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P2P明星平臺今何在?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2021-01-10 未央網

本文共字,預計閱讀時間。

網貸的寒冬仍在持續,昔日風光無限的P2P白馬們,已經在命運的「拐點」四處張望。

8月13日,天津市公安局和平分局發布警方通報稱,冠群馳騁天津公司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已於2019年3月6日立案偵查,案件現處於偵查取證階段。

無獨有偶,8月14日,據《21世紀經濟報導》稱,號稱「中國車貸第一股」的點牛金融,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已被上海浦東公安分局立案。這也是第一家被立案的美股上市P2P平臺。

就在上月,國內P2P龍頭企業陸金所「計劃退出P2P轉向消費金融」的消息,震驚行業。據網貸之家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7月末,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跌破800家整數關口,下降至787家,相比6月底減少了30家。

1. 草根、紅嶺、團貸相繼隕落

如同鞭炮的引線被濺上火花,2018年6月P2P江湖迎來大規模爆雷潮。爆雷倒閉、逾期連片發生,四大高返利平臺錢寶網、雅堂金融、唐小僧和聯璧金融在雷潮中相繼倒下……

2018年8月1日,號稱網貸「獨角獸」,擁有風投系、國資系、上市系三重背景的「草根投資」宣布展期。草根投資官網發布公告稱,遭遇有史以來最大的流動性危機,決定展期三個月,用以資產變現。投資人經過兩個多月的等待,等來的卻並不是兌付。10月19日,杭州市公安局餘杭區公安分局通報稱,「草根投資」法定代表人金忠栲到該分局投案。公安機關經初查後對浙江草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依法對金忠栲及相關人員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網貸「白馬」的爆雷潮在新的一年並未結束。

2019年3月23日,運營十年的行業「老大哥平臺」紅嶺創投宣布清盤。紅嶺創投董事長周世平在平臺社區發表了主題為《雖然是清盤,但不是說再見!》的帖子稱,紅嶺創投2021年12月底清盤線上債權資產,未到期部分債權由紅嶺控股全額收購;投資寶平臺轉型線下私募;億錢貸平臺資產合規,並已上線銀行存管,繼續保留並爭取備案。截至8月5日進行第十四次兌付,金額為5000萬元。成功兌付後,紅嶺創投累計兌付金額將達到10億零73萬元,但其剩餘待兌付金額總數仍高達174億3235萬元,累計償還比例僅約為5.43%。

僅僅5天後,千億級P2P平臺團貸網爆雷。2019年3月28日,平安東莞官方微博發布情況通報稱,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東莞團貸網網際網路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簡稱「團貸網」)被立案偵查,實控人唐軍已投案自首。公告一出,行業唏噓不已。據東莞警方通報截至7月30日,在前期追繳凍結唐某、張某轉移隱匿資金12.1億元的基礎上,通過對大量的帳戶流水進行追蹤調查,核查銀行帳戶3000多個,甄別涉案資金並及時凍結,新增追繳凍結轉移隱匿資金10.77億元,累計追繳凍結轉移隱匿資金22.87億元。

2. 線下「四大巨頭」折戟

善林金融、信和理財、銀谷財富、冠群馳騁都是以線下業務起家,被稱為線下理財「四大巨頭」。如今,善林金融、信和財富、冠群馳騁相繼立案,銀谷在線兌付危機也在持續加重。

四家平臺中,善林金融是最早出事的一家。2018年9月21日,上海市公安局發布消息稱,公安部門已將善林金融法定代表人周某某、執行總裁田某某等12人以涉嫌集資詐騙罪移送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另有41名犯罪嫌疑人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同樣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天眼查顯示,善林金融即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10月,法人代表為周伯雲。周伯雲實際控制「善林系」企業,陸續在全國29個省市開設千餘家分支機構,並逐步設立「廣群金融」、「善林寶」、「億寶貸(幸福錢莊)」、「善林財富」等網絡借貸平臺。

據公開報導,為謀取非法利益,善林金融公司採用虛設債權、虛構借款人信息、虛假宣傳等方式,承諾4.5%至18%的年化收益,通過債權轉讓等名義,向62萬餘名投資人非法募集資金人民幣736.87億元。其中,567.59億元用於兌付前期投資人本息。截至案發時,善林金融未兌付25萬餘名被害人本金217.79億元。

