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日本的經營四聖之一,創立三家世界五百強公司,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成績,他的理念在國內也得到了任正非、雷軍等大牛的認同。
稻盛和夫的成績非常亮眼,但是在稻盛和夫年輕的時候,他可以說是非常失敗的一個人。他從小說不上是聰明,上學的時候經常不及格,大學也沒有考上好學校,只能在本地上學,畢業之後去了一家快破產的公司,連工資都發不出來,簡直是太慘了。
但是,稻盛和夫身處逆境,究竟是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呢?
因為,他改變了自己的思維,擁有這兩種思維,或許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1. 正面的思維方式
思維方式能夠決定一個人的行動,正面和負面的思維方式,產生的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每個人的思維是不一樣的,對待同樣的食物就會有不同的想法,半杯水,悲觀的人想得是只有半杯水了,樂觀的人想得是幸好還有半杯水。
稻盛和夫在找工作的時候,找不到工作,最後是通過老師的介紹進入了松風工業,但是專業還不對口。稻盛和夫帶著一點錢來到京都,進入松風工業,等到發工資的時候,卻發現公司周轉十分困難。稻盛和夫從未想到自己的職業生涯竟然如此狼狽。
稻盛和夫認為:人生和事業的成功需要保持正確的思維方式,持有正面的思維方式極其重要,因為有了正面的思維方式,才會有幸福的人生。
稻盛和夫一開始也是怨天尤人,但是在改變思維之後,他把行李搬到了實驗室,沒日沒夜的研究技術,終於研製出新的材料,挽救了松風工業,同時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其實,和稻盛和夫在一起工作的人有很多,但是他們是能偷懶就偷懶,甚至和稻盛和夫產生過衝突。思維不同,也就決定了他們的不同命運。
一切成果都是正面思維的成果,只有正面思維,才能夠調動人的主動性,挖掘出一個人潛力。如果負面的思維不去改變,那麼不管擁有多少財富,也不會幸福,甚至會失去自己的財富。
稻盛和夫曾經列出一個公式:人生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如果思維方式是負數,那麼熱情和能力越高,那麼帶來的負面影響反而會越大。
那麼我們該如何擁有正面的思維呢?
可以採用黃金圈方法,倡導的是由內而外。
why:為什麼。我的目標是什麼,我這樣做的理由是什麼?我懷著什麼樣的理念?在這個階段,需要我們持續思考,並最終確定方向。稻盛和夫在進入松風工業之後,他也想到要離開,但是因為家人扣留證件,才沒有走成。稻盛和夫在心灰意冷之下想到,既然要走,為什麼不做出點成績再離開呢?這麼一來,稻盛和夫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就積極開始行動了。
how,怎麼做。當目的明了之後,我們就能夠清楚應該怎麼做了。稻盛和夫在明確自己的目標之後,就把鋪蓋搬到了實驗室,開始廢寢忘食的開始研究,終於研製出了當時在精密陶瓷領域內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明創造,幫助公司起死回生,
what,取得的結果。在為什麼、怎麼做後,肯定會有結果。通過結果,就能夠判斷我們的執行效果究竟怎麼樣了。稻盛和夫在全身心投入之後,研發出新的材料,而這件事也成功地改變了他的一生,為他創立京瓷建立了良好的基礎。
在稻盛和夫研究出成果之後,大家對他的評價就越來越高,稻盛和夫越發投入,從此,就走向了正向的循環。
究其原因,就是改變了思維方式。
2. 利他的思維方式
在做生意的時候,如果只盯著自己的利益看,生意會越做越小,但是如果能夠考慮到別人的利益,生意反而會越做越大。
稻盛和夫一直強調的一個理念就是:利他,當自己的動機是利他的,就會產生驚人的效果。稻盛和夫因為這個思維,也成就了他的事業。
稻盛和夫創立京瓷的第三年,他經歷了一次改變他人生的事情。那一天,有十多名員工遞交要求書,其中寫了加薪、獎金等未來保障的要求。在經過三天談話之後,稻盛和夫終於說服了他們,暫時不要辭職。但是,稻盛和夫卻陷入了思考,最終明確:公司的存在,不是為了實現個人抱負,而是為了員工幸福,這才是公司經營的意義,這就是他作為經營者重生的瞬間。
稻盛和夫創辦第二電電的時候,他不斷進行反思,自己參與通信事業,是真的出於利他的動機嗎?在成立宴會上,他說道:我們必須要降低通信費用,人生只有一次,我願奉獻此生成就這項事業。在稻盛和夫開始通信事業之後,很快就降低了老百姓的電話費,同時又打造了一家世界500強。
利他思維,為對方著想、體諒對方、容納對方,換取的是對方的尊敬,也能讓自己受益。
那麼如何才能擁有利他思維呢?
第一步,擁有同理心。一定要能夠設身處地感知他人的情感狀態,能夠從他人角度思考問題,做事會考慮他人感受,最關鍵的是能夠體諒別人,並作為互相協作的依據。
第二步,換位思考。如果每個人都考慮自己的利益,各執一詞,只會激化矛盾,只有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問題,才能夠真正理解對方。想要換位思考,首先要有一定的觀察力和理解力,能夠感知對方的情緒。此外,還要有一定的閱歷和經歷,要不然就會鬧出晉惠帝「何不食肉糜」的消化,因為從來沒有經歷過對方的情況,那又該如何進行思考呢?當然,最關鍵的一點還是察己知人,深刻地了解了自己,並且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當自己經歷的足夠多、想得足夠多,才能夠真正的理解對方。
寫在最後
稻盛和夫的人生智慧遠不止這些,這裡也僅僅分享了兩點。
稻盛和夫,從一個身處逆境的年輕人成為偉大的企業家,他的經歷、思維、心法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有一定的學習意義。
為了讓自己的理念能夠幫助更多人,稻盛和夫成立了「盛和塾」,從最初的25名成員增長到了1萬3千多名,遍布全球。
國內的不少企業家都深受稻盛思想的影響,在2016年的時候,稻盛和夫還贈送任正非《活法》,並為其題跋。而任正非正是看到京瓷遭遇技術封鎖的情況後,早在十年前就為今天的危機做準備;雷軍在看過《幹法》之後,都深有感觸:稻盛和夫講了很多的理念,我看完後發現,跟小米講的驚人一致。
稻盛和夫寫了《活法》、《幹法》、《心》這些書裡,是稻盛和夫體悟出來的實踐哲學,是不會隨時代變遷而變化的真理,值得每一個人去學習。
點擊上方,就能購買單本或者全集
花一點書錢,跟著牛人學習的好處就是能夠避免我們少走彎路,改變我們的理念,組裝我們的頭腦,從而改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