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長子:十年一劍,走出「一縱多橫」基層矛盾化解之路

2021-01-16 中國鄉村治理

「鄰裡矛盾、養殖糾紛、交通賠償……」說起村裡的這些事兒,嵐水鄉嵐水村民事主任蘇建國眉頭一皺。雖然這些事看起來都是小事,卻牽動著老百姓的心。


1986年至今,蘇建國已在調解崗位上工作了34個年頭。村裡哪一家有矛盾、有糾紛都願意找他評理,大家都說「老蘇心裡有一桿秤」。

「想想都覺得丟人,我那樣做簡直就是給政府抹黑!」多年以後,回憶起那次上訪的經歷,老常還是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同志你快下來吧,你這樣解決不了問題!」

「你們不給我解決問題,我就不下去!」

2006年,老常為了「伸冤」,爬上了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裡的一棵樹上,想要以摔傷自己的極端方式來威脅法官。

那麼老常有何「冤情」呢?原來,老常所在的企業改制後,單位房產被統一拍賣。因拒不騰房,他被法院強制執行,所以心裡有怨氣,多次上訪。

老常當時的情況,側面反映了多年前長子縣「進省赴京上訪多、陳年老案遺留多、群體性矛盾積累多」的信訪工作狀態。

長子縣歷史悠久,是一座千年古縣。進入21世紀,長子雖然經濟上得到快速發展,但其農村地區矛盾糾紛頻發,一度被貼上了「上訪大縣」的標籤。

為摘掉這個尷尬的標籤,長子用10年時間,在縱向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聯動的調解組織,橫向上統籌行政、司法、民事和解、行業調解仲裁等多種調解方式,形成「一縱多橫」的多元調解機制。如今的長子,群眾訴求渠道得以暢通,矛盾得以有效化解,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

常張鄉杜家莊村民事主任郭秀芳(右一)在村民家進行調解。受訪者供圖


2007年,長子的一位縣領導,在堆積如山的上訪信件中,發現了一個特殊的信封,這個信封裡裝的是老鼠藥。剛上任就接到如此的「見面禮」,他心裡明白,這是群眾對政府工作不滿意、有怨言。縣委通過調研發現,群眾有怨言的主要原因是訴求渠道不暢通,小問題拖成了大矛盾。2008年初,長子對全縣矛盾問題進行了大排查,4套班子領導與鄉鎮、部門「一把手」一起開展大接訪,1000餘名機關幹部深入全縣所有的行政村進行下訪、約訪。時任長子縣委政法委書記的楊雋得知老常情況後,主動上門,擺法條、講情理。經過一下午推心置腹的交談,老常皺著的眉毛漸漸舒展。後來在縣裡幫助下,老常當上了義務奧運安保員,工作認真負責,眾人提起來都豎大拇指。考慮到他住房困難的實際情況,縣裡給他調整了兩間住房。以這次矛盾大排查為契機,長子一鼓作氣,向矛盾糾紛發起了「總攻」。2011年,長子縣委縣政府組織相關單位一行數十人到浙江、山東等地觀摩學習,尋求符合長子發展實際的新思路、新途徑。在這個過程中,初步形成了「民事民管、企事企辦、聯調聯動、全民參與」的十六字治理模式。聯動方面,長子力圖做到「一縱」到底無死角。在整合政法各部門和信訪、人社、社會工作聯絡中心等多部門合署辦公的基礎上,將政務大廳、信訪接待大廳、書記縣長公開電話、110指揮中心等資源融合共享,建立縣級矛盾糾紛調解中心;14個鄉鎮、管理中心均解決調解中心辦公用房,統一按照要求高標準設立;全縣286個村6個社區的調解中心標準化建設完成率達100%。聯調方面,長子力爭做到「多橫」到邊無盲點。長子出臺《關於訴調、公調、檢調對接工作的若干規定》,在公、檢、法等部門分別成立了對接辦公室,由分管領導任辦公室主任,相關業務科室人員擔任成員。訴訟調解辦公室選聘了6名退休法官具體辦理訴調對接案件,公安調解對接辦公室則在各鄉鎮調委會與轄區內派出所開展。在行業性、專業性矛盾糾紛和信訪問題點多面廣的情況下,長子成立了煤炭行業調委員、交調委、經信調委。 在多元調解機製作用下,10年來,長子縣發生了「四降」的變化。有數據顯示,自2013年至2019年,長子縣矛盾糾紛減少2001件,訴訟案件減少846件,社區矯正案件減少132件,信訪案件減少52批178人次。如今,走進長子縣矛盾糾紛調解中心的大廳,記者看到信訪接待、心理疏導、法律援助、政策諮詢、調解仲裁等窗口,隨時為群眾提供服務。

