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黃藥師,是不是該給程英後面加個「風」字?

2021-01-17 三人隨筆

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裡,當世頂尖高手人稱「五絕」,即王重陽、黃藥師、段智興、歐陽鋒和洪七公。這五個人每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各有各的絕技。其中,「東邪」黃藥師特別的與眾不同。他不像王重陽、段智興、洪七公那樣「正」,也不像歐陽鋒那樣「邪」,而是「正中帶有七分邪,邪中帶有三分正」。

黃藥師

黃藥師的「邪」,表現在其「個性離經叛道,狂傲不羈,性情孤僻,行動怪異」上。別人看重的,他卻瞧都不瞧上一眼,別人不看重的,他卻認為很重要。黃藥師漠視傳統禮教,但卻敬重忠臣孝子,黃藥師的行事,往往出人意表。

就連他徒弟的名字,都別具一格。一般門派中,同一輩分的弟子們,名字中間都有同一個字。比如全真教第三代弟子,中間都是「志」字,尹志平、趙志敬、李志常等等,《俠客行》雪山派中則是「萬」字,白萬劍、封萬裡、花萬紫、汪萬翼等等。

黃藥師

所以,中間這個字一般稱為輩分。少林寺的法名也有這樣的特點,比如玄慈、玄苦、玄難,《倚天屠龍記》中的空見、空聞、空智、空性等,《鹿鼎記》裡的晦聰、晦明。通過名字,人們就知道了他們屬於哪一代。

而黃藥師的弟子們,也有一個相同的字,只不過這個字不在中間,而是在最後。曲靈風、陳玄風、梅超風、陸乘風、武眠風、馮默風,每位弟子的最後一個字都是「風」字。這顯然和一般意義上的輩分有區別,想來這也是黃藥師故意要這樣與眾不同。

梅超風

難道這些弟子們他們原本的名字,最後一個都是「風」字麼?這是黃藥師選徒的標準之一?顯然不是。比如梅超風,原名叫「梅若華」,但是,黃藥師收她為徒之後,便將她的名字改成了「梅超風」。可以想像,黃藥師的這六位弟子的名字,都是他有意改過了的。

在《神鵰俠侶》裡,黃藥師也收了一名關門弟子,那就是程英。按照黃藥師的規矩,程英的名字後面是不是也應該有個「風」字?簡單一點,是不是應該叫「程英風」?但是,黃藥師卻沒有改,程英仍然叫程英。

程英

這應該是觸痛到了黃藥師的傷處了。黃藥師的前六位帶「風」的弟子,叛的叛,逃的逃,趕的趕,往事不堪回首啊。他在收程英為徒的時候,肯定想起過原來的那些帶「風」的弟子們。他可不想讓程英步他們的後塵,所以,堅決不讓程英的名字裡也帶「風」。

黃藥師可謂是博古通今之人,他為什麼偏偏選擇這個「風」字?風字現指「因氣壓分布不均勻而產生的空氣流動的現象」,也引申為「風氣」、「風行」、「風流」、「文風」等等。而最早的「風」字,在甲骨文裡,是同「鳳」的。

程英

在甲骨文裡,風字「本為象形字,像鳳鳥高冠修尾之形」,然後才逐漸演變成現在的「風」字。所以,最早的「風」字,那是很高貴,很優雅的形象。這顯然也是黃藥師的追求,他希望他的弟子們,都是人中龍鳳,與眾不同。

但是,他的這一追求,因為陳玄風、梅超風偷走《九陰真經》而突然改變了。為什麼黃藥師要遷怒於其他的弟子們?就是因為他對他們的要求太高,結果竟然出現了叛徒。這種巨大落差的震驚,讓黃藥師大為震怒,一氣之下將所有弟子們的腳筋挑斷,趕出了桃花島。

程英

顯然,黃藥師也吸取了教訓,所以他在對待關門子弟程英的時候,要求就沒有那麼高了。他在桃花島呆的時間不多,程英也可以自由地離開桃花島。這種「鬆散」的管理方式,與以前的黃藥師完全不同。

