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時代如何閱讀?專家:大學生過多拇指閱讀也許會帶來低智化傾向

2021-01-08 騰訊網

在大學校園裡,手機依賴的現象似乎越來越普遍。無論在課堂、食堂、操場、宿舍,還是同學聚會或一起散步,甚至在騎車去課堂的路上,總有很多學生不時地盯著手機屏幕,要麼忙於回復QQ和微信信息,要麼刷朋友圈或網頁,即使在朋友聚會時,也是 「機不離手」。以大數據為特徵的資訊時代帶來了超級便利的同時,也正讓我們陷入數據泥潭。當拇指快速滑動屏幕,單看標題就能獲得信息時,誰還願意深入閱讀呢?淺閱讀造成的知識粗咀嚼也許會令當下的年輕人逐漸喪失提取信息、升華知識的能力和稟賦。

過度依賴手機會帶來注意力分散,精神生活空虛化。普遍依賴手機導致年輕人真正花費在知識學習和理解上的時間嚴重縮水,影響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從而影響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甚至對學習失去興趣。統計顯示,大學本科生在校學習時間大致只有390多天,如果不做細緻規劃和時間管理,有效學習時間或學習的有效性將大打折扣。

所謂拇指閱讀並非單純地讀屏,而是習慣於從各種微信公號、微博發布、朋友圈的隻言片語來獲取信息。這樣的習慣會導致思維力趨弱,知識學習淺薄化。

在知識獲取方面,如果學生早已習慣在百度等搜尋引擎裡自由進出,通過複製、粘貼和截取等來獲取知識,甚至認為,自己花心思和精力從網絡上尋覓來的資料,就是自己付出勞動獲得的知識,那麼很難說這是一種真正的學習,更不用說,如果在課堂展示時不標明具體出處,是智慧財產權意識的嚴重缺乏。

長期養成這樣的閱讀習慣,會導致記憶力和理解力下降,從而日常閱讀更加碎片化。記憶力指人腦對經驗過的事物的識記、保持、再現或再認方面能力。從某種程度上說,記憶力的強弱,是判斷一個人智力高低的重要指標。智力(Intelligence)是人認識、理解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經驗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記憶、觀察、想像、思考、判斷等。這一能力包括理解、判斷、解決問題,抽象思維,表達意念以及語言和學習的能力。

在這個信息充斥的超快時代裡,注意力過度分散,就會拉低記憶力,尤其是長時記憶。青少年尤其是「95後」 「00後」 的大學生們,如果過早生活在各種電子產品中,習慣於碎片化、跳躍式、娛樂性的閱讀,那很難建立起深刻的理解力和專注的思考力,更別說開展恆久的學術思考和研究。閱讀習慣往往成就一種生活習慣。這種快捷花樣的閱讀看似開放、豐富,實則淺薄、封閉,精神成長停止之處常常就是幽閉生活開始之時。大數據時代下的信息爆炸,並沒帶來人類所獲知識的指數級增長。

從某種程度上說,低智時代的主要原因為以下幾點,一是數據大量充塞人們的生活空間,就微信來說,大量公眾號的登記、關注和訂閱,人們的閱讀速度跟不上更新節奏;二是工作節奏、生活節奏急劇加快,人們的空閒空間被嚴重擠壓,沒有閒暇的空間;三是人工智慧技術異軍突起,替代了我們原本自己動手動腦甚至動心的活動,使得人變懶變笨,因為人們基本只接受即可,無需動腦筋去思考。

獲取和習得知識是一個衍進遞增的過程,即數據—信息—知識—智慧。數據(data),本來是來自世界的信號,是我們觀察世間萬物所用的最原始表達,數位化時代的圖像、聲音、語言文字、符號等各種表達都變成了數字;信息(information)是我們從數據中提取出來的組合元素,對我們的生活有益處;而知識(knowledge)則是有組織、有邏輯關聯的系統化信息。智慧(wisdom)又是知識的最高階表現。我們從知識中汲取養分,去偽存精,指導我們的生活。總而言之,從數據到信息再到知識最終抵達智慧,是認知躍變的過程。