另一大線下理財平臺——信和財富的結局同樣悲慘。6月6日,北京公安局朝陽分局官微對外通報稱,2019年5月30日朝陽公安分局依法對信和上融網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運營信和大金融平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並於當日對公司實際控制人夏某(男,49歲)等100餘名涉案人員採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

據了解,信和財富的理財端在2016年的時候就已經產生了嚴重的逾期,從延遲3個月一直拖到無法兌付強制續投。信和大金融借貸餘額84.62億,出借人數3.14萬人;金信網累計借貸金額261.27億,借貸餘額97.65億,出借人數5.06萬人。信和系平臺累計規模超百億。

而冠群馳騁早在今年3月份,就被曝出發布了清盤兌付方案。該方案稱,2019年7月1日起開始分批支付,兩年內完成資金支付。7月9日,冠群馳騁官方微信發文表示,正式成立監督委員會,同時為了更好的實現兌付方案的落地,目前公司的思路是,通過催收完成25%-30%,通過化解完成40%-50%,通過盈利解決25%-40%。

冠群馳騁的理財渠道分為線上、線下兩種,其線上P2P平臺「冠e通」於2015年7月上線,累計出借金額386.16億元。如今,這家以線下理財起家的行業巨頭幾乎走到了盡頭。據天眼查顯示,冠群馳騁線下分支機構多達400餘家,不過大部分門店目前已經註銷。

另外,銀谷在線的兌付危機也在持續加重。包括網貸之家、貼吧在內的多家第三方網站顯示,銀谷在線到期兌付需要三個月以上,多位5月份投資的出借人至今並未得到回款。銀谷在線官網顯示,截至目前,累計撮合資金466.76億元,借貸餘額104.47億,累計代償金額為4億。

3. 誰在堅守,誰在離開?

P2P行業進入「冰河時代」,「活下去」是第一訴求。

自網傳網貸試點備案方案發布以來,業內動作頻頻。根據方案在實繳註冊資本金方面的要求,區域性經營機構不低於5000萬元,全國性經營機構要求不低於5億元。據獨角金融不完全統計,4月起已有超35家平臺宣布增資,其中有37家網貸機構註冊資本金超過5億元。多家頭部網貸平臺資本金達到10億元。

8月14日,宜人財富訂閱號再次發布「關於增資至10億相關進展的公告」稱,宜人貸繼7月完成5億實繳增資後,現再度推進增資事宜。據悉,在完成此次增資後,宜人貸註冊資本金將增加至10億元人民幣。值得注意的是,3月25日,宜人貸宣布進行業務整合,宜信惠民、宜信普惠、指旺財富三大板塊將被整合納入上市公司體系。

不過,也有些行業巨頭選擇轉型。

2019年7月18日,據《第一財經》報導,背靠中國平安的陸金所,計劃退出P2P業務,轉而進軍消費金融市場。針對這一消息,陸金所很快在官方微博上做出了回應,「陸金服P2P業務正積極響應和配合監管『三降』要求,現有產品與客戶權益不受影響。」據中國證券報消息,有相關人士分析稱,「這對P2P行業算是個信號吧。這或許意味著從散戶投資者收集資金並將資金貸給小企業和個人的模式將終結。

車貸頭部平臺微貸網COO葉巍8月10日在微貸網8周年用戶見面會上表示,去年微貸網與新網銀行合作助貸業務。微貸網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其淨收入為9.50億元人民幣,經調整的淨利潤為1.35億元人民幣。其中,貸款便利化服務費為人民幣7.669億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的人民幣7.144億相比增長7.4%。

非常感謝您的報名,請您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沙龍分享群。

[Source]

