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造看湖南】用生物科技締造湖南人的生命銀行

2021-01-09 人民網

編者按:40餘年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發展條件和發展環境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結構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經濟發展進入一種新常態。而品牌經濟是以品牌為核心整合經濟要素、帶動經濟發展的高級經濟形態,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體現。

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積極推進品牌建設,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有利於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實現全球價值鏈升級。

在湖南這片土地之上,有著一批優秀國民品牌。由人民網湖南頻道發起的「中國智造 看湖南——中國優秀品牌湖南建設案例」徵集報導活動正式啟動,記者通過視頻、圖片、文字記錄湖南一批優秀企業,通過他們的產品、技術或服務,傳承工匠精神、傳遞中國自信,與人民群眾形成緊密情感連接和價值認同,展現國家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圖景,在生動的歷史變遷中感受湖南企業奮進的磅礴力量。

以前,「再生」似乎是專屬於科幻電影的橋段。在生物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這種美好遐想逐步照進現實。再生醫學,一項可以改變人類命運和未來的學科,正在細胞中尋找解決一切生命關鍵問題的答案。從幹細胞治療、Car-t免疫細胞療法到精準醫療、腫瘤登月計劃,看似遙不可及的科幻情節,正慢慢成為現實。

位於長沙經開區的中南源品幹細胞科技園,這裡有為生命備份的寶庫「湖南省細胞組織庫」、臨床級的細胞工廠「湖南省細胞製備中心」、湖南最大中心實驗室理念建設的「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院」、全國首創的「生物信息大資料庫」,以及國內首個沉浸式生命體驗館。這個由湖南源品細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覆蓋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全產業鏈的科技園,曾創造了13個月完成建設的「長沙速度」,在投入運營後不到1年的時間裡,又在新冠肺炎疫情狙擊戰中,投身科技抗疫,與醫院合作開展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研究性治療,締造了「生命的奇蹟」。

源品生物整個細胞組織庫的儲存量為500萬份以上,是目前湖南最大的細胞組織庫。蔣煉 攝

打造湖南人的生命銀行

幹細胞,被稱為「萬用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分化成各種類型的細胞,從而修復病變、缺損的組織器官,在醫學界被視為「生命的種子」。幹細胞與人類健康關係密切,它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治療疾病,像威脅人類健康的器官衰竭、心血管疾病、不孕不育、脊髓損傷、帕金森等疾病都可以運用幹細胞來治療。

近年來,隨著幹細胞研究的熱潮席捲全球,越來越多的人將細胞儲存作為健康管理的新方式。以新生兒幹細胞儲存為例,發達國家幹細胞存儲率則達到15%~20%。而據《細胞儲存產業發展研究報告》,中國目前幹細胞以新生兒幹細胞存儲為主,幹細胞存儲率在全年出生總量的比重中僅為1%左右。

湖南省細胞組織庫的建立,讓之前不被廣大民眾所熟悉的幹細胞儲存變得更為便捷。同時也有利於湖南省內幹細胞這一寶貴生物資源的保護。

整個細胞組織庫的儲存量為500萬份以上,是目前湖南最大的細胞組織庫。從幹細胞的凍存來說,要提取、保存幹細胞並不容易,它對凍存環境的要求極為苛刻,稍有不慎就會影響細胞活性。據湖南源品細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胡波董事長介紹,目前幹細胞普遍保存時間為20年,最長可達40年。為讓幹細胞「冬眠」時間更久,源品生物在細胞製備、儲存過程中均採用獨有技術,並有一套嚴格的體系,確保每一份細胞都可以全程跟蹤、溯源,確保安全儲存。

細胞製備對細胞質量、後期的應用以及整個幹細胞產業都至關重要,然而製備細胞不僅需掌握相關的製備技術,更對環境有極高的要求。

源品生物執行總裁、中國幹細胞產業創始人之一王健教授介紹,湖南省細胞製備中心,這是目前國內規模化、標準化的「臨床級細胞工廠」,細胞製備生產核心區域環境潔淨度達到了B+A級別,達到B級就可進行移植手術了。密閉的B級通道裡設有懸浮粒子在線監測系統,每5分鐘抽檢一次空氣,每小時有78次空氣交換,保證空氣中的塵埃粒子數最小化。B級的操作車間內科研人員的操作臺達到了A級,且車間內氣壓高,利用氣壓差確保空氣潔淨度。

