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乳娘是個什麼概念?為什麼不由媽媽親自撫養?

2021-01-15 叨叨歷史二三事

《荀子·禮論》有一句話「乳母,飲食之者也。」

《禮記集解》中對皇室乳母有過相關職能記載:國君世子生,卜士之妻、大夫之妾,使食之。

「食之」即餵養,所以說乳娘顧名思義即餵養嬰兒的婦人。她們的主要職責是給太子、世子餵奶。

根據典籍可以知道,早期僱傭乳娘是宮廷的專利,封建社會的皇室乳母制度由來已久,應該在西周時期,朝廷就開始在後宮挑選女子擔任乳母,以承擔保育、教導太子、世子的職責。

也就是說乳娘其實也是一種特殊的職業。後來隨著社會發展,乳娘也開始走進了豪門貴族的府中。在古代乳娘這種業務是非常吃香的,只要你母乳夠充足,你就有可能去大戶人家當乳娘。

由於乳母與幼兒朝夕相伴,無形中其自身的道德、知識素養也在影響著襁褓中的嬰兒,因此對乳母的選擇也非常的慎重。

(一)先秦時期的規定:

「卜士之妻或大夫之妾中」等身份地位、文學修為較高階層。並規定「食子者,三年而出。」

可見,乳母的服侍期限為三年,待孩子長到三歲左右,不需要乳汁時,乳母必須離開宮中。這一制度基本上為後代宮廷沿襲。

(二)明清兩朝,都有一套嚴格的乳母選拔制度。

明朝宮廷裡就設有專門機構來負責此事,稱禮儀房,也稱為奶子府,屬錦衣衛,長期有一批剛剛生育過的且乳汁充足的年輕婦女待選,她們一旦被選中就要去哺育皇帝的兒子或者女兒,立即就身價百倍。

在明朝的《宛署雜記》中有所記載:「 東安門外稍北,有禮儀房,乃選養奶口以候內庭宣召之所。一曰奶子府,隸錦衣衛。」

清朝是承襲明制,但也有自己特色。

在《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記載:

「皇子生,設乳母、侍母,承侍內宮。無論嫡庶,甫墮地,即有保姆持付乳媼手。一皇子乳媼四十人,保姆、乳母各八。既斷乳,即去乳母,增諳達……惟與生母相見有定時,見亦不能多言。」

據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從順治朝開始,一位皇嗣配備八位乳母的制度已經形成。

內務府

對於皇子,則不管嫡出還是庶出,不管出身如何、地位高低,都如此安排。直到皇嗣斷奶,才將乳母去掉,改由教育作用更為明顯的諳達跟隨。

關於選擇乳娘標準也有講究。

據《明宮史》記載:

「每年四仲月選乳婦,生男十口,生女十口,月給食料,在奶子府居住。及報生皇子,則用生男奶口,生皇女,則用生女奶口。」

也就是說,奶媽每年都要選,除了要符合一系列的標準之外,還有「均衡男女」,要選生女孩兒的婦女十名,生了男孩兒的婦女十名,一旦宮裡有皇子出生,就用生了男孩兒的奶媽,皇女出生,就用生了女孩兒的奶媽。

如果皇子皇女生的太多,奶子府裡的奶媽不夠用怎麼辦?沒關係,還有備選。

明代《宛署雜記》中就有說明:

「其制每季精選各裡良家婦,年十五以上二十以下四十名養之內,曰坐季奶口。別選八十名籍於官,曰點卯奶口。季終則更之。」

也就是說,每年選40名「坐季奶口」,蓄養起來,另選80名「點卯奶口」作為候補人員,不過僅登記註冊,不用來奶子府住「集體宿舍」,仍然住在自己家中,一旦「坐季奶口」不夠用,即以「點卯奶口」補充。

這些奶媽一旦被選中入宮,就終身留在宮中。這是明代奶子府的規制,有專門的司禮監太監管這件事。

那清朝宮廷怎樣選擇乳母呢?

晚清時期的福格在其專門記錄清朝相關禮法制度的《聽雨叢談》中對於皇室乳母的挑選有著明確記錄:

年十五以上二十以下,第三胎生男女僅三月者應選。

由此看來,清宮入選乳母的標準當與明朝時期的「奶口」相仿,自然是要年輕健康、品貌端正、性情溫和、夫兒俱在,且生育第三胎後未滿三個月、乳汁充足者才能應選。

木匠皇帝的乳母客氏

另外,根據皇室成員的男女有別,對於乳母選擇也有著具體的約束,即「產男用乳女者,產女用乳男者」。也和明朝一樣,專門設置了乳母備選庫,並予以了「宜選生男生女各以十五口為額」的明確數量規定,以充分保證皇嗣的乳母供應。

