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年少,金庸武俠小說裡的俠客夢,有多少人是熬夜讀完的?

2020-11-29 米儷米

年少時,喜歡讀瓊瑤的愛情小說,時常為小說裡主人公的愛恨情仇或哭或笑或生愁傷神。

而對武俠小說卻一直沒產生興趣,想不到人到中年了,卻迷上了金庸武俠小說。在金庸先生構建的那個武俠世界裡,他筆下的江湖恩怨,兒女情長深深吸引了我,

最近一直在讀金庸武俠小說,有時還熬夜讀,簡直快到了痴迷的地步(對於一個中年人來說,似乎有點瘋狂哈)。

或許讀金庸武俠小說,就像打遊戲那樣,將自己全身心投入進去,去感受小說世界裡的人物故事、愛恨情仇,讀者雖然不能參與其中,卻能感受到文字帶來的暢快淋漓。

《射鵰英雄傳》裡那個笨拙木訥卻武功奇高的郭靖,《神鵰俠侶》裡那個從小遭遇不幸卻最終成為神鵰大俠的楊過,《倚天屠龍記》裡那個墮入魔教卻初心不改的張無忌,《笑傲江湖》裡那個嗜酒如命卻終遇良人的令狐衝,當然還有《天龍八部》裡命運各不相同的結拜三兄弟段譽、喬峰、虛竹等等。

這些武功各異、性格各異、命運各異的主角們,不論他們有多厲害,多了不起,卻都逃不開金庸先生賦予他們的角色和命運,他們的江湖恩怨、愛恨情仇,都要聽從金庸先生的想法。

所以,我其實更想稱呼金庸先生一聲「大俠」,是他帶給了讀者一個個美好的俠客夢。金庸先生雖然不會武功,但他用一支筆就掌握了郭大俠、楊大俠、令狐大俠等一干人的生死和命運。

金庸先生從1955年創作了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起,到1970年完成最後一部武俠小說《 越女劍》,15年的時間他創作了15部武俠小說,把它們組合起來,就有了這樣兩句話:"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15部武俠小說分別是:

《飛狐外傳》(1960年)、《雪山飛狐》(1959年)、《連城訣》(1963年)、《天龍八部》(1963年)、《射鵰英雄傳》(1957年)、《白馬嘯西風》(1961年)、《鹿鼎記》(1969年)、《笑傲江湖》(1967年)、《書劍恩仇錄》(1955年)、《神鵰俠侶》(1959年)、《俠客行》(1965年)、《倚天屠龍記》(1961年)、《碧血劍》(1956年)《鴛鴦刀》(1961年)、《越女劍》(短篇小說)(1970年)。

金庸小說除了書籍本身多次再版,還幾乎都改編成了影視劇,有幾部還多次翻拍,從中也可以看出金庸小說受歡迎程度有多高。

很多網友說起自己年少時讀金庸小說的經歷,都說一看起來就停不下來,經常熬夜追,恨不能一口氣讀完了。我自己讀的過程中也有這種感覺,看到精彩處熬夜也要看完。

為什麼金庸小說會有如此大的魔力?我來說說我個人的感受。

故事情節精彩,讀來令人慾罷不能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是小說的主幹,一本小說吸不吸引人,故事情節是關鍵。

雖然武俠的世界離我們很遙遠,但正因為與現實世界很不相同,才給了讀者更多的想像空間。江湖恩怨,兒女情長本身就是兩個很吸睛的話題,金庸小說還結合了歷史典故,由一個主角帶出一段江湖往事,神秘莫測的武功,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從一個人延伸到一群人,從武俠延伸到愛情,從江湖延伸到歷史,將故事層層推進,一個轉折緊接另一個轉折,讀來令人慾罷不能。

人物形象眾多,塑造飽滿各有特色如果說故事情節是小說的主幹,那麼人物形象就是小說的靈魂,一本小說能不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人物的形象塑造起決定作用。

金庸小說裡的人物非常多,除了男女主角,還有很多的配角,每個人物從容貌到服飾到武功,都各不相同,各有特色。主角並不是完美無缺的人設,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張無忌用一己之力拯救了明教,但在感情上面對4個都愛他的女子,他卻表現得優柔寡斷,不夠果敢;配角也有令人又愛又恨的,比如郭芙,任性驕躁的性格不討人喜歡,但卻是活得最真實自我的。

正是這些性格各異、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賦予了整部小說的多樣性,讓小說更加豐富和飽滿。

內容豐富多彩,讀書過程中長知識在沒有讀金庸小說之前,我以為武俠小說就是打打殺殺,沒有什麼知識含量。

但在我讀金庸小說的過程中,腦海裡一直有一個疑問:為什麼金庸先生懂得的東西這麼多?從五行八卦到詩詞歌賦,從穴位藥理到琴棋書畫,從地理位置到歷史典故,還有美食美酒、花草樹木的描寫,在他的小說裡都隨處可見。正是這些硬核知識,讓他的小說不僅擁有一個天馬行空的武俠世界,同時也擁有一個可想像觸摸的現實世界,這就讓小說更具可讀性、欣賞性。

