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高發季,掌握這些不「中招」

2021-01-10 騰訊網

*本文所涉及專業部分,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流行性腮腺炎——高度傳染性疾病!

發現耳周腫脹,一定是腮腺炎麼?(耳周腫脹一定是腮腺炎嗎?)

不一定,我們需要明確是不是腮腺炎,綜合分析究竟是不是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同時還要警惕有沒有發生各種併發症(流行性腮腺炎併發症)。今日我們介紹一下當下高發的流行性腮腺炎,究竟如何治療。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兒童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它是以腮腺腫脹及疼痛為主要臨床特點的非化膿性炎症,主要流行季節是冬春季。年長兒更為多見,在學校等集體機構中甚至可發生暴發流行。

圖為:流行性腮腺炎患兒

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療

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目前並無特效抗病毒治療藥物,治療原則主要是對症和支持治療

患流行性腮腺炎期間應注意臥床休息,可予以藥物外敷腫大腮腺,至腮腫完全消腫為止。如出現高熱症狀或腮腺腫脹劇烈疼痛,可口服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熱鎮痛。

▌ 飲食需要注意什麼?

腮腺是人體最大的唾液腺,當腮腺發生炎症時,凡刺激唾液分泌的食物都會加重腮腺腫脹及疼痛。同時,張口、咀嚼硬的食物會牽拉面部肌肉,也可引起腮腺疼痛加劇,所以患腮腺炎的孩子務必注意飲食的選擇。

不要吃酸、辣、甜味過濃及幹硬食物,比如檸檬、楊梅、酸奶、糖果、堅果等,應當吃易咀嚼、不容易引起唾液分泌的清淡流食或半流食,比如各種清粥類、軟爛菜類等,多喝白開水;同時注意飯後漱口、睡前刷牙,保持口腔清潔。

腮腺炎恢復期時,腮腺腫脹及疼痛消失,可進食酸性飲料或食物,刺激唾液分泌,增強衝洗自潔作用,避免可能發生的腮腺導管堵塞。

▌ 什麼時候可以去上學?

流行性腮腺炎是我國法定的丙類傳染病,主要通過唾液飛沫傳播,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應隔離至雙側腮腫完全消腫。對密切接觸者需檢疫3周,如果發現有可疑症狀,應當及時到醫院就診。

併發症的治療

由於腮腺炎病毒具有嗜腺體和嗜神經性,所以常會入侵中樞神經和其他腺體而出現併發症,常見併發症有腦炎、睪丸炎、卵巢炎及急性胰腺炎等。

神經系統併發症

流腮合併腦膜腦炎可在腮腺腫脹前後2周內出現,臨床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疼、嘔吐、嗜睡、頸項強直等。流腮合併腦膜腦炎的治療原則與其他病毒性腦炎大致相同,包括退熱、止驚等對症支持治療,限制液量,防止腦水腫、顱內壓升高等。

生殖器官併發症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可侵犯生殖腺,表現為睪丸炎或卵巢炎。睪丸炎表現為陰囊腫脹疼痛、局部皮膚發紅;卵巢炎可表現為腰部酸痛、下腹部疼痛等。並發睪丸炎時,可用棉花及「丁」字帶將睪丸託起,減少牽拉刺激,局部冷敷緩解疼痛,重症病例可短期使用氫化可的松靜滴治療。

急性胰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並發急性胰腺炎主要表現為反覆頻繁的嘔吐、上腹劇烈的疼痛、腹瀉、腹脹等。一旦考慮診斷並發急性胰腺炎,應立即予以禁食禁水、胃腸減壓,使用抑制胰腺外分泌藥物,同時予以補液及營養支持治療等。

感音性耳聾

聽神經水腫也是流腮的併發症之一,可出現聽力減退,嚴重時甚至發生聽神經變性導致感音性耳聾,遺留後遺症,這種改變常見於流腮並發腦炎的患者,但是也可能發生在僅有腮腺腫大的單純型流腮患者。由於聽神經水腫所致耳聾恢復時間較長,經降低水腫、改善局部微循環的治療後約6個月內可恢復,而由聽神經變性引起的耳聾往往成為終身損害。

主動免疫預防

接種腮腺炎減毒活疫苗可有效預防流行性腮腺炎,目前採用麻疹、風疹、腮腺炎三聯疫苗接種,初次免疫年齡為18個月。

寫在最後的話

雖然傳染性高,但流行性腮腺炎大多預後良好。接種疫苗是預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辦法。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間,儘量減少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勤通風、勤鍛鍊身體、多喝水。

