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實驗只能驗證36項,心理學還靠譜嗎?

2021-01-10 騰訊網

2005年8月,期刊PLOS Medicine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是《為什麼大多已發表的科學研究結果都是錯的》(Why most published research findings are false)。在這篇文章中,首當其衝受到質疑的對象,就是心理學。

在2010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研究者發現心理學領域的陽性結果,也就是實驗證實了某個假說的結果比例最高,大約能佔9成。他們懷疑這其中涵蓋了大量的假陽性結果,也就是說某項研究看起來證明了某種觀點,但這其實只是人為或巧合帶來的錯覺。

為了檢驗這些實驗,在過去十年間,一批心理學研究團隊採取了一種簡單粗暴的方法,那就是把過去的心理學實驗重複一遍。他們會嚴格遵循當時的實驗方法、實驗材料,遵循或適當改進實驗方案,並且大量增加樣本量。

終於,2015年8月,一部分重複結果發表在了Science上,其中,270位研究人員共同重複了100項心理學實驗。然而研究結果卻令人震驚:僅有36%的實驗驗證了當初發表的結論。我們都知道,想要判斷一個科學發現的質量,可重複性是一個重要的指標,這項研究引發了一場地震:難道三分之二的心理學研究都是假的嗎?心理學究竟還靠譜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讓我們看看都有哪些理論遭到質疑:

實驗一:

2010年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者發現,有一種 「徵服者姿態」特別好用。這個姿勢是將雙手高舉,形成V字。論文把這個姿勢命名為power posing,並且說這種姿勢能讓睪酮水平上升,與壓力有關的皮質醇水平下降。其結果就是,做出這個姿勢的人,會覺得自己變強了。

實驗二:

2012年,普渡大學的研究者針對著名的「艾賓浩斯錯覺」進行了一項實驗。艾賓浩斯錯覺指的是當一個圓形被較小的圓所包圍的時候,看起來會比被較大的圓包圍的時候要大。而在2012年的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在高爾夫場地裡製造了這種錯覺,他們提出,當我們讓球洞看起來更大的時候,玩家就更容易把球打進洞裡。

實驗三:

20世紀70年代,奧地利心理學家瓦爾特米舍爾提出了你經常在雞湯文中讀到的案例:「棉花糖測試」。米舍爾找了一批4-5歲的孩子,分別發了一塊棉花糖,並且讓他們自己待著。他告訴孩子們:我過一會就回來了,如果那時你們還沒吃掉第一塊棉花糖的話,就能得到第二塊。隨後米舍爾追蹤了這些孩子的成長軌跡,發現那些當年成功抵制了誘惑的孩子,在各個方面都更加成功。

經過重複驗證,這三項實驗的結果全部被推翻了。在power posing問世5年之後,瑞士蘇黎世大學的研究者將樣本量從原始研究的42人,增加到了200人,卻沒能得到同樣的結論。對於高爾夫場裡的艾賓浩斯錯覺,也沒能得到成功重複,並且研究者還注意到,原論文可能操縱了實驗數據。而對於著名的「棉花堂測試」,2018年的一項重複研究對918人進行了10年以上追蹤觀察,研究者發現,棉花糖實驗的預測能力並沒有米舍爾所說的,以及人們想像中的那麼強。

除此之外,還曾有研究「證明」了以下結論:

1、當想著一個沉重的秘密時,我們會將山丘的坡度高估13°,因為感覺自己快完蛋了。

2、如果用牙齒咬著一根鉛筆,我們會覺得一幅圖更加有趣,因為我們被迫做出了微笑的表情。

3、在一場智力桌遊中,想像一位教授的形象能讓我們表現得更好,因為人們通常會把教授和智慧聯繫起來。

4、在照片上笑得更真誠的人將更加長壽,因為微笑表明這個人更容易流露積極情緒,進而能更好地應對壓力。

這些研究聽起來都很有趣,也因此往往能得到大量曝光。根據google scholar的統計,咬著比的研究已經被超過2000篇論文引用。而「power posing」研究的參與者之一,就曾在TED大會上建議求職者在面試前做出這個姿勢。同一場大會,她之後的演講者,則介紹了嘴裡咬著筆的研究,這場大會錄像的觀看次數,已經超過了5000萬。然而我們很遺憾地告訴大家,過去十年間的重複實驗推翻了以上所有的發現。