我們獲取了信息,並不意味著擁有了知識。從信息到知識的遞進,需要有一個分析和綜合的框架,即建立起信息之間系統性的邏輯關係。如果沒有這樣的框架,那麼信息永遠是零散的、價值不高的,永遠停留在感知階段,不能上升到認知的高度。認知能力喪失的標誌之一,就是對數據和信息的過分迷信和誤認。比如說,網絡上對於同一件事時常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孰對孰錯,如果缺乏判斷能力,有些大學生就會感到困惑,很容易輕信和盲從,甚至會出現低智力的重複。如果長此以往,認知水平就難以得到提升,知識系統就難以系統完整,分析和總結的能力就難以提高,更別提專注於科學研究了。

作者:張生祥(蘇州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編輯:吳金嬌

責任編輯:唐聞佳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圖片:文匯報資料庫

相關焦點

  • 拇指閱讀是如何被賣掉的-虎嗅網
    2014年5月的一天,拇指閱讀創始人左志堅出現在北京。拇指閱讀是一家基地在上海的公司,專注於社交閱讀App的開發。每年只有少數的幾次,老左會出現在北京。左志堅提出,在拇指閱讀上分銷噹噹的電子書,而拇指閱讀自己可以專注於社區的運營。噹噹方面也開始布置工程師,準備開發。對於一家資源極其有限的創業公司來說,這件事情能決定拇指閱讀發展的速度甚至生死。創業之初2012年,當左志堅和大學好友榮星一起出來創業時,沒有想到這條路走的是如此的艱辛。
  • 數位化時代,如何跳出「淺閱讀」
    數位化時代,如何跳出「淺閱讀」——東部戰區陸軍某海防旅官兵關於提高閱讀質量的討論  武警廣西總隊來賓支隊定期組織「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活動,豐富官兵業餘文化生活,提高官兵文化素養。圖為11月3日,象州中隊官兵分享讀書體會。 果志遠攝  對每一名軍人來說,在逐夢強軍的徵程中,讀書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加油站」。
  • 收購拇指閱讀,京東電子書要後發制人?
    6月17日,京東方面宣布收購社交閱讀應用拇指閱讀,同時一併上線了京東閱讀社區版的APP。掐指一算,這應該是近幾年來京東在電子書業務方面一個比較大的動作。其實拇指閱讀在2014年,已經與京東就電子書業務達成了獨家分銷合作。這樣的簡單合作,不能滿足京東的胃口。 拇指閱讀,強調「社交+閱讀」,用戶不但是在APP中瀏覽、購買、閱讀,並且還進一步與書友分享話題、參與某本書的進一步討論。這樣的定位面前,用戶大多其實就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常言的「書痴」。既然是書痴的基地,用戶粘性必高。
  • 專訪拇指閱讀創始人左志堅:京東收購之後
    據鈦媒體的報導,談及京東為何會收購拇指閱讀時,京東電子書業務負責人李明皓表示,一方面是出於對內容業務的重視,尤其是UGC(用戶原創內容),「最近半年內,內容越來越值錢,因為內容將直接連接商品,產生交易」;另一方面是布局全消費鏈條的需要。京東將借收購拇指閱讀、推出新版京東閱讀應用等動作,打通電子圖書全消費鏈條,為用戶提供從選書、買書到評書的全閉環服務。
  • 左志堅:賣掉拇指閱讀,沒有什麼捨不得
    上海珠璣文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就是左志堅為了運營「拇指閱讀」品牌所創立的,時至交易之前,其核心的業務仍然是「拇指閱讀」App。很多人對於為什麼要賣掉拇指閱讀表示不解,因為在一些用戶眼裡,拇指閱讀有逼格,有活躍用戶,運營平穩。但是,左志堅坦言,「拇指閱讀」做得很艱難。
