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奉節縣汾河鎮「獼小懶」獼猴桃基地進入管護期,種植戶正忙著打理。剛進入基地,一簇簇獼猴桃直入眼帘,一根根2米高水泥柱子有序排列,遠看似一排排士兵……
獼猴桃就種在水泥柱子之間,樹藤沿著鋼絲生長,有的已經開始掛果。基地負責人李崇超告訴記者,要種出綠色無公害獼猴桃,環境、土壤、氣候都有嚴格要求,自2003年開始,他經過多次外出考察、分析,認為獼猴桃非常適宜奉節縣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區種植。
說幹就幹,歷時10餘栽,汾河鎮的獼猴桃基地從300畝獼猴桃基地到3000畝。李崇超因地制宜探索出「公司流轉、貧困戶轉租」模式,由公司將已見效的產業返租給貧困戶,貧困戶支付返租費用,企業負責技術支持和銷售渠道。在該種模式下,貧困戶可以從土地流轉、獼猴桃基地務工、返租獼猴桃果樹、自家種植獼猴桃等四個方面實現增收。
想吃到一顆「獼小懶」獼猴桃並不容易,進山耗時長不說,盤山公路的懸崖峭壁比比皆是,急彎此消彼長,盤盈交錯。
獼猴桃種植戶居住在這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大山深處,呈現著原生態的面貌。山裡交通不便,採摘下來的獼猴桃,只能通過人力等背下山。對生活在此的種植戶來說,獼猴桃不僅是大自然的饋贈,更是柴米油鹽,是孩子的書本,是生活的希望。
原生態的「獼小懶」獼猴桃有果實飽滿,輕輕揭皮,露出飽滿的果肉,完全顛覆了記憶中獼猴桃的果香清淡的感覺。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實在是不負「甜蜜炸彈,營養爆汁」的美譽。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