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能帶手機上學嗎?相關部門發布新規,家長得知後紛紛表示配合

2021-01-09 天意媽媽談教育

文/天意媽媽談教育

學生可不可以帶手機上學,一直是一個老師和家長最為頭疼的問題。允許學生帶手機,又怕學生沒有自制力,不讓學生帶手機,又怕家長不能及時地聯繫到學生。

在現在人們的生活中,手機已經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管是在平時走路、逛街、休息的時候,經常能看到身邊有許多的「低頭族」。因為專注於看手機,導致自己不小心摔倒、跌下樓梯的等新聞更是不計其數。成年人尚且不能很好控制手機的使用時間和場合,換到未成年人上,想讓學生們能抗住手機的誘惑,更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

學校不允許學生帶手機已經不是新鮮的事情了,一般老師會讓學生上課期間將手機收起來,等下課再拿出來使用。但是很多學生無法忍住玩手機的欲望,在上課期間仍然偷偷摸摸地在下面玩著手機,導致學習成績下滑等等。為了能讓學生專心學習,老師經常會沒收學生的手機,每每到這個時候,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就變得劍拔弩張。

學生可以帶手機上學嗎?

學校不允許學生帶手機上學,這麼做合理嗎?——這是許多學生內心中的疑問。針對這個問題,我國教育界相關部門發出回應,具體如下:

現在的手機更新換代速度快,其手機的內容也早早不再是以前,只能打電話和發簡訊的時代了。現在的手機功能強大,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都能在手機之中,找到相應的APP。手機在方便了我們生活的同時,也讓我們開始逐漸依起來,變得手機不離手。

而在生活中,在學生放學的時候,經常能看到一直拿著手機玩的學生,特別是中小學的學生,在他們之中許多人,是無法合理控制玩手機的時間的。所以,這次教育界出臺了這項政策之後,不僅老師開心了,家長得知後也紛紛點頭表示配合。我個人覺得出發點是好的,雖然從某種意義上無法鍛鍊學生的自控能力,但是卻能給他們一個適應脫離手機的好習慣。

為什麼帶手機的學生越來越多?

原因一、羊群心理

自己身邊的同學都帶著手機上學,平時生活中想聽歌或者查資料都很方便,如果身邊的同學都有了,就自己沒有的話,就顯得自己與同學有了差距,內心自卑不說,還總覺得自己比這個同學第一等。其實這個就是人們常說的羊群效應,身邊的人都有了,自己也想同別人一樣。

原因二、及時聯絡

現在學生放學基本上是自己回家,如果學生回家晚了,家長會十分擔心。這個時候,如果學生有手機的話,就可以及時聯繫到學生,確保他在回家的途徑中,沒有出現意外等等。如果到了時間,學生不僅沒回家,還沒有手機的話,那麼家長估計連報警的心都有了。

原因三、手機遊戲

各類手機遊戲,大部分的客戶都是學生群體,雖然這些學生買手機並不是為了玩遊戲,但是一旦接觸遊戲之後,就很難再擺脫遊戲的控制了。如果身邊的同學都玩某一款遊戲,那麼這個學生也會為了有共同話題,而選擇去玩遊戲,不然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談論遊戲的時候自己跟不上不說,還容易被同學笑話。

原因四、不會丟錢

帶紙幣出門的人越來越少,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用手機支付,因為手機支付不僅方便,還少了來回找錢等煩惱。很多家長都怕學生將零花錢,大手大腳的花光,於是為了控制學生消費,就選擇直接用手機支付,畢竟手機對學生來說很重要,基本上是不會離開身體半徑一米,要丟的概率就很小了。

家長得知這項政策之後有何反應?

支持:現在自己家孩子的學校,會在學生上學後,統一管理學生的手機,等到學生放學之後,再將手機逐個歸還。這樣不僅在上學時候,學生能夠安心的學習,在放學之後,家長也不用因為聯繫不到孩子,而萬分焦急。

反對:手機並不是學生學習不好的替罪羊,曾經小說橫行,後來電視橫行,現在是手機橫行,哪一次不是有大批的孩子迷戀這些東西?難道家長在自己小的時候,就沒有迷戀過什麼嗎?所以,最好的辦法並不是沒收,而是更好的教育方法。

言歸正傳:

關於學生能不能帶手機上學,這並不是一個能完全肯定的問題,如果不帶手機那麼學生放學後的安全問題誰來負責,但是如果學生帶了手機,上課期間偷偷玩手機,耽誤學習又有誰能負責?所以,我覺得現在的教育並不僅僅只是手機的問題,如果要徹底解決外界幹擾的話,那麼還是需要一個更好的教育方法,比如自控力訓練等等,總是長路漫漫,任重道遠啊。