同時,源品生物在短短半年內建立了由400餘個質量管理文件、兩大質量檢測監督體系(QA、QC)、三大質量管理文件體系(SMP、SOP、STP)組成的貫穿所有生產製備環節的質量管理體系,取得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國際認證。公司生產製備的幹細胞製劑取得了國家藥監局認證的第三方機構檢測合格報告,並於2019年12月通過了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幹細胞製劑製備質量管理自律規範」現場檢查驗收,成為了湖南省唯一、國內第三家獲得協會頒發「幹細胞製劑製備質量管理合格證書」的企業。

自2月21日開始,源品生物先後為湖南湖北多家醫院無償提供了18批次51份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製劑,救治了19位重症、危重症患者,為科技抗疫貢獻源品力量。蔣煉 攝

為科技抗疫貢獻源品力量

在軟硬實力兼具的前提下,源品生物一直致力於以工匠精神做最高品質的細胞。也正是如此,2020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狙擊戰中,源品生物生產的幹細胞製劑在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展現了突出的「實力」。

在李蘭娟、鍾南山等專家的推動下,幹細胞技術在新冠肺炎疫情狙擊戰中得到國家科技部和衛健委的高度肯定。在中國科學院院士裴鋼指導下,源品生物組建了以薛志剛、王健為核心的技術研發團隊,迅速展開科研攻關,形成了獨特的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病毒肺炎關鍵新技術和臨床治療方案。

獲省科技廳立項後,源品生物在省衛健委的支持下聯合醫院開展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研究性治療。自2月21日開始,先後為湖南湖北多家醫院無償提供了18批次51份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製劑,救治了19位重症、危重症患者,為科技抗疫貢獻源品力量。在科研過程中,公司採用獨有的單細胞亞群分形與高通量測序技術,在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機理與作用機制方面取得突破性發現,為未來幹細胞藥物與技術的研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公司已申請相關5項國際發明專利、16項國內發明專利,3篇重磅研究論文將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發表。

由湖南源品細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覆蓋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全產業鏈的科技園,曾創造了13個月完成建設的「長沙速度」。蔣煉 攝

全力破解生物技術密碼

「全球公認,幹細胞與再生醫學有望成為破解生命密碼、打開重大難治性疾病治癒之門的金鑰匙。」源品生物相關負責人表示,業內人士預言,21世紀將是細胞治療的時代。幹細胞與再生醫學事關人類生命健康,事關民族安危與國家安全,潛在市場規模達到數萬億美元,被視為繼網際網路之後可以改變大國力量對比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在這個領域必將誕生一批千億級的企業,成為大國競爭的國之重器。為此,世界主要大國紛紛將其列為科技與產業競爭的戰略制高點和優先發展的方向。

作為以研發為龍頭的幹細胞產業高新技術企業,源品生物堅持立足自主研發,充分整合各方資源,拓寬對外合作,依託中國科學院、中南大學、同濟大學、南華大學、美國匹茲堡大學等科研院校及其附屬醫院,構建了從基礎研究、產業轉化、臨床應用到檢驗檢測的研發平臺體系。公司已與中南大學聯合獲批「個體化診療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同時積極申報「人類生物資源與再生醫學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平臺。

另外,源品生物還與中南大學及湘雅體系醫院、同濟大學東方醫院、南華大學附二醫院、湖南師大及其附屬醫院開展戰略合作,建立了多個科研平臺。目前,多項幹細胞藥物及技術研發均取得重大突破。

「一切為了人類生命健康的宗旨及讓世界見證愛的初心,將是驅動源品奮力前行的最重要路標、最強悍引擎。」該負責人說。

(責編:唐李晗、羅帥)

