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筆下的江湖,就是一個世界。這裡不僅僅只有武功和恩怨情仇,也有生活中的一些技藝。金庸先生對很多的技藝用了大量的筆墨來描寫。顯然,在這裡面,也注入了他的感情。
《射鵰英雄傳》張十五說書
《射鵰英雄傳》的開篇,就是在紹興牛家村,而出現的人物,則是一個說書人,名叫張十五。這是一位五十來歲瘦削的老者,一件青布長袍早洗得褪成了藍灰色。「只聽他兩片梨花木板碰了幾下,左手中竹棒在一面小羯鼓上敲起得得連聲。」
張十五說了《葉三姐節烈記》這個故事,引起了傾聽者的憤慨,「他說一段,唱一段,只聽得眾村民無不咬牙切齒,憤怒嘆息。」說完之後,張十五「將兩片梨花木板拍拍拍的亂敲一陣,託出一隻盤子。」「眾村民便有人拿出兩文三文,放入木盤,霎時間得了六七十文。」
郭嘯天和楊鐵心聽了張十五的說書,便請他喝酒,讓他講述北方金兵和大宋之間的戰事。張十五說起了嶽飛被害,說起了靖康之恥,聽得郭嘯天楊鐵心二人怒火中燒,大罵秦檜。後來,郭嘯天的兒子取名「郭靖」,楊鐵心兒子取名「楊康」,《武穆遺書》成了《射鵰英雄傳》裡的重要線索,皆由張十五的說書開始。
《神鵰俠侶》馮默風打鐵
楊過、程英、陸無雙為了對付李莫愁的拂塵,便想到了要打一把大剪刀。這鐵匠就是黃藥師最小的弟子馮默風,五十來歲年紀,鬚髮灰白,左腳殘廢,肩窩下撐著一根拐杖。楊過說了剪刀的樣式,馮默風二話不說,就直接打造起來。
馮默風「猛力拉動風箱,將爐中煤炭燒成一片血紅」,「過了一個多時辰,馮鐵匠熔鐵已畢,左手用鐵鉗鉗起燒紅的鐵條放在砧上,右手舉起一個大鐵錘敲打。」剪刀還未打成,李莫愁便跟來了,李莫愁說黃藥師教徒無方,留下了一張紙寫道「桃花島主,弟子眾多,以五敵一,貽笑江湖。」
馮默風將這張紙燒掉,「仍是不動聲色,依著打鐵聲音,便似唱戲的角兒順著鑼鼓點子,打一下,說幾個字,一板一眼。」但是大敵當前,馮默風也沒有心思打剪刀了,不過這把剪刀還是打成了,成了老頑童的玩物。馮默風潛入蒙古大軍之中,最後為了救楊過和郭靖,死在了亂軍之中。
《倚天屠龍記》吳勁草鑄劍
張無忌得到了屠龍刀和倚天劍,但是都已經被周芷若砍斷了。張無忌覺得這樣鋒利的兵刃,斷了十分可惜,希望有人能將它們再鑄好。明教銳金旗掌旗使吳勁草就是一位鑄劍高手,用楊逍的話說,「吳旗使鑄劍之術天下無雙,教主不妨命他一試。」
鑄劍重要的是火候,吳勁草請明教烈火旗掌旗使辛然幫忙,他們「搭起一座高爐,爐口火孔口徑不到一尺。」吳勁草將屠龍刀的半截刀頭牢牢砌在爐中,斷截處對準火孔。吳勁草一直注視著爐火的顏色,待得「爐火自青變白」,他知道火候到了。張無忌見了,覺得「鑄造刀劍雖是小道,其中卻也有大學問、大本領在。」
但是,倚天劍屠龍刀由玄鐵鑄成,尋常工具都比它先融掉,最後只有用聖火令。等到爐中筆直一條白色火焰騰空而起時,吳勁草大喊「顧兄弟,動手!」銳金旗掌旗副使挺刀便向吳勁草胸口刺去,「吳勁草赤裸裸的胸膛上鮮血射出,一滴滴地落在屠龍刀上,血液遇熱,立化青煙嫋嫋冒起。」
原來鑄造刀劍的大匠每逢鑄器不成,往往滴血刃上,傳說中的幹將莫邪夫婦甚至自身跳入爐內。吳勁草「提起屠龍刀一看,只見接續處天衣無縫,只隱隱有一條血痕,不禁十分得意。」但是,因為倚天劍上了吳勁草太多兄弟,不願接續,倚天劍便成了兩截斷劍了。
《笑傲江湖》丹青生說釀酒
在《笑傲江湖》中,有不少飲酒的行家,綠竹翁算得上是一個,他是令狐衝飲酒的啟蒙老師。祖千秋算得上一個,他對飲酒器具的選擇極有講究。「江南四友」中的老四丹青生,嗜酒如命,為了喝到好酒,什麼都願意放棄。
丹青生的房間裡,放著各種好酒,三鍋頭的陳年汾酒、七十五年的百草酒、猴兒酒、紹興女兒紅,更奇特的是吐魯番四蒸四釀的葡萄酒。令狐衝一進房間,便就聞了出來,這讓丹青生欣喜若狂,遇到了知音一般。
丹青生對這四蒸四釀的葡萄酒最為得意,他將這酒的釀造過程詳細地告訴了令狐衝。這酒「似乎已有一百二十年,又似只有十二三年,新中有陳,陳中有新」,正是這酒不遠萬裡運來沒有酸味的原因,是丹青生用了十招劍法換來的秘訣。丹青生請來黑白子,用其「黑風指」製冰,和令狐衝兩人喝著冰鎮葡萄酒,炎炎夏日裡,很是愜意。
金庸先生筆下,其實還有很多傳統技藝,比如郭靖母親李萍,就是臨安府織錦之術的高手。她將成吉思汗的錦囊拆開,然後再縫上,看不出一點痕跡。在《碧血劍》裡,金庸先生也描寫了秦淮河夜裡,歌舞昇平時的情景。而黃蓉做菜,那是天下一絕,洪七公品菜也是天下一絕。
想來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之所以如此吸引人,不僅僅有「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英雄,有纏綿悱惻的愛情,有高深莫測的武功,有意境貼切的詩詞,還有這些傳統的技藝。而這些技藝,好像離我們越來越遠了,也許,以後我們只能在小說中讀到了?確實有些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