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主要史學研究與教學機構年度重大成果發布(2019—2020)

2020-11-25 人民網

2020年7月24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主辦的「全國主要史學研究與教學機構年度重大成果發布會(2019—2020)」在北京召開。發布會現場發布重大成果7項,現場展示成果13項。

現場發布的重大成果是中國歷史研究院重大課題階段性成果與《洛陽盆地中東部先秦時期遺址1997—2007年區域系統調查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1949—2019)》,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專題成果《中國抗日戰爭史》《中華民族抗日戰爭軍事資料集》《近代日本對華調查檔案資料叢刊(第一至三輯)》《英美軍事戰略同盟關係的形成與發展》。

現場發布重大成果7項

中國歷史研究院重大課題階段性成果

「歷史研究是一切社會科學的基礎」「歷史是最好的老師」「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新時代為歷史研究帶來新視野和新課題。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一年多來,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立足中國,放眼世界,著力提高研究水平和創新能力,推動相關歷史學科融合發展,努力推出一批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形成了一系列新時代史學理論新成果。

陳星燦(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主編

《洛陽盆地中東部先秦時期遺址1997—2007年區域系統調查報告》,科學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中文,4冊。

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與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大學和研究機構合作,運用國際通用的區域系統調查方法,對中國古代文明產生和發展的腹心地區——洛陽盆地中東部近1120平方千米的區域進行考古調查的成果,包括資料編與研究編兩部分,總字數390萬,插圖929幅,圖版465版,合計照片1852張。

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著

《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1949—2019)》,

當代中國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中文,1冊。

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在完成中央交辦項目「新中國70年」基礎上,編撰的一部全面、系統、深入研究總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成就和經驗,展現中華人民共和國迄今所走過歷程的簡史著作。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專題成果

步平、王建朗(中國歷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編

《中國抗日戰爭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中文,8冊。

該成果為抗日戰爭通史著作。該著作突破以往單純戰爭史研究的局限,將中國抗日戰爭作為中國近代史的重要歷史階段來把握,放在世界大環境和戰後長時段的背景中進行考察,有助於讀者對抗日戰爭進行更全面的了解、更深入的認識。該著作充分展現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抗日戰爭史研究的新進展。

金以林、羅敏(中國歷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編

《中華民族抗日戰爭軍事資料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3月出版,中文,100冊。

該資料集收錄文獻341種,近5萬頁,所編選的資料主要為1945年以前出版的原版史料,以存世量較少、較為珍稀的官方出版物、資料文件為主,以抗戰軍事為核心,充分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的作戰情況,體現了身處抗日戰爭中的中國軍民對於全民族抗戰的認識和思考。

邵漢明(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王建朗(中國歷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編

《近代日本對華調查檔案資料叢刊》(第一至三輯),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中文、日文,210冊。

該叢刊包括第一輯滿鐵調查月報100卷,第二輯經濟調查50卷,第三輯貿易調查60卷。所收資料原始文件封面上多有「秘」或「極秘」字樣,較為罕見,對於研究日本對華資料調查和經濟侵略,以及中國經濟史、社會史、交通史、農業史等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徐藍(首都師範大學)等著

《英美軍事戰略同盟關係的形成與發展(1919—1945)》,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中文,1冊。

該著作是系統討論20世紀上半期英美結成軍事戰略同盟關係的專著。基於美、英、德等多國檔案,詳細探討了一戰後至二戰結束英美兩國的軍事戰略發展和同盟關係的形成與確立。從軍事外交新角度,研究其在國際事務中的角色轉換,揭示該時期大國關係的互動狀態以及與國際格局演變的深層關係。

現場展示成果13項

嚴志斌(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等編著

《巴蜀符號集成》,科學出版社、龍門書局2019年7月出版,中文,1冊。

宋鎮豪(中國歷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主編、馬季凡(中國歷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編纂

