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天地數誰能解?孔子知而不言?邵雍卻另創出先天八卦數!

2021-01-12 趙向陽與現代易學

邵雍故居

北宋程頤說「數至康節方及理」。這個康節即邵雍先生(1011-1077),是北宋易學大家。程頤本意為,漢代象數之學是知其然,而邵雍的理義則是知其所以然。因為他悟出象有內象、外象之分,數有內數、外數之別,凡有一物,皆可觀象、知數、明理,一體三面,不可或缺。王弼掃象,主張「得意忘象」。而邵雍則是「即象見意」,觀物求理之意,自然高出一頭。

邵雍30歲時,從師共城縣令李之才,悟得《伏羲先天八卦圖》(小圓圖)的奧妙,見圖:

乾一對坤八,合九;

兌二對艮七,合九;

離三對坎六,合九;

震四對巽五,合九。

從卦象之筆劃看,亦是合九:

明代流行於世的《梅花易數》正是取數於此,所以託名邵雍所創。但這個圖數與《周易》說卦傳裡所述的方位完全不同,先天八卦圖是「乾坤定上下之位,坎離列左右之門。」以乾坤坎離為四正卦。而說卦傳裡則是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但具體怎麼用?孔子沒有講。歷代也幾乎無人可解,好在漢代虞翻講了,並用了。 後來民國杭辛齋,稱這個天地數為「先後天八卦合數」,並說明了具體方位:

東方甲乙配乾坤,

南方兌艮配丙丁,

西方庚辛配震巽,

坎戊離己在中央,

壬癸納入乾坤中。

列出表格即:

相比之下,用哪個數更精準呢?其實都一樣,一個是事物的內數,一個是事物的外數,先天八卦數是易中數,而天地數則是數中易。只是看問題角度不同,得出結論重點不同而已。舉例分析:

3月1日,十堰市一位朋友打電話表示感謝,說她女兒已到武昌正式報到上班了。回想起來,在2017年11月19日上午9:17分,她曾打電話問女兒考核之事,其女兒報數「176」,當時用天地數起卦,斷明年2月底動,可以過。

按天地數起卦為:

斷:木旺之時,金克為吉,上升之卦。變卦兌金為喜悅,好事可成。(應驗)

按先天數起卦應為:

斷:山上觀日,喜悅之象,吉事可成。

再舉一例:

2017年1月31日中午,在武昌與朋友聚會,著名畫家劉先生說他轉業時在部隊裡分了一套房,但兩年半了,一直沒有拿到手,問還能不能到手?報數「325」。按天地數起卦:

斷:本卦大象為不動,變卦為巽入,下半年可得之象。(應驗)

按先天數起卦:

斷:體為兌金,受離火之用克,離火為三,斷三年,變卦為乾,為圓滿。

從今天的實踐中可以看到古人殫精竭慮,做學問一點都不敢馬虎,抓住了事物的規律。邵雍35歲時,曾「三年不設榻,晝夜危坐以思。」終於創建了先天象數之學,成為了一代易學宗師。邵雍八字為:

辛 辛 甲 甲

亥 醜 子 戌

邵雍(1011-1077)

邵雍自述「日辰同甲,年月同辛,吾於此際,生而為人。」(《生日吟》)從這個八字中,你看出了什麼嗎?

文章來自「現代易武漢學派」公號 原創首發,轉載請註明作者、來源 !