長子多元化矛盾糾紛調解六大平臺分工圖。

長子縣矛盾糾紛調解中心負責人何海清說:「你可以把縣矛調中心理解為長子多元調解機制的『大腦中樞』。在這裡,我們建立了預警、研判、聯調、專家調解、特邀調解、智慧調解六大平臺,實現了『民事民管、企事企辦、聯調聯動、全民參與』。」何海清介紹,去年9月,縣調解中心就曾向縣委縣政府發出一次重大預警——《關於「煤礦採空」輿情統計報告》,裡面涉及的8家煤礦採空,造成8個鄉鎮50個行政村出現農田坍塌等現象,引起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通過六大平臺,縣調解中心將自然資源局、交通運輸局等機關幹部,相關鄉鎮、村幹部和村民代表,煤礦企業代表召集在一起,經過多次協商、調解,達成賠償方案:一是按照評估標準對村民的地面房屋、蔬菜大棚評估賠償,二是對地面農作物按損失多少賠償,三是對地面沉陷三年期間逐年賠償。方案定下來了,定合理了,一場矛盾隱患也被化解在萌芽狀態。「修建高速公路,佔你家房子的賠償金額,還有意見嗎?」「賠償金額沒意見了,但是我想知道我還能分到新的宅基地嗎?」在鮑店鎮調解中心,牛新智正與村民面對面坐在桌前,就拆遷問題進行商議,一旁的秦長喜用電腦實時記錄談話內容。作為鮑店鎮的專職調解員,他們每天都在鎮調解中心坐班,主動受理和解決村級難以化解的矛盾糾紛。「現在大家都忙著參加文化活動,哪還有甚矛盾!」在鮑店鎮北街村,侯玉英指著牆壁上掛著的文藝匯演照片,笑著跟記者說。「這是實話。」70歲的北街村民事主任郝青山說,「我們每天都要排查村裡矛盾,確保問題及時發現、矛盾及時調處。解決不了也不怕,用縣裡專門配的手機給鄉鎮打電話就行了。」縣委書記李國強說:「長子總人口有37萬,其中農業人口32萬。在農村人口多、歷史遺留問題多、矛盾糾紛類型複雜等情況下,能夠建立這樣的多元調解機制十分不易。這是一任接著一任幹,十年磨一劍才得來的。」


「啊!」2018年10月16日下午,長子縣丹朱一中的一間教室裡,傳出一聲慘叫。學生張某捂著自己的眼部,疼得直打滾。一旁的範某臉色發白,手足無措,「對不起!你沒事吧?」

在課間活動嬉戲打鬧時,範某不小心用玩具,打中了張某的眼睛,造成了7級傷殘。

張某的父親得知後,立馬向縣調解中心提出調解需求,要求範某及丹朱一中共同賠償各項損失約64萬元。

因事情發生在丹朱鎮,縣調解中心將移交給丹朱鎮調解中心。專職調解員張旭剛受理後,組織三方進行了多次調解。

「我小孩眼睛現在變成這樣,要是賠償不到位,我就告你們!」面對情緒激動的張某一家,校方表示有心無力,「我們確實有責任,但是你要的賠償款太高了。」

「這麼多錢可去哪弄啊!」範某的母親直抹淚,父親也在一旁唉聲嘆氣。對於住在農村的範某一家來說,巨額賠償款更是天文數字。

由於三方對賠償數額的看法不一致,調解一度停滯。無奈之下,鎮調解中心只得再向縣調解中心求助。

縣調解中心研究後認為,賠償數額爭議較大,一旦調解無果,可能引起訴訟,而提起訴訟後法院有訴前調解程序,這樣就在無形中延長了案件調解時間。為此,縣調解中心與縣訴訟調解對接辦公室取得聯繫,邀請其直接參與調解。

