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入學年齡由誰說了算?滿6周歲入學引發爭議

2021-01-08 上海熱線

  有關孩子上學的問題,從來都會引發相當多的話題。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早點入學是好事。」江西省南昌市民吳先生說。

  2018年4月9日,南昌公布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小學新生入學年齡為2012年8月31日前出生,年滿6周歲的兒童。

  吳先生的孩子差3天才滿6周歲。「小孩如果今年不能讀小學的話,只好再讀一年幼兒園。」說起這事,吳先生一臉無奈。

  國內一知名網站就「如何看待接收將滿6周歲兒童入小學」一事進行過調查,在86400名參與人中,選「贊同」的佔73.9%,選「質疑」的佔20.1%,選「不好說」的佔6.0%。

  「如何確定小學生的入學年齡,到底由誰來確定?多年來,學校、家長和教育專家都是各執一詞。」有專家認為,1992年的義務教育法實施細則中有明確規定,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入學年齡和年限,由省級人民政府依照義務教育法的規定和本地區實際情況確定。但迄今為止,全國還沒有一個省依照上述上位法作出具體規定。目前通行的做法是,由設區的市教育行政部門確定入學年齡。

  各顯神通的家長

  每到一年升學季,都會牽動著許多家長的心。

  據了解,多地教育部門在發布義務教育階段招生政策時,都會註明「根據義務教育法的規定,小學入學年齡為年滿6周歲」。儘管規定很明確,但不少小學校長依舊被各種未滿6歲上學的「紙條」所困擾。

  為了讓9月3日出生的孩子能夠突破「6周歲上學」的規定,上海一位家長更是別出心裁,自己用筆改了戶口本上孩子的出生月份。

  這一「創舉」,一度瞞過了審查入學資格的老師。後來,學校在和派出所核對適齡生源名單時,才發現了戶口本上的貓膩。

  法律人士認為,這位家長為了小孩能夠上學,應該是冒了極大的風險。因為偽造、變造戶口本的行為,涉嫌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的犯罪。輕者可以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據記者了解,因為「差了幾天,就要等一年」的家庭並非個例,許多孩子出生在8月31日以後的家長都很困惑。

  李先生是廣東省廣州市一家醫藥公司的高管,本來工作順風順水的他,近來總覺得心裡有點堵。

  由於幼兒園在接收孩子時沒有年齡限制,李先生的女兒不到3歲就進了幼兒園小班。雖然相比班上的其他小朋友年齡要小些,但女兒在智力、動手能力上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女兒一路升到了幼兒園大班,快上小學了,李先生託人找了不少關係,終於選定了一個離家不算太遠的小學。可當李先生拿著戶口本去報名時,遭到當頭一棒:「只收8月31日以前出生的小孩,之後出生的孩子當年不能入學。」

  無奈之下,已經從幼兒園大班畢業的女兒,最近又被送回了原來的幼兒園,「重新上一年大班」。

  雲南省昆明市的王女士,預產期是9月3日,但她不顧醫生的反對,堅持在8月30日剖腹產。「耽擱幾天,孩子就要推遲一年才能上學啊」。

  「為了讓孩子提前一年讀書,每年8月底,許多準媽媽都要求醫生提前施行剖腹產手術,就怕寶寶晚上學一年。」同濟醫院婦產科醫生告訴記者。

  對於這些近乎「瘋狂」的舉動,業內人士卻認為,8月31日是一個維持多年的鐵律,家長們也早已習慣。由於優質學校吸引了大量的社會資源和優秀學生,加劇了教育資源分布的不均衡,造成了同一區域內學校之間兩極分化的局面。「因此,家長希望孩子及早上學,說到底是對優質教育的追求」。

  四川省成都市吳女士的兒子是10月出生,她看中了附近的一所名校。由於年齡的原因,吳女士絞盡腦汁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未能如願。「中間人說了,不滿6周歲的兒童,電腦上都無法採集信息」。