《繪園所藏甲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中文,1冊。

杜繼東(中國歷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等編著

《紐西蘭華僑華人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3月出版,中文,3冊。

左玉河(中國歷史研究院史學理論研究所)主編

《民國社會生活史》,廣東人民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中文,2冊。

張柏春(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主編

《科技革命與國家現代化研究叢書》,山東教育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中文,7冊。

張國剛(清華大學)著

《中西文化關係通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中文,2冊。

張雙智(北京師範大學)、杜常順(青海師範大學)主編

《近代青海考察記與調查資料彙編》,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9年7月出版,中文,40冊。

楊棟梁(南開大學)等編著

《百年南開日本研究文庫》,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江蘇人民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中文,19冊。

鄒逸麟(復旦大學)著

《中國歷史地理十講》,復旦大學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中文,1冊。

張生(南京大學)主編

《李頓調查團檔案文獻集》,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中文,14冊。

王日根(廈門大學)、【日】大木康編纂

《中國會館志資料集成》(第二輯),廈門大學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中文,16冊。

陳偉(武漢大學)主編

《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合集》(第三、四輯),文物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中文,2冊。

吳曉亮(雲南大學)、賈志偉主編

《騰衝契約文書資料整理與彙編》,人民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中文,3冊。

數據來源:中國歷史研究院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24日 15 版)