相關焦點

  • 「中國智造看湖南」方圓之間藏乾坤
    在湖南這片土地之上,有著一批優秀國民品牌。由人民網湖南頻道發起的「中國智造 看湖南——中國優秀品牌湖南建設案例」徵集報導活動正式啟動,記者通過視頻、圖片、文字記錄湖南一批優秀企業,通過他們的產品、技術或服務,傳承工匠精神、傳遞中國自信,與人民群眾形成緊密情感連接和價值認同,展現國家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圖景,在生動的歷史變遷中感受湖南企業奮進的磅礴力量。
  • 華大智造 深耕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領域
    □本報記者劉楊12月7日,上交所受理深圳華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大智造」)科創板上市申請。根據招股書,公司擬募資25.28億元投向華大智造智能製造及研發基地項目、基於半導體技術的基因測序儀及配套設備試劑研發生產項目、華大智造研發中心項目、華大智造營銷服務中心建設項目、華大智造信息化系統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 華大智造科創板IPO獲受理 A股將迎「生命科技核心工具第一股」
    引領生命科技核心工具全領域,破解關鍵技術「卡脖子」難題生命科技與生物技術是當今最前沿的科技領域之一。作為讀取和分析生命信息最源頭的基因信息的核心工具,基因測序儀是生命科學研究和生命產業發展的關鍵設備,為多領域應用提供底層支撐。長期以來,基因測序儀的研發和生產一直由部分國外企業壟斷。
  • 國際科技合作助力湖南攻克「卡脖子」技術
    中新社長沙1月10日電 (向一鵬)永州中古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與古巴生物醫藥集團開展聯合研究和成果轉化等合作,推動解決癌症、神經病學和傳染病領域技術研發,提升湖南生物產業水平;湖南中醫藥大學等機構與澳門科技大學聯合開展湖南道地藥材(吳茱萸、梔子、黃精等)中藥質量與安全評價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標準攻關項目
  • 原來你是這樣的湖南
    |毛澤東故居△湖南長沙|航拍嶽麓書院(資料圖)△湖南岳陽|夕陽下的嶽陽樓與洞庭湖偉人故裡,自古人文薈萃對聯「惟楚有材,於斯為盛」出自嶽麓書院(資料圖)△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中心主機採用國防科技大學「天河」超級計算設備。
  • 湖南科技大學:多舉措強化學生心理健康
    湘潭在線5月14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胡美玲 通訊員 陳亞洲)5月10日晚,湖南科技大學心理健康月系列講座在騰訊課堂開講,本次講座以「疫路心防,心理彈性的力量」為主題,由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席居哲主講,1500餘名學生在線聆聽。
  • 華大智造 「超級生命計算機」DNBSEQ-T7 正式交付
    2019年9月9日,由深圳華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大智造」)自主研發的超高通量基因測序儀——DNBSEQ-T7正式交付商用,首批測序儀已抵達華大基因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和微基因(WeGene)等合作夥伴的實驗室。來自交付前的用戶測試數據表明,T7數據表現符合預期,各項指標均表現良好。
  • 「生命科技高端裝備第一股」華大智造:國產替代打破歐美壟斷
    本文為IPO早知道原創作者|Ronnie據IPO早知道消息,深圳華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大智造」)已與中信證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並於近日在深圳證監局備案。這意味著中國唯一、全球唯三的能夠量產臨床級別測序儀的產業公司,華大智造即將登陸A股市場,有望成為國內「生命科技高端裝備第一股」。
  • 華大智造啟動上市輔導 助力生命科技領域...
    事實上,華大智造與華大基因同屬於生命科學前沿機構華大集團(共包含9大板塊)旗下,背後實際控制人為華大集團創始人汪建,和華大基因系同一控制人旗下的關聯公司,但二者是兩個獨立公司,定位也有明顯區別。華大基因主要提供基因組學類檢測和研究為主體的先進服務;華大智造則立足於先進位造領域,為生命科學研究和產業應用提供全套生命數位化設備和系統解決方案。
  • 【真抓實幹在湖南】湖南國企「十大創新工程」揭曉
    創新引領·智造未來 ——湖南國企「十大創新工程」揭曉(排序不分先後) 造未來。 該項目榮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中國安裝之星獎、中國鋼結構金獎,以及國家及省級BIM獎4項、湖南省優質工程獎、湖南省建築業新技術應用示範工程、湖南省建設工程芙蓉獎等多個獎項。
  • 湖南:烙在歲月深處的70個歷史瞬間 - 深讀湖南 - 湖南在線 - 華聲...