  • 京東宣布收購拇指閱讀應用並推出新閱讀APP
    【天極網IT新聞頻道】【Yesky新聞頻道消息】6月17日上午,京東宣布收購社交閱讀應用「拇指閱讀」。就在今天,最新版的京東閱讀APP也在各大市場上線。  拇指閱讀是國內優秀的針對高端人群的嚴肅閱讀平臺,集找書、看書、交友於一體,是一款閱讀與社交完美結合的讀書利器。
  • 京東收購社交閱讀應用「拇指閱讀」 金額暫未披露
    DoNews 6月17日消息(記者 周勤燕)京東今日宣布收購社交閱讀應用「拇指閱讀」,但並未透露具體的投資金額。京東閱讀社區版APP正式登陸蘋果AppStore和各大安卓市場。 為何京東會收購拇指閱讀,京東電子書業務負責人李明浩表示,一方面是出於對內容業務的重視,尤其是,「最近半年內,內容越來越值錢,因為內容將直接連接商品,產生交易」。另一方面是布局全消費鏈條的需要,京東將藉助收購拇指閱讀、推出新版京東閱讀社區版APP等動作,打通電子圖書全消費鏈條,為用戶提供從選書、買書到評書的全閉環服務。 事實上,京東與拇指閱讀在此前就有過合作。
  • 「拇指閱讀」上架邀你共讀《入黨》
    「拇指閱讀」上架邀你共讀《入黨》     本報訊(記者 張良娟)從即日起,四川日報聯手川報觀察
  • 鄔書林星雲大師等聚焦全民閱讀 談閱讀如何涵養價值觀
    網絡時代和信息爆炸的現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的勃興,碎片化的「輕閱讀」「淺閱讀」似乎成為時下的趨勢。而伴隨著越來越快的社會節奏和不斷攀升的生活壓力,以閒適的心情在周末午後靜靜地閱讀似乎已漸行漸遠。   那麼,在當今時代,我們該倡導怎樣的全民閱讀?如何建構書香社會?如何發揮閱讀在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我們邀請到了六位嘉賓就此話題進行討論,敬請讀者垂注。
  • 賣掉「拇指閱讀」番外,再創業要離錢近
    》是最近的一篇,當然這次是以拇指閱讀創始人的身份寫的。該「新聞特稿」目前閱讀已過5萬,自此,這個閱讀社交App也嫁狗隨狗,成為了京東旗下的新產品。只賣產品,留住團隊這座青山「這不是一樁典型的網際網路收購,我只是賣掉了產品,沒有賣團隊,一般來說對用戶少的早期公司而言是不可能的」,拇指閱讀創始人左志堅,在今日接受了36氪的專訪。「我寧可關掉,也不願賣掉團隊。」
  • 京東收購拇指閱讀,「富家公子」看上「貧家女」?
    京東收購拇指閱讀,「富家公子」看上「貧家女」?再者,「窩裡鬥」只會讓外面的的手機廠商趁虛而入,要麼眾志成城一致對外,要麼就要有一款手機脫穎而出「抵禦外侵」,不然「窩裡鬥」只會讓國產手機質量越來越不行,甚至互相擠兌而死。  二、京東收購拇指閱讀,「富家公子」看上了「貧家女」?
  • 讀屏時代年輕人如何專注讀書
    閱讀,也被視為這座城市創新文化氛圍的重要形成原因。那麼,年輕城市的年輕人閱讀現狀究竟如何?在當下我們該如何對待閱讀?深圳書展期間,青年作者蔣方舟與黃燈分別以作者和教育者的視角來探討這一話題。新媒體內容衝擊傳統閱讀「就普通高校的大學生而言,普遍的現狀是深度閱讀、經典閱讀比較匱乏,加上碎片化閱讀太多,就導致了在閱讀現實感很強的文本上與時代之間有了隔膜。」
  • 專家解釋漢字順序不影響閱讀:人腦自動排序
    5日,記者採訪專家了解到,人眼一次能看六個漢字,把六個錯亂的字理解對了,其實是種心理問題。利用好這點可加快人的閱讀速度,但在看合同、藥方等重要文字材料時,可千萬要克制,以免釀成大錯!一字之差不妨礙閱讀,意思卻相差甚遠。是什麼原因讓我們容易「眼花」呢?這勾起了眾多網友的求知慾。果殼網、知乎網等國內多個科普類網站上,大批大批的網友展開了討論。    專家釋疑    順序不對,為何能讀通?