金庸小說還有一點非常吸引人,那就是武俠世界裡的愛情故事。你認為江湖恩怨是金庸小說的主線,我卻以為,愛情故事才是金庸小說的主角。郭靖與黃蓉,楊過與小龍女,令狐衝與任盈盈,喬峰與阿朱,他們的愛情或水到渠成,或歷盡艱辛,都無不令人動容。

江湖恩怨的殘酷,兒女情長的美好,都在金庸武俠小說裡了。你們曾經年少讀金庸,而我人到中年讀金庸,箇中滋味,只能個人體會了。

相關焦點

  • 從「星象」看金庸的「千古文俠客夢」
    有人說金庸先生的作品是「千古文人俠客夢」,的確,能夠引起讀者廣泛共鳴的作品,一定反應了集體潛意識中的某種原型或者集體夢想,亦即所謂「個個心中有,人人筆下無」的那種東西,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武俠是中國人在那一時代的集體夢幻。那麼當時的武俠文壇也是群星雲集、熠熠生輝,金老何以能獨佔鰲頭、一枝獨秀呢?今天不妨從佔星學的角度來聊聊這個話題,姑言之,姑聽之。
  • 武俠小說的前世今生
    「『千古文人俠客夢』,既有入夢時的香甜,也就有夢醒處的苦澀,這點很好理解;我更想指出的是,此夢並非『來無影,去無蹤』,而是深深植根於中國人的歷史記憶。」北大中文系教授陳平原在他的關於中國武俠小說的著作,《千古文人俠客夢》中這樣寫道。
  • 梁羽生是新派武俠小說鼻祖,為什麼名氣不如金庸,甚至還不及古龍
    武俠小說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的傳奇小說,這一時期的小說雖然不成熟,但是慢慢地經過了宋朝的發展,到達了明朝之後,開始引來了巔峰,這一時期出現了很多優秀的武俠小說,此後到了清朝和民國年間,武俠小說開始逐漸形成一種新的寫作風格,比較著名的有還珠樓主。
  • 金庸武俠小說中有哪些傳統文化的體現?
    金庸小說作為我國近代以來武俠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可以說是非常的令人震撼。其中描繪的武俠世界讓人心馳神往,尤其是各種武學中都透露著古代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那麼這些作品中的文化都有哪些呢?又都包含什麼樣的深刻內涵呢?一.武學中的哲學文化「武戲文唱」是金庸小說的一大特點。
  • 八字命理看金庸的武俠江湖
    金庸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海寧市,原名查良鏞,筆名金庸,2018年10月30日逝世。當代著名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代表作品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雪山飛狐、書劍恩仇錄等等,每一部作品都是精彩絕倫,讓人嘆服作者的文字功底和思維的精妙。
  • 海寧在金庸故裡打造「俠客小鎮」!
    古村落基金是全國首支專項用於傳統村落活態保護與傳承利用的基金。海寧袁花百村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是金庸故裡打造國內首個「俠」文化特色小鎮的主體公司。「俠客小鎮」四期項目怎麼開發?今後會有哪些神仙體驗呢?報姐就為大家說說「俠客小鎮」將分四期建設「俠客小鎮」坐落於一代武俠小說大家金庸先生的家鄉海寧市袁花鎮。小鎮佔地約計3000畝,是集文化旅遊、影視文創、康養度假、休閒農業綜合性的文化旅遊特色小鎮。
  • 《十俠》:千古文人俠客夢
    人自詡為萬物之靈,卻時時受到命運的鉗制。意識到自己的脆弱與渺小,人常常渴望上天的拯救。有道仁人尚且遭災罹難,何況身涉亂世的凡夫俗子。無所不能的神靈未免過於虛幻,匡正扶弱的俠客更切近人世。正如明人張潮所言:「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間大不平,非劍不能消之。」天下多有不平事,世上難遇有心人,但「拔劍誰無義,揮金卻有仁」在小說中卻是尋常之事。
  • 李暉︱終有襄陽城破時:金庸武俠小說的英譯與經典化
    金庸小說的經典化過程10月30日以來,隨著潮水般湧現的悼念文字,公共話語空間裡對金庸先生的封聖活動已經拉開序幕。與之並存的,卻是武俠小說能否躋身文學經典之列的根本質疑。無論這些質疑有無道理,金庸小說的經典化其實已經在上世紀展開。
  • 金庸逝世一周年:江湖永憶,俠情不遠
    島友們知道,「俠客島」三個字就從金庸小說而來。孤懸海外、神秘無匹、賞善罰惡,都是我們曾經的想像。許是離得太近,抑或傾情太深,當金庸先生確然離世,手中之筆忽重千斤,竟是什麼都寫不出來。於是,一年前某個霧濃霜重的夜晚,島上的幾位,與冒著夜霧來臨的島友一起,在一間咖啡廳裡聊了兩個多小時的金庸。
  • 讀了那麼多的武俠小說 那麼多的劇,世間始終你好
    還是電視裡放完《笑傲江湖》,跑到租書店,用一天一塊錢的價格租到四本,然後一口氣讀完? 或者你可能沒有看得沒有那麼早,錯過了無線改編金庸劇的黃金年代,但是看了胡軍版的《天龍八部》,回頭找來小說,讀得很憋屈?
  • 十二星座穿越到金庸小說中,會與哪個角色有關係,還有韋小寶?
