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文化源遠流長,從古至今都貫穿了整個中華民族的日常生活,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一杯白酒,蘊含著六種文化,喝下去的是糧食精華,升騰出的是民族情懷。
一:歷史悠久的農耕文化
中華文化的發展從早先的新石器時代到農耕時代,再經電氣時代到而今的信息化時代,在這四個文明階段,農耕文明持續的時間最長最久,甚至到今天它依舊佔據我們很大比重。毫不誇張地說,農耕文明就是中華文化的根基。
而作為農耕文明最重要的參與對象,五穀雜糧一直是最被熟知、需要的。而譜白作為五糧液的一款文創系列酒,始終遵循著先民對糧食的虔誠並追求創新。
玉米、高粱、大米、小麥、糯米,五種糧食的精華才醞釀出如此醇厚的譜白酒體。再加之傳承六百年的匠心工藝,優中選優,才有了眼前的譜白文創酒。
二:繽紛多彩的儲藏文化
「酒是陳的香」、「酒好全憑窖池老」,很多關於酒的諺語總離不開儲存與發酵。儲存文化在白酒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從杜康無意間在樹幹中發現糧食發酵酒,再到後人有意的通過山洞、陶罐、玉器等多種方式的陳放藏酒。不管釀酒的方式、器皿如何變化,始終不變的是需要用漫長的時間去等待糧食精華的甦醒,再到變成酒的蛻變。
而譜白酒在經過長達一百四十多天的發酵期後,再經由蒸餾、並壇等多種工序,通過時間的沉澱,在陶壇中與氧氣發生作用,排除其中的醛類、硫化物質,增加酒的芳香,最終才能出現在我們面前。
三:獨特精妙的釀造文化
制曲、下沙、合序、始出,在這道獨特的釀酒工藝裡,曲即是指原料小麥,沙是指高粱。譜白酒選用大米、小麥、糯米、玉米、高粱這五種糧食釀酒,在諸多白酒品類中可算是獨樹一幟。再加之五糧液傳承數百年的釀製工藝,可以說,譜白酒的每一滴都真正體現了「酒是糧食精」這句話。
四:得天獨厚的地域文化
「白酒金三角」是指宜賓、遵義和瀘州所代表的中國白酒釀造的黃金地帶。宜賓更是地處其中的核心區,是長江上遊的重要生態屏障,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非常適宜微生物的生存,構成了得天獨厚的釀酒環境。
而且宜賓有一種獨特的弱酸性黃泥黏土,黏性強,吸水、保水性好,密封性好,富含磷、鐵、鎳、鈷等多種礦物質。水源取自岷江,水質清澈透明,無汙染,口感甘潤爽口、微甜,酸鹼適中,富含偏矽酸、鍶、硒等微量元素,是釀酒生產的上品。
也正是因為有如此之多的優良條件,才能形成譜白酒香氣悠久、入口甘美、味醇厚、入喉淨爽、各味協調、酒味全面的獨特風格。
五:別具韻味的養生文化
中國人的養生智慧可以追溯到《黃帝內經》,白酒中的芳香能醒脾提神,甘甜能保脾健胃,酸能護肝扶肝,苦能養心養神。
此外,根據有關科研數據表明,白酒中的酚類化合物是其他酒類的3—4倍,有利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而52%左右的酒精度,是最科學的酒精濃度,再加之經過三年以上的儲存,酒度高而不烈,刺激小,有利於健康……
可以說,以白酒為代表的白酒養生文化,猶如中國發給世界的一張飄香名片,讓世人陶醉流連。
六:悠久龐博的臉譜文化
戲曲,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是國際知名的中國特色。其中,川劇因為其地域特色,更講究臉譜的變化,因此臉譜也更加生動多變。
中譜酒品牌創始人西域胡楊先生,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四川人,將川劇中的多變的臉譜文化也一起融入到中譜酒品牌文化之中。譜白酒作為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的文創酒,將與豐富的,多樣的臉譜文化一樣,不斷的帶給大眾更加多變,更加驚喜的白酒體驗。不管是品牌中蘊含的傳統文化,還是白酒本身不同的口感味道,譜白文創酒都會不斷的推陳出新。
每一張臉譜都有他不同的特徵、意義,而每一款譜白文創酒也將有它不同的形象、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