  於是,吳女士採用了「曲線上學」的戰術。她先找了郊區一所生源不太充裕的民辦學校,使兒子有了學籍。一年後,她給兒子辦了轉學,轉到了此前自己看中的學校。

  雖然很麻煩,轉學也給孩子心理帶來了一些影響,但吳女士還是認為值得,「既給孩子爭取了一年的時間,又上了自己滿意的學校」。

  家長學校專家意見不一

  義務教育法規定:凡年滿6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應當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實踐中,全國絕大多數地區的小學將入學截止日期定在了8月31日。教育部門解釋說,因為新學年開學一般是9月1日,才以每年的8月31日為界限。

  也就是說,晚8月31日一兩個月甚至幾天,就得再等一年上學。這一規定,讓不少家長苦惱,也引發不少爭議。

  有關專家認為,小學入學早晚應因人而異。低齡入學有可能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對學習沒興趣的現象,這樣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一想起女兒小蕊上學第一天的樣子,趙女士就後悔萬分,她說,「女兒一到學校門口就哭,抱著我不讓走,跟她第一天上幼兒園時一模一樣」。

  其後,老師反映小蕊接受知識的能力比同學差,漸漸的,趙女士也發現,女兒寫字速度慢,經常很晚才寫完家庭作業。

  小蕊的班主任洪老師,帶過不少一年級,她的感受是,同一個班裡,如果年齡相差幾天的孩子,幾乎沒有什麼差距,但是相差幾個月的孩子,在知識的接受程度、能力方面,有一定差距。「有的孩子年齡小,接受能力差,對個人自信心是個打擊」。

  「晚一天就晚一年,晚一年就年年晚。」這是很多想讓孩子早上學的家長的普遍想法,孩子如果晚一年讀書,那麼畢業也要晚、找工作也晚,早上學可以為以後爭取更多時間。

  廣東省廣州市兒童醫院一位醫師認為,從醫學角度來說,5歲和6歲的孩子相比,大腦發育和智力水平的差別不算很大,但是從心智發育上看,6歲孩子會顯得更為成熟,比較「定性」,自我克制能力相對較強。

  孩子究竟幾歲開始上學好?成都市一小學校長說,「年滿6周歲上學,符合大多數兒童的身心發育特點,但如果有家長和孩子對提前入學有強烈意願,也可以考慮家長的意願」。據她介紹,以前曾招收過的5歲半到6歲之間的孩子,大多數還是適應了小學的學習生活。

  有專家認為,所有關於上學年齡的討論,都突出了一個共同點,就是孩子的發育和心智成熟問題。但人是有個體差異的,有的人實際年齡已經很大了,心理年齡卻極不成熟;有的人年齡不大,心理年齡卻已經很大了。

  針對現行小學入學6周歲門檻帶來的諸多問題,也有專家建議,小學入學時除錄取符合年齡段要求的學生外,可以針對未滿6周歲的孩子安排一些測試,測試孩子是否達到了入學生理和心理條件。設立科學的入學考核方法,替代對出生日期的硬性要求。「如果他們的身體和心理完全具備上學的能力,應該為他們提供入學的機會」。

  入學年齡由設區的市確定

  早在2009年12月6日,教育部官方網站上出現了一則對「未滿6周歲的兒童是否可以入學」的答覆留言,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和推測。

  「已完成幼兒教育,但距6周歲還差兩三個月的兒童,能否接受義務教育?」在回答網民的這一提問時,教育部有關負責人答覆:如果父母送距離9月1日還差兩三個月才滿6周歲的兒童入學,學校可否接收,法律沒有明確的規定。根據義務教育法為了「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的立法宗旨,「我們認為,學校在優先接收和保障年滿6周歲的兒童入學後有學額空缺的情況下,可考慮接收即將年滿6周歲的兒童入學」。

