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計算機專業,身邊同行沒一個讓孩子在三年級前學編程

2021-01-09 澎湃新聞

前陣子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在2020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上,一群幼兒園的小朋友走上了領獎臺。

機器人教育如火如荼,各種線上編程的廣告隨處可見。但是幼兒園就開始學編程打比賽真的能讓孩子真正理解編程嗎?知乎一位網友,自己是計算專業畢業的,結合自己學習編程的經歷,聊了聊自家小孩是怎麼學編程…

順便文末說說你怎麼看,你會讓孩子幼兒園就開始學編程嗎?

文 | 小尾巴狼 來源 | 知乎

我和我老公都是計算機專業的,我們的孩子編程是肯定要學的(同樣是特長,一臺鋼琴好幾萬,一臺電腦才多少錢,老師還是免費的),但不會在幼兒園階段學。不止我們家是這樣打算的,據我觀察了解,我們身邊的大學同學,沒有一個是在孩子三年級以前就讓孩子學編程的。

1

我自己學編程的經歷

我們大一剛進校,就開了一門C++程序設計的課,老師一上來只簡單介紹了一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然後就開始教怎麼編程。

一學期下來,這門課我是聽得雲裡霧裡,但老師講的那些語法指令、各種排序方法、什麼迭代遞歸遍歷等等我還是都記住了,期末考試還考了90分。然而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對編程依然是一竅不通,只能機械地做題,放到生活中完全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為了自學,我在網上找了麻省理工學院的編程公開課來看。課程一開始人家的老師就表示:我們這門課的主旨是在培養編程思維,程式語言只是幫助我們形成這種思維的工具。

這句話讓我瞬間知道了自己的問題之所在,也是現在很多少兒編程教育的癥結:本末倒置。

編程本質上一種解決問題的手段,程式語言只是工具。要解決問題,最重要的是你要先有一個解決問題的思路,然後在通過手裡的工具去實現。而我們在學習過程中,關注更多的反而是如何使用工具。

2

知識儲備、思維訓練,

遠比一上來就學編程重要

現在很多機構宣傳的都是:編程有助於培養邏輯思維。然而事實卻是,孩子的邏輯思維要達到一定的水平,才能真正懂得怎麼去編程。

對於大多數5、6歲的孩子來說,邏輯思維還處於啟蒙階段,因為…所以、雖然…但是、不但…而且、與其…不如、要麼…要麼、不是…就是、如果…那麼、只有…才、無論…都、即使…也,這些邏輯至少搞清楚了,才談得上把這些邏輯關係轉換成程序語言吧。

那麼能不能通過學習編程去形成或是提高各種思維能力呢?當然能。

我們班當時就有幾個貧困地區來的同學,上大學前連電腦都沒摸過。同樣的老師教,我只會照著書編程,人家就可以從大段大段的代碼中悟出理論,從而形成自己的編程思維。但幼兒園的孩子有這個本事嗎?

或許你見過這種傳統玩具,九連環。

這個玩具看似複雜,但只要是懂編程的人,一上手就能馬上反應過來:它的核心就是編程中最經典、最基礎的算法之一——遞歸算法。

你讓那些學過所謂編程的幼兒園小朋友來玩九連環,他們能不能通過玩九連環這個實際操作,上升到理論層面,悟出「這原來是個遞歸算法」,我深表懷疑。

就算直接告訴他們用遞歸的方法來解九連環,我覺得他們都不一定能理解。還有這種類似的通過預設程序來操控機器人繞過障礙的玩具,經常看到小孩在玩,價格還不菲。

(類似於這樣)

這種遊戲你一眼就能看到障礙物在哪裡,要怎麼避開,提前設計好路線。如果你用個盒子把所有路線罩住,讓孩子再來編個程,讓機器人盲走試試。

面對這樣一個全新的任務,能不能想到把這個任務拆解成一個個的小問題(中途遇到障礙怎麼解決、走到三岔路口怎麼選擇、走錯路了怎麼辦……),然後再逐一解決每一個小問題。這種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我覺得也超出了普通幼兒園孩子的能力。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想表達的中心思想就是:對幼兒園階段的孩子來說,基礎知識的儲備、思維層面上的訓練,比一上來就學習各種編程規則更加重要。