皇室乳母作為中國古代皇室的有機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乳母地位非同一般,待遇也是相當不錯的。

如果這些奶媽命好,哺乳的皇子日後做了皇帝,那就算平步青雲了。比如明成祖封朱棣的奶媽馮氏,獲封「賢順夫人」;仁宗朱高熾的奶媽楊氏,被封為「衛聖夫人」;神宗朱翊鈞封楊氏奶媽為「戴聖夫人」;宣宗朱瞻基封奶媽李氏為「奉尚夫人」。

不過要說名氣最大的,就是那位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的乳母客氏。封為「奉聖夫人」,兒子子被任命為錦衣千戶。 後來這個客氏與魏忠賢狼狽為奸,差點把明朝搗騰完蛋了。 

魏忠賢與客氏

比如《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他的曾祖母孫氏就曾經是康熙皇帝的乳母,後來他的家世烈火烹油也就是沾了曾祖母的光,康熙帝幾次江南都去拜訪乳母。

被選進皇宮做皇子公主的奶媽當然是要付出代價的,就是她們不能再撫育自己的子女,那麼皇宮會給他們有所補償。

《欽定總管內務府現行則例》規定:

乳母在進宮以後,會得到每月十兩銀子的家庭補償,也就是給予乳母親生兒女的乳汁補償。

清朝時期,一般家庭的年收入在2兩——5兩之間,皇室乳母每個月10兩銀子的收入相當可觀。

嘉慶皇帝當政期間,除去每月10兩銀子的補償,又有「著加恩,嗣後按每月賞銀十兩」的恩外賞賜,自此以後乳母每個月就基本能夠拿到20兩白銀的補償。

除了真金白銀的補償外,清朝皇室乳母還有著具體物資的年例。

《欽定總管內務府現行則例》對皇室乳母的物資年俸有著詳細規定:

雲緞、衣素緞、紡絲、紗、綾、棉綢各一匹,布五匹,棉花三斤,米二斛。豬肉一斤、米七合五勺、鹽三錢、生菜十二兩。

但這還只是具體應得的年俸物資下發,因為乳母擔任著乳汁供給的特殊人物,所以乳母的每日膳食也有著具體規定和甚至高於低位妃嬪的供給。

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弟弟溥傑所著《回憶醇親王府的生活》一書中,對於皇室乳母的膳食供應的記載,因為其當事人的身份,所以可信度較高。

每日用鴨子半隻,或肘子、肺頭,輪流食用。另外,每天吃一碗不許放鹽的肘子。

這些膳食都是非常有助於乳母乳汁的產生。

後來大戶人家選擇乳娘會從年齡、相貌、健康程度,乳汁顏色味道等幾個方面來進行選擇,可以說極其嚴格,能當選為乳母的也是百裡挑一。

《知否》顧二爺乳母

在一般的大戶人家裡,乳娘的位置遠高於下人,也就是比主人家的家眷低一點,而且很多時候,在這個家庭中都能說得上話的。至於在王公貴族家庭中乳娘的地位就更加高了!家族中的其他夫人或者是少爺,在別人面前可能時威風凜凜的,但在乳娘面前,都需要客客氣氣的禮讓三分。

比如《知否》裡面顧二爺的乳娘整個就是女主人的派頭。女主明蘭在知道自己懷孕後就開始給肚子裡的寶寶物色乳娘了,而且這個乳娘還不能隨便找來那種,需要出身好,名氣好的才可以勝任。

為什麼媽媽不親自撫養呢?

其實上面也回答了部分,我就做個小結吧:

(一)明文規定

《禮記·內則》規定:「天子、諸侯、大夫之子,有資格請乳母餵哺,士之子必須由母親自己餵養。」在古代,請乳娘那是身份象徵,不是隨便就請的。

(二)保護母親

古代能請得起乳母的家庭非富即貴。他們有足夠財力請人分擔養育的重擔,讓夫人儘快產後恢復。而且古代大戶人家都是三妻四妾,這些女人之間存在爭寵的現象,女人一旦哺乳過後,不管是身材還是精神都會大變樣。為了讓身材保持到最佳的狀態,找個乳娘回來哺乳孩子是很普遍的。

大戶人家要守的規矩特別多,特別是露出胸部哺乳孩子的這種行為,在他們的眼裡就是有辱斯文,傷風敗俗。所以為了面子,家裡的女性生完孩子後不可以自己哺乳,只能找乳娘回來哺育孩子。

賈寶玉乳母李嬤嬤

(三)在皇宮,保護皇子安全,防止外戚幹政

除了各朝開國帝王之外,「帝王誕生之始,必資阿保鞠養之人,用以調護晨昏,維持身體」。

一方面,讓皇嗣離開生母撫育,主要是為了皇帝妃嬪身體的儘快恢復及保持形體的完美。同時,皇室中之所以採用乳母來保育皇家子嗣,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避免後宮中妃嬪戕害現象的出現。

