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人民網對外傳播英文報導的共詞分析
利用WS軟體的索引功能,結合詞頻統計分析中出現的高頻詞彙,本文選取了2016年上半年人民網對外傳播英文報導中出現較多的詞組「SOUTH CHINA SEA」、「CHINA AND THE」、「BETWEEN CHINA AND」、「WILL CONTINUE TO」、「CHINESE PRESIDENT XI」進行下一步質化文本分析。
4.2.1 「SOUTH CHINA SEA」
在這些詞組中,詞組「SOUTH CHINA SEA」共出現1,106次,甚至超過了很多單個詞彙,可見「南海問題」是2016上半年人民網對外傳播中的一大重點。「SOUTH CHINA SEA」多次直接出現在報導標題之中(文本1~7),以南海仲裁案為焦點,人民網twitter多次貼出相關文章,對此事發出中國的聲音,積極參與到國際輿論的討論中,及時報導中國的南海行動,破解謠言(文本5、文本7);引用多方觀點明確表達中國維護主權、不接受仲裁的態度(文本2、文本3、文本4),並解釋支持中國這一態度的依據(文本1、文本6)。從更普遍的角度看,這也反映了人民網面對事關中國國家利益的問題時在對外傳播中所採取的做法:一是澄清國際謠言,報導中國行動;二是表達並闡述中國立場。
4.2.2 「CHINA AND THE」和「BETWEEN CHINA AND」
在有關「CHINA」的詞組中,「CHINA AND THE」和「BETWEEN CHINA AND」這兩個詞組分別出現292次和出現197次,屬於高頻詞組,而通過報導文本考察這兩個詞組則發現,語料庫中這兩個詞組的使用有重複的情況,因為WS軟體僅能分析三個單詞組成的詞組,故而將這兩個詞組分開。在內容方面,這兩個詞組均在報導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地區、國際組織)之間的外交關係,全面向國際社會展示了中國多邊外交的成果,也凸顯了中國在當今世界所擁有的大國地位。這也反映出對於中國外交活動的報導人民網對外傳播英文報導中相當重要的一個部分。
4.2.3 「WILL CONTINUE TO」
經過WS軟體統計,詞組「WILL CONTINUE TO」共出現了134次,而深入文本分析,則可以看出包含「WILL CONTINUE TO」的報導明顯分為內政和外交兩類,不過報導中均闡述了中國政策的持續性,也可以反映出人民網對外傳播英文報導中比較重視傳播中國政府取得一定成效的政策舉措,亦即重傳播中國成就方面,這有利於塑造中國負責人政府和大國的形象。以隨機從語料庫中抽選的文本為例,內政方面有關於中國持續加大對科技創新投入的報導(文本10)、有持續進行供給側改革的報導(文本11),外交方面則是繼續保持與相關國家密切的經濟外交關係(文本12、文本13)。
4.2.4 「CHINESE PRESIDENT XI」
在含有「CHINESE」的詞組中,出現最多的是「CHINESE PRESIDENT XI」,說明人民網對外傳播英文報導中很重視對國家領導人動態的傳播,文本14~16是從2016年4月的報導中隨機選取的包含「CHINESE PRESIDENT XI」的3則文本,報導的角度不一,其中既有習主席參加國事活動(文本14),也有習主席每年都固定要參加的常規活動(文本16),也有習主席強調的政策性內容(文本15)。而與之相比,在整個語料庫中「GENERAL SECRETARY XI」的表述僅出現7次,可見人民網對外傳播英文報導中對於習近平的報導側重的是其政府職務,而對其黨職報導不多,也可以認為人民網在對外傳播中主要是以國家媒體的形象為自己定位的。
5 總結與討論
5.1 對人民網對外傳播英文報導特點的總結
通過上述研究,本文回歸「人民網對外傳播英文報導特點」這一研究問題,總結出了5個特點:
1、人民網對外傳播英文報導以我為主,積極維護國家利益。
從「CHINA」高居詞頻統計列表首位就可以看出人民網對外傳播英文報導是以我為主的,而2016年上半年對於南海問題的高度關注則反映了人民網對外傳播中對於國家利益的積極維護,而深入到相關文本之後,可以總結出民網面對事關中國國家利益的問題時在對外傳播中所採取的做法:一是澄清國際謠言,報導中國行動;二是表達並闡述中國立場。這種主動出擊參與到國際輿論場的爭奪中,有利於改善之前中國被西方輿論牽著鼻子走的被動局面,英文的報導也跨越了語言的障礙,可以將中國的觀點直接傳播到主流的英語世界。
2、在選擇報導的新聞事實方面,人民網對外傳播英文報導以「正能量」為主,多表達對未來的信心。
「WILL CONTINUE TO」詞組的運用闡述了中國政策的持續性,也可以反映出人民網對外傳播英文報導中比較重視傳播中國政府取得一定成效的政策舉措,亦即重傳播中國成就方面,常以積極的態度報導未來的景象。而在詞彙使用方面,「NEW」和「DEVELOPMENT」均出現至少1,500次,也進一步佐證了人民網對外傳播英文報導中「正能量」為主的特點。