那麼我們回到開頭的問題:心理學還靠譜嗎?事實上,過去十年間心理學的可重複性危機,更像是一個好消息,這意味著心理學成為了少數走上了自我修正道路的學科之一。在大量的重複實驗中,即使是失敗的重複也常常能為心理學家帶來新的認知,或是引入原始研究中沒有的維度。

比如那個打高爾夫球的重複實驗,失敗的重複幫心理學家排除了一個錯誤答案。這項研究的核心問題是:大腦中負責形成有意識圖像的通路,和其他利用視覺控制動作的通路是相互獨立的嗎?而最終的結果證實確實如此,因為儘管被試感覺球洞變大了,但在打出高爾夫球時,他們大腦中形成的無意識圖像並沒有受到艾賓浩斯錯覺的影響。

而有時候,即使重複實驗失敗了,但也並不意味著原始研究的結論是錯的。比如我們之前提過的,桌遊與教授的實驗。它背後的理論其實是心理學中的經典效應「啟動效應」。其實大量心理學研究已經證明了,語言或他人能在無意識中影響我們的判斷和決策,尤其是通過激活刻板印象的方式。儘管在這項研究中,它沒能被重複出來,或者說教授的形象並沒有「啟動」我們大腦中的那一點智慧,但啟動效應仍然是個經得起檢驗的心理學現象,啟動效應領域所發表的眾多研究也依舊是有效的。

因此我們會發現,心理學這門科學的基石依然穩固。可重複性危機並沒有推翻整個領域,恰恰相反,「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這場危機恰恰提升了心理學自我質疑的能力,使其變得更加成熟。

我們需要知道的是,科學的認識永遠是暫時的,知識是種種建構,它們有朝一日都會被結構,從而得到更好地重構。正如美國天文學家菲爾·普萊特所言:「科學的一部分過程,就是承認我們有時會犯錯。這可能會非常、非常困難。但它的另一面是最美好的,那就是更進一步的認知和理解。」

