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李智
10月2日,國慶長假第2天,市民周先生帶著8歲的兒子,出現在了成都西部國際展覽城1號館門口,「聽說有70周年四川成就展覽,所以帶著孩子來看看,薰陶薰陶。」
和周先生一樣,眾多市民來到「壯麗七十年·闊步新時代」四川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領略七十年來四川省在各行各業取得的偉大成就,感受歷史變遷,感受日益強大的祖國。
在展館內,一個實體模型引起了眾多參觀者的注意,那便是雅西高速雙螺旋隧道,工程師的奇妙智慧,讓雅西高速在短距離內,科學而又快速爬升海拔,成就了天梯高速的美名。
本次展覽,涵蓋了七十年來四川社會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乾貨十足,今天,封面新聞記者先帶你揭開四川交通的神秘面紗。
奇思妙想
雙螺旋隧道造就天梯高速
本次成就展分為全省綜述部分、市州展覽部分,從交通到文化、從圖片到視頻,再到實物,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全年展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四川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
在中國高速公路建設史上,雅西高速被稱作「逆天工程」。全長240公裡的高速公路,由四川盆地邊緣向橫斷山區爬升,公路每向前延伸一公裡,平均海拔高程就將上升7.5米,因此有「天梯高速」的別稱。
在交通展覽部分,雅西高速雙螺旋隧道,引起了眾多參觀者的注意,這是一個按比例縮小的模型,生動形象地展示了雙螺旋隧道的設計原理和巧妙之處。
講解員介紹說,要在短距離內爬升較高海拔,首先要考慮的便是坡度,如果坡度過大,會給汽車行駛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因此設計師發揮聰明才智,巧妙地採用雙螺旋隧道,通過螺旋展線的方式,解決了坡度過大、快速爬升的難題。
雙螺旋隧道,只是雅西高速的一個縮影,雅西高速公路跨越青衣江、大渡河、安寧河等水系和12條地震斷裂帶,整條線展布在崇山峻岭之間,山巒重疊,因為被稱為「天梯高速」,「雲端上的高速」。
跨越發展
從「蜀道難」變「蜀道通」
在展館四川交通篇章,展示的,不僅是雅西高速,還有一系列重難點工程,涵蓋航空、鐵路、公路、水運等多個方面。
在展館一個顯著位置,雅康高速大渡河大橋的照片,十分引人注目,這座大橋橫跨紅軍長徵故地——大渡河,被稱為川藏第一橋,兩岸地勢陡峭,有著世界最深的隧道錨,深入地下159米。
在大渡河大橋一側,正在建設中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圖片,也吸引了眾多參觀者,它讓成都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後,國內第三座擁有雙機場的城市,目前天府機場1號航站樓已經成功封頂,正加緊建設中。
截至2018年年底,四川全省公路總裡程達33.2萬公裡,居全國第一。
其中,高速公路建成總裡程7238公裡,居西部第一、全國第三,實現所有市(州)、73%的縣通高速公路,建成和在建總裡程超過1萬公裡。
四川地貌東西差異大,地形複雜多樣,位於青藏高原和長江中下遊平原過渡地帶,高差懸殊數千米。
70年,從8581公裡到33.2萬公裡,公路裡程的變化,見證了四川公路從蜀道難、向蜀道通,蜀道暢邁進的大幅跳躍。
如今的天府大地,32條國道、115條省道縱橫交錯,1135條縣道、7066條鄉道經緯編織,幹支結合、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絡已經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