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到,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這一規定被解讀為「8月31日可能不再是小學入學唯一截止日期」,引發社會持續熱議。
《通知》提到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
面對目前以出生日期為8月31日的入學日期「分割線」,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早上學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部分家長在8月31日前剖腹產 或更改孩子出生日期
讓孩子早上學,一直以來是不少中國家長的「執念」,並為此想盡「辦法」,如趕在8月底前剖腹產,私自更改孩子出生日期等。
在湖南省婦幼保健院產科門診,眾多準媽媽等候產檢,其中不少預產期在9月初的準媽媽前來諮詢,是否可以讓孩子趕在9月1日開學前提前出生。
長沙市婦幼保健院產科門診的一位醫生一天大約接診100名孕婦,最近幾乎每天都有10位左右的準媽媽預約提前剖宮產,一問原因,她們都是為了讓孩子讀書時趕上8月31日這個開學報到的「末班車」。
小編上網隨便搜一搜,都能搜到很多孕婦媽媽們為了讓孩子早入學,選擇在8月31日前剖腹產的新聞:
網上有很多為了孩子入學時間準媽媽排隊剖腹產的新聞。
部分家長認為早一年入學可能導致孩子上課的注意力不夠集中,遲點上學也無妨
周女士生大兒子時就是想讓他早一年上學,比預產期提前了10多天做剖宮產,產後恢復比順產的媽媽慢了很多。「現在孩子讀了一年小學才發現,早讀書並沒有好處。孩子上課注意力難集中,學習上遇到一點困難就愛哭。」周女士說。今年二寶的預產期又是9月初,周女士決定讓孩子「瓜熟蒂落」,自然生產。
很多將要第二次做爸媽的家長都認可周女士的想法。有了養育第一個孩子的經歷,他們普遍認為「將來讓孩子在幼兒園多玩一年也挺好,不想給他太大壓力。」
醫生:提前剖宮產對嬰兒和產婦都有不良影響
不少人以為,懷孕滿37周就已經足月了,寶寶已經發育完全,這個時候出生不會有大問題,其實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研究發現,一部分滿37周的胎兒肺部還沒有發育成熟,出生後患呼吸窘迫症候群的風險增加,不能很好地建立自主呼吸。目前,國際上一致認為,寶寶滿39周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足月。不論是選擇剖宮產還是提前催生,都須有相應的醫學指徵。醫生必須遵守醫療原則,把母子平安放在首位。
同時,順產的媽媽下一胎懷孕的間隔時間也較短,一般半年以後就可以懷第二胎,而剖宮產一般要等兩年才可以懷第二胎。無手術指徵的剖宮產不僅對產婦不利,也會影響孩子的健康。對於媽媽來說,剖宮產手術容易引起產後出血、感染等併發症,也對再次妊娠帶來不利影響;對於孩子來說,未經產道擠壓,有部分胎肺液不能及時排除,出生後有的不能自主呼吸,易患「溼肺」,天生免疫力較差。
學生家長排隊報名。
更改入學年齡截止日期?家長反應不一
此次教育部明確把小學入學年齡截止日期統籌確定權給各地方,不少人就此認為,今後不再限於8月31日這個日期了。
有家長支持放寬入學截止年齡:
羅先生說:「我兒子是9月的生日,如果按現在的標準,他的幼兒園小夥伴都上小學了,他卻不行,心理會有落差,新政後也許就能早一年上學,當然很不錯。」
張女士說,去年和自己同產房的兩位媽媽都選擇在8月底剖腹產,後來想想覺得自己吃虧了。「如果孩子身體和心理髮育狀況都和8月出生的孩子差不多,晚出生一天,就耽誤一年,有點不人性化。」她建議,把截止日期推遲到12月31日,讓同年出生的孩子都能同年上學。
但也有家長持反對意見:
李女士說,即使更改為12月31日,那麼31日出生的孩子順利入學,1月1日出生的孩子必須延遲到下一年,一個班裡年齡最大的孩子和最小的孩子還是相差一年,並沒有實質性的改變。
「無論定在8月31日還是12月31日,對孩子上學影響並不大,如果孩子身心發育不夠,早上學沒有什麼益處。」網友「牛牛」說。
林女士表示,只要有確定的截止日期,就一定有「卡著點」的可能性,晚了一天的人總會覺得不公平,政策制訂只能求取社會最大公約數。「另外,現在學位越來越緊張,任何一年的調整,都會帶來入學人數的變化,應當謹慎對待。」
教育界人士:入學時間並不是越早越好
針對有家長提出的更改入學截止日期或採用彈性入學制度,部分教育界人士認為,在具體操作層面上目前還有難點。
上海市市立幼兒園副園長陸海瑾認為應該維持現行做法。「近年正逢入學高峰期,『一刀切』的入學截止日期,能讓相關部門基本把握當年入學人數的情況,如果要變動的話,涉及對當年入學兒童的重新排摸,學校、師資、軟硬體的統籌安排,甚至涉及幼兒園和小學課程的重構,牽一髮動全身。」
教育學者認為,「一刀切」對待孩子入學有一定的不科學性,教育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普遍做法是彈性入學,如規定5至7歲之間,家長可根據自己孩子的身心發育狀況和家庭情況來選擇入學時間。
長沙市清水塘第二小學校長劉雲燕表示,之所以以8月31日作為一道坎,是因為開學時間通常在8月底到9月初,從教育規律上而言,不提倡孩子早於6歲上小學。一方面孩子心智發展可能不夠成熟,另一方面孩子體能也可能不足以適應學校的學習節奏。「家長要做的是順其自然,讓孩子健康成長,而沒必要一味要求趕早。」
博才鹹嘉小學校長陳豔萍也認為,國家規定6歲作為法定入學年齡,是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6歲入學界限不可打破。在她看來,孩子在三個方面達到條件才可入學:一是身高,二是心智、思想及認知水平,三是心理髮育。
專家表示,現階段可加緊完善入學年齡限制放寬所需的制度配套,包括保障兒童受教育權;均衡教育資源配置,提供更多學位;建立和完善入學評價體系;推進家校互動,培育家長教育理性等。
小調查:
文字來源:新華社、紅網論壇、長沙晚報、三湘都市報
圖片來源:紅網論壇、三湘都市報、掌上長沙
編輯整理:陳佳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