    十二星座穿越到金庸小說中,會與哪個角色有關係,還有韋小寶?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兩句話就包括了金庸老先生的十五部武俠小說,他們分別是《雪山飛狐》,《飛狐外傳》,《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越女劍》。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十二星座穿越到金庸小說中,會與哪個角色有關係?
  • 流星蝴蝶劍:年少時候的你是否也有一個武俠夢?
    在年少的時候,你是否有過一個武俠夢?做一個武功蓋世,行走於江湖的大俠。飛簷走壁,凌波微步,盡顯俠客風範!在現實中,可能我們完成不了這個夢想,但是在遊戲裡,我們可以做一個劫富濟貧,正義貫徹於本身的英雄俠客。而在中國,武俠類的遊戲多種多樣,今天大明要說的一款我們年少在各個網吧都人盡皆知的遊戲——流星蝴蝶劍!這款遊戲,是根據著名的古龍著作武俠小說改編而成!
  • 金庸筆下俠氣最重的人,胸無大志?講述一個不一樣的張無忌
    有人問過我電視劇和原著究竟哪個對於作品想表達的意義更加明確,那我肯定是會選擇電視劇的,一些雲端金庸迷您先別著急的否定,真正看過金庸小說原著的朋友一定深有體會,文字其實還是存在一定的糟粕,比如說對張無忌的描述有一段是:輕功當世無雙,可就是追不上玄冥二老這兩個水貨,像這種BUG其實很多很多,根本挑不完。
  • 金庸武俠小說中的十大主角 身世悽慘下場悲涼最後一個最慘
    金庸武俠小說可以說是影響了一批又一批的人,金庸,原名查良鏞。華人最知名的武俠小說作家,與古龍、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著有「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及《越女劍》等15部武俠小說。
  • 嚴家炎談金庸小說對傳統武俠的三大革新
    我問:「您後來又仔細讀了金庸全部武俠小說,您對金庸小說的定位是?」  嚴先生考慮了一下說:「金庸應該是當代首位華人暢銷書作家吧!」他頓一頓又說:「他發行作品的總量應排在當代作家第一。在港臺大陸有十幾個版本,不少版本印了幾百萬冊,盜版本更是不計其數。
  • 金庸武俠小說裡,有哪些傳統技藝?不僅僅只有武功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筆下的江湖,就是一個世界。這裡不僅僅只有武功和恩怨情仇,也有生活中的一些技藝。金庸先生對很多的技藝用了大量的筆墨來描寫。顯然,在這裡面,也注入了他的感情。《射鵰英雄傳》張十五說書《射鵰英雄傳》的開篇,就是在紹興牛家村,而出現的人物,則是一個說書人,名叫張十五。
  • 她飾演金庸武俠劇女主角,是絕色美女,卻一直不火現在退出演藝圈
    金庸武俠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捧紅了很多人。尤其是那些良心之作的劇,其中男女主角更會成為經久不衰的討論話題。比如古天樂版《神鵰》中的李若彤,幾乎成為了「小龍女」代名詞。而在李連杰版的《笑傲江湖》中,林青霞扮演的東方不敗也成為了很多人心中經典。
  • 1924年今天武俠大師金庸出生,他和古龍誰更厲害?至今仍存爭議
    作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劍客之一的金庸,1924年出生於浙江嘉興。因為戰亂的原因,顛沛流離的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時代,不過出身於大戶人家的他,因為家中藏書較多,因此能夠飽覽全書。這也是他為什麼能寫出如此多高成就的武俠小說原因之一。
  • 94年前的今天,81歲開始攻讀研究生的武俠小說泰鬥金庸出生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1924年3月10日】94年前的今天,81歲開始攻讀研究生的武俠小說泰鬥金庸出生金庸(1924年3月10日-),本名查良鏞,浙江海寧人,中國新派武俠小說泰鬥。50年代起,15年間創作了15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如《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極大地豐富了中國人的業餘生活。與古龍、梁羽生合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劍客」。他創辦《明報》,「左手寫社評,右手寫小說」,公司在香港上市,成為億萬富翁,成為文人致富的典範,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他背景關係複雜,曾參與香港基本法的制定。
  • 溫瑞安的武俠小說你最喜歡哪一部,說英雄四大名捕還是神州奇俠?
    武俠小說,是中國獨有的一種文化,在某些方面也代表著中國的傳統文化。在臥龍生大師名震江湖的時候,寫武俠小說的作者有數百人。這些人中,絕大多數都被潮流淹沒,默默無聞,成為一個二三流武俠小說名家的也是寥寥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