之後,縣調解中心立馬進行了分工:縣調解中心負責打消校方的補償顧慮,讓其依法承擔補償責任;鎮調解中心幫助張某一方分析賠償數額,剝離不合理的訴求,形成合理的賠償數額;縣法院訴調對接辦公室幫助範某一方梳理案情,做好思想工作。

在聯動聯調下,三方終於達成了調解協議。被申請人範某一次性賠償申請人張某13.3萬元、被申請人縣丹朱一中一次性補償申請人張某15萬元,申請人張某如果產生後續治療費用自行承擔。鑑於範某一家的經濟狀況,縣調解中心還為其爭取了一定的司法救助款。

長子縣訴訟調解對接辦公室內60歲的王新文正在線上調解村民糾紛。受訪者供圖

「給你爹打個電話!都甚時候了,咋還沒見到賣豬款?」2015年1月19日一大早,長子縣色頭鎮琚村村民王某和妻子李某到崔某家索要欠款,結果只有崔某的兒子崔某蛟一個人在家。「你們吵到我睡覺了。」崔某蛟不耐煩地說,「我是不會打電話的,你們出去。」崔某蛟一番話一下惹惱了王某夫婦。雙方你推我攘,發生了爭執。爭執中,李某激動地舉起水杯,砸壞了茶几。崔某蛟也不甘示弱,掄起拳頭就打在了李某的左眼上。王某見妻子吃了虧,當場就報了警。派出所出警後,安撫王某夫婦的情緒,讓他們先看病再做處理。李某出院康復後,要求派出所解決此事,派出所多次傳喚崔某蛟未果。為聯繫到崔某父子賠償損失,派出所給色頭鎮調解中心下達了公調對接函。色頭鎮調解中心受理後,數次到村找過崔某蛟,但均未見到本人。原來,崔某蛟與李某發生糾紛後,就跟父親到青島打工,已經兩年沒露過面了。根據這種情況,村調解委員會找到了崔某蛟的叔叔崔某偉,對其曉之以理:「崔某蛟的行為已經觸犯了《社會治安處罰法》的相關條款,如果能夠積極賠償得到對方諒解的話,還可以從輕處罰;如果拒不履行,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一番思量,崔某偉心裡犯起了嘀咕:這事本來就不佔理兒,侄兒還年輕,觸犯法律可就得不償失了。出於親情,崔某偉積極配合調解,並主動承擔了賠償責任。長子縣人民法院副院長韓宏偉說:「正是因為我縣建立了較為健全的聯動聯調機制,許多矛盾糾紛在進入司法環節前,就被妥善化解掉。」


長子多元調解模式的成功,離不開成熟的工作機制,更離不開由330餘名人民調解員組成的調解隊伍。

「鄰裡矛盾、養殖糾紛、交通賠償……」說起村裡的這些事兒,嵐水鄉嵐水村民事主任蘇建國眉頭一皺。雖然這些事看起來都是小事,卻牽動著老百姓的心。

1986年至今,蘇建國已在調解崗位上工作了34個年頭。村裡哪一家有矛盾、有糾紛都願意找他評理,大家都說「老蘇心裡有一桿秤」。

「要給別人一碗水,自己就得要有一桶水。」這是老蘇的座右銘。30多年來,他堅持從書本中學法律、從群眾中學道理、從電視普法節目中學方法、從具體案件中學技巧,提升調解能力。

見記者來訪,老蘇有些激動,翻箱倒櫃地找出了50多個本子。他翻開那些本子,給記者展示了親手繪製的村情圖、積累報刊剪紙和密密匝匝的調解記錄。摩挲著泛黃的本子,老蘇打開了話匣兒。

