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秘塔碑》,全稱《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大達法師玄秘塔碑銘並序》,是唐會昌元年 (841年)由時任宰相的裴休撰文,書法家柳公權書丹而成。(來源於百度)
《玄秘塔碑》拓本
吳聖法老師對臨的《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在整體書風上,柳體法度森嚴,面目又變顏體之肥,而為清勁挺拔、瘦硬通神,在唐晚期以一種新的書體及其勁媚之美引起了人們對柳體的讚賞,它是柳公權書法創作生涯中的一座裡程碑,它標誌著「柳體」書法的完全成熟,歷來被作為童蒙學書以及其他初學書法者的正宗範本,對後世影響深遠。(來源於百度)
《玄秘塔碑》集字
由於柳體的裝飾感很強,呈現著一種「方」的特點,因此我們把這稱之為「柳骨」。而「方頭橫」從外形上看,它的起筆、收筆都有「方」的意味,所以「方頭橫」不僅僅是橫法的代表,而且還是其它筆法外形代表的形狀。
雖說「方頭橫」外形具有「方」的意味,但是這個「方」也有「圓」的特點,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方中見圓,圓中見方」,因此它的筆法雖然有「方」的特點,但是它也是非常柔和的。
「方頭橫」從筆法上看,逆入—斜切—揉筆—調整筆鋒—中鋒行筆—提筆斜切—揉筆—回鋒收筆。雖然它的筆法有點多,但正因為如此多的筆法才構成了如此豐富的筆畫形狀。
要想掌握如此豐富的「方頭橫」只需5個步驟:
1.逆入藏鋒
2.斜切揉筆
3.中鋒行筆
4.斜切揉筆
5.回鋒收筆
「方頭橫」速賞
教學案例
學員作業1
學員作業2
希望更多的人走進書法,熱愛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