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件事做的越多,人們越煩釣魚人,種其因者,須食其果

2021-01-09 騰訊網

我們釣友釣魚的時候就會發現,有些地方是不讓釣魚的,特別是有些池塘、水庫、湖泊或者某一段河流不讓釣魚,那麼這是為什麼呢?光頭覺得,有些不讓釣魚的地方都是釣友「作」出來的,這裡有幾個真實案例給大家分享分享,到家看看有沒有道理。

一、野河並沒有放魚,但是某一段不讓釣魚

野河沒有放魚,為什麼不讓釣魚呢?這是光頭老家的一條野河,水面並不算大,只有幾十寬。北方河流與南方並不一樣,北方河流兩邊都有很寬的河坡,河坡離水面有很遠的距離,而南方河流由於地下水水位較高,一般沒有河坡。北方河坡兩邊都種有高大的樹木,防止水土流失,南方河流兩邊都是綠化帶。

有次光頭去釣魚,在一個養鴨場正對面養鴨場建在河邊樹林內,這個養鴨場在農村來說規模不算小。幾千隻還是有的每天場主划著船,領著幾條牧羊犬放鴨子,讓它們吃水草、螺絲、小魚、小蝦。養鴨場附近這一段河道,魚兒很多,尤其是大鯽魚和草魚,很好釣,魚口好的時候一天能釣一二十斤,運氣好還能碰到大草魚。場主很和氣,釣魚的時候經常碰到。他也是一個釣魚愛好者,他閒暇時也會過來和釣友吹牛。

這附近釣魚收穫好,風聲傳的太快了,一段時間後釣友「蜂擁而至」,特別是市區的釣友。路邊就成了停車場,來晚了車都沒地方停。河兩邊都是釣友,長竿短竿就像打比賽,人山人海!釣魚人多了,養鴨場老闆也笑的合不攏嘴,因為市區買鴨蛋的釣友很多,由於是放養的鴨子,鴨蛋又是雙黃的,雖說賣的貴,也有人買,場主批發加上零售,並不愁賣。

但是過了幾個月後,再一次去釣魚,河兩邊很長一段已經圍了起來,哎呀這是怎麼回事?怎麼圍起來了?就過去找場主問下。場主一臉苦澀!場主說,雖說我承包這一段河道養鴨子,在這附近釣魚沒問題,都是圖個樂。但是不能偷鴨蛋和鴨子啊。當時光頭很懵!真有這個操作?

場主說:有些鴨子下蛋下到河邊丟了很正常,撿河邊的鴨蛋我也管不著。但是隨著釣魚人越來越多,鴨蛋鴨子丟的越來越多。他說有時候聽到狗叫,來到鴨廠一看,原來有人在鴨子下蛋的地方撿鴨蛋,都撿了幾箱!這可是放養的雙黃鴨蛋啊,一隻2.5元,再說萬一狗把這些人咬傷了這還要給他看病,偷鴨蛋這種情況經常碰到。由於鴨子跑的比較慢再加上太多,經常碰到釣魚人追著鴨子抓,他看到後過去說他們還和他吵,有人抓了後放車上就跑!

鴨子是有數的,鴨蛋也是有重量的,最近一個多月,明顯感覺鴨蛋少了很多。這邊釣魚人趕又趕不走,只能把這一段河道圍起來。

當時聽完感覺不管在哪都有不自覺的人,農民搞個養殖容易嗎?就指望養點鴨子搞個創收,本來是兩贏的局面,魚隨便釣,想吃就買點,不想吃就算了,也可以為老闆宣傳宣傳。這是想吃還不想花錢,這不是偷,都快是明搶了。

有些地方並不是不讓釣魚,主要有不文明的釣友。光頭釣魚的時候也發現,在有些菜地或者果園旁邊的河道,有些是有人看管,有些是不讓釣魚。也碰到過偷果子、偷菜的釣友,你真缺這一點菜嗎?買來才花幾個錢?雖說一點小事,但是生活中貪便宜的人很容易吃大虧。

