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撤銷收費站:坐吃山空的穩定,殘酷雪崩的宿命

2020-11-28 搜狐網

原標題:唐山撤銷收費站:坐吃山空的穩定,殘酷雪崩的宿命

唐山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唐山發布稱,從8日起,唐山城市路橋所有收費站停止收費。這本來是一個大快人心的事情,沒想到卻遭到了收費站工作人員的反對。他們振振有詞,甚至說出了「我今年36歲了青春都交給收費站了,我現在啥也不會,也沒人喜歡我們,我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這種言論,導致網友吐槽不已。

這些年來,關於收費站的負面報導不斷,尤其是收費站工作人員待遇過高、豢養冗員一直為輿論所詬病,此番從現場流出的視頻不僅坐實了他們靠關係、走門路背後的關係鏈,更反映出在這個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找個單位養老」的計劃經濟即將被能力淘汰制所取代。

沒法否認,失業對任何人都不是件值得高興的事,人到中年,失去工作就等於重頭再來,尤其是在這個年輕人主宰的年代。但是我們也要看到,追求穩定你只能在穩定中死去,對於高知高薪高技能的職場人也是如此。

這個事件很容易讓我們想起前不久跳樓自殺的中興程式設計師歐某,留下四位老人和一對年幼的兒女,結束了42歲的生命。本科北航,碩士南開,在華為工作8年,又在中興擔任研發負責人6年。要學歷有學歷,要技術有技術,可最終還是沒逃過被裁員的危機。結果想不開,選擇了縱身一跳。

生活中,他們絕對不是一個極端的個體,要不然怎麼會有中年危機這個詞。如果放任自己「中年油膩」,那麼未來可能就是「危言聳聽」的雙高(高齡、高收入但低技能)。那麼曾經高枕無憂的生活背後可能就是萬丈深淵,甚至萬劫不復,特別是在這個更新迭代的21世紀。

《芳華》這部電影,我看了兩遍,對裡面有個劇情記憶特別清晰。文工團解散了,不再需要這個部門了,瞬間讓這些本以為體制內就是安全屋的人們瞬間失了神。大鍋飯沒了,大家只能自謀生路。司令官的公子,拿著父親的資源,下海經商。穗子有才,所以考上大學這條路。但是主人公劉峰,這樣一個什麼都沒有的人,斷了條胳膊,結果只能擺地攤,還被城防抓,沒收了車。從時代的寵兒到出局,也就不到幾年的光陰。

那些看似很穩定的工作常常給人一種安全感,而有了安全感,人們就容易處於放鬆的狀態,而毀掉一個人最容易的就是這種狀態,所以不管是那位收費站大姐,還是程式設計師,他們都犯了同樣的錯誤:沒有居安思危的意識,在看似穩定的工作裡耗費了太多時光。

其實,這世界上哪有什麼穩定的工作,穩定反而是最大的不穩定。所以對處於有史以來變化最快的時代,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

01

不要過分低估自己的潛力

大多數人面對未來,下意識的就是恐懼,覺得自己沒法兒活了,我不行。

有學生向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姆請教:心態對一個人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弗洛姆微微一笑,帶他們來到了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神秘房間,在他的引導下,所有人順利穿行。接著,他打開了其中的一盞燈,大家在裡面適應好一會而兒,發現獨木橋下有一群鱷魚的存在,更重要的是獨木橋很窄很窄。當教授第二次邀請大家再次進行挑戰,經過很長時間,才有三個人不情不願的願意再來,但是也因為失去了平靜心而慌了手腳導致失敗。教練笑了笑,打開了房間裡的另外幾盞燈,強烈的燈光一下子把整個房間照耀如白日,原來在小木橋的下方裝著一層透明的玻璃地板,這時候教練再次發出邀請,所有人都願意再來。

所以,讓我們無法走過獨木橋的不是鱷魚,而是我們內心深處的恐懼感,36歲在她眼裡已經沒有未來,現在的變故就像鱷魚一樣突然出現在眼前,還沒細看就直接否定自己,「我不行」,「我不夠好」,「我沒有能力」,「我做不到」。

當你自我否認的時候,就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失敗。以後的日子我們必須往前看,憤怒也好,恐怖也罷都必須告誡自己要面對現實,調整好心態。要知道在這種職業轉折的陣痛期,誰先走出,誰就先獲得成功。

02

你想要獲得任何東西,都需要努力

任何一個時代都沒有人可以說自己學不會,所以不去學。不學習的唯一結果就是被他人拋棄,真正的穩定不是來自外界施捨,不是來自體制庇護,而是來自於自身努力。

那位收費站的大姐有一句話很有意思:我36歲了,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其實,並非是她學不了,而是根本沒下定決心,沒靜下心去學。36歲,正值青壯年,人生還未過半,怎麼就做不了其他的事情?