也許,黃藥師明白,自己過高的要求,其實就像一陣「風」,最後都會消失得無影無蹤。「五絕」中,王重陽、洪七公、歐陽鋒、一燈大師結局都有交代,唯有黃藥師的下落不明。而在「射鵰三部曲」的《倚天屠龍記》裡,黃藥師的影響幾乎已經不存在了。

黃藥師

所以,黃藥師沒有將程英的名字改為「程英風」,這是他的釋懷。也許到了這個時候,黃藥師才真正地變得灑脫了。他不再在乎《九陰真經》了,不再在乎弟子們是不是爭氣了,不再在乎別人對他的看法了。我黃藥師邪也罷,正也罷,都是一陣風。

相關焦點

  • 金庸筆下楊過,言笑無忌,但在三位女性面前卻惜字如金
    所以,黃蓉是金庸先生筆下玲瓏剔透的代表。她的這份絕頂聰明,應該是遺傳於其父親黃藥師和母親馮蘅。黃藥師原本就是個人精,琴棋書畫奇門遁甲樣樣精通,其母親更是有過目不忘的本領。 楊過在黃蓉面前,就像是個透明人兒,什麼也藏不住,什麼也不用說。 程英太沉穩,楊過不敢多說 程英和陸無雙是表姐妹,但兩人性格完全不同。陸無雙是典型的外向性格,與楊過在一起,那是一個「傻蛋」叫過去,一個「媳婦兒」地叫過來。
  • 金庸筆下靈丹妙藥哪種強?黃藥師的九花玉露丸墊底,第一毫無爭議
    第五名:九花玉露丸 這個大家很熟悉了,因為在金庸的《射鵰英雄傳》中,不止一次出現過。九花玉露丸由黃藥師親自調配而成,凝聚了黃藥師很多心血。
  • 《神鵰俠侶》程英是怎麼愛著楊過的?
    《神鵰俠侶》是金庸小說中的經典,一句「問世間情是何物」困住了小說內外的多少人,實在難以細數。單就傾慕於楊過的女子來說,就有很多。拋開清冷的小龍女不說,還有刁鑽的陸無雙,蠻橫的郭芙,剛烈的公孫綠萼,善良的郭襄。這些人的情感表達相對外向,我們都可以很清楚的理解。而另外一個人,性格沉穩內斂,卻同樣愛著楊過,這個人就是程英。
  • 金庸筆下的陰陽五行
    張無忌從陰陽五行上學到了帝王之仁德與帝王之術,也成為金庸筆下唯一一個最接近皇位的男主角(堂堂郭大俠也不過是個襄陽守將),大業將成之際又「事了拂衣去」,真是道德經講的「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哉」!張無忌的故事告訴我們,學好了陰陽五行,上可安邦定國,下可治病救人,文可經天緯地,武可笑傲江湖。
  • 金庸小說有一無字天書,江湖千百年來無人破解,最終被黃藥師領悟
    所謂「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中華文化可謂是博大精深,話說自從盤古開天闢地以來,中華大地之上不知誕生了多少神奇的傳說,也正因如此,世間更是湧現出了許多晦澀奧妙的文化,而金庸先生乃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能,他恰到好處的將中華歷史文化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因此使得其武俠作品愈發充滿韻味,令人讀過之後口齒噙香,今日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講金庸筆下一個關於黃藥師的很有意思的事情。
  • 金庸筆下最霸氣的八大姓名,它們都有什麼寓意?
    金庸筆下的人物取名大有考究,絕非閒言廢語,幾乎所有的姓名都有出處,所有的名字都有寓意。靈鷲宮的梅蘭竹菊四劍僕就是以花中四君子為姓,少林寺的「見聞智性」以及「三渡」等高僧以佛門法號為名,黃藥師以「風」為尾字命名的六大弟子,一燈的四大家臣「魚樵耕讀」命名便含有出入世精神,武當七俠名字中的「橋、舟、巖、溪、山、亭、谷」充分表現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還有一些極美的名字,比如木婉清的姓名便取自詩人謝琨《遊西池》中的「水木湛清華」和《詩經》中「有美一人,清揚婉兮」之句。