  律師陳勇認為,教育部的這個答覆應該是很認真的:首先,教育部非常了解義務教育法,知道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幾歲才可以上學;其次,教育部解釋了義務教育法的立法宗旨,闡明了義務教育法的意義;第三,教育部很人性地考慮了學校和家長兩方面的情況,作出了「可以考慮」的答覆。

  有人也據此推測,教育部將對入學年齡限制「鬆綁」。然而,讓許多家長始料未及的是,一天之後,教育部的網站主動撤下了這則留言,同時聲明: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應依法執行「年滿6周歲入學」的規定。

  此後,各地教育部門紛紛表態,「在未收到教育部關於入學年齡的正式文件之前,還是要嚴格按照原來的規定執行」。

  有家長認為,義務教育法規定,已經年滿6歲的孩子應該入學,並沒有說「未滿6歲的孩子不能入學」或者是「年滿6歲才能入學」。

  對於這一問題,南京一地方法院似乎給出了答案。此前,南京的顧先生因女兒不能「就近入學」,以女兒的名義將當地教育局告上法庭。最終,法院沒有審理是否「就近入學」的問題,而是從程序上裁定駁回了原告的起訴。法院認為,顧先生的女兒當年8月31日之前未年滿6周歲,根據義務教育法和江蘇省的地方性法規沒到上學年齡,不是適格的主體。

  也就是說,法院認定義務教育法對入學的規定,是「年滿6歲才能入學」。

  2008年7月17日,湖北省公布《湖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辦法(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辦法(草案)》第二章12條重申了上學年齡的規定,要求凡於當年9月1日前年滿6周歲的兒童,必須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同時補充「凡於當年9月1日至12月31日之間年滿6周歲的兒童,如已達到入學程度,經監護人申請,可以入學」。但不知什麼原因,《辦法》正式發布時,刪除了上述補充內容。

  2014年5月29日,四川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以62票贊成、1票反對、4票棄權,通過了《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實施辦法》,取消了一審稿當中「9月1日前年滿6周歲」的明確日期限制。

  「《實施辦法》或將避免以9月1日為限而產生的『一刀切』現象。以前因為這個限定,部分孩子上學將近晚一年,差不多7歲才入學。」四川一家長認為。

  2017年2月22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規定:「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

  有專家認為,教育部在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通知中首次提及入學年齡,並非是有新的舉措,只是重申了義務教育法實施細則中的相關規定。

  2017年4月7日,山東省教育廳發布《關於做好2017年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通知規定,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全省不作統一規定,由設區市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法規及學齡人口變化、教育供給等實際情況統籌確定。

  記者通過網絡搜索發現,授權設區的市教育行政部門統籌確定小學一年級兒童的入學年齡,已是目前全國的通行做法,但絕大多數地區的小學入學截止日期仍為8月31日。不過,也有部分地區如安徽蕪湖、河南鄭州等地,已經放寬了小學生入學年齡。鄭州市規定,除港區保證六歲孩子入學外,鄭州市區其他八區保證六歲四個月適齡兒童入學。(記者王陽)

 

聲明: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儘快與上海熱線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相關處理。聯繫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王陽 責任編輯:顧銘