任正非44歲用21000元創業華為,用了12年被美國《福布斯》雜誌評選為中國50富豪第3位。個人財產估計為5億美元。褚時健的奮鬥故事51歲才剛剛開始,把當年瀕臨倒閉的玉溪捲菸廠打造成後來亞洲最大的捲菸廠,中國的名牌企業:紅塔山集團。再後來從執政了18年的紅塔集團的全國風雲人物一下子變成階下囚,75歲哀牢山再次創業,81歲身家過億。 36歲,很老嗎?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跟他們比36歲還很年輕……

所以,真正的穩定是你在風暴之前就未雨綢繆,抓住機會學習。

03

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

回想起這些年職場危機導致人生悲劇的故事,無論是華為解聘員工,還是中興員工跳樓,都是一個個溫水煮青蛙的悲劇故事。青蛙們都沉醉在穩定的舒適環境,幻想著一直這樣歲月靜好下去,卻沒想到有一天這水慢慢發燙,而自己對於現狀卻無能為力。所以破除鐵飯碗這個心理,把命運交到自己手裡。

A,全方位,多元化發展

我們生活在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所有職業都存在被替代的可能性。所以想要不被淘汰只有一條路:一輩子不斷學習,不斷打造全新的自己。接觸更多的領域,掌握更多更廣的知識和技能,不斷學習將自己打造成「T」字型「十」字型人才,才有不被淘汰的底氣。

B,明確你的目標,構建核心競爭力

別人的選擇,即使正確,也只是基於此時此地、自身處境,所以我們在道路的選擇上一定要自己的方向性,只要方向對了,哪怕你走得再慢,也能比走彎路的人更快前行。所以如果你想成功,你必須圍繞既定的方向,至少付出5年以上的磨練,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C,能力與年齡的匹配性

翻開招聘網站,你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很多企業在招聘人才的時候,明確要求3年,5年工作經驗。理由很簡單,工作時間越長意味著你的能力越強,這是正向倍增的關係,前提是你不是坐吃等死混日子。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工作好幾年,能力卻沒有什麼提升性,看著是老人,但是一旦向上發展就會遇到很多阻力,而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雖然在一個方向上長期積累,但只有第一年在成長,剩下的幾年都在做重複勞動,原地踏步。

在今天這個十倍速變化的時代,最好的穩定不是說燕雀處堂不知大廈之將傾,將最好的年華沉迷於生活的穩定和舒適,而是在空閒的時間投入到對新領域的學習和思考,為自己每一個決策,多一份全面的考量;為應對未來的每一個改變,多磨礪出一技之長。否則時代更迭過後,沒有準備的你只能面對一個殘酷雪崩的宿命!

