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唐山撤銷收費站:坐吃山空的穩定,殘酷雪崩的宿命
唐山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唐山發布稱,從8日起,唐山城市路橋所有收費站停止收費。這本來是一個大快人心的事情,沒想到卻遭到了收費站工作人員的反對。他們振振有詞,甚至說出了「我今年36歲了青春都交給收費站了,我現在啥也不會,也沒人喜歡我們,我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這種言論,導致網友吐槽不已。
這些年來,關於收費站的負面報導不斷,尤其是收費站工作人員待遇過高、豢養冗員一直為輿論所詬病,此番從現場流出的視頻不僅坐實了他們靠關係、走門路背後的關係鏈,更反映出在這個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找個單位養老」的計劃經濟即將被能力淘汰制所取代。
沒法否認,失業對任何人都不是件值得高興的事,人到中年,失去工作就等於重頭再來,尤其是在這個年輕人主宰的年代。但是我們也要看到,追求穩定你只能在穩定中死去,對於高知高薪高技能的職場人也是如此。
這個事件很容易讓我們想起前不久跳樓自殺的中興程式設計師歐某,留下四位老人和一對年幼的兒女,結束了42歲的生命。本科北航,碩士南開,在華為工作8年,又在中興擔任研發負責人6年。要學歷有學歷,要技術有技術,可最終還是沒逃過被裁員的危機。結果想不開,選擇了縱身一跳。
生活中,他們絕對不是一個極端的個體,要不然怎麼會有中年危機這個詞。如果放任自己「中年油膩」,那麼未來可能就是「危言聳聽」的雙高(高齡、高收入但低技能)。那麼曾經高枕無憂的生活背後可能就是萬丈深淵,甚至萬劫不復,特別是在這個更新迭代的21世紀。
《芳華》這部電影,我看了兩遍,對裡面有個劇情記憶特別清晰。文工團解散了,不再需要這個部門了,瞬間讓這些本以為體制內就是安全屋的人們瞬間失了神。大鍋飯沒了,大家只能自謀生路。司令官的公子,拿著父親的資源,下海經商。穗子有才,所以考上大學這條路。但是主人公劉峰,這樣一個什麼都沒有的人,斷了條胳膊,結果只能擺地攤,還被城防抓,沒收了車。從時代的寵兒到出局,也就不到幾年的光陰。
那些看似很穩定的工作常常給人一種安全感,而有了安全感,人們就容易處於放鬆的狀態,而毀掉一個人最容易的就是這種狀態,所以不管是那位收費站大姐,還是程式設計師,他們都犯了同樣的錯誤:沒有居安思危的意識,在看似穩定的工作裡耗費了太多時光。
其實,這世界上哪有什麼穩定的工作,穩定反而是最大的不穩定。所以對處於有史以來變化最快的時代,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
01
不要過分低估自己的潛力
大多數人面對未來,下意識的就是恐懼,覺得自己沒法兒活了,我不行。
有學生向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姆請教:心態對一個人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弗洛姆微微一笑,帶他們來到了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神秘房間,在他的引導下,所有人順利穿行。接著,他打開了其中的一盞燈,大家在裡面適應好一會而兒,發現獨木橋下有一群鱷魚的存在,更重要的是獨木橋很窄很窄。當教授第二次邀請大家再次進行挑戰,經過很長時間,才有三個人不情不願的願意再來,但是也因為失去了平靜心而慌了手腳導致失敗。教練笑了笑,打開了房間裡的另外幾盞燈,強烈的燈光一下子把整個房間照耀如白日,原來在小木橋的下方裝著一層透明的玻璃地板,這時候教練再次發出邀請,所有人都願意再來。
所以,讓我們無法走過獨木橋的不是鱷魚,而是我們內心深處的恐懼感,36歲在她眼裡已經沒有未來,現在的變故就像鱷魚一樣突然出現在眼前,還沒細看就直接否定自己,「我不行」,「我不夠好」,「我沒有能力」,「我做不到」。
當你自我否認的時候,就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失敗。以後的日子我們必須往前看,憤怒也好,恐怖也罷都必須告誡自己要面對現實,調整好心態。要知道在這種職業轉折的陣痛期,誰先走出,誰就先獲得成功。
02
你想要獲得任何東西,都需要努力
任何一個時代都沒有人可以說自己學不會,所以不去學。不學習的唯一結果就是被他人拋棄,真正的穩定不是來自外界施捨,不是來自體制庇護,而是來自於自身努力。
那位收費站的大姐有一句話很有意思:我36歲了,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其實,並非是她學不了,而是根本沒下定決心,沒靜下心去學。36歲,正值青壯年,人生還未過半,怎麼就做不了其他的事情?
任正非44歲用21000元創業華為,用了12年被美國《福布斯》雜誌評選為中國50富豪第3位。個人財產估計為5億美元。褚時健的奮鬥故事51歲才剛剛開始,把當年瀕臨倒閉的玉溪捲菸廠打造成後來亞洲最大的捲菸廠,中國的名牌企業:紅塔山集團。再後來從執政了18年的紅塔集團的全國風雲人物一下子變成階下囚,75歲哀牢山再次創業,81歲身家過億。 36歲,很老嗎?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跟他們比36歲還很年輕……
所以,真正的穩定是你在風暴之前就未雨綢繆,抓住機會學習。
03
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
回想起這些年職場危機導致人生悲劇的故事,無論是華為解聘員工,還是中興員工跳樓,都是一個個溫水煮青蛙的悲劇故事。青蛙們都沉醉在穩定的舒適環境,幻想著一直這樣歲月靜好下去,卻沒想到有一天這水慢慢發燙,而自己對於現狀卻無能為力。所以破除鐵飯碗這個心理,把命運交到自己手裡。
A,全方位,多元化發展
我們生活在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所有職業都存在被替代的可能性。所以想要不被淘汰只有一條路:一輩子不斷學習,不斷打造全新的自己。接觸更多的領域,掌握更多更廣的知識和技能,不斷學習將自己打造成「T」字型「十」字型人才,才有不被淘汰的底氣。
B,明確你的目標,構建核心競爭力
別人的選擇,即使正確,也只是基於此時此地、自身處境,所以我們在道路的選擇上一定要自己的方向性,只要方向對了,哪怕你走得再慢,也能比走彎路的人更快前行。所以如果你想成功,你必須圍繞既定的方向,至少付出5年以上的磨練,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C,能力與年齡的匹配性
翻開招聘網站,你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很多企業在招聘人才的時候,明確要求3年,5年工作經驗。理由很簡單,工作時間越長意味著你的能力越強,這是正向倍增的關係,前提是你不是坐吃等死混日子。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工作好幾年,能力卻沒有什麼提升性,看著是老人,但是一旦向上發展就會遇到很多阻力,而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雖然在一個方向上長期積累,但只有第一年在成長,剩下的幾年都在做重複勞動,原地踏步。
在今天這個十倍速變化的時代,最好的穩定不是說燕雀處堂不知大廈之將傾,將最好的年華沉迷於生活的穩定和舒適,而是在空閒的時間投入到對新領域的學習和思考,為自己每一個決策,多一份全面的考量;為應對未來的每一個改變,多磨礪出一技之長。否則時代更迭過後,沒有準備的你只能面對一個殘酷雪崩的宿命!
作者/小魚 | 圖片/網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