3

如何為孩子的編程做準備

我們身邊那些大學同學,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雖然不太緊張編程,但普遍非常緊張孩子的數學和英語,這兩門功課才是編程的基礎。

程序設計語言可以等孩子高年級了,找個暑假集中培訓一下,但數學和英語的基礎必須從小打牢。數學不用說了,是整個計算機這門學科的基礎,計算機學到頭其實就是在學數學,我老公讀博的時候基本上就是揪著傅立葉變換、黎曼數學、泰勒方程做文章。

還有英語,主流的編程環境都是英文的,我身邊很多程式設計師同學都非常排斥中文版scratch,覺得這是在影響孩子編程的語感(是的,程序設計語言也是要講語感的)。

除此之外,還有編程思維的訓練。

如果爸爸媽媽們有讓孩子學習編程的打算,自己在這方面又比較小白,個人建議還是要適當學習了解一下,因為思維這個東西主要還是靠潛移默化的影響,只有你了解了這種思維的精髓,才能更好地去影響孩子。

推薦一本我自己看過覺得不錯、準備今後介紹給孩子看的書。

這本書算是一本編程科普書,著重講思維,又融合了一些計算機原理、數據結構方面的知識,整本書的編排還是很有邏輯的,而且淺顯易懂、字大圖多,很輕鬆就翻完了。

(《寫給所有人的編程思維》,吉姆·克裡斯蒂安 著)

我女兒現在5歲半,生活中我倆很喜歡玩桌遊,玩桌遊就是一種非常好的培養孩子編程思維的方式。桌遊的遊戲規則無非就是隨機、判斷、循環、計算等等,一步一步地組合起來,相當在孩子腦海中畫了一張程序流程圖。

以飛行棋為例:

飛行棋的規則就是:第一回合每人扔三次,點數必須要扔到6才能起飛。起飛以後,點數扔到幾就走幾步。

而這個規則用編程思維拆分出來就是。

1. 玩家1扔骰子,生成一個隨機數。(孩子扔骰子,扔到一個3)

2. 判斷扔到的數是否等於6。(不等於)

3. 再循環一次。(孩子繼續扔,扔到6)。

4. 判斷扔到的數是否等於6。(等於)

5. 玩家1的棋子起飛。循環結束,進入下一條指令。

6. 隨機數生成。(孩子扔骰子,扔到5)

7. 起飛的棋子前進5步。

8. 玩家1的回合結束,返回大循環。

9. 玩家2開始扔骰子。

……

整個過程,孩子邊玩我邊說,她的每一個動作我都幫她轉換成一個可執行的指令,我覺得比直接學習編程對孩子更有意義。

除此之外,編程的本質是解決問題,所以父母在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可以把自己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如何想的、如何做的,用孩子能懂的語言,條理清晰地展示給孩子。

比如前幾天,我和老公帶女兒坐BRT。上車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BRT司機是怎麼做到每次進站,都能正好把車門對準屏蔽門的?

(類似於這樣)

女兒表示想不出來答案。於是我開始跟她爸討論。

我說:會不會有個類似倒車雷達的東西,快接近站臺的時候顯示一種顏色,比如黃色,司機看到後開始踩剎車減速。然後越來越近,當顯示的顏色變成比如綠色的時候,司機就把剎車踩死,讓車剛好停在綠色區域內,車門就正好對準屏蔽門了。

女兒聽了連連點頭,表示我說得對。

老公說:要驗證這個想法,進站的時候直接看司機的儀錶盤就知道了。如果有提示,肯定會顯示在儀錶盤上。

於是女兒擠到前面去觀察了半天,最後遺憾地告訴我們:司機的儀錶盤上並沒有看到類似倒車雷達那種能變顏色的提示。

我的猜想宣告失敗,老公說:我猜會不會像停車劃線那樣,站臺上有什麼標線,提示司機要把車停到標線上。

下車後,女兒在站臺上跑來跑去,發現地上確實畫了一些奇怪的線。

第二天,我專門帶她去車站驗證爸爸的猜想。我們連續觀察了5輛BRT,發現確實司機每次都會把車頭停在標線的位置,這樣車門就正好對準屏蔽門。

我女兒對這個發現非常興奮,然後馬上進行了類推:地鐵進站是不是也採用的這種方式?我們哪天再去地鐵站看看?