相關焦點

  • 小學一年級入學年齡調整了?12月31日前出生,滿6周歲就可以?
    近日,很多家長在各種群轉發這樣一條消息:《教育部通知:2019小學入學政策有新調整,關乎孩子上學,家長必看》。這條消息稱:「2019幼升小入學年齡有變化」,由原先的「入學前須年滿6周歲,即8月31日以前,滿6周歲可以報名」,變更為「入學前該學年內須年滿6周歲,即在12月31日前,滿6周歲就可以報名」。
  • 全國小學入學年齡調整為12月31日?消息不屬實
    近日,一條有關「教育部放寬小學入學年齡」的消息在家長們的朋友圈中瘋傳。消息稱,小學入學年齡截止日將不再限於8月31日,而是12月31日前出生的孩子均可報名。真相: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向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求證得知,網傳消息並不屬實。
  • 省教育廳回應小學入學年齡要調整!有網友稱為了趕入學打算挨一刀
    2020年廣東省兩會上,多位省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出適當放寬廣東省義務教育入學年齡的建議。目前安徽、山東等地的教育部門,都相繼制定了入學年齡彈性化制度,學校可根據剩餘學位適當接收未滿6周歲孩子入學。那麼廣東是否會跟進這一政策?
  • 網友在問:婁底市小學入學年齡為幾歲?截止日期必須為8月31日嗎?
    近日,網友「蔚藍」致電本網新聞熱線0738-8383110諮詢:婁底市小學的入學年齡為幾歲?截止日期必須為8月31日嗎?這樣設定是否合理?帶著網友及不少家長的疑問,本網記者諮詢了婁底市教育局相關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表示,《婁底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實施劃區招生陽光招生和規範辦學行為的通知》(婁政辦發〔2015〕29號)中第二條規定:「嚴禁小學提前招收不足入學年齡的幼兒接受義務教育(小學新生入學年齡為年滿6周歲,年齡截止日期為當年8月31日)。」
  • 「8月31日之前」不再是小學入學「統一」入學條件
    首席攝影記者 蔡代徵/攝(資料圖片)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確提到,就讀小學一年級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這也意味著,生於「8月31日之前」不再是小學入學「統一」的入學條件了。對此,北京市教委回應稱,北京是否會有調整,會在5月前發布的入學政策中見分曉,目前沒有相關消息。
  • 關於2020年黃山市直小學一年級入學工作的說明
    一、入學年齡2020年市直小學入學年齡為六周歲(2014年8月31日前出生),因疾病或特殊情況需要延緩入學或免於入學的,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提出申請(見附件1),報市教育局或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批准。二、公辦小學入學(一)學區劃分市實驗小學:北海路—蘋果山路—徽山路—新安路—濱江西路—華山路圍成區域。
  • 小學入學年齡限於8月31日前,9月1日出生的孩子,父母別再糾結
    每到小學開學前的一段時間,很多父母就開始糾結,因為教育部規定,8月31日前出生,並且年滿6周歲的孩子,才可以報名上學。而僅僅相差甚微的9月1日出生的孩子,就不可以報名,實在是讓很多父母糾結不已, 內心憤憤不平。
  • 別以為你在9月1號之前剖腹生下孩子他就能在6歲那年入學
    貳對於小學生入學的年齡,教育部規定的是6周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一條規定:「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周歲」。首先說的是這個6周歲是怎麼界定的,一般來說截止日期是8月31日。
  • 廣東要調整小學入學年齡?回應來了
    關注【廣東要調整小學入學年齡?回應來了】廣東是否調整小學入學年齡?近日,省教育廳答覆稱,目前還不具備適當放開小學入學年齡的條件,仍將維持現有政策不變。但今年擬修訂《中小學學籍管理辦法》,包括入學年齡等都會徵求各地意見,並會酌情考慮實施彈性入學的具體辦法。
  • 小學一年級適齡入學時間或不限於當年9月1日前出生
    不過,22日晚上,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裡面明確提到,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也就是說,8月31日有可能不再是小學入學鐵定的截止日期了。  在小學入學截止時間這個問題上,有不少家長都很重視。有些家長甚至為了不讓孩子再讀多一年幼兒園而提前剖腹產,讓孩子出生在9月1日之前。
