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易經預測準確性有兩個關鍵節點
一、起卦,捕捉卦象信息的準確性。
起卦有外應,數字,拋銅錢等方法。根據本人實踐經驗,發現有時卦不準,有時是給起卦時,心亂,不夠安靜,導致卦象信息混亂造成的。
為了避免信息的不準確,古時聖人起卦,很鄭重其事,很有儀式感,甚至齋戒沐浴,靜坐,達到寂然不動,感而遂通。。。
二、讀卦之人的經驗和技術
卦象出現了,比如工程師看工程圖,圖紙中的等高線,在看不懂時,就是一個二維平面上的圈圈點點,在工程師眼裡,卻是三維的,立體的山山水水。
所以卦師經驗不足的話,就會算錯卦。
是要有「進得去」的狀態,有「進得去」狀態,就接近成功了,不論是修行打坐算卦。只要進去了那個狀態,就已經成功了一半了,只要進得去,一切都好說了。
就像給人算卦佔卜一樣,只要進去了那個狀態,只要來了感覺,就怎麼說怎麼對,有時信口開河也是對的。
在這之前要學習理論知識,厚積薄發
所謂厚積薄發的關鍵在於,最後能夠成功切入那個狀態,切入那個程序。之前的記憶知識,臨摹案例,都是為後期的最後的「進得去」打基礎,只要有一次「進得去」,信心增加,以後就會有更多的大量的成功。
只要進得去,以後就會暢通無阻。
就像學習打坐,一旦能夠進得去,慢慢地雜念會越來越少,心越來越寧靜。
修行要一門深入,直到通透,這門通透了,其他的也就一通百通了。如果在沒進得去之前,到處亂學,讓自己成為各種法門的雜貨鋪,學到最後,心反而更亂了。
修行你一旦修進去了,心會越來越清靜。
過去有的練氣功的,一旦修進去,身體越來越健康,智慧和運勢也會提升,如果只是形式上練練,心沒有進去,練了一些時間,也得不到益處,慢慢就放棄不練了。
傳統認為修不進去,在門外徘徊,是業障重所致。
所以道家有築基,密宗有修資糧道,就是為了幫助修進去。
為了避免第一種卦象信息不準,那就修行,讓心如如不動。達到「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的狀態。。
至於哪個門派的,都不重要。
要的是一門通透,達到進得去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