這種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分析、再去驗證假設的過程,既是一種很好的親子互動,也是在教孩子遇到問題時,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

最後有幾個共性問題想再說明一下。

首先是關於「小學三年級以前不學編程」的疑問。

這其實並不是什麼規則或是建議,只是我身邊某個特定圈子裡的現象而已,有的是覺得孩子1、2年級功課更重要、有的是想越過scratch直接上c++或者python……孩子的成長有快有慢、能力有高有低,並沒有什麼一刀切的規則。

其次,雖然幼兒園孩子學編程性價比不高,但養育孩子也不是事事都講性價比的。在經濟和時間都寬裕的情況下,如果孩子就是對編程對機器人很感興趣,或是從編程裡面能獲得樂趣,學學也無妨。

如果學,家長可以幫孩子加強基礎方面的訓練,讓孩子能夠更快更好地領悟到編程的本質。

如果不學,也完全沒有必要焦慮。磨刀不誤砍柴工,現在小學數學的難度已經很大了,能把課堂上的知識點吃透,就是最好的邏輯訓練,就是為編程打下的最堅實的基礎。

最後是關於為什麼要學編程的疑問。

如果把特長的培養作為一項教育投資,我個人認為編程屬於低投入低風險型的。相比藝體類的特長,學習編程所需的費用和精力,普通家庭一般都能承受、學習的過程和孩子本身的課業兼容性也更大。