  • 網絡閱讀信息錯誤率30% 臺社會評論家:這是爛閱讀
    網絡閱讀信息錯誤率30% 臺社會評論家:這是爛閱讀 2015-05-28 08:24:53  網絡時代,東拼西湊的閱讀對思考沒有幫助  陳文茜嗜書。在她的生活裡只有兩樣東西不可或缺:書和巧克力。她一字一句地說:只有每天都讀一本書,好好地讀書,第二天醒來才感覺真的是新的一天,感覺自己不是像機器一樣重複地過日子。  這樣一個人,可想而知地對網絡保持著警惕。「像我們這一輩人,得來的大部分知識都是通過閱讀經典書籍。
  • 【閱讀之書中淘金】4.21號 第二十一天 拇指姑娘
    今天我們要閱讀的是《拇指姑娘》。從前,富人得到一個只有拇指大的孩子,人們叫她拇指姑娘。一天,一隻癩蛤蟆把它偷走放在荷葉上,想讓她做自己的兒媳婦。小魚兒同情他,咬斷了荷葉梗,讓拇指姑娘隨著葉子順水流走了。鼴鼠看到他,想讓她做自己的妻子,拇指姑娘沒有答應。燕子將她帶到一朵花上,她和花王子相愛了,並幸福地生活著。
  • 漢字順序錯亂並不一定影響閱讀? 教你兩招快速閱讀
    原標題:漢字順序錯亂並不一定影響閱讀? 教你兩招快速閱讀   專家說,人腦的自動排序功能,會將某些錯亂的字理解正確中間這個字更像B還是13?這句話讀起來很順暢,但其實陳慶榮通過眼動分析就發現,相對於閱讀正常順序的句子,詞素位置顛倒的句子人讀起來明顯更加困難,在閱讀這些句子時,閱讀時間會延長,眼跳幅度變小,回視次數增加,這些指標均表明句子閱讀理解的難度增大了。  因為人腦需要對順序錯亂的漢字進行重新排序,這不僅體現在時間的增加還加大了人腦加工信息的負擔。所以讀這些漢字順序混亂的句子,人更容易疲勞。
  • 寧夏圖書館:「傳統+數字」助推全民閱讀
    7月9日,在寧夏圖書館「朔方人文科學大講堂」中,寧夏大學法學院教授戴新毅以《民法典》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為題,與廣大讀者分享了《民法典》的中國特色與理論創新。自2013年5月至今,由寧夏社科聯、寧夏圖書館等單位共同打造的「朔方人文科學大講堂」,以公益的形式,面向公眾定期開放。
  • 專家:過度手機閱讀致右腦退化 易引發數碼痴呆症
    請放下手機,看看經典名著吧家住石家莊的大學生小李,放寒假後到足利駕校學習汽車駕駛。一天,她發現駕校等候區大廳東面的窗臺上,依次擺放著四個微型圖書櫃,書櫃裡是四大名著連環畫,讓她頗感新奇。尤其是貼在書櫃下面的一段話,更讓她沉思許久。
  • 無紙化時代 兒童英語閱讀該如何進行智能革新?
    原標題:無紙化時代 兒童英語閱讀該如何進行智能革新? 隨著智能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正在全面滲透進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無紙化的電子閱讀時代也為人們的閱讀與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 《如何閱讀一本書》這9個閱讀方法,是你人生最好的進階石
    讀書改變了我的生活方式,以及我的思維模式,最重要的是,閱讀讓我找到了自己的夢想,並且離夢想越來越近。之所以我能從一本書都記不住,到現在的一天閱讀一本書,寫作一本書評,就是因為我改變了看書的策略,先從讀書最低的等級開始入門,我想讀了關於如何閱讀的大部分書籍,今天分享的就是其中一本,叫做《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