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活多久?老祖宗早已算好生命周期,易經:這兩個年齡段需注意!
人可以活多久?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已經意識到了生命都是有終點的,至於所謂的長生不老之說,完全是不可能成功的事情。
人體的細胞不斷分裂,這才能維持人們的生命,可一旦細胞分裂周期已經結束,人們的生命也就會終結,而隨著各種外力,以及細胞分裂內部的問題,往往細胞越往後分裂,會出現各種意外的因素,這也是人們衰老、生病的主因。
除非能讓細胞永久健康分裂,否則人們都是會老去死亡的,要想實現這點,起碼目前是不可能的。
古代醫療條件不夠發達,人們的壽命也不會太長,可如今生活條件更好了,現代醫學的發展也是非常迅速,很多疾病都能得到治癒,這也讓越來越多的人,能活得更久。
不過人們對於長生的探索,還是沒有停止過,雖然科技已經非常發達,但是人體仍然有不少的秘密沒有揭曉,很多東西人們還是不了解的。
像細胞分裂的秘密,以及突變的問題,這些都是沒有研究清楚的,不過一些學者通過研究人體細胞的變化,也漸漸摸索出了一個周期,這也是人們常說的生物鐘。
通過分裂的規律,似乎是能大致推斷人們的壽命周期,只是不能更加精確,現代醫學對於人們延長壽命確實有很大的幫助。
《易經》教你養生之道
不過在古代,雖然醫療條件不行,對於人體的研究也沒有這麼出色,但老祖宗還是摸索出了一些規律,比如對於生命周期的研究,在《易經》裡面就能看出個大概。
這部作品是中國著名的經典,裡面包含了很多行業的內容,書中就曾說過:「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就已經發現,正常的生活作息對於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如今各類養生的說法非常流行,幾乎所有的養生之道,都重點強調生活作息規律的問題。
即便如今生活條件這麼好,也沒辦法進一步延長人們的壽命。因為有很多的疾病,如今的醫學還是無法攻克,比如像癌症這些疾病,往往到了一定的歲數,患癌症的機率就很大,這種病可能不是你瘋狂避免就能阻止的,而年齡大的人,面對疾病也就顯得更加脆弱。
有很多年老的病人,到了這個階段身體已經折騰不起了,像癌症這些發展到了晚期,是很難被治癒的。即便是享受最好醫療條件的頂級富翁,也沒辦法避免這類的病症。
真正能活到百歲的人還是少數,只是人們理想中長壽是可以擺脫這些疾病的困擾,一直活得更長,那也有些不太現實。
當然,儘可能延長自己的壽命,從早期開始做起還是可以實現的,除了生活作息要規律之外,還有一點是必須要減少對身體的損耗,人們年輕時候的身體肯定是最好的,也是精力最旺盛的時期之一,這個階段往往很多人並不注意。
吃喝玩樂什麼的倒也沒太大問題,可過度的放縱,對身體的損耗是非常嚴重的。現在年輕人就普遍有亞健康的問題,熬夜都是家常便飯,這樣的情況在年輕時候還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可對身體已經造成了損耗。
確實,人體會隨著生活的習慣,漸漸養成了一種生物鐘,各類激素分泌都有了規律,要是生活作息不規範,就會打亂這種規律,從而對體內造成一定的影響,作息不規律的人經常會患有疾病,要想活得長久也是比較困難的事情。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
由此可見,老祖宗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看透了這些,不僅如此,有易經學者稱,老祖宗早就算好了人的生命周期。
從《易經》中的兌卦和艮卦可以看出,它們所代表的數字是7和8,八卦中7是少女,8是少男,而人的生命周期大多與7和8兩個數字息息相關,尤其是有兩個年齡段是需要重視的: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
這裡是特意提出七十三與八十四,也是老一輩人常說的。
當然,這兩個年齡段倒不是統計出來的,而是分別根據了孔子、孟子的年齡設置的,也不能說是絕對準確,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其實正常來說,女性的壽命要更長一些,男性往往在中年以後,身體素質就會大幅度下滑,這個階段各類疾病就會不斷產生。
很多人認為人的壽命極限是在120歲左右,起碼活到60歲,生命就已經過了一半了,此時身體肯定是走下坡路。
《易經》中這兩個年齡段,就是對生命的一次大考驗。73歲的周期是7到84歲,8的周期是8到73歲。
在身體素質下滑的階段,還能撐住一個周期,表明自己的身體還是很不錯的,在七十三或者八十四歲的時候,注意自己的身體的變化,撐過這個2個年齡段,就有希望繼續撐住下一個周期。
而這兩個階段,也是人們很容易衝刺失敗的時期,身體處在相當脆弱的階段,如果不好好注意,確實是可能有問題的。
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不得不說,《易經》作為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更是被稱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才有如此多的人都喜歡研究裡面的東西。
不知大家是否發現,古代歷史上都有一個規律,但凡是那些集大成者,都曾研究過《周易》,如劉伯溫、袁天罡等,他們探索出生命的周期與奧秘,在有限的時間做對自己有意義的事,讓人生不留遺憾。
孔子曾說「讀懂了《周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
就連諾貝爾物理學獎李政道也坦言,研究科學一定要讀的三個經,一是《易經》、二是《墨經》、三是《山海經》。
甚至有西方學者稱《易經》是「一部奇妙的未來學著作」,但是我們又應該怎麼去解讀古老而又神秘的《易經》?
《易經》共64卦,對應了64個人生決策心法,其中包括婚姻、教育以及工作等各個方面的發展規律。
有人說「無論你從事的是什麼工作,面臨不同的困境時,都可以在易經裡面找到破解之法」,它會告訴你怎樣的抉擇才是最正確的。
有人說,《易經》如此深奧,我們學他幹什麼?這也算問到點子上,其實我們學易經,主要就是改變固有的思維,讓自己掌握自然的發展規律,洞悉萬事萬物,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從而讓自己的生活更加美滿。
雖說「讀萬卷書不如讀真經一部」,但是以前的《易經》確實很難看懂,畢竟沒有文言文功底。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讓廣大《易經》愛好者能夠深入了解,現如今推出一本《圖解易經》,還原了最真實的易經,裡面除了文言文,全部由白話文注釋。
有粉絲私信我,以前難以理解的,現在讀一次就能讀懂,真的不可思議。
確實,這本《易經》無論是字體、紙張還是顏色,都非常明朗,讀者一眼看上去很舒服,尤其是裡面的配圖,有的對照圖解,一下豁然開朗。
《易經》作為老少皆宜的古文化書籍,是諸多學者夢寐以求的。
下面是購買連結:書不貴,一次讀懂中華文化的群經之首,讓成功多一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