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兩個字的本義是指什麼?為什麼日本要用這個名字?

2021-01-09 覃仕勇講史

說起「日本」這兩個字的本義,要說簡單,也挺簡單的。

「日」就是「太陽」;「本」就是「本源」。

言下之意,就是說太陽的本源所在,進而引申為太陽的故鄉。

當然,要說複雜也非常複雜。日本人自己熙熙攘攘、吵吵鬧鬧,給出了幾十種解釋,各種稀奇古怪,各種腦洞大開,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大家可能要問了,咦?日本人為什麼要「熙熙攘攘、吵吵鬧鬧」?

這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了——「日本」這個名字到底是誰給起的?

實際上,在古代,絕大多數生活在中國周邊的蠻夷小國,其國名都是由中國皇帝給起的。

而且,不能叫「起」,得稱為「賜」。

當時,凡得中國皇帝賜名者,無不感激涕零,山呼萬歲。

日本最早的名稱「倭奴國」,就是東漢光武帝給賞賜的,這一點,應該是沒什麼爭議的。

《後漢書》中清清楚楚地記載有光武帝賞賜給了前來朝貢的倭國使者一枚刻有「漢倭奴國王」五個字的金印。

而這枚金印現在就陳列在了日本福岡市博物館!

在「倭奴國王」前面加一個「漢」字,就表明了「倭奴國」是漢帝國的一個藩籬小國。

得到了這枚天朝皇帝賞賜的金印,當時倭國上上下下歡天喜地,為成為漢帝國藩籬國而感到無限光榮。

現在的日本學者無法否認光武帝賜「漢倭奴國王」金印的事實,但他們糾結於「倭奴」這兩個字。

中國古代造字,有形聲、指事、會意等六法。

這個「倭」字,是專門為日本人量身定做的,單人旁指「人」;「委」字是從「矮」字中拆移過來的。

不用說,「倭」,就是指矮小的人。

為此,現代日本人傷透了心,他們辯解說事實不是這樣的,事實不是這樣的。他們說,「倭」,是因為日本使者說「我」字,被中國皇帝聽岔了,寫成了「倭」字;日本使者稱自己的國家為「我國」,中國皇帝又寫成了「倭國」……

好吧好吧,就算這些日本學者的解釋是對的,但是,該怎麼解釋「倭奴」中的「奴」字的意思呢?

並且,無論現在的日本學者怎麼辯,他們的老祖宗,在隋煬帝時代,就已經知道難為情了。他們不想再用「倭奴國」這個稱呼,在公元607年向隋煬帝朝貢時,讓貢使團的首領小野妹子給隋煬帝遞上一封奏書,奏書中出現了「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的說法,流露出了想改國名的心思。

但隋煬帝看了這封奏書,眼珠子差點掉下地板,他指著小野妹子的鼻子大罵,天子天子,乃是上天之子,普天之下,就只得一個!我已是天子,你倭奴小國國主也敢妄稱天子?記住,以後不許這樣!

小野妹子嚇得屁滾尿流,抱頭鼠竄。

補充一下,大家可不要望文生義,小野妹子並非女性妹子,他是個如假包換的男人。

日本人改「倭奴國」名稱為「日本」是在什麼時候呢?

唐人張守節在723年所撰《史記正義》裡提到:「倭國,武皇后改稱日本。」

即「日本」一名,是中國女皇帝武則天賞賜給他們的。

現存於西安,刻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的遣唐使井真成的墓志銘也可以作為旁證。其上面赫然上寫有井真的國家「國號日本」。

就因為「日本」國名是中國皇帝賞賜的,現代有些日本學者非常不甘,有一段時間,他們吵得非常厲害,反對使用「日本」這個國名。理由就是自己國家的名字應該自己來取,讓中國人取太沒面子了。

但是,更換國名,茲事體大,最終吵了若干年也沒更換成。

不過,自從進入近代後,日本的經濟、文化、科技的發展非常迅猛。

別的不說,單說諾貝爾大獎,日本在19年就拿了19個諾獎。

這,和日本對科技的投入是分不開的。

單說國民科普程度,日本就做得遠比其他國家做得好。

日本組織有大量專家編寫科普書,向廣大青少年科普科學知識。

其中,他們編寫有一套《圖解十萬個為什麼》,是用圖片的方式講解科學知識,深入淺出,趣味盎然,可以提高孩子對世界的認知,培養孩子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這套書一共十五本,大開本彩圖印刷,裡面的許多內容跟初中裡的課程有很多重合之處,非常合適小學高年級以及初中生閱讀,既是小學高年級的孩子的興趣閱讀作物,也是初中的孩子課外的拓展閱讀,對學習的幫助很大。原價是456,現在頭條的讀者只要158還包郵。