  • 神仙八卦之金庸密碼:《西遊記》與《長春真人西遊記》
    上一篇說到,在太上老君養生十四字訣「玉爐燒煉延年藥,正道行修益壽丹」中,「丹」寫作「九真」。當然其它十三個字也有各自的異體寫法,今天咱們先不討論,以後有機會逐字講給大家聽,今天咱們單說「九真」。金庸將朱武連環莊大小姐命名為「朱九真」似褒實貶,這也是老先生一貫手法。比如將某人命名為「東方不敗」實際上譏刺他狂妄自大,而且沒有小丁丁。
  • 金庸筆下六種神功,名字全與動物有關,全知道才算資深金庸迷
    金庸十五部作品中,除了跌宕起伏的情節,耐人尋味的伏筆之外,還有許多有趣的問題,讓人難以忘懷。鋤強扶弱的大俠,行走於江湖之中,都會有一技傍身。如《天龍八部》中的段譽,即便武功再弱,也有凌波微步,《鹿鼎記》中的韋小寶,恐怕是金庸筆下武功最弱的主角,但他也有神行百變。
  • 同是大俠,為何古龍筆下的什麼落魄,而金庸筆下的則是衣食無憂?
    同是大俠,為何古龍筆下的什麼落魄,而金庸筆下的則是衣食無憂?各位喜歡武俠的小夥伴們,心目中殿堂級的人物,肯定是金庸跟古龍了,這兩位所創造的武俠世界,讓人嚮往。江湖中的俠客,堅守自己心中的道義,有則讓人羨慕的戀情以及友情,瀟瀟灑灑的守護這個世道,相信這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生活,但是看完金庸跟古龍的小說,你就會發現,詩意的生活下,其實大俠們的生活並不是很好過,我們只注重了發掘自己想看的點,不信各位再翻書回去看看金庸筆下的大俠,確實沒有為錢財發過愁,但是古龍筆下的大俠卻是經常是落魄的,那同樣是大俠,為何待待遇差這麼多呢?
  • 十二星座匹配金庸筆下男主角,雙子座是韋小寶,天蠍座是楊過
    近日,我還沒從李詠的離開緩過來,又得知金庸的離開。儘管他們已經不在,但他們給我留下的經典依舊存在,甚至會一直傳播下去。本期星座說,創優咖給大家帶來的話題是十二星座匹配金庸筆下男主角,下面一起來看看你是金庸筆下的誰?
  • 金庸筆下郭襄,一見楊過誤終身,那楊過愛她麼?
    在金庸先生武俠小說《神鵰俠侶》裡,楊過是個飽受磨難的人物。他還沒有出世,父親楊康就死在了王鐵槍廟。與母親穆念慈相依為命的他,還沒有多大,結果便獨自流落在嘉興街頭。好不容易見到了郭靖黃蓉,因為與郭芙相處不來,桃花島也容不下他。
  • 金庸武俠小說裡,有哪些傳統技藝?不僅僅只有武功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筆下的江湖,就是一個世界。這裡不僅僅只有武功和恩怨情仇,也有生活中的一些技藝。金庸先生對很多的技藝用了大量的筆墨來描寫。顯然,在這裡面,也注入了他的感情。《射鵰英雄傳》張十五說書《射鵰英雄傳》的開篇,就是在紹興牛家村,而出現的人物,則是一個說書人,名叫張十五。
  • 黃藥師的內功從哪學的?金庸已給出答案,「神仙姐姐」是關鍵
    的確,江湖乃是一個兇險之地,尤其在金庸武俠世界裡,江湖似乎乃是「陰謀」的代名詞,因此也發生了許多流血事件,放眼金庸十五部作品,其中有三場大戰最為經典,第一場乃是越女阿青一人獨鬥越國兩千甲士、劍士;第二場戰鬥則是蕭峰聚賢莊大戰江湖三百好漢;至於最後一場戰鬥,我認為當屬南宋年間的華山論劍。
  • 黃蓉戰死、小龍女失身、趙敏被活埋,金庸為何要這樣寫?