蘇建國的調解筆記。

那是2008年的一個冬天,村民張某、蘇某因拆舊翻新、地界不清發生爭執。老蘇趕到事發現場時,30餘人已經對峙上了。男的持棍執棒,女的撒潑扭打,一場群體性打鬥事件一觸即發。

「不要動手!」千鈞一髮之際,老蘇不顧個人安危,先拉住了領頭的張某和蘇某,又好說歹說把參與爭鬥的婦女家屬拉開。

「沒有解不開的疙瘩!」在村委辦公室,了解事情經過後,老蘇開始了「兩頭批評」:「拆舊翻新本是好事,有矛盾可以找村幹部處理」「百年不散老鄉親,不要一時衝動打架鬥毆」……倒上水、遞上煙,講法律、說道理。在老蘇的調解下,兩人冰釋前嫌,達成一致意見。

要想快速處理問題,就要搶時間。同年6月的一天,老蘇的手機「滴滴」作響——「咱村的張某在河南滎陽打工時,突發腦溢血死亡。他們家裡人和建築公司對於賠償的意見不統一,準備進京上訪。」因病在家輸液的老蘇聽到後,迅速奔去張家。

「不要著急,我幫你們解決!」老蘇磨破了嘴皮,還親自陪張某家人到滎陽與建築公司協商賠付事宜。憑藉所學的法律知識,老蘇為張某家人爭取到了19.7萬元的賠償金。

蘇建國和他多年來所獲的榮譽證書。

30多年來,正是靠著不斷學習,老蘇成功地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300多起,先後被司法部、山西省司法廳等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模範調解員」「山西省第二屆十大法治人物」「全省優秀調解員能手」等榮譽稱號。

蘇建國的故事,只是長子縣人民調解員隊伍的縮影。郭秀芳、張旭剛、牛新智……近年來,長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優秀的人民調解員,繼續傳承著老蘇的精神。

目前,在長子縣矛盾糾紛調解中心,7人中5人有法律工作實踐經驗,這個團隊雄厚的法律經驗為全縣調解管理實踐奠定了堅實的業務基礎。各鄉鎮、村的調解員選聘中,鄉鎮的39名專職調解員由鎮黨委政府提名,鄉鎮調委會擇優聘用。全縣286個行政村、6個社區都設立了民事主任職位,負責民事調解工作。292名民事主任全部通過公開選聘產生,在村委領導下開展工作。鄉(鎮)、村兩級調解員隊伍多數從本轄區產生,熟悉當地風土人情,黨員人數佔比達到95%,有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員佔比95%,多數人擔任過村黨支部書記或村委主任的職務。

對這些鄉鎮、行政村(社區)調解員,長子實行雙考核制度,並根據考核結果發放補助。由縣調解中心對鄉鎮調解委員會進行考核,每半年一次;由鄉鎮調解中心對本鄉鎮和所轄行政村(社區)調委會進行考核,每半年一次。

雙考核制度加強了長子對調解組織的管理,同時也強化了鄉鎮對鄉鎮專職調解員隊伍和行政村(社區)民事主任的直接管理。雙考核機制的促推及不斷推出的業務指導、月例會和培訓等制度落到實處,使得民事主任的責任意識和主動意識大幅提升。如今在長子,三年一度的民事主任選聘與村委主任競選一樣,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以行聚力,以規為尺。正是靠著長子人民調解員的不懈努力,以及長子對於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管理、考核等工作的重視,那些看似小小的矛盾糾紛才能及時在基層被消化。


「沒有偉大的壯舉,只有默默地奉獻……胸懷一顆愛民的心,我們是光榮的人民調解員……」這是長子縣人民調解之歌《心願》的歌詞片段。

《心願》樂譜。受訪者供圖

談及這首歌的創作動機,70歲的詞曲作者常瑞金說:「看著長子在這個調解下越變越好,我心裡高興,有感而發就作出來了。」

近年來,長子縣以「三個一」為載體,即一首人民調解員之歌《心願》、一個法治名牌欄目《法治在線》、一本書《長子矛盾糾紛調解案例選編》,開展形式多樣的調解文化活動。

《法治在線》是杜義敏一家每天必看的電視節目,這個節目是以「案情報導+專家演播廳訪談」的模式,對當地發生的典型案件進行深層剖析,挖掘事件背後蘊涵的深刻法律或道德價值,每半月一期。