觀點搜集:你覺得禁止學生帶手機上學,是對是錯呢?#教育#

(圖片數據等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相關焦點

  • 作業叫學生改?要求家長批改作業?這個部門發出明確規定,網友吵翻..
    ,老師幹嘛呢》內容如下:現在的老師那麼忙嗎?,連作業叫學生改,老師你幹嘛呢!我記得小時候上學,作業全部是老師批改的,現在的老師怎麼了!  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義務教育學校不得布置學生難以完成,形似給學生布置,實則給家長布置的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嚴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學生成績和排名。小學所有年級均不得將小報、視頻製作布置為家庭作業,確需由學生製作的小報應在學校由教師輔導完成。
  • 乘火車時花露水能帶嗎?鐵警進校園開展「愛路護路」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尉偉 通訊員 吳明 胥瑞雪你知道乘火車時,花露水、指甲油能帶上車嗎?為進一步加強鐵路線路管控,提高沿線居民和學生安全意識,倡導小手拉大手,共建公安、家庭和學校網格化的鐵路安全屏障,2021年1月15日上午,濟南鐵路公安處濟南站派出所聯合濟南鐵路局工務部門一同來到濟南市天橋區官紮營小學開展「進校園、保安全」愛路護路宣傳活動。
  • 2021年1月新規來了!事關上學、買車、納稅……你的生活會有哪些變化?
    央廣網北京12月31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新年在即,大批新規也將在新的一年正式落地。數得出來的就有事關大家上學、買車、出行各個方面的新規。具體而言,新的一年我們將迎來哪些新的規定呢?首先,第一條新規和大家購買進口產品息息相關。
  • 廣西一小女孩被寄養後,每天上學只能吃壞柑橘當午飯?官方回復
    廣西一小女孩被寄養後,每天上學只能吃壞柑橘當午飯?一名男子的聲音在詢問:「你沒有吃飯嗎?家裡沒有帶飯來嗎?」女孩面對鏡頭沒有說話,只是搖了搖頭。隨後男子的聲音再次響起:「你每天吃柑子,這樣怎麼吃得飽呀?老師幫你買個飯好不好,買個米粉。」
  • 家長大呼「我就退出家長群」的背後:家校關係扭曲癥結在哪兒
    記者梳理發現,從2018年至今,已有遼寧、浙江、海南、河北、廣東、山東、貴州、廣西、山西和陝西等10多個省份的教育部門出臺相關文件「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的做法,有的地方還明確定期開展作業督查,甚至將作業管理納入績效考核。脆弱的家校關係再次呈現在人們面前。以家長群為例,其本應扮演家校溝通的橋梁,促進家校共育,卻在無形之中形成一種詭異的博弈,讓家校雙方倍感壓力。
  • 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如何引導學生正確、合理地使用手機?
    我個人認為,不應該把手機視為「洪水猛獸」,一味地採取「圍追堵截」的辦法,「一刀切」地禁止學生將手機帶入學校,這樣不僅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往往還會適得其反。 學生手機使用管理要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地制宜。學生的年齡段不同,手機使用管理的方法也應不同。一般來說,不建議小學生帶手機上學,必要時的家長聯繫、緊急情況下的報警功能,一般的電話手錶就可以實現。
  • 10歲女孩入QQ群看黃片 家長被嚇壞卻難啟齒(圖)
    1、震驚  10歲女兒  手機上QQ群看小黃片  唐先生10歲的女兒小慧(化名)在南寧某小學讀書,學校為了和家長、學生建立聯繫,建了班級QQ群,學生們又自己建了同學QQ群,在平時還會互發一些小額的紅包。
  • 黑龍江一學生購買的火車票上驚現「學豬」字樣!鐵路部門給出回應
    11-24 19:07:44 來源: 事事播報 舉報   11月23日,黑龍江鶴崗一高校學生在取票時發現
  • 放寒假時間剛確定,各地又有新通知,外地學生還能回家過春節嗎
    放寒假時間剛確定,各地又有新通知,外地學生還能回家過春節嗎? 近期,國內多地疫情反彈,再次擾亂人們敏感的神經,幹擾了各行各業正常的工作。臨近春節,各企事業單位都在關心著放年假的事,學生也在關心著放寒假的事。
  • 廣電新規4月30日起施行 明星親子真人秀節目要「涼」
    此消息一出,網友們紛紛表示:「真心覺得好!」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根據該《規定》,曾經火爆螢屏但招致不少爭議的明星親子真人秀節目可能就要「涼」了。這部管理規定將從4月30日起施行。  《爸爸去哪兒2》播出後,楊陽洋與多多的「甜蜜」互動引起網友熱議,隨後在錄製某檔綜藝節目時,楊陽洋更「表白」多多:「如果我有一百萬就給多多買裙子。」然而他在上另一檔節目時卻稱那句話是導演教的,於是網友紛紛怒斥這樣的節目沒節操,毀了孩子的童真。
