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看《水怪》的時候,我們大家肯定對於三叔公的表現,給予差評。原本這老頭,見多識廣,可以鼓勵大家一起除妖怪的,可他卻關鍵時候掉鏈子,甚至提出用女孩子祭祀的餿主意。在這裡,我們可以明顯看到三叔公犯了嚴重的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錯誤。
為什麼這麼說呢?關鍵看以下幾個問題。首先,這個水猴子和十年前殺死水生父親的水猴子,是不是同一個?假如不是,那麼這個方案結果就很難預料。同時,真的可以用一個女人祭祀水猴子,大家就可以平安無事?好像也不一定。因此,倘若是不成功的,豈不是白白犧牲一個人的性命,反而搞得人心惶惶,得不償失。這是其經驗主義的低級錯誤。
另外,就算是同一個水猴子,十年過去了,說不定人家的想法發生改變,即使一個女人根本不管用,到時候又該要怎樣?倘若,再來三五個水猴子怎麼辦?畢竟人們和水猴子沒有什麼約法三章,誰能說得準結果?這便是三叔公教條主義的錯誤所在。
那麼一個人為什麼會犯這樣一個常識性錯誤呢?可以說,不排除這老頭,倚老賣老,在人前顯示一下自己的經驗,不管用則是另當別論。另外,這老頭向來性格懦弱,懦弱的人一般都是比較自私。比如說,水生原本性格懦弱,看到危險早就想著帶香蘭溜之大吉。幸虧,人家女孩子比較堅強,決心為父親和弟弟報仇,這才有後面的一場大戰,使得大家形成決心,共克時艱。
這裡面有很多人性的東西,很是值得我們反思。那就是女人的決心,原本要比男人強,這一點在電影中展現無疑。很多時候,男人們在遇到危險的時候,第一時間會想到犧牲女人來保全自己。這一點在村民想要用香蘭祭奠水猴子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到。不僅電影如此,古往今來,所謂的和親,所謂的割地賠款,如此之類的歷史,和水怪這部電影裡面的諸多情節,可以說都是某種驚人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