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劇,上頭的代名詞。
「一口氣追完《出逃明星愛上我》,除了爽還是爽!男主實力護妻、女主可可愛愛,劇情發展不拖泥帶水,完美!已經自動代入是我和我的小偶像在談戀愛了!」作為快手獨播的高甜短劇,《出逃明星愛上我》讓不少追星族直呼觀感絕佳。
如今,每天有無數網癮少女都在用快手追劇,雖然她們有人喜歡甜甜的戀愛劇,有人喜歡緊張刺激的懸疑劇,有人忠愛生活流的家庭劇,但相同的是,她們都在為短劇而上頭。
經過兩年時間的發展後,短劇的魔力已經不再局限於「短平快」,從快手小劇場來看,當下短劇的類型已經愈發多元,同時內容也更為雅俗共賞。
2019年時,快手尚是剛剛踏入短劇賽道的新玩家,2020年,它已經成為了短劇領域的「頭號玩家」,不僅孵化出了御兒古風、孟婆十九、魔女月野等高人氣演員,也推出了《出逃明星愛上我》《一胎二寶》《河神的新娘》等精品短劇IP。
短劇生態迅速建成的背後,是作為先行者的快手過去一年在短劇商業化、產業化上的持續探索。從推出短劇分帳政策到發布快手星芒計劃,從合作開心麻花到聯手網文平臺米讀,快手正在為平臺的短劇探索一條可持續的發展之路。
短劇「王國」
女醫學生一夜之間魂穿陌生時空,竟是身懷六甲已近臨盆,面對爹不疼後娘不愛的原生家庭、沒有感情基礎的婚姻,以及未解的懷孕之謎,女主如何周旋,是快手古風短劇《一胎二寶》的最大看點。《一胎二寶》第一季時長雖僅半小時左右,但劇情卻全程高能反轉,男女主如何在朝堂鬥爭與不幸命運間撥開迷霧,成為了觀眾一口氣追劇的動力。
「求你們拍成電視劇吧,這個太短了不夠看」、「要是小說都能拍成這樣,我就不會棄了」。令人上頭的不僅是《一胎二寶》,快手上,每天有幾千萬人在追短劇,像《一胎二寶》這種播放量達數億、數十億的短劇,在快手小劇場屢見不鮮。
《2020快手短劇生態報告》顯示,快手小劇場收錄短劇超20000部,其中播放量破億的短劇超2500部。短劇如此令人著迷,不僅在於它的「短」更契合碎片化時代觀眾的內容消費需求,也源於其如今的類型愈發多元化、內容愈發深度化,早已不再局限於「搞笑」、「消遣」等單一標籤。
從古風到都市、從校園到家庭、從高甜到懸疑,快手幾乎囊括了市場上所有熱門及潛力短劇題材。觀眾可以在大腦洞作品《奇妙博物館》中代入自己的奇思妙想,可以在校園故事《毛小旭的觸電人生》中重溫自己的青蔥時代,也能在家庭故事《女人的復仇》裡審視生活與人生,能在《壹號客車》《龍二正能量》裡收穫前行的力量。
快手短劇內容生態的成熟,源於創作者矩陣的多元。《2020快手短劇生態報告》顯示,快手小劇場涵蓋了從90後、00後到60後、70後的全齡段作者,各年齡段作者偏愛的題材各不相同,如00後更愛戀愛、逆襲題材;90後更愛古風、懸疑、魔幻題材;80後更愛家庭、鄉村、美食題材;60後和70後則更愛生活、搞笑題材。
全年齡段作者矩陣的建立,是快手小劇場能「一網打盡」從00後到60後全量用戶的關鍵,因為無論是年輕觀眾喜歡的閨蜜情、兄弟情、甜蜜戀愛,還是中年觀眾更忠愛的正能量故事、家長裡短,都有創作者在源源不斷產出相關內容。讓每個觀眾都能找到對口味的劇集,成為了快手小劇場最大的「底氣」。
此外,短劇之風在快手愈刮愈猛,也源於如今快手短劇的專業化程度在不斷提升。今年,快手聯合國內頭部喜劇廠牌開心麻花推出了短劇《今日菜單之真想在一起》,講述一對歡喜冤家之間的愛情故事。該劇如今播放量已達6660.6萬,不少觀眾感慨:「導演、演員都很絕」、「故事質量好高呀」、「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精品中的戰鬥機」。
短劇這個新品類剛發展起來時,確實經歷了一段野蠻生長期,畢竟投身短劇創作的平臺、作者、MCN機構、影視公司等皆是摸索著前行。但如今,不僅如御兒古風、孟婆十九、魔女月野等頭部作者的創作技巧更為純熟,快手也加速了和開心麻花等專業廠牌的合作,這都為小劇場的觀眾帶來了更高質的內容供應。
成為頭號玩家
早在2019年前後,短劇就和互動視頻同被業內看好為新風口,從過去一年快手小劇場內容生態發展來看,短劇這片藍海的潛力空間遠比市場預期要高。
過去一兩年內,陸續下注短劇賽道的不止是快手,還有優愛騰、微視等平臺,今年年初優酷便發布了短劇短綜招募令,市場的競爭逐漸趨於白熱化。在眾多入局平臺中,快手「搶灘登陸」,早在2019年8月便於站內開闢了快手小劇場入口,為短劇開設專區的同時,快手在過去一年內投入了大規模流量和資源,來為短劇的商業化發展破壁。
短劇近一兩年雖呈向榮之勢,但此前退場的作者和MCN機構不在少數,究其原因,還是在於招商難、獲取流量難,多數劇情號都很難賺到錢。
洞察到這一痛點後,快手加大了在短劇版權採購上的力度,並在業內首推「短劇分帳政策」,通過流量分帳,快手按照千次有效播放單價為短劇計費,如《一胎二寶》這種S級劇集千次單價可以達到20元。此外,對於參與出品的短劇,快手選擇和製作方聯合招商,其與開心麻花聯合打造的《今日菜單之真想在一起》便是代表案例,它首次打包「品牌劇場」的合作模式,為獨家冠名的蒙牛臻享量身定製了專屬劇情。