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相關焦點

  • 合盤金融:專注於房產抵押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
    上海合盤金融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12月,是一家專注於房產抵押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公司隸屬於上海合盤實業有限公司,總部位於上海,目前旗下擁有合盤理財、房貸客兩個品牌。2016年6月,合盤金融獲6600萬元A輪融資,由眾誠資本領投。
  • 三維賦能金融行業 的盧深視獲2020全球金融科技創業大賽優勝獎
    12月12日,為期三個月的2020全球金融科技創業大賽終於落下帷幕,在京召開頒獎典禮。的盧深視三維視覺全棧技術解決方案獲得2020全球金融科技創業大賽優勝獎。本次大會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主辦,未央網承辦,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政府特別支持。
  • [未央翻譯]Fintech國際資訊周報|2017年第11周 - 專注金融科技與...
    OCC發布金融科技公司註冊許可草案 創新型企業恐受波及自美國貨幣監理署(OCC)審計長Thomas Curry在此前舉辦的LendIt峰會上透露,OCC正在制定最新的金融科技草案以規範創業公司註冊流程之後,近日,OCC貨幣審計辦公室正式發布了一份關於在金融科技市場建立完善的企業註冊流程的草案(原文請點擊)。
  • 金融科技監管沙盒繼續:深圳公布第二批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金融科技監管沙盒繼續:深圳公布第二批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開年之後,金融科技監管沙盒繼續。本次公示創新應用聚焦於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涵蓋供應鏈金融、跨境人民幣收款等特色場景,旨在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效率、出口電商收款體驗。聚焦供應鏈金融此前,央行等國家八部門聯合發布《關於規範發展供應鏈金融 支持供應鏈產業鏈穩定循環和優化升級的意見》,從準確把握供應鏈金融的內涵和發展方向、穩步推進供應鏈金融規範發展和創新等方面,提出相關政策意見。
  • 2020年度金融科技報告:行業再出發——金融的歸金融,科技的歸科技
    銀行有資金優勢,網際網路平臺有流量優勢,一般來說,兩者的業務關係是網際網路平臺向銀行導流,而監管政策則直接塑造兩者之間的業務模式。  網際網路平臺在向銀行導流的過程中,以支付牌照、網絡小貸牌照為突破口,尋求獲得更多的金融牌照,然後拆分成獨立的金融科技平臺。因此,脫胎於網際網路平臺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兼具了流量與技術的雙重優勢。
  • 【摘要】9月12日,上海老牌P2P平臺合盤理財(上海合盤金融信息服務...
    作為中國較早發力P2P網絡借貸行業的平臺,合盤理財深耕於資產抵押借貸領域,逐步建立起強大縝密的風控體系、優質豐富的資產端資源及便捷高效的運營模式,故而在行業低迷的整改合規期反而能突出重圍,成為市場黑馬。
  • 助力普惠金融,2020中國數字經濟科技創新應用頒獎典禮將在滬舉辦!
    助力普惠金融,2020國際金融科技大會暨中國數字經濟科技創新應用頒獎典禮將在滬舉辦!2020年12月9日,由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華東江蘇大數據交易中心、理財周刊聯合舉辦的第二屆國際金融科技大會暨中國數字經濟科技創新應用頒獎典禮將在上海舉辦。
  • 強化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 北京銀行發布「順天」技術平臺
    一直以來,北京銀行將「強化科技力量」擺在首要位置,持續加大對基礎技術研究的投入。1月11日,北京銀行正式發布分布式研發運營一體化平臺——「順天」技術平臺。「順天」技術平臺將憑藉其低成本、高安全、強可控的特性,成為北京銀行數位化轉型的強大推進器。
  • 易寶支付牽手中合擔保發力金融科技
    雙方將在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小微金融、大數據風控等領域開展多方面合作,充分利用金融科技為廣大供應鏈企業賦能,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中合擔保作為目前國內註冊資本最大的AAA擔保機構之一,在做好、做強傳統融資擔保的同時,始終在發展創新業務,積極探索將金融科技融入到擔保業務當中,在多領域留下了探索觸角,深入開發大數據風控,使傳統業務實現自動化、線上化,走在了擔保行業創新發展的最前沿。2019年,雙方已在航旅產業展開合作,為航旅客票產業鏈中的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
