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0年的2月5日!!直徑140米小行星撞擊地球

2021-01-11 遊民星空

一顆直徑在140米左右的小行星有可能將在2040年與地球相撞。在本月初於維也納召開的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科學技術小組會議上,如何採取有效措施防止這顆小行星撞上地球成為了科學家們熱議的話題。

這顆名為「2011 AG5」的近地小行星是去年1月由美國亞利桑那州的觀測者發現的。目前,由於科學家只能觀測到這顆神秘小行星的一半面目,因此除了它的尺寸之外,無法了解它的具體質量和構成成分,也就無法準確地預測它未來的運行軌道。

據相關專業人士介紹,如果想要撞上地球,小行星首先要穿越近地空間一個被稱作「重力鎖眼」的區域,之後才會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撞向地球。科學家初步預測,「2011 AG5」將於2023年2月在距離地球300萬公裡的位置掠過地球附近,並有可能穿過一個直徑為100公裡左右的「重力鎖眼」區域。它與地球相撞的機率大約為1/625,時間是在2040年的2月5日。

雖然它的體型不大,但是一旦與地球發生碰撞,其引起的自然災害帶來的破壞力將是巨大的。科學家需要在2013年到2016年這個最佳觀測窗口對這顆小行星進行密切的「監視」。如果確定它進入」重力鎖眼」區域,並朝地球襲來,科學家們就必須想辦法改變它的軌道。

在此之前,科學家曾於2004年發現過另一顆小行星「阿波菲斯」,其直徑約為394米,被稱為是已知的對地球威脅最大的小行星。一旦它撞上地球,將釋放出比廣島原子彈高10萬倍的能量。據專家當時測算,「阿波菲斯」小行星將於2029年和地球「擦肩而過」;由於它的軌道被地球引力改變,它將於2036年重新「光臨」地球,並很可能以高達1/37的概率撞擊地球。

不過,根據最新的計算方法和數據,這種可能性已經下降為約25萬分之一。全球有100多個研究小組在從事「阿波菲斯」的研究任務,希望在它接近地球時能降低或排除相撞的可能性。