點下面的橫條參團。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日本女性的名字多以「子」結尾?有什麼寓意
    孩子名字往往是一個時代、文化的反應,在日本同樣也是。在明治時代~昭和中期,用「子」結尾的名字非常的多,甚至當時的名字排名前10幾乎都帶有「子」字。所以現在30歲以上的日本人很多人的名字帶有「子」字。到了平成年代,普遍的人認為帶有「子」字名字有一種老裡老氣的感覺,所以這種潮流逐漸終止。
  • 為什麼日本女性的名字多用「子」結尾呢?看完你就明白了!
    幾乎全體中國人都知道,當代日本女子的名字,常常用「子」字來結尾的,比如說日本的著名影星常盤貴子、廣末涼子、酒井法子等。但實際上,在日本古代,男子的名字的末尾也常用「子」的。為什麼原來男女通用的「子」會逐漸地變成女性專用的了呢?為什麼日本女性的名字多用「子」結尾呢?
  • 揭秘日本皇室起名規則,男性名字都要以仁字來結尾!
    日本皇室曾號稱「世界最古老的皇室」,有著千年歷史,現在在位的日本天皇叫明仁天皇,是日本第125代天皇,年號平成。通過觀察日本皇室我們會發現,日本皇室中,男性的名字帶「仁」字,而女性則是「子」。如最近百年日本幾位天皇的名字:睦仁、嘉仁、裕仁;皇室公主:真子、愛子公主,這樣的命名套路有什麼講究嗎?首先我們先得來弄清楚日本天皇這個稱號的起源。「天皇」一詞出自中國,是武則天發明出來的,她與唐高宗一起執政時,唐高宗被尊為「天皇」,武則天為天后。當時日本遣唐使來華學習天朝文化,對於尚處荒蠻之地的日本人來說,上國無物不精,制度典章,盡善盡美。
  • 日本的名字是中國給它起名的?歷史上又是如何闡述的?
    日本大家都不陌生。日本和中國相鄰,是中國的鄰國,是中國的鄰居。日本兩字究竟隱藏著什麼意思呢?小編來告訴你們,「日本」這個詞的意思應該拆分來解讀,「日」是太陽的意思,「本」是地方的意思,即太陽升起的地方。它叫這個名字其實是和中國一些淵源的。
  • 日本為什麼叫日本,這一國名是如何得來的,日本的全稱又是什麼
    一個國家國名的形成,是該國歷史文化長期積澱的結果,既要受到歷史傳統和民族構成的影響,也要受現代文明社會文化的薰陶,所以往往從一個國家的國名上,可以窺探出該國的政體性質。日本古稱「倭國」。我國漢代的史書稱日本人為「倭人」,唐代的史書稱為「倭奴」。
  • 孫中山名字由來:為日本人所起 曾用日文名「中山樵」
    本文原標題:孫中山,一個被取、用的名字。    這個標題,讀者可能會認為不通、怪誕。事實上,確實有點不好理解,中國人,只要有些知識,誰不知道孫中山,怎麼還說什麼「一個被取、用的名字」?孫中山這個名字,誰取、誰用呀?取、用什麼呀?是的,這是個疑問,本文就是做這個釋疑的功夫。
  • 日本國號來源之謎,倭、大和、日本,這些都是中國人起的名字嗎?
    現在,「大和」對於日本大概相當於「漢」對於中國,不過「和」和「倭」實際是同源的,漢字傳到日本之後,日本人把「倭」音讀為「わ」(Wa), 但後來日本人察覺到此詞不雅(「倭」在漢語中有矮小的意思),就換成了同音的優雅字——「和」,元明天皇的時期改用兩個字當國名,在前面冠以「大」字,所以又變成「大倭」或「大和」。說到「倭」和「大和」,必須要提到一個讀音:yamato。
  • 日本姓氏是怎麼來的?倉井氏在日本是什麼地位?
    大家比較熟知的日本姓氏有很多,比如,佐藤、齋藤、龜田、川島、井上、倉井等,都是日本比較普遍的姓氏。 很多人一看到「倉井」兩個字,相信一下子就會想到蒼井空。這個曾陪伴無數宅男的日本女人,被稱為「宅男女神」亦或「蒼老師」。
  • 日本女生的名字裡,為何九成都有「子」這個字?寓意太過直白!
    大家好,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你已被小編的華麗文採吸引了吧,你一定要成為小妹的鐵桿粉絲哦~日本女生的名字裡,為何九成都有「子」這個字?寓意太過直白!對於中國人來說,名字是很重要的,同時對於其他的一些國家來說,他們也是十分注重名字的藝術的。
  • 日本的漢字:不要以為認識漢字就可以去日本混生活
    以漢字為素材自己造「國字」日本不僅引入了漢字,而且將漢字重新組合,形成新的文字。和製漢字,又稱日製漢字,指誕生於日本的原創漢字,日語中稱其為「國字」。和製漢字是日本人根據中國漢字的造字法中的會意或形聲造字法所造出來的漢字,其中絕大多數屬於會意字。如「雫」,假名寫法是しずく,讀音是shizuku,這個和製漢字解作水滴,水滴如雨下,便作「雫」,便是一個會意字,從雨部。