最重要的是,斷絕皇嗣尤其是皇子同生母之間的感情聯繫,從而避免皇子登基後可能出現的生母擅權或者外戚專權等威脅皇權統治、皇位穩固的現象發生。

參考文獻:

《禮記·內則》、《禮記集解》、《荀子·禮論》、《欽定大清會典事例》、《清代皇室乳母制度研究》、《清朝皇帝與乳母》、《聽雨叢談》、《欽定總管內務府現行則例》、《溥傑——回憶醇親王府的生活》、《溥儀——我的前半生》

相關焦點

  • 古代女人明明可以自己哺乳,為何還要請乳娘,自己餵養不行嗎?
    然而一些出生的嬰兒並不是全喝自己親娘的母乳長大,有的嬰兒屬於乳娘餵養,一直到長大為止了。特別是一些王公貴族的子弟,一出世就含著金鑰匙,有數不盡的山珍海味等著他們品嘗,但是自己的親娘分明能哺乳,但為什麼非要請個乳娘餵養自己的孩子呢?比如在一些清宮劇裡,皇子公主們剛生下來就有了自己的乳娘,這時候的乳娘不僅要負責日常三餐的哺乳還要負責小寶貝的生活起居,處處照顧的無微不至。
  • 當溥儀的乳娘有2個規矩:一是每天吃豬肘,還有一個簡直沒有人性
    古時候皇室中的孩子,自然也會有奶娘,比如說末代皇帝溥儀,他很小的時候,就離開母親,被接進宮成為了皇帝,所以身邊需要一個乳娘。    1887年,在邱縣一戶貧困的人家,溥儀的乳娘王焦氏出生了。    給皇帝挑個奶娘可不是這麼簡單。 乳娘的行為是受到嚴格監管的。 例如,王焦氏就有兩個這樣的要求。 第一個要求是所有奶娘的基本要求,餵奶。
  • 古代婚姻概念:婚姻的——觀念(上)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代婚姻概念:婚姻的——觀念(上),古代的婚姻觀念,可從結婚觀和離異觀兩個方面來加以討論。傳統的婚姻締結觀念,以陰陽學說為根本的依據,以宗法秩序為主要的憑準,並以男女之別為存在的基礎,體現出一種天人相應、天人契合的突出特徵。
  • 古代皇子多夭折,為什麼清朝最為嚴重?
    因為醫學水平的局限,古代新生兒存活率比現在要低上很多,在古代宮廷中可見一二,而這種現象在清宮中更加常見。到底是為什麼呢?延禧攻略劇照據史料統計,清朝九個帝王一共有146個孩子,但15歲之前就死去的有74人,超過半數。
  • 我命由我不由天——從「蕭蕭」和「鮮兒」看古代童養媳的血與淚
    他用山歌,外加花言巧語和賭咒發誓,把蕭蕭的"心竅子唱開,變成個婦人"。 蕭蕭的命運開始發生轉變,在花狗不辭而別的逃走之後,蕭蕭要麼被沉潭,要麼被發賣。蕭蕭大伯來過一次,就再也沒出現過。蕭蕭肚子遮不住了,但買主一直沒到。蕭蕭只能在小丈夫家待著,直到生下了兒子牛兒,全家皆大歡喜。到蕭蕭與小丈夫圓房的時候,牛兒已經十歲,是半大個勞力了。
  • 媽媽愛你是什麼梗 媽媽愛你為什麼這麼火?
    鬥玩網(d.chinaz.com)原創:最近在不少的平臺上都看到很多「媽媽愛你」的梗,特別是在電競論壇上,媽媽愛你已經成為了廣大網友的口頭禪,那麼媽媽愛你到底是什麼梗,為什麼突然就這麼火了呢?
  • 夢見母親 媽媽是什麼意思?做夢夢見母親 媽媽好不好?
    夢見母親 媽媽是什麼意思?做夢夢見母親 媽媽好不好?
  • 俗語:「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啥意思?老祖宗的話發人深省
    俗語:「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啥意思?老祖宗的話發人深省中國有句老話叫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意思就是從你出生開始,命運已經被安排好了,不管是貧窮還是富裕,或者健康還是生病,都是上天安排好了的。無論你做什麼掙扎都沒有用,其實類似的俗語還有很多,就是認為世界上是有神明存在的,神明負責掌管人間秩序。為什麼人們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其實是因為古代宗教的關係。宗教種類有很多,但是中國兩大教派分別就是佛教和宗教,宿命論根深蒂固的種在人們的腦海中。三國時期蜀國的軍師諸葛亮被認為是千古奇才,他能通過觀測天象來預知戰事以及人的命運。
  •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夜華為何不敢把阿離交給樂胥撫養?他有4個顧慮
    夜華明明可以把孩子直接交給樂胥,為什麼一定要親自撫養呢?再次觀看這部劇之後阿九覺得,夜華至少擁有三個顧慮。第一:不願意去叨擾樂胥夜華一直就是一個很獨立的人,從小就不在樂胥身邊。被當做天君繼承人的他,一直被迫進行很多很辛苦的訓練。他也是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因為樂胥曾經因為他受傷而痛哭過,自那以後他就只穿黑色的長衫。