1 2 3 下一頁

友情提示:支持鍵盤左右鍵「← →」翻頁

相關焦點

  • 3D模擬行星撞擊地球
    3D模擬行星撞擊地球 角色冒險
  • 128米小行星正衝向地球,2022年5月6日或要碰撞
    該小行星的直徑在420英尺(約合128米)左右,而美國宇航局(NASA)也發布了具體可能撞擊地球的時間,可以說聽到這個消息,真的是能讓人「捏一把汗」。科學報告指出,該小行星可能在2022年5月6日與地球相撞(碰撞),並且其撞擊地球的威力相當於230噸TNT。而該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機率為3800分之一,所以地球可能不安全了,是否真的要來就得看後面了。
  • 近地小行星:地球不得不防的「近鄰」---中國科學院
    10月5日,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團隊公布了小行星龍宮的最新近照。照片來自剛剛登陸龍宮表面的第三個探測器——移動小行星表面偵察登陸器(Mascot)。按照計劃,Mascot將分析小行星的表面特性,包括其礦物成分和磁場。  與人們熟知的八大行星和冥王星相比,對小行星的探測起步較晚。
  • 火流星的始作俑者近地小行星 地球不得不防的「近鄰」
    10月5日,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團隊公布了小行星龍宮的最新近照。照片來自剛剛登陸龍宮表面的第三個探測器——移動小行星表面偵察登陸器(Mascot)。按照計劃,Mascot將分析小行星的表面特性,包括其礦物成分和磁場。與人們熟知的八大行星和冥王星相比,對小行星的探測起步較晚。
  • 2022年小行星撞地球?NASA密切觀察中(雙語)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稱,一顆體型接近埃及吉薩大金字塔大小的小行星可能於2022年5月6日與地球相撞,其撞擊地球的能量相當於投放廣島原子彈的15倍。該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機率為3800分之一。
  • 如果「蘇梅克-列維9號」撞的是地球,會發生什麼?
    因為在1994年7月,人類首次直接觀測到太陽系內的天體撞擊事件。幸好撞擊的星球是木星,不然後果將不堪設想。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這顆彗星是由美國天文學家天文學家卡洛琳(Carolyn)和尤金·蘇梅克(Eugene Shoemaker)夫婦及天文愛好者大衛列維(David H. Levy)三人於1993年3月24日在美國加州帕洛瑪天文臺共同發現。
  • ...一顆直徑約2米、有冰箱大小的小行星可能在11月2日,也就是美國...
    文 / 夏洛特2020-10-20 05:22:14來源:FX168 【美國大選前一天,一顆小行星可能將撞擊地球】 10月18日,美國知名天文學家尼爾·德格拉斯·泰森在社交網站推特上發文稱,一顆直徑約2米、有冰箱大小的小行星可能在11月2
  • 世界末日又要來了,NASA稱2022年將會有金字塔大小的行星撞向地球
    2022年5月6日與地球相撞。行星撞地球,世界末日又要來了?年5月6日撞擊地球的機率為3800分之一。13米左右(也有說16米),代號為2009JF1。2009意味著這個小行星是在2009年就已經被發現。碰撞機率為0.024%,並不是一個很高的概率。13米的直徑讓它如果在墜落時還能出現一些角度的話,完全可能在大氣層之中就被燒毀,不會影響到人們的生活。而且就算它墜落地球,由於地球本身大部分都是海洋,人類集中活動的範圍很小,因此2009JF1傷人的概率也非常低。
  • 如果沒有這顆行星,人類也許早就滅絕了,而人類卻想點燃這顆行星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中國人所說的「命運」其實與木星的運行規律有關,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辰八字」學說,與木星有關,「八字」是八個幹支組成的,這八個幹支分別是「年幹,年支」、「月幹,月支」、「日幹,日支」和「時幹,時支」,例如乾隆皇帝生於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年9月25日)子時,那麼他的「八字」就是辛卯、丁酉、庚午、丙子,康熙五十年是辛卯年,這一年農曆的八月是丁酉月,十三日是庚午日,子時是丙子時。
  • 北京時間2019年7月25日9點22分,人類差點滅亡了?
    新聞裡說,2022年5月6日,將有一顆名為2009JF1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不過這可不是普通的小行星。2013年2月15日,一顆小行星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上空發生爆炸。這顆直徑只有20米的小行星造成1600多人受傷、7000幢建築受損、約10億盧布(約合人民幣1.08億元)的經濟損失。而全球的天文學家直到爆炸發生都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個危險的存在。
  • 小行星撞地球真的發生了!
    如果告訴您,就在幾天之前,就在咱們中國境內,發生了一起行星撞擊地球事件,您信嗎?據中國科學院旗下的科普平臺「科學大院」報導,北京時間2020年12月23號7點23分,位於青海西藏交界處的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小城,一片寧靜。那個地方天亮的比較晚,此時距離天亮大約還有40分鐘,大部分人還躲在被窩裡。
  • 月球屬於什麼星 螞蟻莊園小課堂2019年8月17日答案
    以上是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2019年8月17日的題目,答對可以獲得180g雞飼料作為獎勵,產生的愛心可以幫助公益項目。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一看今日的正確答案吧。 如何定義行星這一概念在天文學上一直是個備受爭議的問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2006年8月24日通過了「行星」的新定義,這一定義包括以下三點: 1、必須是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 2、質量必須足夠大,來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近於球體); 3、必須清除軌道附近區域,公轉軌道範圍內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體。
  • 一顆高樓大小行星飛過地球,美國宇航局曾稱其「具有潛在危險性」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30日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消息稱,一顆「具有潛在危險性」的2011ES4號小行星於9月2日飛過地球。其直徑為22米至49米(約15層高樓大小),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不到地球與月球距離的三分之一。
  • 今天一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 ,半個月前我們就發現了-虎嗅網
    近地小行星:指軌道與太陽最近距離小於1.3天文單位的小行星潛在威脅小行星:指與地球最小軌道交會距離小於0.05天文單位,且直徑大於140米的近地小行星。已經發現的近地小行星:超過2萬顆!140米的9404顆,直徑大於1千米的890顆,潛在威脅小行星共計2136顆,另有近地彗星113顆。
  • 木星或曾被「傷了心」 45億年前遭行星撞擊改變內核
    :郭炘蔚 2019年08月20日 08:20 來源:科技日報 「傷了心」 45億年前撞擊從根本上改變了其內核  科技日報北京8月19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近日報導,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稱,45億年前,木星可能被一顆新生行星迎頭撞擊,這次巨大撞擊從根本上改變了木星的命運和特徵。
  • 天文知識之地球-簡單篇
    圖2.1.3 美國阿波羅17號太空人在前往月球途中拍攝的「藍色彈珠」地球照片(攝於1972年12月7日,非原始照片)2.1.3.1 地球的起源與其它類地行星類似,地球起源於約45.4億年前。大約46億年前,氫分子雲的引力坍縮,在其中心形成了我們的太陽。其餘部分圍繞太陽,並形成原始行星盤。
  • 太陽系中最小行星與最大行星是誰?
    就質量和體積而言,最小的行星是水星——寬4879千米,重3.3022x10^23千克,這個小世界比地球的質量輕近20倍,並且它的直徑要比地球小約2.5倍。實際上,水星比地球離月球更近。2006年11月8日發生的水星凌日。畫面中部偏下的小黑點是水星,左邊較大的一個黑點和右邊的兩個黑點是太陽黑子。
  • 1月中旬小行星將靠近地球,800萬公裡上空飛過,地外天體能防禦?
    本次靠近地球的小行星名叫「2020 WU5」,是科學家們在2020年11月29日的時候,利用NEOWISE太空望遠鏡(廣域紅外線巡天望遠鏡)拍攝到的,並且在12月4日的時候,被正式進行命名監測。這顆小行星依然是屬於阿波羅型小行星,是一顆從地球軌道穿過的近地天體,所以存在威脅屬於正常的說明,該小行星的直徑在0.5千米至1.1千米之間,預計在1月13日或14日晚上左右到達地球的最近位置,也就是1月中旬時段,靠近的時間快了,按照如今的計算情況來看,距離地球的位置在750萬至810萬公裡外,所以屬於潛在危險的小行星,該小行星亮度為12.9等,角速度為每分鐘33.4弧秒,將經過船尾座、
  • 4公裡寬的一顆小行星,正以每小時3萬多公裡的速度衝向地球
    小行星撞地球,一般是科幻電影中的情節,比如著名的好萊塢科幻大片《天地大衝撞》、《隕石撞地球》等,人們在電影中領略了小行星撞擊地球帶來的災難場面。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地球自古以來一直遭受著眾多地外小行星的威脅,在遙遠的6500年前,正是小行星撞擊導致了恐龍的滅絕,那次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了海平面上升,火山大爆發,徹底改變了地球的生態結構,對地球造成了毀滅性的傷害。
  • 水星 太陽系晝夜溫差最大的行星 冰火兩重天的世界
    由於它是唯一被太陽 潮汐鎖定的行星,在太陽系的行星中,「水星年」的時間最短,但水星"日"卻比別的行星更長。水星公轉一周是88個地球日,而水星自轉一周是58個地球日。地球每自轉一周就是一晝夜,而水星自轉三周才是一晝夜。水星上一晝夜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176天,與此同時,水星也正好公轉了兩周,因此人們說在水星上,一天等於兩年。