相關焦點

  • 「數」說《周易》系列之三:月相納甲和先天八卦配數
    上回說到,《易本命》中的八卦配數,其實就是後世京房等人使用的八卦納甲之法。巧的是,在《周易參同契》中,還記載了一種月相納甲法,是在八卦納甲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將八卦與月相對應起來。一、八卦月相納甲法《周易參同契》中,是如此描述這種月相納甲法的:「三日出為爽,震受庚西方。八日兌受丁,上弦平如繩。十五乾體就,盛滿甲東方。
  • 零基礎學周易(十六)先天八卦數為什麼乾1兌2離3…
    賴華榮國學堂文章往期回顧(點擊下面文章題目就可以查看內容):1,零基礎學周易(十五)先天八卦的天文背景2,零基礎學周易(十四)必須強加記憶的周易部分基礎知識3,賴華榮國學堂往期65篇原創文章(建議收藏)4,零基礎學道德經(一)道德經在說什麼?
  • 邵雍讓《周易》神預測遍布時時處處——梅花易數
    到了北宋,周易被進一步發展,出現了太極圖,先天後天八卦圖,更為厲害的出了一個神人,他就是邵雍。他深入研究周易,結合陰陽五行,發明新的預測手段《梅花易數》。《梅花易數》是中國古代佔卜法之一。現在的梅花心易就是梅花易數的別稱。
  • 梅花易數並非邵雍先生所著,皇極經世、先天圖才是其理學之大成!
    李之才先生早就聽說過邵雍的大名,知道他天資極高,又刻苦好學,於是登門拜訪,當然也算是愛才所致慕名而來,見了面就問邵雍「你專心好學,主要是修習的什麼呀?」邵雍回答說:「我是學習一些典籍,沒有學過別的。」李之才則建議他:「學這些倒不如修習萬事萬物的周期變化規律了,這是天地之道的大學問啊?」
  • 邵雍與易佔的關係再探
    (《宋史》列傳第一百八十六《道學一邵雍傳》)後來,共城(今河南輝縣市)縣令李挺之聞聽邵雍好學如此!於是親自來到百源見邵雍,邵雍遂跟隨李挺之學習物理之學、性命之學。寫《周易》一部貼於牆上,日誦數十遍。後來李挺之改任河陽司戶曹,雍亦從之,寓州學,以飲食易燈油,學習不輟。物理、性命之學包括《河圖》、《洛書》、伏羲八卦、六十四卦圖像等等。
  • 邵雍「一物從來有一身」全靠天賦預測的梅花易數
    ●<<梅花易數>>是邵雍觀看梅花時創造的預測方法《梅花易數》據說是宋朝大哲學家邵雍所著。邵雍醉心於易學,一生不做官專修學問,著作有千古奇書《皇極經世》(此書之所以奇,因為實在沒人能看懂),還有詩集《伊川擊壤集》《漁樵問答》等。邵雍與周敦頤,張載,程頤,程顥並稱為「北宋五子」。
  • 《周易》筮法: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五十是怎麼定的?
    ——周易筮法: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為什麼是50根草,不是36根,或者是72根?——古人佔卜,商朝及商以前,用龜佔;周朝時,龜佔和蓍草演算並行,戰國後漸漸盛行蓍草演算之筮法。——其原因可能有三點:一方面,龜佔的操作複雜、解讀又隨卜卦者心意隨意性很大的變化;另一方面,社會經驗的進一步積累促進周易的進一步發展(比如要看變爻,龜甲之兆,可找不到變爻),佔卜與解卦方法有所不同;第三方面,烏龜估計都快被撲殺乾淨求了,找不到那麼多烏龜殼,就用草棍子代替完事。
  • 邵雍曾留一方法,隨時可起卦,但應注意幾點
    邵雍曾留下一方法,隨時可起卦,但應注意幾點自古以來,偉大智慧的中華民族就有「預則立,不預則廢」的習慣理念和憂患意識。中國的傳統文化《易經》匯集歷代先賢聖人智慧和心血,經歷了上古先天八卦伏羲聖人、中古周文王聖人,以及下古聖人孔子的創造發明、演繹和注釋,終成為了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 破解易學千古之謎「一」,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的糾葛
    稍微知曉一點中國易學史知識的人都知道,從宋代以後,中國易學就有了先天易學和後天易學的區分,全面地完整地提出這種劃分的主要人物是宋代的大學者邵雍。他稱,先天易的代表人物是伏羲,代表圖式是先天八卦圖。後天易的代表人物是周文王,其代表圖式後天八卦圖。
  • 賞讀邵雍梅花詩五首:數點梅花天地春,忽逢甲子又興元
    他不僅是宋朝理學的大家,更是哲學家,對於周易有著獨特的理解深度。但這些理解並不玄幻和虛無,想到是建立在紮實的對歷史以及事物規律的認知上的,所以他的梅花詩流傳廣而久,甚至成為一種破解它的學問。因為裡面描寫了江山易帶和歷史風雲,正是沒有點出具體的朝代,往往讓人猜測,甚至對後世的歷史都有寓言作用。
  • 「先天八卦圖」原來是這樣搞出來的
