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一家網站率先把這事發布出來。
1 南京邵先生在加油站撿到個錢包,裡邊有現金、銀行卡、身份證、幾張名片等財物。
2 邵先生按名片電話打過去,詢問失主孫先生的電話,結果沒人信他,都把他當騙子。
3 錢包裡有張失主辦的手機號碼的存根,邵先生打過去,居然是欠費停機!
4 邵先生讓朋友給失主停機的號碼充了30元話費,電話終於通了,失主找到了。
5 兩人相約見面,邵先生核對信息後,將錢包交還失主,連個名字都沒留就走了。
撿錢包尋失主,屢屢被當成騙子 他不氣餒,充值激活失主欠費手機……
萬凌雲
■錢包裡名片上的主都不搭理,還好錢包裡有一張失主辦理手機號的存根
■這事還被上了網,網友先一邊倒說是「新騙局」,真相大白後大家態度「逆轉」
25日,鎮江市民孫勁松在南京一加油站加油時丟了錢包,隨後加油的南京邵先生撿到。之後,邵先生尋找失主歸還錢包的經歷可謂歷盡波折。根據皮夾內四五張名片上的電話逐一撥出,對方無一例外,都認為他是騙子。邵先生不死心,最終找到孫勁松的一張移動卡號存根,在給已停機的該號碼充值30元激活後聯繫上了孫勁松,歸還了錢包。這事在網絡上也同步發酵,網友們對有人千方百計找尋錢包失主一事一邊倒地認為這就是個「新騙局」,直到真相大白,大家態度才180度大逆轉,滿溢褒獎之詞。 揚子晚報記者 萬凌雲
一個人打來電話找錢包失主:從「新騙局」到「正能量」
25日下午3時許,在鎮江本地一家熱門民間論壇上,出現這樣一則帖子,內容如下:
「就在剛才,一個南京的移動手機號打給我說:你認不認識一個叫『孫勁松』的人?他的錢包丟在了南京某加油站,裡面有不少名片,但是按名片上電話聯繫了不少人,都說不認識這個人。這個『孫勁松』的身份證顯示他是1971年生人,住在鎮江市花山灣。但是我翻遍了我的手機號簿,也沒有叫『孫勁松』的,印象中也不認識叫這個名字的人。他說實在找不到人就只有把錢包交到派出所去了。我想問問這是真的嗎?或者又出新騙局了?」
因為事情相對新奇,馬上引來眾多網友圍觀,當即就有網友跟帖:「要交早就交了」、「絕對的騙子」。眾說紛紜,一邊倒以為是「新騙局」。不過,有一些認識孫勁松的網友,開始多方聯繫孫勁松。當晚8時許,熟悉並已聯繫上孫勁松的網友跟帖:「人已經找到,大家不要誤解好人,其實是樓主自己忘記了朋友。孫老闆錢包已經拿回,傳遞一下正能量吧!」事情至此真相大白,發帖者25日深夜跟帖:「一位在南京某加油站撿到錢包的南京人通過撥打錢包中收藏的名片上的電話『擊鼓傳花』、『順藤摸瓜』,最終找到了鎮江的失主!祝福你,南京好人!」
帖子「神奇」大逆轉,眾網友反應過來後,開始不吝褒獎之詞:「世界上其實是好人多」、「要讚揚一下這位南京的朋友,確實是正能量!」、「太棒了!傳遞分享正能量!」
發帖兄也接到電話,想歪了
失主其實就是他的一個客戶 一時沒想起,所以懷疑是騙局
幾經周折,26日上午,記者聯繫上了發帖者小徐,小徐是鎮江聯通的一名客服經理,孫勁松是他的一個客戶。小徐告訴記者,他是在25日下午2時50分接到南京電話的,當時就感到莫名其妙。由於手頭每天接觸的客戶太多,小徐已經想不起有「孫勁松」這個名字,隨即就在手機裡翻查,也沒有查到。在接到這個陌生電話後,加上又有「錢包」、「銀行卡」之類的敏感詞,而且對方很急的樣子,小徐馬上就想到會不會是新的經濟詐騙。因一時吃不準,他就將此事發到了網上,想讓眾網友幫著參謀。當晚,經仔細回想,他回憶起確實有這麼一個客戶,而且在一個多月前曾去拜訪過,自己的名片就是那時給孫勁松的!
