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所謂成熟不過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變多,個性被生活磨去了稜角,變得世故而圓滑罷了。」
對此,我卻不以為然。
在我看來,真正的成熟,和年齡無關,也不是圓滑世故的成熟,而是在心智上擁有一些「捨棄」的智慧。
當你學會了放棄,你會發現,生活也因此而變得暢快。
人生在世,需要3次放棄,才算真正的成熟。
放棄執念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迄今為止,你做過最不成熟的事情是什麼?」
底下,有個高贊的答案:「執念太深。明知道已經失去,再也回不來了,卻不肯放棄,結果耽誤了自己。」
哼哼和唧唧每天都在迷宮裡跑來跑去,尋找奶酪充飢。
有一天,它們發現了數以萬計的奶酪。自此,它們過上了安閒自得的生活。
然而,這種生活卻在某一天如同曇花一現般突然消失了,它們驚奇地發現一屋子的奶酪不見了。
但哼哼和唧唧並沒有馬上尋找新的奶酪,而是抱著奶酪會回來的執念,留在原地等待。
一段時間後,唧唧深覺奶酪不會再回來了,便放棄了執念,想和哼哼一起尋找新奶酪,卻遭到了哼哼的拒絕:「我已經老了,不想再折騰了。」
當唧唧找到了新的奶酪,帶回來給哼哼吃時,哼哼卻說:「我不喜歡新奶酪,我不習慣它們的味道。我只想把自己的奶酪要回來,在我達到目的之前,我是不會改變的。」
儘管,哼哼的體力變得越來越差,但它依舊抱著執念留在原地等待,而唧唧因為放棄了執念,不僅找到了不計其數的奶酪,還因此領悟一些道理,而變成熟了。
仔細想想,哼哼和唧唧不就是代表了現實中不願意放棄執念和已然放棄執念的人嗎?
王爾德曾說:「總盯著你了不起的過去,你就不會有了不起的未來。」
同樣的,總對已然失去的事物抱有強烈的執念,遲遲不肯放棄,你也不會有了不起未來。
因為執念,只會讓你慢慢地走向深淵,並且搭上你的後半生。
就像布袋和尚曾說的:「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
可見,執念是我們人生路上極為沉重的負擔,帶著它,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深覺疲憊,而放棄執念,於我們而言,無疑是一種解脫,也是一種成熟。
所以呀,在已然失去的事物上,果斷放棄執念,不與執念苦苦糾纏,不被它牽著走,才是真正的成熟。
放棄指望
前幾天,和許久未見的朋友思蕊一起吃飯,本該欣喜萬分,卻被她的蛻變驚嚇到。
眼前的她,臉上不再是歲月靜好的樣子,反倒像是被生活煎逼過,而熬成了「人幹」。
猶記得,少女時代的她,一直幻想著自己嫁入豪門,從此十指不沾陽春水,如今亦如她所願,和認識不到2個月的富二代閃婚,做起了全職太太。
飯間,她告訴我,一開始老公對她特別好,信用卡也讓她隨意刷,娘家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指望她老公,老公並沒有不樂意,可這一切卻在去年發生了變化。
原來,她父親去年突發重病,急需一大筆錢救命,思蕊急忙用老公給她的卡支付了一部分醫療費。
另一半醫療費,以為老公會幫她解決,卻不曾想她老公不僅換了一副嘴臉,對她大發脾氣,還讓她自己想辦法解決。
本以為對方是自己這輩子能指望的人,卻不想關鍵時候對方卻指望不上了。
思蕊的經歷,讓我想起了民國時期從青樓走出來的繪畫大師潘玉良。
年幼成為孤兒的潘玉良被舅舅賣到青樓後,在一次賣唱時,遇到了海關監督潘贊化,被他贖了身,並納為妾。
本可以在潘贊化的庇護下,無憂無慮過完下半生的潘玉良,卻不想成為被圈養的金絲雀,更不願事事指望潘贊化。
她憑藉一己之力考上上海美術專科學校,還去留學,並多次舉辦個人畫展,成為畫壇大師。
可生活中,並不是人人都能像潘玉良看得如此通透,懂得放棄指望他人。
反而有不少人,希望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個讓自己指望的人。
真正的成熟,並不是沒想過指望他人,只不過是放棄了指望他人,因為他們明白沒有誰能永遠讓自己指望。
就像《楚喬傳》裡有句話說:「這個世界別人總是不可指望的,你能指望的只有你自己。」
與其事事指望別人,還不如事事指望自己。
畢竟,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唯有自己最可靠。
說到底,真正的成熟,是懂得放棄指望。
放棄比較
《知否》原著裡有這樣一句話說:
人類的幸福感往往是通過比較得來的,如果周圍人人都比你慘,哪怕你吃糠咽菜也會覺得十分愉快。可若是周圍人過得都比你好,你一定會覺得自己悲慘極了。
誠然如是。
在電視劇《鬢邊不是海棠紅》裡,範湘兒極為驚訝表嫂只是換了一副新的耳環,表哥都能迅速察覺,便好奇地問表哥為什麼如此細小的變化,也能被他發現。
表哥眉歡眼笑地回答道:「只要你表嫂身上有一丁點變化,都逃不過我的眼睛,我每天要看她八百多遍,每一遍都記在我心坎裡。」
聽完後,範湘兒豔羨不已,也想知道丈夫程鳳臺是否也這般在乎自己,便換上新的耳環,在他面前晃來晃去,還問他:「你有沒有覺得我今天有什麼不一樣?」
程鳳臺看了一眼說:「還是一如既往的漂亮。」
範湘兒不死心,接著追問:「就沒有其他不一樣的嗎?」
程鳳臺盯著範湘兒說:「好像胖了點。」
範湘兒發現程鳳臺並沒有像表哥發現表嫂那般發現自己的變化後,竟覺得程鳳臺並不愛自己,因而變得悶悶不樂。
事實上,程鳳臺非常寵愛範湘兒,常常給她製造驚喜,帶各種禮物,只不過不像表哥愛得那麼細膩罷了。
生活中,有不少人像範湘兒一樣的人,看到別人有什麼,就豔羨不已,還會和自己進行比較,甚至還會拿自己沒有的,去比較別人擁有的,當發現自己比不上別人時,就會變得心灰意冷。
《增廣賢文》中,有句話說:「別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等我回頭看,還有挑腳漢。」
當你發現別人開著豪車,而你開的是普通汽車時,便深覺自己不如開豪車的人,而感到難過,可當你回頭看,你會發現有的人連自行車都沒有。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比來比去,除了浪費生命,沒能增添半分益處。
真正的成熟,並不是不會和他人比較,而是放棄了和他人比較。
因為他們知道,和他人做比較是一種很幼稚的行為,而且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唯有和自己做比較,才能超越自己,才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如此說來,真正的成熟,是懂得放棄比較。
真正的成熟,需要3次放棄
曾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句話說:
一個人成熟不只是年齡的見長,真正的成熟與年齡無關,而是心理上的成熟,這是一種智慧,拿得起放得下,也是思想上的解放,不再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不再依賴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人,更不會拿自己與任何人做對比。
誠然,人生無常,歲月亦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
真正的成熟,是在自己有限的生命裡,放棄對已然失去事物的執念,放棄對他人的指望,放棄與他人做無謂的比較。
倘若,想要成為一個真正成熟的人,不妨試著放棄這3種東西。
餘生不長,願你我都能學會放棄執念、放棄指望、放棄比較,成為一個真正成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