    宋代易學大師邵雍在前人研究《易經》成果的基礎上,推演出圓形的「先天八卦圖」,他解釋說這是比周易發生得更早、將宇宙的構造用神秘的數字圖式的圖形。而《易經·說卦傳》中的「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這段話正是對先天八卦圖的簡要解說。自宋代邵雍以來,不少學者對照「先天八卦圖」解釋這段話,或根據這段話解釋「先天八卦圖」。但對圖形的設計和「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的含意卻一直沒有解釋清楚,或者說沒有真正理解。這是先天八卦圖中的疑難。
  • 《周易》卦序之謎:通行本、帛書本、先天圖及卦氣圖的卦序成因
    傳說中的《歸藏》和《連山》,就和《周易》一樣,都是由六十四卦組成,也有著不一樣的排序。歷史上,也出現過很多種影響較大的卦序排列,比如馬王堆帛書卦序、京房的八宮卦序、按卦氣排列的卦序、邵雍的先天圖卦序……等等。
  • 說一說「先天八卦」的種種奧秘
    易經中講「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如果覺得這種說法太艱深,那可以參考北宋內聖外王的大家邵雍的說法,「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很多對易經了解深的人反而會排斥第二種說法,這很要不得,大道至簡,如果萬事萬物都化為了一二三四,那整個天地不過在鼓掌之間罷了。
  • 題解「皇極經世」:《周易》裡的大中之道
    易學大師邵雍的作品,收錄在他的《皇極經世》一書中。顧名思義,這部書中所記載的,是他一生「經世」之學的總結。這問學問,邵雍稱之為「皇極」。一、《洪範》九疇與洛書九宮什麼叫做「皇極」呢?「皇極」一詞,出自《尚書.洪範》。「五,皇極,皇建其有極。」
  • 八卦是誰創造的,伏羲、周文王、還是孔子?可能另有他人
    八卦一說到底是誰創造的?按照傳統的說法,古人提出「易更三聖」。也就對於易經貢獻最大有三個人,分別是伏羲、周文王、孔子。漢代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云:「餘聞之先人曰:『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對於伏羲創始八卦學說,歷來最得到認可。從司馬遷的自述中就可見,在漢代伏羲依據河圖洛書啟發,畫出了八卦。其次是周文王。
  • 易經應用|先天八卦探源
    文:袁芊蕁 yuan-qianxun原創文章 抄襲必究是誰發明了先天八卦?《周易·繫辭傳》這樣介紹的「伏羲氏之王天下,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 從周易推演學生逃課之中所想到的梅花易數與諸易數的不同處!
    周易在我們的一些詞條解釋當中,是我國古代的哲學,為帝王之學,作者乃是周文王依據先天八卦推演出八八六十四卦所悟而編寫的,為易經之一。(易經分為《連山易》《歸藏易》《周易》)當然今天小編不是打算給大家說一大堆周易的那些故事,咱們說一說最近發生的那些事情。那就是最近網絡上瘋傳的成都大學的一位文化課老師用周易推演逃課學生的學號。
  • 為你解開先天八卦圖的排列之謎|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圖解說
    《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圖》是邵雍畫出來的。邵雍就是邵康節,與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並稱「北宋五子」。主要著作有《皇極經世》《觀物內外篇》《先天圖》《漁樵問對》《伊川擊壤集》《梅花詩》等。其實不管是伏羲八卦還是六十四卦的排序規律,孔子早就在《說卦傳》中解說過了,具體的原文是:「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後人都是根據這條規律來畫先天卦的。這段文字透露了兩個最主要的排列規律:一、八卦相錯。二、易是逆數。第一個規律是相錯。
  • 苟非先聖開蒙吝,幾作人間淺丈夫,淺談邵雍易學源流
    (《周易研究》2007年1期《宋代巴蜀對邵雍學術傳播的貢獻》,作者:金生楊)研讀王湜《易學》可知,王湜充其量得邵雍易學九牛之一毛。邵雍子孫究竟是不是其學術的正宗嫡傳,目前尚不得而知。正如朱熹評邵伯溫所說:「他也只是說將去,那裡面曲折精微,也未必曉得。康節當時只說與王某(即王豫),不曾說與伯溫。模樣也知得那伯溫不是好人。」
  • 《周易離卦》的六爻,應該用孔子的方法來讀解,才能通順
    在上一篇《對周易任何一卦的讀解,都跟本文對離卦的讀解方法一樣》的文章中,我們對《周易》的離卦,完全按照孔子《易傳》的《序卦》、《雜卦》、《卦辭》、《彖辭》、《象辭》、十二蓋取、六爻、六爻的《象辭》這個方法,對離卦的初、二爻進行了讀解。而且反覆說明了,讀解《周易》的任何一卦,都是同一個原則、同一個方法、同一個套路,無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