想起「孫勁松」真是自己的客戶,加上有網友已經核實事情的真實性,小徐當即就為自己的多疑而汗顏:「孫老闆是我的客戶,我曾經上門回訪過,留了名片,也要了孫老闆的電話。但是他的電話我沒記在手機上,留在公司了。因為只是一面之緣,所以南京電話打來的時候,一時沒想起來,甚至懷疑南京這位兄弟有可能是騙子,慚愧。在此向這位『南京正能量兄弟』致歉!」小徐當即就在網上跟帖,在陳述事情真相的同時,向南京撥打自己電話的好心人致歉致敬。「南京這名好心男子做人不簡單,舉動不簡單」,昨天,跟記者談起此事,小徐連生感慨,言語中充滿了對南京好心人的敬重。
昨天下午,揚子晚報記者先後聯繫上了失主鎮江的孫勁松和撿到錢包並歸還的南京人邵先生。揚子晚報記者除了從兩人那兒證實了整個事情經過之外,還了解到後續的一些讓人感動的片斷。
失主孫先生——
他給我停機的手機充話費 終於聯繫上了我
從事個體經營的孫先生告訴記者,25日他駕車到南京出差,在事發加油站加油後就開車回鎮江。走到半路上要買東西,卻發現皮夾不見了。
「皮夾裡有1000多元現金,但多張銀行卡上有好幾萬!」老孫說,因為身份證也在皮夾裡,當時就心急萬分,並準備駕車回頭去找,但又不能確定丟在哪裡了。「就在我焦頭爛額之際,突然接到了一個陌生的電話,對方問我皮夾是不是丟了」,老孫說,接到這個電話他「開心死了」,馬上就與電話中的南京男子約定見面處,隨後在馬路邊,雙方接上了頭。
對方在核實了老孫確實是身份證上的男子後,將皮夾原封不動地交到了老孫手上。面對這位不知姓名的南京好心人,老孫當即就準備拿出現金來感謝他,不想對方卻轉身駕車離去。在老孫的追問中,僅得知對方姓「邵」。
昨天,和記者談及南京邵先生,老孫言語中充滿了感激和感動。老孫有兩部手機,邵先生打通的那部手機,因為近日沒有時間充費,那個號碼已經停機了。「邵先生非常聰明,在接連撥打多個皮夾裡名片上的號碼都聯繫不上我、甚至被懷疑是騙子後,他在皮夾裡找到了我當時在移動公司辦理那部手機的號碼存根,在撥打不通的情況下,又幫我充了30元話費,然後才找到我……」老孫說:「當我要感謝他時,他卻說『要是為錢我早就不等你了』,隨後就離去了!」
想著邵先生的善舉,老孫一晚上都覺得不安,特別是想到邵先生被自己的多名朋友一再誤會、懷疑成「騙子」,他更是覺得愧疚:「皮夾裡有四五張名片,但包括小徐在內那些接電話的朋友,都不相信現在社會上還有這樣的好事、好人,所以各人都將此事當成了騙局,故此沒有一個人聯繫我」。愧疚不安之下,昨天上午老孫給邵先生的手機上充了300元話費,「這點錢根本談不上感激和回報,只能代表一點心意和敬意!」
好人邵先生——
人人都會有困難,
大家幫一幫困難也就過去了
揚子晚報記者聯繫到邵先生,再三問他全名時,他始終不願告知,只透露自己39歲,開有一個公司,但還在單位上班,至於哪個單位死活也不肯說。操著一口南京口音的他,反覆表示這個事情太正常,「換做別人撿到了也會交還的」。
邵先生介紹說,當時他跟在老孫後面加油,發現皮夾後因沒有老孫的聯繫方法,他就在皮夾裡翻到了好幾張名片。「這些名片上的人,應該熟悉失主,否則失主不會有他們的名片」,於是他就按照這些名片上的號碼,一個一個地撥打電話,希望通過他們轉告失主。但電話中任憑他怎麼解釋,就是沒有一個人相信,有的甚至沒有聽完就認為是騙局而斷然掛斷電話。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邵先生才在皮夾裡翻出了那張移動卡的存根,最後託人充值後才終於聯繫上了失主。
面對記者,邵先生冷靜並低調。「人人都會有困難,這個社會是相互的,大家幫一幫困難也就過去了,佔那麼一點小便宜有什麼意思?也有別人幫助過我」,邵先生說:「看到皮夾中有那麼多重要證件和銀行卡,我著急,但失主比我更急,而相互幫助一下,這些問題就都解決了!」
邵先生還說,現在社會上受騙的事情不少,自己也被接聽電話的人懷疑成騙子,但他堅持認為「人心始終都是向善的」。邵先生已經發現老孫給他充了300元話費,「這個錢肯定不能要,大家也都不缺這兩個錢」,他說,「我會儘快退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