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開紫花,結黑果,走在河邊看到,記得把果實摘下來
文/一種記錄(原創內容,抄襲必究)
農村的河邊上,都會長一些雜草植物,不管是東南西北,只要是野外,就會雜草叢生。筆者小時候也是在農村長大的,經常和夥伴們一起去鄉下河邊玩耍。不過小時候對河邊的雜草植物並不感興趣。直到長到了後,才發現,原來河邊上長的雜草,有一些價值非常高。
對於有價值的雜草,在農民眼裡更是寶貝。農村地區,能夠掙錢的營生非常單一,除了種地外,其他能夠養家餬口的營生就很少了。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民間習俗,或多或少啟發著農村人,要想方設法掙錢。即便是長在野外的雜草,凡是有藥用價值的,都是可以拿來換錢的。
在鄉下河邊上,就有這麼一種雜草,它開出淡紫色的花朵,遠遠望去就能夠看到。如果不認識它的話,可能很多人就直接當成河邊雜草看待了。但是識貨的人知道,這種小植物,不光好看,而且還很有價值。它的名字,也許國內大部分農村地區的農民,都知道。這種雜草,一般被稱呼為「蔓荊」。「蔓荊」,這是一種啥東西呢?接下來,跟隨筆者一同了解一下它的特點。
蔓荊科普
在民間地區,蔓荊非常常見,主要生長在生於平原、河灘、疏林及村寨附近的它,在國內的大部分地區都能見到,如福建、江西、雲南、臺灣、廣東、廣西、山東以及浙江等省區的農村鄉下。正是因為它分布比較廣泛,加上地理區域的差異,所以每個地方的人,對它的叫法也不一樣,有的地方還叫它小刀豆藤、白背風、白背草、蔓荊實、萬荊子等等。蔓荊,屬於馬鞭草科馬鞭草科的植物,每年的7月份之後就會開出淡紫色的花朵。而在花朵凋零後,就會結出果實。
蔓荊子是啥?
仔細看一下上面圖片中的蔓荊,就會發現,它會結出果實。一開始結出的果實是青色的。等到成熟之後,其實它就成黑色果實了。所以一開始筆者說,這種植物開紫花,結黑果。蔓荊結出的黑色果實,在鄉下都叫「蔓荊子」。
這蔓荊子,可有大來頭。識貨的農村人,之所以會把蔓荊當寶貝,就是這「蔓荊子」的緣故。蔓荊子,是蔓荊的乾燥成熟果實,每年秋季就可以成熟採摘了。記得小時候在農村,經常摘下來往遠處扔。現在想想,還不如收集起來,畢竟它很貴。
蔓荊子價值分析
也許不了解蔓荊的人並不知道,這種看似小野果的蔓荊子,它的價值非常高。在之前的專題中,筆者也說過,只要是生長在野外的雜草植物,就有其藥用價值。有的是葉子,有的是根莖,有的則是果實。蔓荊的果實,也就是蔓荊子,就是非常有名的中藥材。在百科裡,這蔓荊子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除溼處關節等等很多種作用。常被用在外感頭痛,偏正頭風,昏暈目暗等多個方面。
早在古代,就有蔓荊子的藥用闡述。其中《本草綱目》中這樣描述:蔓荊實,氣輕味辛,體輕而浮,上行而散,故所主者皆頭面風虛之症。
結語
正是因為蔓荊子的價值廣泛,所以如今它的市場前景很是廣闊。根據筆者了解的數據顯示,現在在藥材市場,蔓荊子的收購價格高達50多元一斤。所以如果說你所在的農村地區,河邊上有很多蔓荊生長的話,那就等於多了個致富來源!
不少地區,看到了蔓荊的價值之後,也在開始人工種植蔓荊。雖然說人工種植的蔓荊,價值不如野外的品種,但價格也在十幾元一斤。
話題討論:
你見到過野外河邊上的「蔓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