杜義敏說:「這個節目講的是我們長子老百姓身邊的故事,我們很願意看。而且看完故事,還能學點人生道理,長點法律知識,挺有意思的。」

「這三本書就像一部『武林秘籍』,每一次我在調解上遇到難處的時候,我就看一看這些案例,總能有一些啟發。」嵐水鄉專職調解員楊連斌所說的「武林秘籍」,就是指《長子矛盾糾紛調解案例選編》一書,到目前已出版3輯。每一輯從近幾年千餘件矛盾糾紛調解案例中遴選出50餘個典型案例,彙編成冊,每一個案例都採用了案情介紹、調解過程、調解結果和案件評析四部分組成。該書既是對過去調解工作的一個總結,也是調解員在今後工作中學習規範調解程序,把握具體調解技巧的依據。

調解文化的提煉同樣需要強有力的陣地。長子在全縣範圍內建立了法學會法律服務站、法學會法律服務室,實現縣、鄉、村三級法學會法律服務平臺全覆蓋。長子縣還加強鄉村振興法治建設,確定了宋村鄉、西郭村兩個鄉村法治試點鄉村,邀請法律顧問、律師工作者、調解員現場受理群眾法律諮詢,深化「法律援助助力脫貧攻堅活動」,在多地打造了「法治文化牆」「法治文化一條街」和「法治廣場」。

在調解文化的感染下,長子的農村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郜海珠今年60歲,是丹朱鎮同富村的村民。因為個人愛好,他於7年前創辦了丹樂民間調解所,利用閒暇時間幫助村民解決矛盾糾紛。伴隨長子多元調解機制的建立和調解文化的盛行,郜海珠的生意是一年比一年慘澹。「現在長子的矛盾糾紛是越來越少,社會治安也越來越好了!」郜海珠笑著對記者說,「我們這些幹民間調解的,就快要失業啦!」

對於長子多元調解機制,石哲鎮西漢村委會主任閆建光也有話說,「以前村裡總有小偷小摸的事情發生,小到南瓜、豆角、玉米,大到廢鐵、電線、發動機。現在呢,村裡的風氣是越來越好了,村民都忙著在蔬菜園區幹活,哪還有時間去搞這些有的沒的!」

的確,耳之所聞,目之所見,長子已非十年前的長子。在現代化轉型的關鍵時期,長子直面矛盾、化解糾紛,走出了一條具有長子特色的「一縱多橫」基層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之路,而這條路徑也許對相近或相同經濟社會環境下的鄉村治理有著不小的借鑑意義。

