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一天」滿6歲,能不能讀一年級?聽聽教育部怎麼說!

2021-01-08 中國聚焦

2020年高考已經結束了,2020年春季學期也已經結束了。春季學期的結束,高考的結束,對於中小學生來說,是一次短暫的休整。然而,對於一年級適齡兒童來說,卻意味著新的開始:小學即將到來。面對上小學,達到上學年齡的孩子,多數情況下,很興奮也很期待。但是,如果孩子不足6周歲,甚至距離6周歲僅僅只相差一兩天,就會讓家長感到很苦惱。距離6周歲就差1天,到底能不能讀一年級?這個問題,讓家長非常糾結,甚至「驚動」了教育部親自作出「回應」。

「差一天」滿6歲,能不能讀一年級?這真是個問題。在現實生活中,「差一天」甚至差幾天滿6歲,在有的地區能讀一年級,在一部分地區又不能讀一年級。比如,安徽省2020年對入學年齡規定:小學入學年齡原則上截至2020年8月31日年滿6周歲,在學校有空餘學位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放寬,但截至2020年12月31日須年滿6周歲,對於放寬年齡招收的,必須公開規範辦理。因此,能不能讀一年級,要看孩子有沒有「運氣」,這就使得家長們很苦惱,也想不通,為什麼就連上個學,在不同的地區,也會面臨不同的待遇?

對於這個問題,社會各界都迫切期望看到教育部的回應。實際上,教育部在2017年度下發當年度《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時,對於這個問題,確實做出了回應,回應內容為: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

教育部的回應,讓很多人歡欣鼓舞,也讓很多人感覺很失望。有人認為,教育部的回應,實際上是放寬了小學一年級適齡兒童的入學年齡。也有人認為,教育部的回應,並沒有對小學一年級入學時間是否放寬,做強制性的規定。導致現實生活中,有的省份並沒有放寬小學一年級入學年齡,尤其是對於差一天滿6周歲這種情況,一律不允許上一年級,有點不近人情。因為這種情況下「錯過一天,再等一年」,來年允許上一年級的時候,其實已經接近7周歲,這其實是不利於孩子智力發育的。

對於教育部的回應,我們應該以積極的眼光來看待。畢竟,教育部文件的內容,使得一年級入學年齡的「放寬」,有了操作的空間。為什麼教育部沒有要求各地區統一放寬小學一年級的入學年齡呢?原因就在於,各地區的教育資源不一樣。即便是安徽省允許放寬小學一年級入學年齡,前提也是建立在學校有「空餘學位」的情況下的。