學習的結果,好的可以通過競賽直通清北,一般的可以作為選擇計算機專業、進入IT行業的鋪墊,再不濟也能多一項工作、生活中經常能用到的專業技能。

原標題:《我是計算機專業的, 身邊同行沒有一個是在三年級前讓孩子學編程的…》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北大青鳥計算機編程培訓學校哪家更好?
    北大青鳥計算機編程培訓學校哪家更好?如今網際網路+時代的浪潮不斷湧動,還有國 家職業教育的扶持,所以來北大青鳥佳音IT學院學IT的人也越來越多,其實學IT是不看學歷的,因為IT技術分為很多不同的專業,不管學哪個專業都有對口的就業崗位,而且it行業前景好、有發展,崗位發展的持續性、穩定性強,是一個可以長期發展的行業。計算機編程培訓學校哪家好?
  • 心理學學什麼?全國專業排名前三的大學看過來,都是A+學科
    它有非常多的理論基礎、實驗基礎,並且如果想要成為心理學專業人才,需要長期的訓練和實踐。 在我國,開設心理學專業的學校不少。但要說到頂尖的心理學專業,可以參考學科評估,下面三所大學的心理學專業評估都是A+。
  • 文言文不能編程乎?一名被編程耽誤的古文高手:我可以
    甚至一個非計算機專業的文科生也能看懂簡單的HTML、CSS、Python等。但無論語言怎麼進化,總是逃不開英語的範圍。不論是機器學習寵兒Python、「世界最好的程式語言」PHP、業界通用語言Java等等,都是英文寫的。但既然程式語言叫「語言」,憑什麼非得用英文呢?此前已經有中文的程式語言問世了。
  • 編程課程出現在中小學後2004年-2013年出生的孩子影響有多大?
    我們不由想到如果有人問,除了語數外,孩子真的很枯燥了!我最應該給孩子報什麼興趣班?時代所需一定是編程。在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新課標中,編程和計算思維已經成為必修內容。在浙江省,信息技術科目(含編程)更是納入高考科目之一。
  • 計算思維≠編程,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計算思維?
    很多人會把計算思維和編程混在一起。計算思維是人大腦的一種思維方式,編程則是人輸入計算機的一種語言運算方式。編程是實現計算思維的具體的語言和數據的運算方式。先有了計算思維,再運用計算機可以理解的語言和能計算的公式,編程為詳細的步驟,讓計算機進行處理要實現的目標。把實現的流程和步驟,通過計算機語言表達出來,輸入計算機系統,讓計算機可以自動運算出結果,這個過程就是編程。也就是編程是實現計算思維的一種方式。
  • 濟南機器人編程_山東機器人編程_機器人編程
    柱狀圖:柱狀圖(bar chart),是一種以長方形的長度為變量的表達圖形的統計報告圖,由一系列高度不等的縱向條紋表示數據分布的情況,用來比較兩個或以上的價值(不同時間或者不同條件),只有一個變量,通常利用於較小的數據集分析。柱狀圖亦可橫向排列,或用多維方式表達。
  • 少兒編程是剛需嗎?資深碼農透露實情,家長們別再天真了
    當然了,大家對大廠員工——程式設計師的印象,一般都是——高薪:大概總結一下,家長們想讓孩子學編程,目的主要有三個:以成為程式設計師、拿高薪為目標,從小啟蒙,打好基礎;培養孩子數學、邏輯思維,增加學習興趣;想通過競賽得到名校入場券。
  • 緊急通知:株洲身份證是2008-2016年出生的孩子注意了,家長再忙也要...
    可是,市面上的編程廣告鋪天蓋地,家長呢,為了給孩子選個靠譜的機構,就更困惑了。學編程到底有什麼用?我家孩子到底適不適合學?學編程的費用貴嗎,具體是學什麼……  今天我專門梳理了這些問題,幫家長們解決關於編程的一系列疑問。  學編程到底有什麼用?
  • 教孩子寫遊戲:3D遊戲編程的必備數學知識,理解三維空間向量
    有的人問:這個這麼難,我們可不可以不學?我的答案是這樣的:如果你是有心要學習本課程,那麼這個是必須要學習的,是沒有道理可講的,是想破了腦袋也要學明白的。那麼,不學可不可以寫出3D遊戲來呢?其實是可以的。市面上有太多的3D遊戲引擎了,這些3D引擎把遊戲編程中比較複雜的工作都幫我們做了,只是把一些比較簡單的工作留給了我們。
  • 在成都初中畢業讀成都計算機專業的優勢-專業課程有哪些
    既然真心想學,但是不知道計算機的前景怎麼樣,也就是不知道計算機專業學出來好找工作不,還有就是計算機專業畢業後的起步薪資等。現在的社會發展狀況是離不開計算機的,社會的企業也都需要懂得計算機的專業人才,所以學計算是百利而無一害,或者你學完計算機想學其他的東西也是可以的,再有計算機專知識的前提下,學什麼都會很快,現在的大多技術也都跟計算機有關,計算機專業也好找工作。 計算機專業優勢:
  • 三年級孩子的作文:有一種幸福,是我有一個愛打扮的媽媽