作者/小魚 | 圖片/網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徐州:這4座收費站8月18日撤銷
    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龔嚴巍)根據江蘇省交通廳、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江蘇省財政廳近日聯合發布的文件《關於延長徐州通達公路有限公司所轄收費站收費期限的通知》,將徐州通達公路有限公司所轄的322省道鄭集收費站、310國道大彭收費站、311國道夾河收費站、323省道徐莊收費站的收費截止時間由2020
  • 312國道鹹永段上的"腸梗阻" 兩座收費站該不該拆?
    20年了,不僅增加了沿線群眾出行負擔,更阻礙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希望政府能夠從民生和招商引資方面考慮,撤銷這兩座收費站。  從雙照收費站繼續向西北方向行駛35.65公裡,就到了乾縣收費站。這裡的收費標準與雙照收費站一樣。由於這座收費站正好設在了乾縣的東大門,附近居民出門回家都得繳費,而且去一趟鹹陽城區就得經過乾縣和雙照兩座收費站,小型車輛來回得四十元。  附近村民:「村子紅白喜事都收我的費呢,成天跟(收費者)打架呢。」
  • 做夢夢到雪崩有驚無險是什麼預兆?
    做夢夢到雪崩有驚無險的夢境解析  做夢夢到雪崩有驚無險,預兆著近期的運勢尚可,在工作中雖然會遇到較多的挫折,不過很快就能克服困難,財務運勢也會逐漸好轉,但可能會有止不住的衝動,提示你要克制亂花錢的欲望。
  • 一場突如其來巨大災難——唐山大地震
    一場突如其來巨大災難——唐山大地震「地震」,我對這個詞語的理解是災難,是毀滅,是痛苦和悲哀。因為每一次只要有地震發生,就會有很多人受傷或者死亡,就意味著很多家庭要承受妻離子散的痛苦。今天,我要給大家說的是發生在我國建國史上的一次著名的大地震——唐山大地震。
  • 雪崩來襲 男子逃命不忘自拍
    中新網12月12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加拿大阿爾伯塔省一名男子日前到露易絲湖慢跑時,意外遭遇雪崩。雖然他事後說感覺挺緊張的,但他遭遇雪崩時的反應卻看似很淡定,他逃離雪崩的路上甚至還有時間用手機自拍記錄下全程。
  • >> 「唐山大地震」系列之二:一夜驚魂
    ,一片死寂…就是這短短的幾秒鐘,唐山市區和農村682200多間民用建築中,有656100多間倒塌和受到嚴重破壞。我不得不承認,在大多數人的記憶中,唐山大地震已成為一段冰冷的歷史。我參加過援越抗美戰爭,戰爭的殘酷令人怵目驚心;然而,一座百萬人的城市,頃刻間遭到毀滅,夷為墟土,變成埋葬24萬生靈的墳墓,唐山的災難要超過戰爭的殘酷千倍萬倍…
  • 邯鄲俗語——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坐吃山空 這個俗語出自元代雜劇作家秦簡夫的《東堂老勸破家子弟》,劇中說「自從俺父親亡過十年光景,只在家裡死丕丕的閒坐,那錢物只有出去的,無有進來的,便好道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元代,揚州有個商人名叫李實,人稱東堂老子,受三十年好友趙國器臨終囑託,照管其子揚州奴。不料揚州奴被壞人引誘,嫖妓敗家。揚州奴變賣家財時,李實暗中買下。
  • 畫境長恨歌坐吃山空隱藏劇情介紹
    畫境長恨歌是一款古風解謎手遊,這個遊戲工筆畫的畫風非常別致,好最近很火的江南百景圖比較相似,這個遊戲也是吸引了不少玩家,不過有的玩家會被謎題給難住,這裡說一下坐吃山空隱藏劇情怎麼觸發?很多玩家都不是很清楚,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一篇畫境長恨歌坐吃山空隱藏劇情觸發方法詳解。
  • 唐山大地震41周年 | 西方一些人士說:唐山從地球上被抹掉了!結果...
    唐山大地震後,西方媒體曾一度斷言,唐山將從地球上被「抹掉」。然而,唐山堅毅地從瓦礫中站立起來了。這座重建的城市,在許多方面體現了中國雄心勃勃的現代化目標。  1976年7月28日,唐山發生了7.8級大地震,頃刻間將一座百萬人口的工業重鎮夷為平地。
