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趙英雄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老一輩人說的「三親,三不親」,就是就是親戚之間的親疏關係。那麼這裡的「三親」和「三不親」指的是什麼親戚?
三親,三不親我們都知道三親指的是姑,舅,姨。他們都是自己父母的親兄弟、親姐妹,都是和我們有著血緣關係的親人,關係自然很親近,所以在農村就還有這麼一句老話叫「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就是說有血緣關係的人,永遠都是親戚。
而三不親,也是和「三親」有關係,指的就是「姑父,姨夫,舅的媳婦」。他們都是和我們沒有血緣關係,但是又因為我們的親人而和我們有親戚關係,因為婚姻進去到了這一「家庭」中,所以總是讓人感覺就像外人一樣,沒有那麼親近。
姑父為什麼不親?這是因為早些時候人們都講究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嫁出去之後就是別人家的人了,回娘家也是只有逢年過節才回來,不常聯繫,和姑姑之間的關係就業慢慢生疏,更不用說姑姑的丈夫,本來就沒有什麼血緣關係。姨夫也是如此,姨夫是姨媽的丈夫,自己的母親和姨媽都是外嫁的人,不常來往關係就也不親近了。因此農村還有一種「姑是姑姨是姨,姑父姨夫扯淡皮」的說法。
除了姑父和姨夫,還有一個就是舅媽了。舅舅是媽媽的兄弟,在家族中有很高的地位,有俗語說「天上雷公,地上舅公」,說的就是舅舅的地位很高。雖然如此,但是我們本身和舅舅的聯繫是不太多,與舅媽的聯繫更是少之又少,大家都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因此和舅媽不親也是很正常的。在農村就流傳著一句話叫「親舅假妗子」,意思是說,舅舅對你的關心是真的,但是舅媽就不一定了。
綜上所述,姑父、姨夫、舅媽這三種親戚,都和我們沒有多大的血緣關係,在老一輩的人看來,這些親戚在生活中都會偏向於自己原來的家庭,所以沒有必要很親近。但是凡事也不是絕對的,光從親戚關係來強調親或者不親,有點過於片面,人都是感情動物,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所以親戚關係是會隨著交往而產生變化的,常來常往,多走動關係自然就好,要是十幾年都沒有往來,再親的關係也變淡了,所以說要想維繫親情,最主要的還是多多走動和聯絡感情。補充閱讀:魏王趙廷美生平簡介,趙廷美陵墓的前世今生
一表三不親除了上訴的「三親」和「三不親」,在民間還有「一表三不親」,這裡的表親也就是俗稱的老表,指的是姑表、姨表、舅表三種親屬關係。
姑表,是你和姑媽家的子女之間的關係,父親和姑姑是一奶同胞,所以和姑表是有點血緣關係的。姨表,是你和母親的姐妹家的孩子的關係,是母親和姨媽各自結婚後組建家庭衍生出來的關係。舅表,也是一樣,就是你和舅舅家的子女之間的關係。
這三種老表,在《紅樓夢》裡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者之間的關係可謂體現的淋漓盡致。這三種親戚關係雖然不同,其實都是和你有血緣關係的親屬婚後衍生出來的關係,聯繫的紐帶就是和你有血緣關係的親屬,要是這個親屬不在了,那麼彼此之間的往來也就少了,關係也就淡了,所以才會說「一表三不親」。
趙氏宗親小編有話說:其實「三親,三不親」和「一表三不親」這兩句俗語更符合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在那個時候人們更重視血緣的傳承,所以天然的對於有血緣關係的親人就親近,沒有血緣關係的就疏遠。而且在那時候男尊女卑,姑姑、姨姨嫁了人,就是別人家的人了,自然和家裡人的關係開始疏遠,更不用說是姑父、姨父了。但是到了現代社會,家族關係隨著時代的發展被逐漸替代,淡化,這些規矩束縛也就沒有重要了,除了父母兄弟姐妹這些關係,其他的都是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以利益關係存續著。只要關係好,彼此有著利益關係,就會有往來,親人關係也就一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