3、就報導內容類型而言,中國的外交活動是人民網對外傳播英文報導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過對高頻詞組「CHINA AND THE」和「BETWEEN CHINA AND」的分析,發現在語料庫中這兩個詞組均是在報導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地區、國際組織)之間的外交關係,全面向國際社會展示了中國多邊外交的成果,也凸顯了中國在當今世界所擁有的大國地位。與此同時,通過「CHINESE PRESIDENT XI」也可以在語料庫中檢索到許多關於習主席出席外交活動的報導。這都反映出中國的外交活動是人民網對外傳播英文報導的重要組成部分,超過了經濟、社會等其他議題。
4、在對外傳播英文報導中,人民網將自己定位為國家媒體,重視對國家領導人動態的傳播。
在語料庫中「CHINESE PRESIDENT XI」的212次出現與「GENERAL SECRETARY XI」的7次出現形成鮮明對比,可以分析出人民網對外傳播英文報導中對於習近平的報導側重的是其政府職務,而對其黨職報導不多。因此推論出在對外傳播英文報導中,人民網將自己定位為國家媒體。故而人民網對外傳播英文報導也重視對國家領導人動態的傳播,報導角度較為豐富,既有安排好的外交等活動,也有每年的例行活動,也包括在某一時間點領導人重點強調的政策性問題。
5、在內容呈現方面,人民網對外傳播英文報導重視使用數位化和統計化的方式來呈現事實。
這主要來自於對研究語料庫的詞頻統計分析,除了語料庫中數字出現多達23,555次外,「PERCENT」一詞在語料庫中出現1823次,平均0.94篇報導即出現一次,充分說明了人民網對外傳播英文報導中多使用數位化和統計化的方式來呈現事實。
5.2 對應用語料庫研究方法研究新聞文本的討論
本文作為應用語料庫研究方法研究新聞文本的一次嘗試,以人民網twitter帳號@PDChina傳播的人民網英文版文章為主體構建了研究語料庫,並以利用WS軟體進行的詞頻統計分析和共詞分析為基礎,分析了人民網對外傳播英文報導的特點。通過這次研究實踐,本研究也可以為後續應用語料庫分析方法對新聞文本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經驗和心得。總的來說,主要有3個方面可供研究者來參考:
第一,語料庫分析適合大量文本資料的研究,特別是對於海量文本的初期探索性研究,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在分析數以萬計的網際網路文本時,這種研究方法必將獲得更強的生命力。
第二,語料庫分析方法可以直接考察文本中實際的遣詞造句的情況,因此形式上更容易貼近文本的真實意涵,是深入文本研究的一個絕佳取徑。
第三,語料庫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傳統質化文本分析過程中樣本代表性不足的問題,以語料庫為媒介,量化研究與質化研究的方法實現了結合。在本研究當中,對於語料庫方法的應用就分為兩個階段,其一是詞頻統計分析等對於語料庫內容的量化的統計,以此為基礎,第二階段延伸到了利用軟體的索引功能結合詞組探索文本,從而再採用質化的研究方法對文本進行更為深度的解析,以回應在量化部分難以解釋的批判性問題。
參考文獻
[1] Fairclough N. Language and power [M]. Longman, 1989.
[2] Baker P, Wodak R. A useful methodological synergy? Combining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corpus linguistics to examine discourses of refugees and asylum seekers in the UK press [J]. Discourse & Society, 2008, 19(3):273-306.
[3] 孫昕. 基於語料庫的網格體育新聞縮略語研究[D]. 山東大學, 2013.
[4] 郭文平. 字彙實踐及媒介再現: 語料庫分析方法在總體經濟新聞文本分析運用研究[J]. 新聞學研究, 2015 (125): 95-142.
[5] 廖衛民, 錢毓英. 民生新聞傳播與社會幸福感評估——基於浙江省媒體語料庫的實證分析[J]. 當代傳播, 2012(3):21-25.
[6] 梁茂成. 語料庫語言學研究的兩種範式: 淵源, 分歧及前景[J]. 外語教學與研究: 外國語文雙月刊, 2012, 44(3): 323-335.
[7] 劉長徵, 秦鵬. 基於中國主流報紙動態流通語料庫(DCC)的成語使用情況調查[J]. 語言文字應用, 2007(3):78-86.
[8] 王立非, 梁茂成. WordSmith方法在外語教學研究中的應用[J]. 外語電化教學, 2007(3):3-7.
[9] 楊娜, 吳鵬. 基於語料庫的媒介話語分析——以《紐約時報》對華婦女報導為例[J]. 國際新聞界, 2012(9):48-58.
[10] 喻國明. 基於語料庫方法的輿論熱詞資料庫的構建——以2011-2013年全國兩會輿情中心詞和關聯詞的發現與分析為例[J]. 新聞與寫作, 2014(1):54-60.
[11] 張升君, 文軍. 翻譯批評中的語料庫方法——用Wordsmith工具分析《論語》的兩個譯本[J]. 外國語言文學研究, 2008(2).
(責編:溫靜、趙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