二、隨便釣大小都帶走

有些釣友釣魚是為了魚才去釣魚,不管什麼魚不管多大的,只要能釣上來,通通帶走。光頭覺得經常釣魚的釣友都不會,一般是留大放小,真正大小都帶走的不多。這裡有兩個小故事,大家看參考參考。

一個是光頭髮小承包的村外池塘,池塘並不大,也就是靠雨水,下雨的時候池塘水挺多,平時水深2米左右,池塘並不大,應該是沒有10畝田。

發小想著池塘荒廢好多年了,魚兒很多,都是鯽魚和鯉魚,就想養點魚,池塘邊並沒有搞圍欄。放了點魚苗,主要是草魚、鯉魚、扁魚、鰱鱅,經常有村裡老少爺們過來釣魚,自己村裡人釣魚隨便釣,一般釣到草魚或者鯉魚都放了。

第一年還好,魚兒比較小,到第二年就不行了,魚兒長大了,釣魚人越來越多。很多外村人長期來釣魚,如果只釣鯽魚白條也沒問題,但是第二年放的草魚苗、鯉魚苗和鰱鱅苗都帶走了,有些魚苗只有二三兩,說他們又不好說。池塘旁邊種田的也是怨氣很大,釣魚人都把莊稼踩出一條路來,有時候開車來的釣友,直接把車停在莊稼田裡,池塘邊全是釣魚人吃的生活垃圾包裝袋,搞得附近種田的人找發小理論好幾次。

最後發小也煩了,找了2臺抽水機把水抽乾,把魚都抓出來,大家都想不到還剩多少魚,3斤左右的草魚總共不到20條,鯉魚有幾十條,鰱鱅扁魚大大小小几十條,總共放了2次魚苗花了2450塊錢,2千塊錢魚苗總共就剩這麼多魚。幸虧池塘邊都是水草,如果沒有水草的話估計沒有魚了。後來把池塘挖深圍了起來,要不然多少魚也被搞沒了。

其實發小初衷是好的,釣魚可以,都是娛樂,如果釣到大魚帶走也不成問題。但是魚苗都能帶走,這麼小的魚苗要他幹嘛?魚也讓你釣了,你也給我找麻煩了,把別人莊稼踩壞了,生活垃圾隨便扔,種田人還要來找我評理,典型的吃力不討好!後來池塘挖深後圍了起來,誰也不要釣了。

第二是在一個水庫,這個水庫收費釣魚,收費很便宜,20塊錢一天,不能用拋竿,不能釣鰱鱅,其他隨意也就是說只能用手竿釣魚。釣友們都知道,鰱鱅是淨化水質的,水庫老闆怕釣魚人把鰱鱅釣走後,水質會變差,影響到其他魚類,用拋竿是一個人能用很多竿,專門釣大魚。

不過相對於20塊錢來說,釣一天魚太便宜了。魚兒個體很大,光頭經常去,鯽魚半斤以下的釣上來就放生了,太小了,半斤以上的鯽魚挺多。在這個水庫釣魚很容易碰到大魚,10幾斤草魚,鯉魚也很正常,偶爾碰到扁魚、青魚。光頭最好的一次釣了幾十斤鯽魚,1條草魚,但是在天氣不好的情況下,也是會空軍。

天氣不好的時候有些釣友就想歪點子,底層魚不吃鉤,但是鰱鱅會吃鉤,就專門釣鰱鱅。被塘主發現後還吵的不得了,說什麼錢都花了,你還不讓釣。但是,條件都是提前說的,你不願意可以不去釣,沒人逼著你。

後來在再去釣魚的時候,水庫的必經小路上面掛個牌子,「不在開放釣魚」!估計是有些釣友把水庫老闆搞的沒招了。

光頭覺得,既然交錢去釣魚,就要遵守遊戲規則,不願意可以不去,沒人逼著你去。沒有規則不成方圓。再說收費只有20塊錢夠幹嘛的?如果都這樣搞,說不定你今天這樣明天就開始下絲網了,釣魚是是娛樂,能釣到最好,釣不到也欣賞下美景。