  • 隆崗小學被曝體育老師教語文 二年級學生互批作業
    「自從這學期開學以來,我家孩子的成績就一落千丈,我跟孩子了解了一下才知道,現在的語文老師張老師對學生就是放任自流。」說起孩子現在的語文老師,趙先生很是氣憤,趙先生告訴記者,他經過了解得知,現在的語文老師張老師原本是體育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基本上是以自習為主,而且對於學生的作業,張老師更是為了省事讓學生之間互批。「二年級的小學生那麼小,可以說什麼都不懂,能會批改作業嗎?這簡直是在害孩子。
  • 一師附小平谷分校離公交站較遠,學生下車後還得再走1公裡
    學生家長張先生說,等學生放學的時候,這條路不僅兩側找不到停車位,而且路中間都停滿了接孩子的車。 記者又來到學校附近的兩個公交車站,一個在體育中心西路,站名叫「體育中心站」;另一個在順平路上,站名叫「博物館站」。按照手機地圖導航顯示的距離,兩個車站到學校大門的距離差不多,都為1公裡。
  • 足療店開在中學旁,明碼標價1小時60元,店員:來的都是學生家長
    經家長舉報後,有記者暗中前往探查,最後發現這些商店做的都是不法生意,便於警方聯合將其搗毀,還孩子們一片蔚藍的天。 某中學周圍密布不法商店 據這名暗訪的記者表示,當時順著舉報的家長留下的線索前往該中學附近,一眼看去有數十家足療店
  • 教育部發布重要聲明,家長與教師面面相覷,網友:被騙二十年?
    最近今年,由於中高考語文考試中,對學生的閱讀要求越來越高。於是,為了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家長和教師都會為學生購買一些課外閱讀書籍。
  • 期中考試後,學校讓學生家長互寫一封信
    楚天都市報記者 張屏 通訊員 梁晗笛 謝科全校284名學生,每人給父母寫一封信;父母讀信後回信一封——這是期中考試後,武漢市光谷第四初級中學為學生和家長「布置」的特殊作業。該校課程管理中心主任陳小林說,期中考試後,許多學生成績不如意,他們害怕父母責怪,學校希望用親子間寫信、回信的方式,疏導雙方情緒,促進親子有效交流。家長回信普遍更長記者19日在光谷四初發現,從已收上信件的班級看,孩子在信裡主要是談「為什麼考得這麼差」「下一步要提高哪些學科的分數」,家長的回信的關注領域明顯更寬泛,許多人在信中與孩子談習慣談理想談人生,篇幅普遍更長。
  • 99%韓國大學生要求退學費,線上授課質量差,相關部門踢皮球
    99%韓國大學生要求退學費,線上授課質量差,相關部門踢皮球!韓國全國大學學生會網絡當天公布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幾乎所有韓國大學生都要求退還上半年的學費,而主要原因和線上教學質量差有關。因為疫情原因,不少學校開始了線上學習,最近韓國99%大學生要求學校退學費,學生表示線上教育質量差,並且疫情期間生活負擔重,加上學校沒有開學,紛紛要求退學費。開學時間,而眼看學期過半,自身學業仍沒有恢復正常,於是近日韓國大學總學生會對203所大學兩萬多大學生展開調查,結果表示99.2%的學生認為學校有必要退學費。
  • 蘭州金色搖籃保育院推銷「魔法玩字」教材 引家長質疑
    馬先生稱,雖然在通知信息上看不到強制購買的字眼,但是保育院老師「建議大家儘量購買」的說辭讓家長不難理解為「一定購買」。  馬先生認為保育院多次就此事發布信息,明顯是推銷行為。  接受記者採訪的另一位家長認為,教育主管部門明文規定幼兒教育不包含識字學習內容,識字是小學的教學內容。
  • 火車票學生標籤變「學彘」,「彘」在古代是「豬」的稱呼!鐵路部門...
    據西安商報報導,11月23日,黑龍江鶴崗一高校學生小邵反映,在火車站取票發現後票面上「學」字變成了「學彘」,他覺得不太好,希望鐵路部門給個說法。23日,哈爾濱鐵路局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表示,在與鶴崗站聯繫後得知,旅客是從自動取售票機中取票,初步判斷可能是系統字庫的問題,相關的技術部門正在調查。前述報導的票面截圖顯示,邵同學購買的12月5日從佳木斯站到哈爾濱站、哈爾濱站到大慶東站的兩張票上,均有「學彘」的字樣。另有網友指出,票面上的兩個字應為「學支」,分別是「學生票」和「支付寶購買」的意思。
  • 家長信心滿滿教,結果卻打臉!國家筆順新規
    有天檢查孩子的語文作業,其中一道題是寫「母」字筆順,孩子說第三筆是「點」,可是我總覺是自己上學時第三筆是「橫」,爭論不休就和孩子打賭100塊錢的,結果一查竟然是孩子對了!作為當年「語文課代表」的我真是凌亂了!結果到網上一查,不止一個家長有同感。另一位媽媽說,有次因為「爽」的筆順也和孩子抬了半天的扛,結果也是孩子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