因此,有的地區如果有空餘學位,就可以把入學年齡放寬一點。有的地區如果沒有空餘學位,必須執行「一刀切」。從這個角度,教育部的回應留有餘地,反而便於各地創造性地執行教育部的相關規定。對此: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孩子差一天才滿六歲,開學能不能上一年級?教育部給出答案
    這不因為開學時間是有所規定的,所以在超過開學時間後的那些未滿六周歲的孩子的父母又有所操心了。如果接近六歲能不能直接放行,早一點上課孩子也能早一點接受知識。我們還是聽聽教育部怎麼說:這不差一天或者差幾天在不同地區對能不能上學的規定是不一樣的。
  • 小學一年級入學年齡調整了?12月31日前出生,滿6周歲就可以?
    近日,很多家長在各種群轉發這樣一條消息:《教育部通知:2019小學入學政策有新調整,關乎孩子上學,家長必看》。這條消息稱:「2019幼升小入學年齡有變化」,由原先的「入學前須年滿6周歲,即8月31日以前,滿6周歲可以報名」,變更為「入學前該學年內須年滿6周歲,即在12月31日前,滿6周歲就可以報名」。
  • 上幼小銜接班能直讀三年級? 教育部通知:嚴禁幼兒園「小學化」
    這個機構今年開了10個幼小銜接班,每個班16個孩子,目前已經滿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前來申請的人很多,他們還都是對孩子進行面試後擇優錄取。「都是能注意聽講、坐得住的孩子,保證不會有不聽話的孩子影響老師上課。而且我們還有快慢班的區別,基礎好的孩子可以上快班,保證不會讓孩子『吃不飽』。」根據工作人員的介紹,上慢班一年的孩子,畢業以後也能學完一年級的內容,而快班裡最「優秀」的孩子則幾乎可以直升三年級。
  • 滿6周歲入學引發爭議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早點入學是好事。」江西省南昌市民吳先生說。  2018年4月9日,南昌公布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小學新生入學年齡為2012年8月31日前出生,年滿6周歲的兒童。  吳先生的孩子差3天才滿6周歲。「小孩如果今年不能讀小學的話,只好再讀一年幼兒園。」說起這事,吳先生一臉無奈。
  • 孩子差2天滿6歲不能上小學 家長:再等1年耗不起
    孩子差2天滿6歲不能上小學 家長:再等1年耗不起 隨著開學日期的臨近,6歲作為進入小學的硬標準是否應該適度調整,讓差幾天就滿6歲的小孩也能順利進入小學,就成了近日家長們熱議的話題。  成都晚報記者從多所小學及教育局了解到,6歲入學依然是「硬槓桿」。
  • 父母不能不知道的秘密,為什麼全世界的孩子都是6歲開始上小學?
    相信全中國的父母都知道,我們國家的教育規定是「年滿6周歲才能上小學」。《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十一條 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周歲。可以晚上,但低於6周歲就不能上,甚至有很多地方規定比較嚴,差一天都不行。
  • 沒讀過學前班的一年級孩子有多難?拼音沒學完,數學老師不讀題了
    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7歲入學,上一年級。由於零起點入學,孩子們在幼兒園不允許學任何東西,幼兒園的老師也不允許教任何東西。結果一到一年級,老師和孩子,全都「傻」掉了!孩子難以適應快節奏的一年級生活,沒上過學前班,沒接受過幼小銜接教育,啥也不會,拼音沒基礎,生字沒基礎,寫字沒姿勢,習慣沒養好……再加上現在的一年級語文數學教材,不斷在變難!以前的小學三、四年級課文,都給放到一年級的教材當中了。先別說漢語拼音能不能過關,那些比較長比較難的課文,結結巴巴讀下來都做不到!
  • 下半年9月後出生上四年幼兒園的孩子,多讀一年小班還是大班好?
    「那略略老師,孩子要上四年幼兒園,多讀一年小班還是大班好呢?」相信不少9月1號後出生的孩子的家長都有這個困惑。由於現在入小學的年齡是9月1號前滿六歲,差一天都不行。下半年9~12月出生的孩子,尤其是9月生日的。秋季入讀幼兒園的話,就會讀四年幼兒園。公辦幼兒園沒滿三歲不招收,而很多民辦幼兒園三歲以下也並沒有開設小小班,讀四年幼兒園就會選擇是多讀一年小班還是一年大班。
  • 杭城小學一年級老師有新發現,二胎差6歲是大衝!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梁建偉 通訊員 陳宏程大孩與二孩之間年齡差6歲,竟然不是一件好事。杭城一位小學一年級老師有了一個新發現——二胎差6歲是大衝!聽到這個新發現,錢江晚報記者很感興趣,立馬進行深入採訪。
  • 小學一年級適齡入學時間或不限於當年9月1日前出生