三、文明釣魚,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釣魚人不要毒魚、電魚、不在禁漁區垂釣,不偷釣和偷魚,保護魚類生長環境,遵紀守法,不做違法違紀的事。另外除了法紀法規外,平時釣魚的時候下面4點需要注意。

、禮讓三先

以前釣魚人是「不務正業」的代名詞,現在時代變了,人們想法也變了,當今釣魚人越來越多,由於環境的變化,可以垂釣的地方相對較少,因此同一個釣魚點聚集的釣友人數眾多,有先來的、也有後到的,後來者不要搶佔別人已下鉤的釣位,不要因自己打窩影響別人垂釣,不要大聲喧譁和高談闊論。在同一水域垂釣要文明禮讓,禮讓三先。

、不在禁止釣魚區域釣魚

很多區域是不能釣魚的比如:農田、園林、高壓線下、危險區域、綠化景觀和需要魚兒來淨化水質的地方,不要在這些地方釣魚。這些地方一般都有禁止釣魚的牌子,不要在這些地方釣魚,以免發生意外。

、不亂丟垃圾

漁具魚餌包裝袋及時清理不留下垃圾,打包帶走,找個能倒垃圾的地方再扔。另外垂釣中吃剩下的殘羹、蛋殼、包裝紙、酒瓶,切勿隨地亂扔,做到環境整潔。

、儘量用無倒刺魚鉤,小魚放生

小魚儘量放生,留下寶貴資源,讓魚兒繁衍生息,讓釣魚人有魚可釣。儘量使用無倒刺魚鉤,有倒刺魚鉤對魚兒傷害很大,魚兒不容易吐出魚鉤。無倒刺魚鉤即使跑魚後,魚兒也會吐出魚鉤,魚兒傷害很小。