相關焦點

  • 心理學神奇愛情測驗:讓陌生人快速愛上你的36個問題
    美國心理學家Arthur Aron博士在《人際親密感的產生:實驗程序及部分初步發現》(The Experimental Generation of Interpersonal Closeness: A Procedure and Some Preliminary Findings)做了一個實驗:他讓參與實驗的陌生人兩兩分組坐在一起,在45分鐘內,讓他們彼此提問並回答36個問題,目的是讓彼此產生迅速產生好感
  • 驗證潛意識的實驗方法《紫微鬥數潛意識學》
    《紫微鬥數潛意識學》驗證潛意識的實驗方法驗證先天性潛意識的實驗方法有兩個方向,以潛意識的實用性來說,最適合個人潛意識檢測或是他人的潛意識檢測最佳的方法是通過觀察驗證方法。通過星體潛意識組合變化的關係去驗證實際的行為反應是最能直接觀測到的潛意識形態。如果想要拿諾貝爾獎,進行更為科學的實驗的話,則需要大型機構來實驗,如中國科學院這樣的機構。以下我將提供兩種實驗方法驗證潛意識的真實存在。第一個方法是實驗觀測統計驗證法,上文說到潛意識的表現形式主要在心理活動和行為反應。那麼就可以根據一個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反應設定實驗觀測方法。
  • 《心理學百科》解讀,第七講:實驗心理學之父的4大超前思想
    大家好,今天是「倚龍的讀書俱樂部」關於《心理學百科》解讀的第七講,今天,我們來講一講促使現代心理學誕生的牛人—德國心理學家威廉馮特(Wilhelm Wundt)。這位牛人出生在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終其一生寫了490多部著作,算得上是世界上最高產的科學家了。
  • 用星座來做愛情軍師靠譜嗎?心理學實驗早就給出答案了
    但,用星座來追喜歡的人真的有用嗎?首先我們得先把平常時我們在網際網路上看的各種星座(太陽星座性格)和佔星術分開來說。為什麼要分開來說呢,雖然佔星術和星座有聯繫,但佔星術屬於玄學範疇,和中國周易之類是一掛的。目前,科學並不能完全證明玄學是錯誤的,也沒有做到證明它是正確的。所以,我們在這裡重點說,已經有實驗數據作為依據證明真偽的星座性格。
  • 世界大學心理學排名:倫敦國王學院第7,北京師範大學前100
    心理學這門科學,誕生在100年前左右。其理論和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影響了教育、政治、經濟、文化、藝術、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多個領域。據了解,目前心理學在國內的發展還比較短,感覺離大家的生活還有些遠。雖然目前心理學感覺離大家較遠,但是它是個可以幫助很多人解決疑惑的學科,也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到這門科學。
  • 這6個心理學方面的科學實驗 帶來了令不少人意外的結果
    我們都知道,為了幫助人類,科學家們總是不斷的進行著各種實驗,這也漸漸出現了那些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方便的事物。但除了我們能夠想像到的常規的科學實驗。事實上,心理學家們也在不斷進行著實驗。而今天,安迪就將為你帶來6個出乎很多人意料的科學實驗的結果。1、誰是真正的精神病患者?
  • 心理學著名實驗梳理之暈輪效應
    心理學考研中有幾個非常著名的實驗,分別是感覺剝奪實驗、延遲滿足實驗、情緒實驗、從眾實驗、期待效應、暈輪效應,這幾個實驗是心理學考研常考的知識點,下面介紹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又稱「光環效應」,是指當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他還傾向於據此推論該人其他方面的特徵。本質上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認知上的偏誤。暈輪效應愈來愈多地被應用在企業管理上,其對組織管理的負面影響主要是體現在各種組織決策上。
  • 關於心理學|自學必看書籍
    《心理學與生活》理察·格裡格,菲利《心理學與生活》理察·格裡格,菲利普·津巴多該書內容比較基礎、全面,但也因此無法很細緻深入,作為一本有趣的基礎入門讀物,可以將我們比較有效率的引入心理學的大門,書中實驗數據支持還不錯
  • 5個冷門心理學實驗,讓你更全面了解真實的人性
    這裡給大家列舉6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讓大家了解我們人性到底是怎樣的。1. 煙霧房間實驗——危險來臨,你真的會作出反應嗎?這是 1968 年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系 Bibb Latane 和 John M. Darley 的實驗。
  • 7個無名之輩,意外成就經典心理學實驗,卻付出了一生代價
    說到心理學,不管是不是專業人士,對於弗洛伊德、榮格、馬斯洛等大師,多少還是知道的,儘管也許我們並不清楚他們的具體成就,但至少聽說過這些鼎鼎大名。但是你想過沒有,是誰成就了大師?是那些被當做實驗品的病人啊!他們用自己的精神、肉體,甚至一生,為心理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其中的7位,以此紀念他們、緬懷他們。
  • 心理學實驗之十貼標籤實驗
    心理學認為,人們之所以會出現貼標籤效應,是因為所貼的標籤具有定性導向的作用。不論被貼上的標籤是好還是壞,都會對這個人的個性意識產生強烈的影響,這種個性意識會決定人們的自我認同,當他認為自己就是標籤上所說的那種人時,他的行為會漸漸接近標籤上的規定。心理學家克勞特專門設計了一個實驗證明貼標籤效應。