  • 坐吃山空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坐吃山空,只消費不生產;財物堆積如山也會耗盡。出自:元 秦簡夫《東堂老》:「自從俺父親亡過十年光景,只在家裡死丕丕的閒坐。那錢物則有出去,無進來的。便好道坐吃山空,立吃地陷。」近義詞有:坐吃山崩、暴殄天物,反義詞有:集腋成裘、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坐吃山空是貶義成語,緊縮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分句;含貶義。坐吃山空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坐吃山空(zuò chī shān kōng)成語釋義:只消費不生產;財物堆積如山也會耗盡。成語出處:元 秦簡夫《東堂老》:「自從俺父親亡過十年光景,只在家裡死丕丕的閒坐。那錢物則有出去,無進來的。便好道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 高速路17公裡長下坡上設的不是收費站,是鬼門關
    評論:0高速路17公裡長下坡上設的不是收費站,是鬼門關1/ 2高速路17公裡長下坡上設的不是收費站,是鬼門關猜你喜歡>高速路17公裡長下坡上設的不是收費站,是鬼門關[車友頭條-車友號-汽車有文化]  高速公路有17公裡長下坡本身就有點兒奇怪,更不可思議的是這個17公裡長下坡路段上還設置了一個收費站。試想,高速公路上大批車輛以100多公裡的時速自高而下俯衝,突然前面出現一個收費站,前面的車沒問題,能剎住,後面的能不能剎住,只有老天爺知道了。 這種不合理的路面設置,出事是難免的。
  •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收費站11月30日正式啟用
    ——膠東國際機場收費站將於11月30日正式開放。隨著部分地方連接道路建設完工,為更好地滿足膠東國際機場轉場籌備保障工作所需的快速進出需求,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交通出行的獲得感,膠東國際機場收費站對外啟用工作提上日程。
  • 揭秘:毛澤東在唐山大地震的日子裡
    在唐山這座著名的工業城市被地震化為廢墟的同時,北京中南海紅牆內的毛澤東正在承受著疾病的巨大折磨,他於病榻上簽署了生前的最後一個文件—— 唐山大地震,不僅是「蓋中國有史以來為害最烈者」,也是迄今為止400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為悲劇的一頁。
  • 坐吃山空 這些星座男晚年悽涼
    然而十二星座中的這些星座男就比較不在乎這些,他們坐吃山空,到了晚年,情況就不太好,會比較悽涼。白羊男:什麼都留不下白羊男年輕的時候是比較拼的,所以賺錢從來也不少,但是他們花錢的時候也是相當厲害的,簡直就是拿錢不當錢,因此也留不下多少,外加他們脾氣火爆,喜歡惹事,還願意交朋友,就算有錢也花的差不多了,晚年做不動了,只好坐吃山空
  • 唐山突發5.1級地震,誰還記得1976年的那次唐山大地震?死亡超24萬
    據唐山市應急管理局報告,震中目前暫無人員傷亡報告,個別老舊房屋有開裂情況,群眾情緒穩定,社會秩序正常。老趙我在得知唐山發生地震後,第一時間給在那裡的親人發微信詢問安全情況,對方報平安,說沒什麼事,老趙我也曾經在唐山生活過一段時間,自從經歷了1976年的那場大地震之後,現在唐山市的樓房建築,樓房的整體建築全是鋼筋混凝土的,只留窗口和門口,抗震級別非常的高。
  • 4月28日零點起,滬杭甬新杭州、蕭山收費站將正式啟用
    收費站計劃切換期間(4月28日-5月7日),原德勝收費站、杭州收費站(彭埠互通處)及蕭山收費站(蕭山互通處)仍可正常上下高速。未來,滬杭甬高速公路杭州市區段(喬司至紅墾)將進行封閉提升改造,市民若要駛入滬杭甬高速公路,需前往喬司樞紐附近的新杭州收費站和紅墾樞紐附近的新蕭山(臨時)收費站。
  • 田雞妹變身美女記者遇雪崩,星太奇不惜斷腿也要逆轉未來,真愛啊
    星太奇漫畫 田雞妹變身美女記者遇雪崩,星太奇不惜斷腿也要逆轉未來,這算不算是真愛啊。這是個什麼樣的故事呢?為什麼兩人會因為愛情改變命運呢?田姬未來遭遇了雪崩 只是,她在一次外出滑雪的時候遇到了雪崩,就此遇難。
  • 唐山大地震紀念日——唐山1976年至今發生的幾次地震
    1976年7月28日唐山豐南一帶發生7.8級地震。 2010年3月6日市區和灤縣交界先後發生3.1級和4.2級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2010年4月9日豐南區發生4.1級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2012年5月28日市區與灤縣交界處發生4.8級地震。
  • 13歲入伍,流浪臺灣70年,九旬老兵圓夢唐山,母親墳前長跪不起
    1930年,張萬龍生於河北唐山。戰亂年代,民不聊生,再加上家中兄弟姐妹眾多,父母難以養活,為了吃上一口飽飯,張萬龍年僅13歲的時候,便參軍入伍。此後,他更是跟隨部隊一路南遷,並於1949年從上海搭船前往臺灣,便再也沒有回到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