釣友們:希望我們都能做到釣魚的時候不偷東西、不亂丟垃圾、遵守規則、不在禁止垂釣區域釣魚、小魚放生、文明釣魚、文明你我。

相關焦點

  • 佛說:前世的因,種下了今生的果;今世的因,又種下了來世的果
    當一個人糾纏另一個人,當一個人煩透另一個人時,似乎都會隨口說出一句「我前世欠你的,今生要這麼折磨我。」是的,正因為有了前世的債,才有了今生的糾纏。佛說:萬物皆有因果,沒有因,哪來的果。今生的得與失,都是前世修來的果。如果你今生遇上了一個對你死纏爛打的人,就是你前世欠下的債。
  • 在黑坑釣魚時,儘量不要做這幾件事,才能成為品德高尚的釣魚人!
    廣大的釣友在黑坑釣場釣魚時,經常會遇到一些不良的現象,有個別的釣魚人為了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做出一些影響或者損害其他釣友的事情,讓釣友們非常厭煩。下面,我們就分別來列舉下讓在黑坑釣魚時讓釣友們很反感的幾件事,希望能夠與各位釣友產生共鳴,一起抵制這些不好的行為。
  • 真正大格局的人,往往都愛做這三件事!
    經常做這三件事就可以了!有的人,老是喜歡斤斤計較,甚至為了蠅頭小利而大打出手,老是做出「鳥為食亡,人為財死」的蠢事;有的人,高瞻遠矚,懂得長遠看問題,從大局出發看問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人緣好,做事左右逢源,人見人愛。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兩者的格局大小不同,最後導致做人做事方式不同,結果也不同!那麼,大格局從何而來?
  • 婚後,這4件事女人做的越多,男人越會忽視你!
    但是女人這四件事若是做的多了,就會引起男人的厭惡,甚至是忽視!1.老是和婆婆吵架婆媳關係從古至今一直都是婚姻裡的一大難題,很多女人都處理不好。或許有時候婆婆真的會有些無理,但是作為晚輩,還是應該忍讓些。平心靜氣好好交流,婆婆也是女人,很多事都會理解。但若你由著自己的性子,凡事都要爭個輸贏,頻繁與婆婆吵架。男人總有一天會爆發,會越來越不在乎你直至忽視你。
  • 水瓶座為什麼招人煩?如果不做這3件事,就不會那麼招黑了!
    有這麼一個星座,平時相處起來挺和諧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很招人煩,雖然並不是打心底討厭他,但是賤賤的樣子就是讓人看著很不爽。他就是水瓶座,一個不是天生招黑體質,卻天天不招人待見,如果不做這3件事,就痐那麼招黑了第一,謎一樣的風格水瓶座的性格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謎團,如果你剛好符合他的性格特點,他能跟你相處的非常愉快;但如果你跟他相反,他一定會想盡辦法的懟你,知道你開口求饒。
  • 學佛人:這四件積福報的事,你做過幾件
    這四件積福報的事,你做過幾件?第一件事:孝順父母。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是最大的善。行善可以積累福報。做到孝敬父母就是做了最大的善事,自然福報不淺。一個人如果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麼對其他陌生人,他更不會幫助,更不會行善了。所以一個人是否有善的屬性,就看看他是否孝敬父母。
  • 自古因果不饒人,3件損「陰德」的事,千萬不要做
    佛家有句佛語說:「菩薩畏因,凡夫畏果。」而往往陰德厚重的人,都是深信因果之人,廣結善緣,積攢陰德,福報後人。人生在世,難免會有委屈和辛酸。在佛家看來,這世上哪有什麼委屈,有的不過只是因果。佛家講究因果循環,而陰德厚重之人,絕不會做這三件事。
  • 越愛做這3件事的人,往往運氣越差,活得越糟糕
    生活中,有的人越過越好,可有些人卻越過越差。日子越過越差,往往是有原因的。越愛做這3件事的人,往往活得越糟糕。1越好面子的人,往往活得越糟糕。一個人層次越低,越愛面子,因為他們內心充滿了自卑,生怕別人看不起自己。世界從不在乎你的自卑和敏感,它只在乎你的成就。
  • 心理學家:層次越低的男人,就越喜歡做這3件事,準的可怕!
    心理學家:層次越低的男人,就越喜歡做這3件事,準的可怕!一、成天抱怨個沒完沒了這個世界上的人太多,愛太少,苦難忍,錢難賺。很多人都覺得活得累,於是抱怨變成了最方便的出氣方式。但抱怨除了眼前的短利以外,很多時候不但不解決問題,還會使問題惡化。
  • 佛教:最消耗福報的4件事,不要再做了,果報不饒人!
    這世上的任何事皆不離因果,如那句偈語所說:起心動念皆是因,當下所受皆是果。我們當下的所有遭遇都是自身因果業報的顯現,並非無緣無故。《太上感應篇》裡也講: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人生的福氣是自己修來的,災禍也都是自找的,「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世人皆喜歡求佛,一有苦就求佛菩薩庇佑,大家都去求菩薩,菩薩該有多苦?
  • 佛法告訴我們,這三件事積福最快,尤其是第二件!
