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什麼時代,都從不缺少美人。美人仿佛總是能夠使歷史更加多彩,使故事更加跌宕起伏,富有戲劇性。生活中我們也時常用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來描繪美人…
屈原筆下的美人是這樣的: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從文狸,辛夷車兮結桂旗。
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

屈原筆下描繪了一位美麗、率真,而又痴情的少女形象。其中尤以「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兩句最為傳神。含情巧笑,身姿婀娜,多麼美好的景象…
不禁使人聯想到《詩經·衛風·碩人》中:「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qiú)蠐(qí),齒如瓠(hù)犀(xī),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對美人的描寫。但是相比而言,屈原筆下「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是飽含了作者的神情與渴望。而《詩經·衛風·碩人》中則是對美人之美的具體描寫,更多是對美人外在形象的描寫。手指纖纖如嫩荑,皮膚白皙如凝脂,美麗脖頸像蝤蠐,牙如瓠籽白又齊,額頭方正眉彎細。微微一笑酒窩妙,美目顧盼眼波俏。透過這些字眼仿佛這位美人就可以浮現在腦海裡。

《孔雀東南飛》中有"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孔雀東南飛》中的女主人公劉蘭芝腳下穿著絲鞋,頭上的玳瑁簪閃閃發光。腰間束著流光的白綢帶,耳邊掛著明月珠裝飾的耳璫。十個手指像尖尖的蔥根又細又白嫩,嘴唇塗紅像含著朱丹一樣。她輕輕地小步行走,豔麗美妙真是舉世無雙。

李延年歌: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歌中以傾國傾城來襯託美人之美,"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李延年並未著一詞來描繪這位女子的美貌,卻賺足了人們的好奇心,究竟是位什麼樣的女子才能稱得上是傾國傾城?

歷史上很多詩人都有寫下描寫美人之句,白居易有"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無論是對美人形象外在之美的描繪,或是對內在美的讚美,都寄託著不同人對美的渴求。無論是古人,還是現在的我們都需要美,這種美不僅僅是一種外在的形象之美,還有內在的心靈之美。審美從沒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