本文來源:兒研所感染科

責任編輯:李小榮

相關焦點

  • 如何讓流行性腮腺炎惹不起?
    1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簡稱流腮,俗稱痄腮。我國的流行性腮腺炎發病呈季節性雙峰分布,第一個發病高峰在4~7月,第二個發病高峰在10月~翌年1月。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毒主要侵犯腮腺,在腮腺腫脹時傳染性最強。
  • 流行性腮腺炎的飲食預防
    什麼是流行性腮腺炎中國醫科大學感染病學博士趙芳芳介紹,流行性腮腺炎俗稱「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冬春季高發常見於兒童和青少年。在腮腺腫脹時傳染性最強。腮腺炎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主要位置在兩側面頰部耳垂的周圍。
  • 又到流腮高發季,併發症很可怕!出現這3大症狀及時就醫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不僅要防流感、水痘、手足口病等,預防流行性腮腺炎也是打好寶寶健康保衛戰的重點工作。說到流行性腮腺炎,相信大家也並不陌生,就是我們俗稱的「痄腮」。它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唾液、飛沫傳播,最愛「欺負」兒童和青少年,全年均可發病,以冬春季為主。
  • 新冠肺炎及秋冬季傳染病防治知識|腮腺炎|流感|結核病|肺結核|呼吸...
    新冠肺炎與流感的區別  冬春季節是流行性感冒高發的時期,很多人都容易在這個時候中招。新冠肺炎是今年重點防控的傳染病,有不少症狀和流感相似,很容易被混淆。但是兩者潛伏期不同,流感的潛伏期較短,只有1-3天,而新冠肺炎的潛伏期較長。流感和新冠肺炎的病原體、發病的持續時間以及影像學表現也都不一樣。鑑別主要依靠核酸檢測等實驗室檢測方法。
  • 天氣寒冷注意預防這些高發傳染病
    大連市第六人民醫院感染病科主任韓樂強提醒,寒冷天氣適宜病毒的存活和傳播,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當下,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也要注意預防其他傳染病。水痘成人發病更危險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 北京:4月後猩紅熱、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發病趨勢將上升
    二、重點疫情健康提示根據我市歷年傳染病監測結果,4月後我市猩紅熱、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總體發病將呈上升趨勢,15歲以下兒童較為多見,託幼機構和學校發生聚集性疫情的風險增高。提示各區、各單位要加強聚集性疫情監測、報告和及時規範處置落實各項綜合防控措施;同時提示適齡兒童按程序接種相關疫苗。
  • 冬春流腮高發 務必提高警惕
    流行性腮腺炎俗稱「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冬春季多發,主要通過飛沫傳播,也可通過唾液及汙染的衣物傳播。流行性腮腺炎多見於兒童和青少年,易在學校、託幼機構等兒童集中的地方暴發流行。典型表現為一側或兩側耳垂下腫大,疼痛,並可侵犯各種腺組織或神經系統及肝、腎、心臟、關節等器官,病初會出現畏寒、發熱、頭痛、咽喉痛,不想吃東西、噁心、嘔吐和全身疼痛等症狀。
  • 近期高發,嚴重可致命!家裡有小孩的千萬注意
    專家提醒,冬春季節進入傳染病高發期,家長一定要格外注意。01 冬春季節傳染病進入高發期「諾如病毒是一種急性胃腸炎病毒,感染後引起胃腸道炎症,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腹部痙攣等胃腸炎症狀,以及頭痛、發熱、寒戰、肌肉疼痛等病毒感染的全身中毒症狀,嚴重時可因腹瀉脫水致命。」南大一附院兒科主任陳曉告訴記者,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是諾如病毒流行高發季節。
  • 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15字訣」嚴防寶寶中招
    齊魯網4月10日訊 進入4月,天氣逐漸轉熱,又將進入手足口的高發期。
  • 誤把流腮當感冒很「要命」出現這些症狀要及時就醫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我市流行性腮腺炎進入多發季節。    流腮的認識誤區不可不防    專家告訴記者,對於流行性腮腺炎的認知,我市很多人仍存在不少誤區。    誤區一:腮腺腫大必是流腮    很多人認為,患過流腮以後,不會再出現腮腺腫大的病症。其實不然,引起腮腺腫大的原因有很多:腮腺管堵塞、腮腺管開口畸形、化膿性腮腺炎。
  • 上海進入流感高發季兒科門診排長隊,專家:還沒到流感高峰期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圖上海步入流感高發季,各大醫療機構接診的人群也較上個月增幅明顯,不僅僅是流感人群,感冒發燒、咳嗽、肺炎患兒較上個月有明顯增多。12月1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多家醫療機構獲悉,較上個月相比,12月以來監測發現的流感病例數量明顯增多,但因流感引發的重症患者比例仍然很低。
  • 時下是蜱蟲叮咬高發季 杭州採茶老農被咬不自知
    每年四月起蜱蟲叮咬高發 咬了人就不會鬆口「這種昆蟲叫硬蜱蟲,一般在丘陵地帶出沒。」鍾醫生說,在杭州山裡遇到蜱蟲的概率並不低,每年春夏四月起都會遇到被咬的患者,數量僅次於蜜蜂。蜱蟲是一種體外寄生蟲。一般叮咬家畜、寵物,也會咬人——分成硬蜱和軟蜱兩種。「這蟲子咬了你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