    在我們生活中,要想積累福報,獲得好運,這三件事是必須要去做的,因為這三件事是積福最快的,尤其是第二件事,哪怕這三件事你只去做第二件事,你的福報也會越來越多的。佛法認為,我們每個人命運的好與壞,其實就是我們個人業的表現,業好的人,命自然就好了,業差的人,命自然也就差了。
  • 心眼越小的人,越喜歡做這三件事,做的越多,越吃虧倒黴
    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現實的職場中,相信大家身邊都有心眼比較的人,尤其是在職場中打拼,與那些心眼小的同事打交道,不僅會感覺到心非常的累,還會經常遇到吃虧的人,其實一些心眼比較小的人,一般做事時都有一些不好的習慣,這些都是可以提前做好預防的,與這些人相處,只有做到事事小心,才能避免遇到吃虧的事情;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心眼小的人喜歡做的事情
  • 層次越高的人,越不會做這3件事,拉低自己的檔次
    層次越高的人,品格也越高,他們在生活裡,通常不會做以下這3件事情,來拉低自己的檔次。挖苦別人個體心理學認為,優越感,是每個人在生命裡共同追求的一件事情。而健康的優越感,是通過一種社會化的方式去獲得的。不健康的優越感,則往往是通過一種反社會化的方式去獲得的。
  • 佛說:這三件事千萬不要做,折損福報!
    佛教重視因果,種善因,才能得善果,福報都是人自己積攢而來的。所以大家要廣結善緣、廣種福田,在利益他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從中獲得福報。佛說:這三件事千萬不要做,折損福報!一、不孝父母我們常說「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乃世間第一大福田。佛陀釋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後曾多次前往仞利天為其生母摩耶夫人說法度化,(仞利天為佛陀母親離世往生之地),以感念生母恩情。
  • 釣魚人招誰惹誰了?為什麼老是給我們扣帽子呢?有些鍋我們不能背
    我們所說的釣魚人不走空,並不是釣完魚要往家裡帶什麼東西,希望那些聽風就是雨的閒得蛋疼的噴子們不要再不懂裝懂的給我們釣魚人臉上抹黑了!「釣魚不走空」,就是說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釣位、線組、餌料、調釣方法等,然後上魚不空軍。比如說,哥幾個約好去五一去釣草魚。19調竿子,3+2+伊勢尼六號鉤的線組,老壇玉米打窩,嫩玉米做釣。
  • 心理學:心機越重的人,越喜歡做下面這3件事情,你要留心了
    從心理層面來看,心機越重的人,往往越喜歡做這3件事。(1)心機越重的人,越喜歡掩飾自己的內心人際交往中,心理暴露是一個必要的過程。也就是你暴露一點自己的秘密,我暴露一點自己的秘密,這樣我們的關係才會越來越好。但對於心機深沉之輩,他們卻不會輕易的其自我暴露。因為他們明白,一個人內心的秘密暴露以後,可以產生多少殺傷力。
  • 因果報應,行善積福,作惡獲災,這三件事萬萬不能行持!
    佛教講「善因結善果,惡因結惡果。」善惡之果,皆在一念之間。其如有人行善,勸善,亦有人勸惡,行惡。探求究竟,到底是行善好呢?還是做惡好呢?其想必大家在當下生活之中,亦能體會得到。其行善之人,往往受人尊敬,愛戴,其作惡之人,往往遭人嫌棄與遠離。古語言「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
  • 17歲高中生因救人被拘留,學校讓其辦理退學,孩子:對不起父母
    在其被逮捕之後,學校責令其家長來辦理退學,家長想讓學校給予保留學籍。但,學校不予理睬,仍讓其辦理退學。 王某表示對救人的行為不後悔,若以後遇到這樣的事情,還是會出手的。但是,自己對不起父母。畢竟被逮捕了不是什麼好事情,給家族「抹黑」了,讓父母抬不起頭來了。
  • 《道德經》: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以其無欲,故能成其欲
    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道德經》第七章:「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周易》有言:「一陰一陽之謂道。」所有的事物都在朝著它的對立面轉化,比如黑白、正邪、善惡,等等。同樣,無私與自私也是對立轉化的關係,無私到了極致就是自私。這句話應該怎麼理解呢?
  • 佛教:這五種福分,如能全部獲得,他就是老天最眷顧的人!
    《三世因果經》中講:「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即使沒有宿命通,只要一個人,仔細觀察自己平時的所做所為,以及平時遇到的一些事,就可以「推算」自己的過去以及未來了。佛教中講因果,任何事情,都存在它的前因後果,福分也是一樣。你好好學習是因,能上好的大學是果;你努力工作是因,得到豐厚的回報是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