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鵬
自古到今,易經一類的書和文章浩如煙海,多到無法統計。現在還增加了電視、網上講學視頻。講易經一定會解釋卦象。而這些書和文章,十有八九不是預測師寫的,是研究易經的人做的學問。
如果要圍繞易經寫一本書,一般具有高中水平的人,平時喜歡抄抄寫寫的,再找幾本易經類的書翻閱一下,就能雲山霧罩地寫起來了。要是一個上過的大學的,不光懂點古文、歷史,還懂數學、物理、化學,再讀幾本易書,出來的一不小心就是驚世之作了。而且還有那麼多學者、教授也講易經,那是可以和經典排在一起的。
但是很少看到預測師寫的易書。邵偉華算一個,他是搞預測的。他對卦象的解釋,相對比較靠譜。問題是他寫的書太多了,涉及的易學門類也錯綜複雜,而且有一個階段,出書的收益明顯高於幫人預測賺到的酬金,所以加點水份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邵康節也是古代有名的預測師。周文王寫的《周易》,同樣是對平時預測工作的專門記錄。秦始皇焚書坑儒,把所有的書燒掉,但留下《周易》,就因為周易是一本佔卜的工具書,就像我們買的一臺榨汁機,會帶一個產品說明書,詳細地介紹如何拆卸、清洗、使用等,不會帶有什麼思想色彩或意識形態,對當時的統治者沒有威脅。
至於李淳風、袁天罡創作的《推背圖》更不用說了,直接就是預測作品。一點理論都不講的。
從周文王寫的《周易》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卦象就是用來預測的工具。不是用來做學問的。而對工具的解釋,比較靠譜的就是它的使用者。一個卦象究竟代表什麼意思,一個大學教授的解釋可能不如一個在街邊擺攤的算命師來得正確。
一些人從易經中發現了宇宙人生的大道理,但是不會預測。講易經主要是為了講大道理,然後把一個一個卦象都配上不同的小道理、小故事,出幾本書、講幾堂課賺點錢,說不定還能出點名,作為文人也無可非議。但是如果要了解卦象的真實含義,還是要找那些長期使用它們的人。
就像一個神槍手,對自己使用的槍是最了解的。他對槍的性能進行解釋,就比較靠譜。雖然請來一個化學家,或者物理學家,能講清一支槍含有多少種元素,以及它每個局部的分子結構。而且這些理論是神槍手永遠聽不懂的,也學不會的。
易經能夠流傳至今,主要是有人在運用它預測謀生。未來人讀易書,有生命力的,還是會找預測師寫的。當然預測師寫的不會太多,誰會無緣無故公開自己的絕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