  • 娶日本老婆,是什麼體驗?兩個字:溫暖
    老婆叫安穗子,29歲,是個正兒八經的日本姑娘,我們已經結婚3年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生活上,心理上以及生理上的種種體驗。安穗子我是在一家中日合資企業工作,主要負責公司所有產品質量,在此之前我們公司也時不時地會出現幾個日本客戶或者高層,但都是男生,從來沒有女生。
  • 日本人叫梁朝偉「東尼雷恩」!為什麼中國人的日本名這麼奇怪?
    中國藝人名字的日文翻譯,超級複雜!周杰倫的日文叫做「ジェイチョウ」(Jay 周),竟然是從英文翻譯過來,不看姓氏可能會以為是外國人呢。到底為什麼日本翻譯中國藝人名字時,會用英文譯名?立刻看小編的說明!▋明明就有中文名字,為何要用英文名音譯?
  • 日本最好聽的三個姓氏,這些姓意境優美,不管起什麼名字都好聽
    日本人的姓氏多為一到三個漢字組成,相比較中國的單姓,這樣的姓氏往往能夠傳達出更多的含義。其實最初的日本,只有貴族才能擁有姓,普通的平民只有一個名,這點和古代的中國很像,而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普通人也有了姓,對於每個日本人來說,姓氏是家族身份的象徵,也是血緣的一脈相承。
  • 為什麼很多日本女生名字中都有「子」字?今天終於知道原因了!
    在五六十年代,我們會發現大多數的名字都含有國、建、華等等,知道現在,我們仍然會發現很多人名字中總有那麼一個字是一樣的為什麼很多日本女生名字中都有「子」字?今天終於知道原因了!這就讓我聯想到日本,雖然日本跟中國是兩個不同的國家,但是在取名字這件事情上似乎不謀而合!
  • 2018年日本人最喜歡的名字,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2018年馬上就要接近尾聲了,小編最近從網上看到一份2018年日本人最喜歡的名字排名(來源:明治安田生命官網),發現結果還是蠻出人意料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現在的日本人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偏愛什麼樣的名字吧!
  • 連日本人都會念錯的日文名字?教你怎么正確讀日本人名
    日本人名的讀法有多難?難到日本人在填寫表格中的姓名時都需要標上讀法。許多小夥伴在學習日語的過程中也感嘆,即使記住了大量單詞和語法,還是會遇到不會讀的日本人名。本期我們就一起來吐槽一下日語人名為什麼這麼難讀,以及了解怎樣有效記住日本名字的讀法。
  • 趙韓櫻子為什麼會改名 原名像日本人改後又被說不好聽
    中國有很多演員的名字是四個字的,但是很多人一聽到四個字的名字,首先想到的是日本人。中國內地四字名字的演員很多,比如易烊千璽、李莎雯子等。也有不少後來改名了,但這一位改名以後,網友紛紛都說:「還不如不改呢!」這個演員的名字是趙韓櫻子。
  • 兩個字好聽的女孩名字,好聽有內涵!
    查找字好聽的讀音,因為好聽的名字是由好聽的字組成的,所以單字的讀音好聽的女孩名字好聽的關鍵因素,這也是給女孩起兩個字名字最基本的取名原則。[秀智]根據好聽的讀音[xiù、zhì]挑選出好聽的「秀」和「智」兩個字。名字詳解:「秀」指秀麗、美麗的意思,襯託出女孩的清秀優雅,美麗脫俗的氣質;「智」指智慧之義,代表父母希望女孩做事能夠由自己獨到的見解。
  • 日本人情禮金要用「白信封」包單數?請看6個日本日常小知識
    我們每到一個地方旅行,總會遇上令自己很驚訝的事,來到日本當然也不例外。喜歡日本的朋友們,你們當中可能有一年去日本玩好幾次、到日本出差、合作夥伴或者親密的朋友是日本人......但不知道大家對日本的豆知識了解多少呢?在這裡介紹以下幾條有趣的日本雜學,看看大家能答對幾題!以英文拼出我愛日本字眼的積木▋什麼是豆知識?雜學又是什麼?
  • 你知道歷史上「日本」這個名字的由來嗎
    在歷史上,「日本」又被稱「東瀛」,「扶桑」等。你可知道這些名字的由來?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說說這些名字及其由來。文獻記載:東漢時,日本列島就與與中國有交往。《後漢書》上記載,公元57年,日本島建立了100個左右的小國,其中一個島國派遣使臣來中國進獻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