來源:農民日報

監製:李朝民   

編輯:高雅


掃描識別二維碼關注

中國鄉村治理


相關焦點

  • 構建立體調解格局 金牛著力將矛盾糾紛化解於基層
    公調對接後,金牛區公安分局基層派出所多了一個有力的「幫手」。近年來,金牛區與時俱進踐行「楓橋經驗」,構建了一個「橫向聯動到邊、縱向下沉到底」的立體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網絡,全力將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一線,消除在萌芽狀態,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促進了社會公平正義。□文弦(圖片由金牛區司法局提供)公調、訪調對接,健全調解對接機制  「有困難找警察」,大量矛盾糾紛在基層派出所匯集,對於人口達153萬的金牛區來說,尤其如此。
  • 打造美麗街面風景線 雙塔街道開展「兩橫一縱」景區化管理項目
    昨日,在烏鵲橋路,多名貨車車主在執法人員的指導下,將車停到了卸貨車輛專用車位上,給路面騰出空間,有效避免了可能發生的交通擁堵狀況。據悉,施劃卸貨專用停車位是雙塔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大隊近期開展的「兩橫一縱」景區化管理項目的一部分。「兩橫」是指鳳凰街帶城橋路和平橋直街烏鵲橋路兩條橫向街,「一縱」是指縱向的十全街。
  • 無悔的DIY 《十年一劍》打造自己的大俠
    有人問,要玩《十年一劍》的大俠好不好當?這個問題,哥也想了很久,曾經很蛋疼過,因為哥沒有想透這個問題。但是,在仔細用心地接觸了遊戲之後,再蹲著馬桶想了好久,才終於想通了一點點。大俠,其實不好當,不過,自己可以DIY一個。哥可以悄悄地高手你:其實,高手,都是DIY出來的!
  • 要聞| 建設基層立法聯繫點 讓立法接地氣 山西臨汾曲沃縣人大...
    要聞 | 建設基層立法聯繫點 讓立法接地氣 山西臨汾曲沃縣人大常委會積極發揮立法「直通車」作用 2021-01-15 11: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山西絳縣:大交派出所矛盾不出村 妯娌情更深
    絳縣公安局大交派出所在「創建楓橋式派出所」活動中,回應群眾期盼,順應時代要求,充分發揮民警的主觀能動性,積極調動基層兩委組織和群眾的參與熱情,把農村矛盾防範化解在當地,既消除矛盾隱患,增進睦鄰和諧,又增強了警民關係。
  • 「群英」機制助力化解社區矛盾
    紅網時刻嶽陽樓區1月15日訊(記者 劉楨丞 通訊員 曹智凡)近日,服務城陵磯新港區工作組濱湖社區運用「群英斷是非」的模式,幫助轄區任家組居民解決了一起因對土地安置費分配方案不滿引起的矛盾。村、社區是居民矛盾發展的前沿陣地,卻也是統領群眾思想的第一關口,用群英斷是非的方法,充分發揮民主,讓人民群眾真正參與基層治理,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牢牢把住關口,矛盾自然迎刃而解。
  • 「市域治理」繼承弘揚「楓橋經驗」 化解矛盾糾紛有妙招
    黨的十九大以來,文山州文山市司法局繼承和弘揚「楓橋經驗」,積極發揮人民調解工作的優勢,堅持以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為主線,及時就地化解各類糾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發揮維穩「第一道防線」作用,積極推進法治鄉村建設,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承德市司法局「五措並舉」開展民間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暖冬行動」
    目的是積極發揮人民調解維護穩定「第一道防線」作用,努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力爭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滅在萌芽狀態,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大局。大力開展涉疫情矛盾糾紛集中排查化解工作。
  • 安徽六安構建線上線下聯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而且,由政法委牽頭,協調政法機關和相關部門,統籌信息資源和行政力量,做到矛盾糾紛線上流轉「四個一」:即「一地受理」,綜治、司法、信訪、法院等各部門受理矛盾糾紛後統一錄入矛盾糾紛系統;「一鍵分流」,由縣區綜治中心負責,根據法定職責,通過網上系統將糾紛事項「一鍵分流」至相關鄉鎮和單位開展調解;「一網融合」,將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警民聯調等相關信息化系統與綜治信息系統融合,建立統一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信息庫
  • 一幅畫、一副字,它的濃淡相干也是充滿矛盾的_訪談摘要_山西新聞網...
    一幅畫、一副字,它的濃淡相干也是充滿矛盾的 時間:2007年08月06日 17:21 來源:   李主席:俗話說,喜歡就是最好的老師。喜歡了,你就會找時間去做。
  • 2020年,我們的「一站式」之路