除了「分帳+採買」,「流量+宣發」也是快手過去一年扶持短劇發展的重要戰略。通過百億級別的流量投入,以及「人在江湖漂,講義氣才交」、「好奇妙!看擺渡人化解難題」、「爺青回!校園奇趣鬥法」等專題的開設,快手小劇場保證了各類短劇的觀眾觸達範圍和效率,同時也保障了優質內容的曝光度。
近日,快手又發布了全新的快手星芒計劃。該計劃提出,在原有分帳基礎上播放達標後,製作方每月將獲得額外的10萬至20萬元不等的現金激勵,優質作品還可獲得快手補貼;達人和官方聯合出品的短劇可以進入官方合作IP庫中進行IP選擇;在達人定製、達人聯創、激勵成長三大扶持模式中,符合條件的短劇皆可以獲得開通付費觀看、收益分帳、聯合招商、植入分成等權益。
相比於原有的分帳政策,快手星芒計劃對短劇的扶持力度可以用飆升來形容。首先,平臺投入真金白銀,以現金激勵和補貼為短劇拓展營收空間,這意味著只要內容足夠優質,作者、製作方的營收上限便越高。其次,優質作品可以獲得快手補貼,代表快手未來將與更多製作方站在一起,來為他們分攤成本,並從製作、招商、引流等各個環節為他們提供平臺助力。
如今在快手上,短劇不僅可以通過分帳、廣告招商等回本,還可以通過付費觀看和直播帶貨等多元途徑創收,如快手上「古風第一美人」御兒古風藉助短劇持續吸粉後,如今帶貨直播單次觀看總人數和總成交量都已突破百萬。
無論是長劇、短劇,內容行業都是難以長期「用愛發電」的,深諳這一點的快手,在短短兩年時間內不斷為短劇開發多元化「掘金」之路,這不僅推動了平臺短劇的精品化發展,也為自身吸引了大量短劇賽道的優質內容製作方。如神狼文化、古麥嘉禾、星拓傳媒、丁丁文化、麥芽傳媒等短劇賽道的頭部MCN,如今都已與快手形成了長期合作。
講「產業故事」
快手小劇場上線之初,頻道上的作品僅數十部,但兩年時間不到,其收錄短劇便超過20000部,增長率接近600%。由此可見,2021年短劇的發展勢必更如火如荼。
這一方面是由短劇的內容形式決定的。網際網路內容消費的碎片化趨勢是不可逆的,對於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當代人而言,動輒單集時長四五十分鐘、總集數五六十集的長劇已經很難追完,因此,二倍速播放、棄劇等現象才會頻繁出現。
但「泡麵番」短劇則不同,它是為碎片化時代量身打造的,單集二三分鐘,讓短劇可以全面滲透到年輕人的生活場景中去,這也是平臺、創作者、MCN機構、影視公司等看好短劇的主因。如今,網絡上不乏「如何寫好短劇劇本」、「如何拍一部優質短劇」等探討,可見還有更多創作者正在準備進入短劇領域。
短劇的「光明未來」,一方面起源於時代發展的大背景,另一方面則得益於快手等平臺推動下,行業自身的高速發展。不難發現,如今短劇正在走向IP化和品牌化,同時短劇平臺與文娛行業的合作也在持續加深,這都釋放了一個信號:短劇的產業化探索已經愈發深入了,此外,在專業化、精品化、商業化趨勢下,短劇正在進入良性的可持續發展階段。
如今,快手平臺上已經形成品牌優勢的短劇不在少數,如御兒的古風系列、瑪慄小酥的霸道總裁系列,以及《孟婆十九》《奇妙博物館》《不思異》等短劇都已打出了IP知名度,其中單元劇《孟婆十九》已經連載了上百集。在短劇內容生產從UGC走向PUGC後,未來如《孟婆十九》《不思異》等持續沉澱IP品牌效應的短劇還將持續增多。
短劇精品化階段,網絡文學平臺的入局將加速短劇的品牌化和IP化發展。今年9月,快手與網文平臺米讀達成了合作,推廣短劇IP開發新模式,目前,快手上由米讀平臺原創小說改編的短劇已達22部,如《少夫人又作妖了》《閃婚萌妻》《神醫狂妃》《宋小姐每天都在鬧離婚》等皆是,其中多部播放量已經破億。
網文作品本就是自帶IP效應的,《少夫人又作妖了》的評論區裡,就有不少觀眾表示「看過原文」、「是從米讀過來的」。由此可見,這些由網文IP改編的短劇具有更高的出圈效率和用戶粘性,如果內容足夠優質,也更容易沉澱品牌度。
快手與米讀的合作,作用的不僅是短劇的品牌化和IP化,為內容製作方提供IP儲備,從整個短劇產業的發展來看,它也將有力推動短劇生產模式的產業化發展。可以預見,未來快手將成為打通短劇全產業鏈的關鍵所在,即上遊連接IP擁有方,下遊連接製作方和創作者,在這其中,快手將以渠道方、參投方等多元身份形成一個中間連接點,更好地助力短劇內容生產和出圈。
短劇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後,哪個平臺能率先完成從草根型內容主導到專業型內容主導,在商業模式上建立生態壁壘,便能在整個賽道搶佔先機。從目前短劇市場的發展和各家平臺生態來看,快手已經具備成為短劇下半場「領先者」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