人民日報》2006年11月10日,記者:劉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