相關焦點

  • 長春應化所2019年度科技論文產出持續位居全國研究機構前列
    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統計數據,2019年度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科技論文產出再獲豐收,持續位居全國科研機構前列。2019年,國際論文被引用6986篇,被引次數267985次,持續位居全國研究機構第1名。2019年,SCIE資料庫收錄論文數量位居全國研究機構第6名。2019年,Ei資料庫收錄論文量位居全國研究機構第4名。
  • 三項母乳重大研究成果發布_新聞動態_教育頻道_雲南網
    原標題:三項母乳重大研究成果發布1月13日,在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搭載夥伴揭秘暨中國飛鶴科研成果發布會現場,該企業首席科學家、研發負責人蔣士龍發布了其在我國母乳研究領域的三項重大研究成果。這是目前公開的學術文獻中,對中國母乳成分樣本量最大的總結之一。
  • 廣州新增一所十二年制國際學校,江蘇要求全程對培訓機構教學進行錄像
    協議成果包含支持海南建設國際化特色的基礎教育學校,承接中國學生留學的教育消費回流;支持國內現有優秀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在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拓展示範辦學;加快探索建立新型資歷框架體系,推動海南建設學分綜合轉換、學習成果互認互通的終身學習體系等。
  • 中再壽險發布《2019-2020年度健康險產品研究報告》
    近日,中再壽險發布《2019-2020年度健康險產品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在民眾保險意識覺醒、監管引導保險回歸保障、險企積極轉型的大背景下,健康險保費收入自2014年起以年化34%的速度增長,在人身險中的佔比節節攀升。《報告》認為,在「銀髮浪潮」下,長期護理險有望成為健康險的下一個增長點。
  • ...感星球完成千萬級人民幣A輪融資;2020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發布
    《指南》適用於包括普通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和託幼機構等各級各類學校,供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教育行政部門、學校、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從事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的相關人員使用。  6.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評選結果揭曉
  • 2019騰訊教育年度盛典:京華合木榮獲年度影響力兒童教育品牌
    2019「迴響中國」教育年度盛典  11月27日在北京圓滿舉行  千餘位教育大咖、行業專家、機構精英齊聚一堂  探討教育熱點問題、展示教育成果  評選出年度品牌影響力教育品牌  京華合木教育集團憑藉德培DAP教育  在中國幼教界的影響力和家長心中的高口碑  榮獲  2019年度影響力兒童教育品牌
  • 中國飛鶴髮布母乳研究成果
    「通過重大工程的世界級影響力為民族企業賦能,走向更廣闊的舞臺。我們期待這枚代表中國嬰幼兒配方食品的『名片』,能夠激勵飛鶴同航天科研一起,不斷深入科技為民,提升創新能力,用綜合實力成為中國民族品牌的驕傲。」
  • 王晴佳:為什麼情感史研究是當代史學的一個新方向?
    當然,如果塞勒因其研究不夠正宗而成為「黑馬」,那麼埃莉諾·奧斯特羅姆(Elinor Ostrom,1933—2012)在2009年成為史上唯一的女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似乎更讓人跌破眼鏡,因為奧斯特羅姆主要是一位政治學家。奧斯特羅姆和塞勒的得獎,其實正好反映了當代經濟學,乃至當代學術發展的一個重要傾向,那就是跨學科研究已經成為各個學科發展的主要趨勢,而且成果喜人。
  • 盤點|全國各地法院2019年度十大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
    盤點|全國各地法院2019年度十大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 2020-04-28 1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肺科•新聞】我院榮獲2018-2019年度全國平安醫院工作表現突出...
    【肺科•新聞】我院榮獲2018-2019年度全國平安醫院工作表現突出集體 2020-11-24 15: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交大人的「高光時刻」!
    西安交通大學組織引導廣大教師科研人員積極投身抗疫研究,並取得了系列成果。7月31日,西安交大單智偉團隊與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在《科學》雜誌發表論文,該研究發現二維結構範德華半導體InSe在單晶塊體形態下具有超常規的塑性和巨大的變形能力,在無機塑性半導體領域取得重大突破。2020年,西安交大共有2個項目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1個項目獲得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
  • 匯集智力資源 服務「一帶一路」——藍迪國際智庫研究成果入選CTTI...
    12月22日,南京大學、光明日報社舉辦的「2018中國智庫治理暨思想理論傳播高峰論壇」在南京召開,在論壇上發布的多項研究成果中,藍迪國際智庫研究成果成功入選中國智庫索引(CTTI)2018年度精品成果。
  • 六大關鍵詞帶你回顧南京大學2020的超強成績單!
    在各大第三方機構排名這項"考核"中,南大交出了優異的"成績單"——2月,在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的2020年國際化大學排名中,南京大學躋身內地高校三強,排名第3位;同時期,倫敦帝國理工大學講師、劍橋大學客座研究員 Marek Rei 發布了2019年全球"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ML&NLP)"領域頂級會議論文統計數據。
  • 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召開2020年度考核述職大會
    1月13日至14日,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召開2020年度考核述職大會,對教學單位、行政業務部門與黨總支進行述職考核工作。1月13日下午,行政業務部門與黨總支開展年度考核述職報告大會。學院20個單位分別進行部門述職。
  • 別讓科研人員淪為「小白羊」|高校技術轉移機構如何化身「牧羊人」
    正如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所說,在和投資人的交流中,成果轉化辦公室要充當「牧羊人」,以免讓科研人員淪為打頭陣的「小白羊」。近日,科技部、教育部發布《關於進一步推進高等學校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建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針對高校技術轉移機構的設立、高質量建設、專業化發展等,提出了具體實施意見。
  • 中國科協發布2019年度「十大科學傳播事件」
    央視網消息:17日,中國科協在京舉辦了「典贊·2019科普中國」活動,活動現場發布了2019年度「十大科學傳播事件」評選結果,它們分別是:  1.
  • 高校技術轉移機構如何化身「牧羊人」
    近日,科技部、教育部發布《關於進一步推進高等學校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建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針對高校技術轉移機構的設立、高質量建設、專業化發展等,提出了具體實施意見。  高校技術轉移機構應該如何建設發展?帶著這個問題,記者採訪了技術轉移領域的專業人士。
  • 以航天精神為激勵 中國飛鶴髮布三項母乳研究成果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1月13日,在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搭載夥伴揭秘暨中國飛鶴科研成果發布會上,飛鶴髮布中國母乳研究三項成果。這也是目前公開的學術文獻中,對中國母乳成分樣本量最大的總結之一。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表示:「通過重大工程的世界級影響力為民族企業賦能,走向更廣闊的舞臺。我們期待這枚代表中國嬰幼兒配方食品的『名片』,能夠激勵飛鶴同航天科研一起,不斷深入科技為民,提升創新能力,用綜合實力成為中國民族品牌的驕傲。」飛鶴被授予證書「星飛帆成為首個登月搭載返回的嬰幼兒配方食品,將給予全體飛鶴人極大的鼓舞和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