    所謂「俠」乃夾縫中的人,自古以來『俠』這個群體都不是什么正緊人士,這些人大都過著刀頭舔血的生活,然而到了金庸筆下,『俠』字升華了,成為江湖人士的第一行為準則。金庸十五部小說中有三部作品可以連在一起閱讀,分別是《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以及《倚天屠龍記》,金庸在三部作品中塑造了許多英雄人物,今日咱們來聊一聊三部作品三位女主的故事。
  • 金庸武俠 射鵰五絕與陰陽五行之間的對應關係
    從相學中講,木型人的長相就是清瘦,看過原著的應該知道金庸對黃藥師的外形描寫就「身材高瘦,風姿雋爽」。」,看看金庸對黃藥師徒弟的取名有曲靈風、陳玄風、梅超風、陸乘風等人,最後都有一個風字,我想金老應該是根據黃帝內經這篇來將人物命名的,可見金老的博學。
  • 金庸筆下評分最高的三部小說,笑傲江湖墊尾,第一名我讀了10遍
    縱觀金庸筆下十五部經典武俠作品(《越女劍》不在對聯內),每一部其實都有值得稱頌的地方,如果單獨挑選一部出來,都可以堪稱經典,可是世間萬物本就有對比,金庸武俠作品雖然部部經典,但是在其十五部作品之中卻也能分出個高下,恰如當年華山論劍之時,五絕中任何一人都可橫行天下,但是與同等水平高手相比 ,卻又難分高低。今日小編就來給大家列舉金庸筆下三部最好看的作品,供大家茶餘飯後一樂。
  • 金庸小說:當黃藥師穿越到天龍八部,和倚天屠龍記中,會是怎樣的
    大夥們都知道,在《射鵰英雄傳》中,華山論劍五絕之一的黃藥師,琴棋書畫,奇門遁甲,無所不通,無所不精。《射鵰英雄傳》中數一數二的頂尖高手,若是黃藥師穿越到了《天龍八部》和《倚天屠龍記》中,將會發生何種場景呢?當黃藥師穿越到《天龍八部》的開篇。
  • 金庸筆下最難練的一門神功,練至大成需要一千年,難道真有神仙?
    眾所周知,在金庸先生小說中有一個常見的現象:越難練的武功,越了不起。一、最難練的劍法——六脈神劍據傳「六脈神劍」源於大理段思平,劍法共有六式,威力極大,但修煉門檻太高:修煉者必須具備渾厚無比的內力。段譽之所以能夠練成這套武功,乃是因為他吸收了無量山弟子、四大惡人、鍾萬仇、天龍五位高僧以及鳩摩智的功力,內功修為震古爍今,因而才能在一夜之間掌握「六脈神劍」的精髓,但世間能夠擁有段譽這般奇遇的人又有幾個?所以「六脈神劍」自段譽以後便失傳了,一燈大師集「一陽指」、「先天功」於一體,仍無法習練這套劍術,原因很可能便在於此。
  • 《神鵰俠侶》楊過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風頭也直蓋郭靖。楊過,名過,字改之。他的名字是郭靖取的,郭靖也希望郭楊兩家世交能夠延續下去。是以對他寄以厚望。楊過和金庸其他主角不同,他並不是傳統方面的大俠。他沒有郭靖、喬峰那樣的胸懷。他是一個比較隨性的人。對自己愛的喜歡的可以奮不顧身、忘乎所以。但是,對於民族大義,為國為民,少年時的他並不能體會。他不在意外人對他的看法,別人的觀點他大多視作無物。他離經叛道,對於當時的禮法發起挑戰。
  • 射鵰情愛系列之「黃藥師·馮衡」學學馮衡的御夫術,巧妙戰勝情敵
    「桃花島女主馮氏埋香之冢」十一個大字知道其姓馮,「阿衡」是黃夫人的小字,於是金庸迷習慣稱之為馮衡,至於中間是否還有其他字就不得而知了,那也不重要。 馮衡堪稱是直男第一良配,梅超風第一次見她時覺得「師母相貌好美,皮色又白又嫩,就像牛奶一樣」,其實馮衡不僅人漂亮,而且溫柔善良,舉止大方,學識淵博,寫的一手好字,燒的一手好菜,琴棋書畫無所不通,更有過目不忘之能,卻從不會與夫君爭強鬥勝,是個純粹的「三從四德」典範。黃藥師也識得馮衡的優秀,所以才「高調」回到桃花島,並且對這少年夫人寵愛得很,什麼事都不肯拂她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