  • 小學入學日期或不再以8月31日出生為標準 你支持嗎?
    教育部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到,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這一規定被解讀為「8月31日可能不再是小學入學唯一截止日期」,引發社會持續熱議。
  • 「差一天」滿6歲,能不能讀一年級?聽聽教育部怎麼說!
    然而,對於一年級適齡兒童來說,卻意味著新的開始:小學即將到來。面對上小學,達到上學年齡的孩子,多數情況下,很興奮也很期待。但是,如果孩子不足6周歲,甚至距離6周歲僅僅只相差一兩天,就會讓家長感到很苦惱。距離6周歲就差1天,到底能不能讀一年級?這個問題,讓家長非常糾結,甚至「驚動」了教育部親自作出「回應」。「差一天」滿6歲,能不能讀一年級?這真是個問題。
  • 男生為何要比女生晚一年入學?專家: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6歲入學
    快要開學了,又有不少新生,即將在這個新學期,邁上小學一年級的臺階,成為一名準小學生。一直以來,對於合適的入學年齡,人們一直爭論不休。有人覺得6歲上一年級比較好,但是也有人覺得,7歲上一年級才合適。還有一種說法:作為男生,最好比女生晚一年入學。
  • 2019年東莞積分入學5月27日開始申報!
    符合相對應年齡(1)申請小學一年級的必須年滿6周歲(即2013年8月31日及以前出生);(2)申請小學二至六年級,必須在滿6周歲入讀小學一年級的基礎上,符合相對應的入學年齡;(3)申請初中一年級的必須是小學應屆畢業生,不設年齡限制;(4)申請初中二、三年級的必須是與原就讀年級相銜接的在讀生,不設年齡限制。
  • 是否滿18周歲 身份證和村委會證明誰說了算?
    是否滿18周歲 身份證和村委會證明誰說了算?原來徐某的身份證顯示,徐某作案時已滿18周歲,但辯護律師提交的徐某老家村委會證明顯示,徐某比身份證登記的年齡小了11個月。在該搶劫案件中,石獅市檢察院指控,去年8月和9月,以楊某三為首的團夥在石獅市市區瘋狂作案6起,其中楊某三參與全部搶劫,徐某參與其中四起,其中一起系入戶搶劫。去年10月份,這個團夥被摧毀。
  • 孩子差2天滿6歲不能上小學 家長:再等1年耗不起
    隨著開學日期的臨近,6歲作為進入小學的硬標準是否應該適度調整,讓差幾天就滿6歲的小孩也能順利進入小學,就成了近日家長們熱議的話題。  成都晚報記者從多所小學及教育局了解到,6歲入學依然是「硬槓桿」。而在家長群裡,則出現了2種不同的聲音:有家長希望小孩「贏在起跑線」,堅稱再等一年「耗不起」;另一部分家長則認為,年齡大一點,理解和接收能力更強……  案例  差2天滿6歲不能讀小學 娃娃家長焦慮  「娃娃9月2日就滿6歲了,想上小學卻被告知還差2天才符合要求。原本想等一年,但是不少朋友說提前入學對娃娃有好處,該咋個辦呀!」
  • 小學入學年齡再調整?教育部已明確回應,網傳不實消息!
    實際上,教育部並不會統一划定小學入學年齡。2017年2月22日發布的《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但各地為何會卡出生日期呢?
  • 省教育廳下發文件規定:小學新生入學截止出生日期由各市確定
    日前,遼寧省教育廳下發《關於做好2017年中小學招生和初中生畢業升學考試工作的通知》,規定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可由各市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此前,瀋陽市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的截止出生日期一直為8月31日。至於今後是否會有所調整,記者予以求證,暫時沒得到答覆。
  • 富平縣實驗小學2020年一年級入學資審公告
    二、入學年齡 2014年8月31日(含8月31 四、終審並發放入學通知書,新生學位認定登記。 1、8月3日,學校持《富平縣2020年小學新生資審情況登記表》到教育局領取《富平縣2020年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 2、8月5日,發放《富平縣2020年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
  • 2021廣州小學入學招生時間安排,請家長提前做好規劃!
    >6、計劃生育服務證 7、兒童身份證(部分區域強制辦理) 6月份 小學註冊、開家長會、錄取通知書、積分入學志願填報 一、公辦小學派發錄取通知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