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十巴仙
七夕節來了,牛郎織女又能在鵲橋見面了。天上的皇帝或皇后一道命令下來,誰敢違拗?牛郎織女要不照做,估計連剩下的一天見面機會都會被剝奪。既然如此,兩人在被掣肘之下還能怎樣增加見面機會和時間呢?
一、殺雞吃雞
「七夕宰雞」成為很多地方的一種傳統風俗。原來這是為了讓公雞不能報曉,使王母娘娘察覺不到兩人的相處時間已滿,而不能去分開他們。其實大家殺的、吃的是各種雞,未必是報曉的公雞,不過都是意思一下。
Δ 吃肯德基算不算(笑)
即便王母事後發現有人搞鬼,根據「法不責眾」的道理,她不太會懲罰這麼多殺雞、吃雞的人類。由於事情不是牛郎織女策劃的,王母應該不會剝奪他們原本的見面時間。
二、等閏七月
如果一年之中有閏七月,就會有兩個七月初七。農曆曆法上確有閏七月,且兩個七月的初七日都被承認是七夕節,合起來喚作「雙七夕」。
玉帝王母言必諾,既然曾說過允許牛郎織女在七月初七見面,就不會阻止牛郎和織女在有「雙七夕」的年份「合法」地多見一次面。不過,38年一遇的閏七月實在聊勝於無,人一生能有幾個38年?當代的上一次「重七夕」的年份是2006年,等到2044年都華發叢生了。根據「天上一天、地下一年」的理論,天上的織女是不是比人間的牛郎等起來容易多了?
Δ 2006年的雙七夕,第二個沒寫出來
三、申訴誤傳
牛郎織女七月初七才能見面,這個日子的確定也來自於不同故事版本。大家相對陌生的版本是天帝命令烏鴉去告訴牛郎織女只能七天見面一次,而烏鴉傳錯了話,說成每年七月七日見一次面。
Δ 真是烏鴉嘴,連傳旨都傳不好
牛郎織女要知道烏鴉有誤傳,就可以尋求途徑去天帝那裡申訴。要是天帝真承認當初下旨七天見一次,通常會願意糾正過來,說不定還會給補上牛郎織女過去少見的日子呢。烏鴉誤傳也只是一個說法,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牛郎織女大可試著申訴,萬一成功了呢。
四、穿越告知
就在「烏鴉傳旨」的故事版本中,天帝起初算是撮合牛郎織女結婚的人,是看到兩人婚後貪圖享樂、荒廢勞動才怒而分開兩人。千金難買早知道,如果有人能穿越到事發之前,告訴牛郎織女不要墮落,就不會引起天帝不爽而拆散他們。
Δ 月光寶盒
用時光機、月光寶盒或特殊天象都能穿越,只可惜這只是科幻小說、影視中的橋段,目前現實中沒有這個科技。
五、乘坐飛船
劉德華的歌曲《牧笛》MV末尾讓牛郎和織女穿上太空衣,登上飛船,跨越銀河見面,這不失為一種理想的方法和願望。
Δ MV末尾牛郎織女是穿著太空服的
如果喜鵲心有餘而力不足,一年憋一次來搭橋已經花光了一年蓄積的力氣,那用飛船就不必等一年,有能源就可成行。
如果喜鵲有餘力,但礙於天條不敢在平日裡搭橋,那飛船代替一下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因為玉帝王母眼中能讓牛郎織女會面的唯一途徑就是鵲橋,哪能想到飛船呢。
飛船行駛要是夠低調,甚至做到隱形,加上玉帝王母的掉以輕心,牛郎織女偷偷多見面簡直天衣無縫。
只可惜,牛郎星與織女星之間距離有16.4光年。雙方都用宇宙飛船相向而跑,也要幾十萬年才能相遇。如果認為牛郎星、織女星只用於紀念兩人而命名,並非其駐地,那兩人就未必相隔那麼遠。
六、活久見
不同故事版本中,一會兒天帝,一會兒玉帝王母,這兩者可不是一回事。棒打鴛鴦的人在同朝帝後之間有誤傳還過得去,但這些故事版本卻是跨朝代皇室的混亂。請注意,天帝天后可不是玉帝王母的別稱,而是他們的前任,這說明天上的皇帝也會換屆。
Δ 玉帝和王母娘娘可不是天上第一批話事人
如果牛郎織女是天帝那一朝的,那麼換屆後玉帝可能大赦天下,會讓牛郎織女跨越銀河而永遠在一起。即便沒有大赦,玉帝也未必吃天帝那一套,不會執著於繼續分開牛郎織女。
如果牛郎織女是玉帝時代的,也沒問題。儘管玉帝王母一直在位,也不排除久而久之會回心轉意,只要等得起、或是朝中有人幫說話。
牛郎織女要見面是沒技術難度的(有鵲橋),只是囿於政策阻攔。只要政策一變好,兩人重逢就是分分鐘的事。
牛郎織女要相信「活久見」,活得久就能見到換屆或改政策。織女是仙女,沒長生不老也會長命幾萬歲,只可惜牛郎凡胎肉體,如何能受得住歲月的摧殘?如果牛郎是牽牛星下凡,那即便他的人間體死了,天上的身份卻可以長生,能和織女一起等到轉機。
結 語
在神話傳說上衍生以上設想,並不能算荒誕。能否實行先不計較,起碼這體現出希望牛郎織女能多在一起的美好願望。在這七夕佳節,與其替牛郎織女考慮非七夕節怎麼排遣寂寞,倒不如想想如何增加他們的見面機會和時間。「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一般人很難懂牛郎織女心目中多見一秒、多見一面的寶貴,因此即便爭取到少許也值得欣慰。
這個話題在七夕節最應景,卻在非七夕日裡更有價值。七夕節已讓你見面,不必去算計,只有非七夕節的分開日子裡才有潛力挖掘見面機會和時間。
出點子這種事最好集思廣益,本文的設想只是作者單槍匹馬、絞盡腦汁才想出來的。若有群策湧入,相信牛郎和織女的「解禁」為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