    一、加強領導提質效,全力推進「一站式」建立健全專項制度「一站式」建設以來,孝感中院草擬制定了《全市法院加速推進人民調解工作的實施方案》、《孝感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實施方案》等相關工作方案,建立健全了專項工作制度,確保「一站式」建設工作穩步推進。
  • 打造中國基層治理最優城市|多元聯調,矛盾在網格內化解
    2020年,峽口鎮率先開展無信訪網格、無信訪村、無信訪鄉鎮「三級聯創」,整合網格員、各級人大代表、網格民警、民兵等多方力量,建立了「網格+」矛盾糾紛聯動調處機制。該機制經過1年多的運行,至今已成功調處矛盾糾紛168起,化解信訪積案18起。長期以來,有難事撥打「110」已成為老百姓的習慣,一些本可以通過正常調解渠道解決的矛盾糾紛,也不斷湧入派出所。
  • 三個平臺、兩項機制,寧夏打造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塞上楓橋」品牌
    把矛盾糾紛調解體系建設納入全區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打造具有寧夏特色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塞上楓橋」工作品牌到底如何做?夯實基層基礎深化人民調解「四張網」建設,進一步規範、完善縣(區、市)、鄉鎮(街道)、村(社區)、企事業單位和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規範化建設;加強行政調解工作,建立由政府負責、司法行政機關牽頭、相關職能部門為主體的行政調解工作體制;加強行業性專業性調解工作,向矛盾糾紛易發多發的消費等專業領域拓展
  • 化解矛盾糾紛近兩萬件,石景山區這個法律平臺顯成效
    1月8日記者從北京高院發布會上了解到,石景山法院參與「石時解紛」平臺取得訴源治理成效,截至目前「石時解紛」平臺成功化解矛盾糾紛19658件,其中98.59%未進入訴訟程序。完善對接機制滿足多元需求 三月縮減至三周解紛「石時解紛」平臺,即石景山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由石景山區委政法委統籌建設,整合全區32家行政機關單位糾紛調解資源,推動形成線上線下多方矛盾糾紛大調解格局。石景山法院完善法院案件系統與平臺信息資源的對接共享,滿足當事人對專業性調解、便捷立案和高效審判的多元司法需求,開拓了多元、分層、遞進的糾紛解決新格局。
  • ——一位基層法官辦案之餘的寫作感悟-山西市場導報數字報
    如,在湖北法院網發表的《瞧,法院執行幹警的一天是這樣的》,詳細記錄了我們執行幹警一行三人2016年9月13日全天的行程:早上八點半從縣城出發,晚上七點半左右到達花坪集鎮,有找不到被執行人的惆悵,有在荒郊補胎的心酸,有預司法拘留被執行人時矛盾的心情,有對被執行人苦口婆心的勸說,有與村幹部的工作切磋……僅2016年,我就在湖北法院網、中國法院網、《民主與法制》等媒體發表執行日記、辦案札記數十篇。
  • 化解矛盾、消除紛爭可人民調解
    為了進一步發揮人民調解工作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中的基礎性作用,促進全省人民調解工作提檔升級,更好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根據《人民調解法》和有關方針政策,結合吉林省實際,中共吉林省委辦公廳、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吉林省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代人民調解工作的意見》。  話不多說,先來看看啥是「人民調解」?
  • 山丹:多措並舉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山丹縣多措並舉積極探索解決矛盾糾紛的新思路和新方式,建立健全有機銜接、協調聯動、高效便捷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不斷提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社會化、法治化、專業化水平。
  • 線上線下一站式化解矛盾 上海構建大調解格局
    線上線下一站式化解矛盾 上海構建大調解格局 2021-01-08 2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知識改變命運—山西省圖書館文源講壇文化走基層的探索與實踐
    追尋領袖足跡,讓文旅融合擁抱「詩」和「遠方」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指出「讓旅遊成為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2020年7月,「文化行三晉 講座走基層——文源講壇基層服務項目」發起了「追尋領袖足跡 感悟使命情懷」主題活動。
  • 走近一位真實而傳奇的傅山,山西博物院將展「霜滿龕紅」
    縱190釐米,橫45釐米。上海博物館藏此次展出的傅山書法《曹碩公六十歲壽序 十二條屏》為上海博物館所收藏,此套書法的受贈者曹碩公,名偉,山西汾陽人。曹氏是明清汾陽望族。曹偉中崇禎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舉人,與傅山是太原三立書院的同窗,二人交情深厚。傅山旅居汾陽時,經常造訪曹家,與曹碩公吟詩唱和,談論時政。明亡後,性情耿直的曹偉不願意出來做清朝的官,長年隱居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