  • 數字科技,不應是第二個網際網路金融
    縱然是經歷了網際網路金融時代的洗禮,我們依然看到有很多人選擇忘記;於是,所謂的數字科技並未成為真正讓金融步入正軌的新方向,反而成為他們再一次洗劫流量的代名詞。當數字科技再度踏入流量的河流,原本加持在它身上的神奇光環開始退卻,所謂的顛覆和創新則成為了他們再度獲取流量的方式和手段。
  • 君聯資本王超:投資金融科技的邏輯
    好買說:2013年前後,"網際網路+"成為風口,此後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如P2P網貸、眾籌、消費金融創業高潮迭起。2017年,監管落地,政策開始收割"裸泳者",但許多企業上市後出現股價打折現象,原因何在?君聯資本執行董事王超從網際網路金融的成長周期、投資關注點以及監管環境等角度解析了金融科技的投資邏輯。
  • 吳曉求:我們不需要P2P式金融!中國究竟需要什麼樣的金融體系?
    這其中,剛才高培勇教授說了,不要只看到雙循環,核心是內循環為主,這就要求我們要大幅度的提高我們的收入水平,要擴大我們的內需,這顯然就需要金融的介入。同時這個內循環發展還是以創新引領、科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特徵。
  • 萬億歸零 中國再無P2P!5000家"P2P們"現在在幹啥
    上述華東平臺業務人士指的轉型,即指原來主營網貸中介撮合業務的平臺轉身成為金融科技平臺,通過與銀行等機構合作提供風險準備金,或者單純依賴風控以及客群運營等技術輸出的方式,與機構資金合作助貸來賺取利潤分成或業務收入。
  • 深圳公示4個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
    銀訊網訊 1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公示深圳市第二批4個創新應用,分別是:平安銀行(000001,股吧)申請的「平安好鏈供應鏈金融服務」;工商銀行(601398,股吧)深圳分行申請的「基於人工智慧的出口電商跨境人民幣收款服務」;蘭州銀行申請的「基於人工智慧的中小微企業供應鏈融資服務」;深圳微眾信用科技、農業銀行(601288,股吧)深圳分行共同申請的「基於大數據的智能風控產品
  • 大房東打造房產金融生態圈 踐行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理念
    摘要: 11月30日,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旗下《21世紀經濟報導》主辦的第十一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在京舉行。在本次年會上發布的2016年度亞洲金融競爭力評選中,知名房產金融科技平臺大房東榮獲「年度融資服務平臺」榮譽稱號。大房東CEO陳序明先生受邀蒞臨現場並圍繞「金融科技改變金融生態」話題發表了觀點。
  • 犯罪就犯罪,扯什麼金融科技
    最近刷屏的一篇文章也表示,多家頭部公司被調查,行業幾乎每天都有消息,有金融科技創始人表示,自己身邊的好多朋友突然失聯,其中還有不少從國外回來創業的。  所以這位創始人考慮了整整一個月,到底哪裡出了錯,做金融科技,大家都坐進了監獄?  怎麼做進監獄的自己心裡沒點數?你做的真的就只是金融科技?還是借所謂的科技玩了不被允許的地下金融伎倆?
  • 銀行新年賀詞中的那些「金融科技」
    日前,人民銀行金融科技委員會會議召開,總結了2019年金融科技工作,並研究部署2020年重點工作。會議認為,2019年央行堅持「守正創新、安全可控、普惠民生、開放共贏」原則,全面發力、多點突破,推動金融科技工作開創新局面。2020年,央行將堅持發展與監管「兩手抓」,持續推動金融科技行穩致遠。
  • 行業觀察|科技賦能——新華保險創新之翼
    這是2020年保險「雲營銷」熱潮下的一幕,也是新華保險科技賦能營銷的一次小小的嘗試。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昔日以面對面營銷作為重要手段的個險渠道受到極大衝擊,為了應對行業競爭和疫情挑戰,就必須倒逼自己加強線上數位化能力,儘快向B2A2C模式演進,謀求以數位化手段賦能代理人,再通過代理人實現個性化營銷。
  • 北京金控範文仲:風險管理制度是金融創新的穩定器
    當前,我們正處於信息革命時期,數據和信息成為社會核心經濟資源,搜集、處理、應用數據和信息的平臺,將構成核心金融基礎設施。在歷次科技革命中,社會基礎設施都會經歷從分散性、孤立性向規模化、集中化轉變。例如,電力應用初期,每個企業、作坊都自建發電機,發電功率參差不齊,整個社會電力供需不均衡、效率低下。
  • 穿上金融科技的堅硬外殼,FA告別脆弱「體質」
    正因此,當前的FA才急需一股外部力量的支持,而金融科技應該是最理想的一方良藥——這是一個不同於行業競爭者的完全「脫敏」的角色,可單純作為應用「工具」幫助FA強健體魄,進而重塑行業價值。金融科技的發展與應用讓FA有機會通過更創新的方式,從不同的維度去構建行業的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