    幼兒園裡各種表演晚會接踵而至,老師通常會交代家長們:要給孩子化個淡妝,孩子可是得上臺表演的。作為一名「追崇自然」,信奉「小孩子沒必要化妝」理念的媽媽,在一次孩子舞蹈表演中,我堅定地讓孩子素顏上臺。上臺之前,我自詡「我家孩子皮膚本來就白,不化妝也美。」
  • 科學節走迷宮 網易卡搭編程教你玩轉少兒編程
    網易卡搭編程入駐菠蘿科學節,通過迷宮遊戲將少兒編程引入線下體驗玩法,讓孩子們腦洞大開,在積木和迷宮的趣味探索中找尋程式語言的奧秘。現場還有專業指導老師講解編程,深入淺出的課程內容讓孩子們直呼「好玩」!另外還有專業的編程指導教師為小朋友們講解程式語言,幫助同學們更快通關。  這款「走出迷宮」的遊戲十分簡單,現場需要兩組隊伍進行PK,每組2人,分別擔任指揮家、工程師,最先走出迷宮的隊伍獲勝。指揮家負責找到迷宮出口的路線,運用Scratch語言發布指令。工程師根據指揮家的口令,在積木牆上粘貼編程積木塊,在迷宮地圖上按照編程積木順序走到迷宮中心處。
  • 閣下可知文言編程之精妙?
    「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漢字的出現,誕生了世界上一個偉大的文明。而程式語言的出現,讓人類和計算機產生了真正的聯繫,推動了現代文明的發展。那麼,將古代漢語和程式語言結合又會產生怎樣的火花?當時怎麼能夠預料到,幾百代人之後計算機的巧妙呢!計算機比魯班的木鳶更加精巧,比諸葛亮的木牛流馬更好。此外,程式語言數量眾多,如同《天官書》記錄的星宿一般多,又比《山海經》中記錄的飛禽走獸還要奇特。Go、Rust、Ruby、Fishshell因速度而出名。Python、Php、Perl和 JavaScript則各有獨特之處。我這才理解到,為什麼鬼會夜哭,天上會下粟雨。
  • 少兒創意學編程(Scratch基礎篇):第2課——太空迷航
    《少兒創意學編程(Scratch基礎篇)》,參考了英國公益組織發起的「code club(代碼俱樂部)」——少兒免費學編程活動。願為中國的少兒創意編程教育盡微薄之力,對國內的家長、信息教師和相關教育機構有所幫助,共同促進軟體素質教育的發展。本課程以Scratch軟體為教育工具。Scratch是一種圖形化程式語言,由麻省理工學院開發。
  • 預測職業冷暖測評專業取向 高考有幾成勝算?
    李果特別喜歡文科,在高中分科時,按照家長的意願選擇了理科,本來在高考時可以選擇文理兼收的專業,進入一個文科專業,但是他的家長讓他選擇了一個熱門專業計算機,儘管他的成績優異,順利考上了大學,但四年下來,他基本上沒學到什麼,畢業後仍然是改了行。
  • 孩子拼音還沒學識字會有困難嗎
    和舊版教材相比,「不學拼音先識字」是新版教材最大的變化。  面對這樣的變化,不少家長一臉問號:不學拼音,老師是咋教孩子識字的?孩子的閱讀能力會受影響嗎?如果你也有類似擔心,就隨記者去上一堂一年級語文課吧!  家長擔憂:不學拼音識字量會不會受影響  「開學已快一個月,我家二寶還沒開始學拼音,是不是不學拼音了?」
  • 孩子學了5年小提琴,讓我重新改變了對興趣班的看法
    從始至終孩子也沒看出孩子對西洋棋的熱愛。 不學的原因也很簡單,孩子太小了。層次都不一樣,整個一班大小都有,年級差距太大索性就不學了,真的就是錢花了,東西沒怎麼學到。比如拿到前幾名,否則那就是沒用,浪費錢。 後來也嘗試過很多,鋼琴、跳舞等等,但最後還是小提琴堅持下來了,這也是我當初沒有想到的。其實學小提琴也是孩子自己選的,雖然有時候因為考試斷斷續續,但是孩子還是選擇去堅持,現在也有了一定的水準。
  • 當年選專業時腦子進的水,如今都變成了表情包
    有人說,高考是人生的第一道分水嶺,選專業可能相當於第二道。因為只要專業選得好,年年期末像高考。沒辦法,現在的年輕人最擅長的就是自黑,跟人聊起自己的專業總有吐不完的槽,千言萬語都匯成一句——「千萬別學我這個專業。」可幹說沒用呀,每年還是有那麼多學弟學妹跳進火坑(誤),令人惋惜。
  • 淺談網際網路計算機算命的利與弊
    到了二十世紀末,計算機得到運用後,利用萬年曆編程,很容易就能排出一個完整的八字命盤,一切計算交給程序,準確高效;現在,任何一個普通人,利用網頁或手機app都能輕鬆排出自己的八字命盤,這也給一部分有興趣的學習者降低了門檻;真要手工排盤,現在的命理師們估計沒有多少人還知道怎麼操作,甚至排大運的原理都不怎麼記得了!
  • 「等孩子上了三年級,全職媽媽就多了」班主任說出的理由,很真實
    其實這是因為一二年級的學習內容相對簡單,有些孩子在幼兒園就已學過,有些孩子一些甚至光靠「吃老本兒」便可應付,但到了三年級,知識明顯變得不同,僅一科語文,從閱讀理解到作文,就能拉開孩子們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