    「我家寶寶是9月1日出生的,一日之差,能不能今年上學呀?」以往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得到的答案是「不可以」。不過,22日晚上,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裡面明確提到,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
  • 聽聽老禪師怎麼說
    聽聽老禪師怎麼說在中國佛裡教術,這些都是有比較淵源的歷史了,很多人都喜歡去寺廟裡面燒香禮佛,拜一拜佛,然後祈求一個好運,有人是為了求姻緣,有人是為了求事業,有人是為了求安康等等。這些去寺廟燒香禮佛的人都想要自己被上天眷顧,那麼心誠一點實現的概率就會高一點。在寺廟拜佛的人都是要懷著一顆赤誠的心去對待佛祖。那麼在燒香拜佛的時候,有一些什麼地方要注意呢?香灰怎樣處理?
  • 幽默段子:網吧查得嚴,未滿18歲堅決不能上網,結果半夜小夥氣呼呼的...
    周一老師讓一同學讀,他讀到:回家後我要幫媽媽洗衣服,媽媽說滾一邊玩去,我說老師讓我做的,我媽說你們老師逼兒事真多……這是我聽到的最真實的作文 。 4、前幾年網吧上網查身份證查得嚴,未滿18歲是堅決不行的,有一次在那上網去了一個小夥兒,網管一看差一天滿
  • 女大男小的婚姻,真的不能收穫幸福嗎?聽聽他們怎麼說!
    昨天,參加朋友復工聚會,她的一位同事向我徵求意見:「我和女友在廣州展會上認識,她比我大6歲,離異有個兒子,我主動追的她,相戀三年多,今年打算結婚,你做婚姻家庭調解的,聽得多也見得多,婚後相處方面能不能給我點建議?」我問:「她現在是不是很緊張、很害怕?甚至有點想要放棄的意思?」
  • 6歲男孩能認3000多字被譽"神童" 父母喜憂參半
    聽說瓊海有個智力超前的兒童杜賢龍,兩歲就能背誦《三字經》,六歲認得三千多字,能讀報,做簡單的英語對話。百聞不如一見,近日,記者在瓊海市百佳匯大樓約訪了杜賢龍及其父母親。  超常的智力 非凡的口才     杜賢龍,今年剛滿6歲半,1米1的個頭,70多斤重,壯實的身軀,炯炯的眼神。
  • 專家: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6歲入學
    快要開學了,又有不少新生,即將在這個新學期,邁上小學一年級的臺階,成為一名準小學生。一直以來,對於合適的入學年齡,人們一直爭論不休。有人覺得6歲上一年級比較好,但是也有人覺得,7歲上一年級才合適。還有一種說法:作為男生,最好比女生晚一年入學。
  • 超過三十歲的剩女,到底還有沒有資格挑三揀四?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於是挑來挑去,就這麼一年拖一年的,不知不覺的就過了三十歲,成為眾多剩女大軍中的一員。那麼這些年齡超過三十歲的剩女,在相親或者談戀愛的時候,之前的優勢還存在嗎?還有沒有像以前那樣的挑選資格呢?對此,梅娘採訪了一些人,我們來聽聽他們對這個問題是怎麼說的。1、劉女士我覺得應該很少有女人就打定這輩子不結婚的,她們之所以被剩下,可能就是因為要求完美,寧缺毋濫。
  • 聽聽專家怎麼說
    聽聽專家怎麼說  專家簡介:鍾翠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四但也有家長認為,扁桃體是人體的一道「屏障」,具有抗細菌和抗病毒的防禦功能,不能摘除。  究竟孩子的扁桃體能不能摘除?切除的利與弊又有哪些?帶著家長的疑慮,記者採訪了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四〇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鍾翠萍,她從扁桃體的肥大原因及是否需要切除等方面給出了科學的答覆。
  • 佩戴玉鐲時為什麼不能戴在右手?聽聽內行人怎麼說
    玉鐲近幾年也成為了一個流行的趨勢,古人常說以玉養人,也說玉代表著「五德」所以很大一部分都佩戴著玉鐲那麼為什麼手鐲不能戴在右手上呢?聽聽內行人怎麼說。玉鐲是鐲子的種類的中最為貴重的一種,並且如果是金銀手鐲發生磕碰和損耗是可以進行換購的,而玉鐲一旦發生磕碰,就不再值錢並且也不能夠進行換購。
  • 紅事和白事兩個車隊相遇,該誰讓行,聽聽農村的老人怎麼說!
    紅事和白事兩個車隊相遇,該誰讓行,聽聽農村的老人怎麼說!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是越來越好的,相信現在很多朋友也應該都是買了一輛車作為代步工具吧,其實相信就比如說現在人們出行都會講究自己的排場的,就比如說如果結婚的話,那麼豪車也真的是多的,不能再多了,必須要有豪車,開到沒有也會花錢租幾輛來開到。紅事和白事兩個車隊相遇,該誰讓行,聽聽農村的老人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