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買車不再是為了一個人開,更多的時候,無論工作還是生活,我們可能都是需要帶上一車人,後排做人肯定避免不了一個問題就是後排座椅的隆起,其實這個東西怎麼說,你要說他重要其實也挺重要的,因為經常是從一側車門下車,所以需要抬腿邁過去,多多少少帶來一些不方便,但是你要說這個事情不重要也沒那麼重要,就是一抬腳的事情,但是因為現在很多車媒體測評時候是在是沒說的了,也可能是為了照顧到某些處女座的心情,所以就要可以強調一下,甚至還放一個手機上去說如何如何高,所以大家都很在意這個事情。你說這件事情怪誰?車企恐怕是要哭出聲了。今天我們就來嘮一嘮這個誰也不待見的後排隆起,為什麼會有他?
說到這個隆起的作用,為什麼一定要隆起一塊,其實不是一個原因造成的。首先第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確實有東西要放,還讓不開的那種,比如有些車是四驅的或者是後驅的,現在的車發動機都是在前邊的,所以要將動力從車前傳到後邊,不能說是隔空傳動力吧,這是違反科學基本理論的,必須要靠傳動裝置來完成,而現在傳動軸又是通過十字口在接口連接的,為了保證傳輸效率,所以都是會採用剛性連接的,那這樣就會有個問題就是這根傳動軸的位置是讓不開的,只能從前部縱深到尾部。
這些說的都是前置後驅或者四驅車型,他們的動力和輸出點離得太遠需要中間有橋梁,但是現在路上跑的大多數都是前置前驅的車子,他們不需要長長的傳動裝置,但是為什麼中間同樣是無可避免的一塊厚重的隆起呢?我們來想想發動機在前,除了動力還有什麼是必須要輸送到後邊的呢,沒錯就是尾氣,除了動力尾氣也是一定要送到後邊的,難道不是把排氣直接改到前邊就可以解決嗎,其實我們的排氣溫度是很好高的,後邊還要經過廢氣檢測排除,不合格再二次燃燒一系列複雜的過程,有些元件是不能承受那麼高的溫度的,所以需要經過一段距離使他冷卻下來才能更好的排放到大氣之中,所以為了排氣也是要保留這一段隆起的。這也是無奈之舉。
還有一個原因,是和現在的汽車工業有關的,比如有些車型是可以把排氣做小,後排底盤變高來讓出來這個空間的,是的後排底盤幾乎成為一個全平的狀態,但是他們也沒有這樣做呢,看看他的其他配置的車型,就知道可能是存在四驅的版本,所以這是從同平臺出來的車型,為了節約成本,將造成模塊化,就會出現為了四驅版本車型,兩驅的去遷就他,廠家再重新生產一個底盤絕對不是只磨平一個隆起那麼的簡單,要整個的布局、強度、NVH控制都要做到很多的演算才能做到精準控制,所以平臺決定他有隆起,那就也是有隆起,這個也是無可避免的。
雖然我們說了這個隆起的原因,但是很多人肯定還是覺得他不是個好東西,畢竟卻是是影響到了我們的正常使用和空間,但是真的不是一無是處的。現在的車子大部分都是承載式車身,這麼做主要是為了車子的整體性,以及為了減輕車身的重量達到節能的目的,但是這種的強度就遠不及原來的車架了,所以這個時候我們的中部凸起就能還好的充當一個加強筋的結構,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有體會,一張紙平放著看彎折和抗扭的效果其實都是最差的,但是當我們的紙折成扇子的樣子,抗彎折的效果就會大大增強,車身也是一個道理,平平的鋼板肯定不會有帶凸起的抗彎折能力強,而且我們日常受到的縱向衝擊其實並不少,車輛發生碰撞基本上都是縱向的,所以這個小小的不便有時候甚至可以挽救我們的生命於危難之際,所以也不要有太多的成見。
當然如果實在是不喜歡,當然也是有解決辦法的,比如一些超豪華品牌,後排一般坐的都是老闆,所以就會把底盤整個提高,完全讓出這個空間來,也有些後排座位中間有一個很難受的後排扶手,就是中間不讓做人的,以免造成不便。當然SUV也有類似的設計,只是有些頭部空間就會略顯侷促,所以顧上還是顧下就看個人取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