    1960年 湖南電視臺開播 按圖索驥大半年,製造出除攝像機之外的所有設備。1960年國慶的長沙街頭,14寸黑白電視裡,湖南電視臺首次亮相。從最初30人的艱苦創業,到今天的電視新高地、中國「夢工廠」,電視人的熱情與夢想從未改變。
  • 湖南農業大學
    近年來,學校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14項,省部級獎142項;承擔國家973、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農業科技跨越計劃等1142項,湖南省重大科技專項等國家、省部級課題1200多項,年到位科研經費已突破2億元。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 1篇,提名獎2篇,全國農業推廣碩士優秀學位論文2篇。
  • 湖南文昌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湖南證監局進行上市輔導備案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柳葉妮 胡曉聯)近日,筆者從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官網獲悉,湖南文昌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已於2020年12月29日在湖南證監局進行上市輔導備案,成為婁底目前唯一一家在湖南證監局進行上市輔導備案的公司。
  • 「致敬2020」字述湖湘2020湖南(長沙)年度公益新聞事件(人物)發布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17位勇士白衣執甲,逆行戰「疫」;一條愛的紐帶,一端連著偏遠地區學校孩子,一端連著城市裡的「助夢人」……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這個特殊年份裡,總有一些畫面讓人動容,總有一些善舉大愛無聲。5日,「致敬2020」字述湖湘2020湖南(長沙)年度公益新聞事件(人物)評選正式揭曉。
  • 眼神科技榮登2019人工智慧案例TOP100
    眼神科技憑藉「多模態」案例脫穎而出成功入選,阿里巴巴、百度、中國聯通、支付寶、搜狗等知名企業一同上榜。獨具慧眼:眼神科技 × 交通銀行在金融科技創新與應用蓬勃發展的背景下,銀行等金融機構正持續加大推進線上化支撐能力建設。
  • 老照片再現1938年的湖南,看民國時期的湖南人生活環境
    湖南省因大部分區域處於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湖南自古盛植木芙蓉,五代時就有「秋風萬裡芙蓉國」之說,因此又有「芙蓉國」之稱。本組老照片拍攝於民國時期1938年的湖南。圖為當年的湖南岳陽城市鳥瞰照。嶽陽建城始於公元前505年,是一座有著25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
  • 講清|對「一部湖南近代史,等於半部中國近代史」,該怎麼看
    有人說,「一部湖南近代史,等於半部中國近代史」,這話有些絕對,但湖南人在中國近代史上的作用確實是非常巨大的。這離不開湖湘文化的浸染。湖湘文化有五個方面的精神特質湖湘文化有什麼樣的精神特質呢?概而言之,有五個方面。第一、學以致用的經世精神。
  • 中國版「生命銀行」今正式運營
    據梅永紅介紹,與美國、歐盟、日本其他三大世界級的基因庫不同,中國國家基因庫不僅僅是資料庫,而是國際上現有的各類生物樣本庫、資料庫、生物多樣性庫、疾病庫等的綜合升級版。「三庫兩平臺」的建設,最終為的是解決生命數據的「存、讀、懂、寫、用」5個作用。「通俗地說,就是我們要把全球的生物資源都收集起來,用測序儀讀取萬物的遺傳數據,用超級計算機算出結果,用合成與編輯平臺寫出生命代碼,最後用來為人類服務。」梅永紅說。
  • 臺灣《湖南文獻》,幾代湖南人辦了70年
    尋找臺灣的《湖南文獻》原本只是為了不荒廢在臺灣的3個月時間,我特意寫了一份專題節目策劃,取名為《望湘》,想要在駐臺期間拍攝幾個生活在臺灣的湖南人。可在出發前,前輩告訴我,臺灣多年前有一本名為《湖南文獻》的雜誌,雜誌並不出名,不知道是否還在出版。我們要用這幾期節目,在海峽兩岸的人們心中搭起一座「人心的橋梁」。頓時,一份心血來潮的策劃,在我心中似乎成了一種使命。
  • 未來已來 招商銀行APP5.0、摩羯智投正式上線
    為打造智能化的領先金融APP,此次招商銀行APP5.0主推摩羯智投、收支記錄、收益報告和生物識別這四大金融科技新功能,這也秉承了招商銀行在實時互聯、智能服務、自然交互領域的核心理念。此番招商銀行APP5.0暨摩羯智投的推出,不僅是招商銀行運用Fintech(金融科技)技術的重大創新,也是招商銀行APP對從工具到平臺、從交易到諮詢、從單向到互動、從封閉到開放策略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據了解,招商銀行APP5.0突破了物理網點的局限,用移動互聯技術將虛擬的手機銀行與現有的物理網點進行有機結合與分工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