  • 《哪吒》:說什麼「我命由我不由天」,實際上並不是一般人能做到
    據最新統計數據,《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已達到42.4億元,正式超過《復仇者聯盟4》在3個月前創下的成績,在中國影史票房總榜排第三。僅次於《戰狼2》(56.8億)、《流浪地球》(46.5億)。《哪吒》是採用中國傳統神話故事為基礎,然後重新賦予新的含義,說的最多的主要是要搬走心中的成見了,否則成見將會擋住你的視線。人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我命由我不由天」。
  • 古代天文學基礎概念,學會它,不用再擔心看不懂古書
    (唐·李白《蜀道難》)「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鬥,不可以挹酒漿」(先秦·小雅·大東)什麼是「星分翼軫」?什麼是「捫參歷井」?這就涉及到一些基礎的古代天文學概念。古人的天文知識相當普及。明末清初的學者顧炎武說: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三星在戶」,婦人之語也。「月離於畢」,戍卒之作也。「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
  • 在古代,虎符能調兵遣將,為什麼沒有人偽造?
    至於為什麼要把兵符做成老虎的形狀,是因為古人認為老虎是百獸之王,在叢林爭鬥中始終處於不敗之地,所以在軍事上大都以老虎為尊。不過,虎形不是唯一的形狀,比如秦朝時有龍符、鷹符。通常,虎符會被劈為兩半,左符由將領保管,右符則由中央保管,一般都在皇帝手中。如果君王想調兵遣將,必須帶上右符,與將領手中的左符驗合成功,將領才會奉命調兵。
  • 親自為鎮國公主慶生,四個哥哥卻繼續流放
    親自為鎮國公主慶生,四個哥哥卻繼續流放 泰國是個很特殊的國度,一方面社會風氣無比開放,讓很多歐美國家都自愧不如。另一方面卻存在王室,保留著一夫多妻和匍匐跪拜,像是從古裝劇穿越過來的一樣。
  • 媽媽,我想對你說(獲獎作文)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幸福得不得了……」耳邊時常想起這首《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一路伴我成長。卻不能撫平我心靈上的傷痕。從記事開始,我的脾氣變得越來越差,性格也越來越壞。由於有一段時間你把我交給舅舅撫養,所以你並不知道我變壞的原因,就算在一起相處,你也猜不到是哪個原因。正是那段時間,我不僅成了鄉裡鄉外有名的頑皮鬼,跟你的關係也越來越僵硬。
  • 簡單的自我概念,風象星座為什麼不記仇?
    我們再換個角度看,正常情況下,那些每天嘴裡念叨著不公平的人其實都帶有很重的負能量,但問題是並沒有誰特意給他灌輸負能量,而之所以他們身上會帶有負能量,那就是因為人性中的那種強烈又逆反的自我意識在作祟,而其作用力也必然會固定在其本身那裡,其實一個人記不記仇也是同樣的道理,今天咱們就來說一下風象星座簡單的自我概念,而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問題就是,風象星座為什麼不記仇?
  • 康熙有近100個孫子,為什麼偏偏看中了乾隆?答案在乾隆的八字裡
    康熙皇帝的妃子眾多,所以子孫自然也很多,有35個兒子和97個孫子,但是在康熙皇帝的97個孫子中,康熙皇帝喜歡的應該就是在日後成為乾隆皇帝的弘曆了
  • 湖南邵陽出現「無媽鄉」:132個孩子沒有媽媽
    幾乎所有中國的孩子都會唱那一首歌:「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  在湖南省邵陽縣,竟有一個「無媽鄉」!  這個名叫黃荊鄉的地方,僅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學生中,就有132個孩子處於「失母」狀態—除了母親正常死亡,其中有116個孩子的母親因為逃婚或改嫁離開了他們。
  • 周公解夢:夢到母親 媽媽是什麼意思
    夢見母親 媽媽是什麼意思?做夢夢見母親 媽媽好不好?夢見母親 媽媽有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者的主觀想像,請看下面由小編幫你整理的夢見母親 媽媽的詳細解說吧。母親的形象寄託著生命、照料、依戀、回歸等情感色彩。夢中的母親,是生活中遇到困難,需要得到理解和支持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