  • 孩子頭頂上的旋兒,真的預示著聰明程度嗎?科學家做了個實驗
    人們常說,孩子頭頂上的頭旋預示著一個孩子的聰明程度,也有俗話說"一旋楞,二旋橫,三旋打架不要命,四旋敢和火車碰",但這畢竟也只是傳說,孩子頭上的頭旋真的有這麼說法嗎?絕大多是的人都有一個頭旋,偏左或者偏右,只有少數人會有兩個或者三個,這種少數情況也就被大家口耳相傳,說成了預示著一個孩子的聰明程度。
  • 應用心理學考研科目有哪些?心理學考研難嗎?
    近兩年,社會對心理學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大,報考心理學碩士的應屆生越來越多,心理學專業成為考研熱門。應用心理學都考什麼內容,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出了,心理學考研學生最想知道的內容,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一、應用心理學專業考試科目2007年,心理學研究生考試開始全國統考,由教育部統一命題。考試內容包括專業課和公共課,主要考試科目是:思想政治理論(100分)、外國語(100分)、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300分),滿分500分。但是近幾年有部分院校開始自命題考試,考試內容各不相同,題型很難把控,不過也都是教材上的知識。
  • 07年考研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模擬試題一
    【來源:賽爾教育】  2007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模擬試題(一)  一、單項選擇題:1~65小題,每小題2分,共1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請選出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 馮特(W.Wundt)對心理學的最深遠貢獻是( )。
  • 星座所說的性格可信嗎? 星座識人靠譜嗎?
    星座所說的性格可信嗎? 星座識人靠譜嗎?時間:2016-09-14 10:11   來源:大五人格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星座所說的性格可信嗎? 星座識人靠譜嗎? 先來做個測試 小五:只要你在心中默念出你的生日,我就能推斷出你的性格,信不信! 各位看官:騙我的嘛!
  • 歷史上,在人類身上真實進行過的6個殘酷的實驗
    說到人體實驗,這似乎並不是普通人會容易想到的事情。但是,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人類在生物醫學和心理學領域取得的成就,似乎總是在預示著我們,曾經人體實驗是可能存在的。而今天,傑瑞就將為你介紹,歷史上,在人類身上真實進行過的6個殘酷的實驗。
  • 收下這5本書,讓心理學「回歸」科學
    因為她父母知道她做心理輔導的事,很擔心她,就通過熟人介紹給她找了個「曾經在大城市幹過輔導工作的專家」讓她去做輔導。開始學妹不願意去,後來拗不過家人,又覺得有個人說說話也不錯,就去了。回想起那幾次輔導,學妹說如噩夢一般,那個「專家」在那段時間仿佛支配了她,每次的傾訴都能引起「專家」的憤怒。到後來,直接成了「專家」在balabala,學妹負責聽了。
  • 王者榮耀高級夢境最多只能築夢2個獎勵,教你如何10分鐘完成一周...
    高級夢境真的能夠解鎖全部皮膚嗎?別再做夢了,高級夢境最多只能解鎖2個獎勵,還很難!接下來就跟小白一起解讀王者榮耀高級夢境吧!星光值的獲得以及數量,如下:每日登錄遊戲可以獲得30星光值,每周登錄遊戲可以獲得70星光值,每周參與任意五場對局可以獲得100星光值,每周任意對戰勝利3次可以獲得100星光值,每周使用對應英雄可以獲得100星光值,最終築夢可以花費鑽石購買,最多只可以購買5次,每次50星光值。以上就是全部星光值的獲取,應該說這個獲得是按照周計算的。
  • 中國心理學專業十大名校
    心理學部建有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發展心理學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應用實驗心理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心理學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級心理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北京高等學校示範性校內創新實踐基地等。在教育部學科排名中,心理學科連續排名全國第一;"精神病學與心理學"和"神經科學與行為科學"進入ESI世界前1%。
  • 華東師範大學 | 心理學類專業
    現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個二級學科博士點;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個本科專業(心理學、應用心理學);1個國家理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1個心理學理科人才培養基地;1個教育部心理學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教學實驗示範中心、1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2012年獲批上海市一流學科(B類)和上海市重點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